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客体、介体、环体: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四种进路

2022-03-25 04:08:44栾云镪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关键词:亲和力思政课话语

栾云镪,刘 艳(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起着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思政课能否有亲和力、如何提升亲和力是目前学界普遍专注的问题。从字面上看,“亲”是指感情好,关系亲近,也可以表示对他人的喜爱,“和”意味和谐、一致,“亲和”指亲切、和蔼。学界对“思政课亲和力”没有统一界定,有学者认为思政课的亲和力在于吸引力、感染力,学生对思政课的喜爱程度,认同感以及信任感;有学者理解为通过提高思政课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的亲和力进而形成教育合力;有学者指出通过改变思政课的内在理论与学生隔阂,提升思政课理论温度从而加强学生的接纳程度和喜爱程度;有学者认为亲和力是思政课希望能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和价值共鸣的教育倾向。笔者比较赞成这种观点:所谓思政课亲和力,是指思政课对大学生所具有的亲近、吸引的潜在功能,以及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1]。具体理解而言,我们不必狭隘对“亲和力”这一概念从适用范围、具体内涵、构成要素上做出某种明确划分,但亲和力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对范畴的影响,这为我们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效果提供了思路与可能。

一、主体进路:提升思政教师亲和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教育人,但教育的方式既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的宣传去引导人,也不同于演员通过银幕表演去影响人;不仅在于说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塑造自身模范形象来改变人的立场、行为、态度。毛泽东强调“要当先生,先当学生”。刘少奇指出,“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邓小平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发起人,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思政课有无亲和力,亲和力的表现力很大程度和思政课教师相关。可以认为,思政课亲和力是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个人品德魅力、教育方式方法的“综合呈现”,因而从主体自身获取。

(一)从教育主体思想性和启发性的培养中获得亲和力

思想性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原则,包括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和对道德品质的厚植,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价值深浅的塑造。人是有思想的感性存在物,思政课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的传递,思政课的根本魅力体现在教师思想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基于对学生思想特点的考察,教师围绕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发挥价值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正确思考。学会思考就是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追寻问题本质。正确思考,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消除认知偏见、情绪偏激。教师的思想性体现在思想引导与适度约束中,始终坚持用主流价值思考问题。思想引导不是片面强调灌输理论或者传授知识,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传递,依靠广阔的学术视野去引导。

启发性是通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唤起学生的自觉性来传授理论知识,实现思想启迪、政治教化和价值观引导[2]。传统说教的方式不仅使教师无法准确把握问题,而且容易直接丧失思政课亲和力。最常见的是民主和讨论的方法。通过提问,切中问题的要害,抓住事物的本质。其次,“事实胜于雄辩”,启发的前提也正是用“事实说话”,即:多讲事实、少摆道理、重在说理。寻找启发的路径需要广开言路、打开思路、不断开路,从寻常百姓事中讲道理,从新鲜事、新奇事中挖掘深刻的道理。而且,启发力就是说服力。启发就是思维的启蒙,知识的碰撞,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深厚的学理支撑是关键,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涵养,通过自身宽广的知识视野、历史视野与国际视野,引经据典,入木三分,润物无声,帮助学生开启智慧,明辨是非。当然,教师自身需要注重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学术素养、知识涵养。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中,保持思维更新,做到常学常新。

(二)从教育主体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提升中获得亲和力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自己必须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知道自己为何主义奋斗,为何信仰践行。使命感是信仰的最好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引路人,其品质能影响学生。教师自身有信仰、有追求才能引领学生,当好引路人的角色。只有具备高尚人格才能彻底影响学生。“思想动摇是最为危险的滑坡”,立场不坚定就会导致信仰的动摇,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的偏差,甚至对主流价值怀疑和松动。对国家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从来不会凭空产生,需要“温故知新”,常念“紧箍咒”,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使命感来自崇高的思想境界,对受教育者正确价值的传递源于教育者自身的价值认同。只有信仰坚定,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只有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才能对学生有真情,去真行。责任感就是为学生、为学校、为国家的责任担当。责任感的提升绝不是一天、一个月、一年的爱岗坚持,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达成,而是需要终身去践行。任何对职业的倦怠,对教学任何环节的轻视都容易失去学生的信任。责任感是一种大国“工匠精神”,需要保持充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学生采取何种态度制约着亲和力的表现程度,提升亲和力的前提就是要端正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责任感一方面反映着教师对教育的投入度,另一方面反馈着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态度。负责任的教师一定是对教育有着认真态度的,同时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教师的责任体现在对学生的投入中,能让受教育者时刻感到自己被重视、被放在心中,感受到内心的心意和诚意。因此,教育者进入课堂就要暂时卸下工作、科研、生活上的压力,以完全放松的状态投入到教学之中,以“我将无我”之境与受教育者真情对话,与学术对话。

