李白诗歌《行路难》的千古感悟

2022-03-26 13:18陶银富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3期
关键词:行路行路难仕途

若论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这些作品往往出自大家之手,而这些大家又往往有着坎坷的仕途或人生经历,因此这些作品可谓是这些作者的或忧、或愤之作。这一奇异景象的背后,往往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特征,或一个人复杂的心路历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作品的研讨既可以有社会视角,也可以有个人视角;既可以有对社会意义的关照,也可以有对个人意义的思索。

众所周知,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作当中,很好的继承并发展了屈原的豪迈、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形成了具有显著李白风格的飘逸、豪放、雄壮的作品风格。在李白的诗歌中,他最擅长的是乐府歌和五、七言古诗(在义务教育的阶段,学生所学习的更多的是五、七言古诗)。李白以这种体式作的诗作,写景雄伟壮阔、气势奔放,用事用典,大开大合,感情激越充沛,热烈丰富,后人评价尤高。[1]李白的《行路难》就是这样的名篇之一。说其中的感情激越充沛、热烈丰富,亦不为过,只不过在这激越充沛、热烈丰富的感情背后,还有着更多的、更复杂的情感,在这些情感的支撑下,《行路难》表现出其千古绝唱的一面。

一、行路难的具象

对生活稍有感悟的人,在看到“行路难”的时候,总会心有感触。这一点想必李白也是心有戚戚焉。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友人的推荐之下,隐居的李白被征召入京。此时的他踌躇满志、洋洋得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胸怀理想的他认为自己将被重用,能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事实上只做了个御用文人,在无法发挥心中抱负的同时,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又被“赐金放还”,这实际上就是背变相撵出了长安。在长安朋友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组诗《行路难》。[2]组诗共三首,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是第一首,人们通常谈得最多的,也就是这一首。

在诗人的眼中,“行路难”首先是一个具象。行路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路有好坏之分,行路也就有了难易之分。对于普通人而言,往往更多的关注具象意义的路是否易行,如果遇到行路难的情形,便会感叹生活不易。李白既是文豪,同时又是一个普通人:作为普通人,李白对日常生活中的行路难易,一定有所感受;作为不普通的人,也总能够对生活中的行路难产生延伸的思考。所以,类似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样的话语当中,总有能够激起普通读者共鸣的地方——道路崎岖,歧途甚多,所难者,不仅有脚下因为道路崎岖而引起的艰难,还有眼前因为歧途甚多引起的方向选择的艰难。

如此,“行路难”这一具象也就清晰了起来,无论是对于怎样的读者而言,“行路难”也都首先以具象而存在,这是一切认识得以形成的基础。

二、行路难的意象

但是具象又不可能只是具象,对于像李白这样的人来说,生活中的行路最终很难让其感受到难易。这是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超越了对具象意义行路难易的认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万钱。”虽然不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但是他们心中的路与脚下的路还是有所不同的,抱负的形成、仕途的顺利与否,才是他们心中的追求。这个时候,“行路难”已经从具象上升为意象。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虚拟景象较多的诗歌,易于浮滑滞塞,而李白却巧妙地运用了和谐性和直觉性的诗学方法,使《行路难》其一真气充溢,气势飞动,浑然天成。[3]于是其所表现出来的意象,就更多的成为精神上的追求与依附。面对着仕途上的困境,李白即使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却也只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是一句非常具有概括性的话,于送别宴上面对玉盘珍羞而不能食的时候,心中所虑者显然不只是脚下的路是否难行,而是心中的理想能否顺利实现。

这对于像李白这样的纯粹知识分子而言是有挑战的,即使李白没有刻意去模仿屈原,但是在两个人身上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身负才华且笔下能作出锦绣华章,但这在当权者眼里并不必然代表着价值。在古代人的世俗语境里,“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否具有文学成就,往往也只是由皇家提供的标准。像李白这样的人,即使在才学上符合皇家择贤的需要,在性格上也一定不容于体制。因此,行路难可以说是其必然的归宿,当然这个时候所说的行路难,就完全是仕途了,完全是一种意象了。

当然,诗人原本所要强调的就是内心的意象。在笔者看来,这种意象描写完全是诗人自身个体的表达,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局限性,越是具有浪漫性格的人,越容易陷入这种局限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李白还是屈原,又或者是其他文人,很容易在仕途中陷入这种困境。也因此,行路难可以说是他们必然的归宿。于是,李白与其自身所感叹的行路难,实际上陷入了一种死循环,这种死循环的根源,在于诗人本身与社会或体制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作为当事人本身是很难走出的,因此李白也只能够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也只能够在心中构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另一个美好的意象与愿景。

三、行路难的隐喻

毫无疑问,在《行路难》这一文本当中,“行路难”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意蕴,在不同的背景之下,都能读懂其隐喻价值。今天,作为后来者解读《行路难》,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把握这一隐喻。这样一个把握的过程,既需要立足于文本,同时又要超越文本;既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同时又要敢于审视作者的不足。如果后来者能够在解读的过程当中,知晓如何不再让行路难,那才是算是解读出了文本的重要价值。

站在作者的角度,李白的困境在于,其一方面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派别的诗人,一生都渴望受到帝王的器重,充分展现自己的雄心抱负;另一方面却又常常在放荡不羁与怀才不遇之间切换。天宝元年,其受到贵人举荐,被当朝皇帝唐玄宗招入长安城,入职翰林院,作为文学侍从之臣,时常参与皇宫的文书撰写,这是一个多有面子而里子有限的工作。尽管如此,他依然充满热情,并且想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遗憾的是,在唐玄宗后期时候的朝廷政治已经被李林甫集团把持。[4]这决定了李白不可能真正被重用,于是“行路难”就对作者的内心形成了类似于囚笼般的困境,后人读这一文本,重要的目的之一应当是思考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这才是跨越千年之后,应当形成的感悟。

其实,像李白这样胸怀理想是必须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既是对理想的阐述,也是对行路困难的描述。除此之外,还应当有对困难的充分预估,要知道自己个人的理想如何与现实产生重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只有融入现实并超越现实,才能最终改变现实;如果只空有理想,却没有正确的实践路径,那是很难一展胸中的抱负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跨越千年的历史,能否读懂这一点,能够感悟突破“行路难”的关键在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一条通融的途径,那就能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做到行路不难,也只有如此,才能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由理想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李慧娟.含蓄隽永寄寓深邃——李白《行路难》《蜀道难》题旨探微[J].2021(11):64-64.

[2]王俊鸣.李白《行路难》通解[J].中学语文教学,2009(8):48-50.

[3]钱叶春.虚拟景象中的和谐性与直觉性——兼论李白《行路难》(其一)[J].名作欣赏,2010(4):13-15.

[4]包桂英.解读李白《行路难》(其一)[J].芒种,2013(2):98-99.

陶银富,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巴江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行路行路难仕途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两手
朋友
反洗钱行路致远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行路不知难
仕途劫
西行路上(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