(三)从教育主体话语表达艺术魅力的修炼中提升亲和力

话语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和手段,任何思想的传播都离不开一定的话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是对个体的“风格之培养”,“在此‘风格’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及行为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表现出来就有一定的水平”[4]语言的风格展现了教师的思想和水平。话语亲和力在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中举足轻重。“语言是信息传递的思维工具和指令符号。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来自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教育氛围的融洽性等很多方面,但语言运用是一个核心要素。”[5]毛泽东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生动活泼、活灵活现的方式体现出来[7]。在思政课上,言语是课堂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对言语的把握运用直接影响着课堂的亲和力[8]。要想使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得接地气,增强思想传递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客观要求教师语言表达有感情、有意思、有意义。

第一,精准把握话语传达的特性。话语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以某种叙事方式呈现出来[9]。思政课的话语既不同于日常话语表达的随意性,也不同于学术话语的书面性。叙事风格上,既要保证政治课的严肃性,又要接近日常生活的生动性。既要用学术语言讲政治,又要用生活话语讲理论,关照社会热点,充分满足学生心理需求[10]。实现信息的传播,需要讲清 楚 “To Whom”“Why To Say”“Say What”“In Which Channel”和“How To Say”。并非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教育的价值,并非所有事物都能被顺畅传播。例如,思政课内容的专业性术语太多,用语不够通俗,那么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认知障碍和认知抵触,难以将事实说清楚。例如,在向学生讲“价值观”概念时,许多人一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不管教师讲什么内容、传播什么观点,他都不愿意花时间来听,这就是传播过程中的话语转换没有做好,没有符合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换一种思维,如果拿身边榜样的力量教育,就比空洞的理论说教管用。真正好的教育一定是说理和“传情”的统一,说话不能只讲道理,没有感情。也不能只有感情,不讲道理。既要“言之有理”,更要“言之有情”。这里的“言情”就是用饱满情绪感染人,充分调动、唤醒受教育者的情绪,使之感动,为之信服。一方面,感情的投入是与他人产生主体间交往性的必要的构件,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语言更有感染力和共情力。另一方面,感情的提升来自“他者”意识的培养,即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主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一言一行中折射对学生的体贴和关怀,能够想学生之所想,向学生学习,从而不断拉近与受教育者的感情距离、思想距离和心灵距离。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受教育者,他们更渴望被关注、被尊重、被理解。建立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是与他们交流无间隙,进而触发心理和情绪的和谐共振的前提。所以教师既要懂得网言网语,又要懂得马言马语;避免填鸭式的独白,注重对学生日常思想的关切;少一些纯粹理论的复述,多一些贴近学生话语的思想交流。

第二,展现中国话语的艺术魅力。真理具有永恒魅力,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在发展中获得持久生命力的。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展示中华文化的话语魅力要求教育者能够使用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培育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厚植学生,使之形成符合国家、人民和时代所要求的正确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本身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性,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次,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学生顺畅对话,涉及话语转化问题,也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为中国人民所接受、所赞成、所掌握。中华优秀古文经典中蕴含深刻哲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持久生命力,彰显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他经常引用诗词经典,阐释治国理政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极大提升了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今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赞成、所认同。因此,教师只有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话语资源,汲取其中的文化精髓,通过持续的话语积累,才能逐步产生话语认同,形成话语美感,达到话语亲和,让话语的表达能够为学生所期待、所欣赏、所喜爱,使课堂“金句频出”“佳句不断”,赢得受教育者更多掌声与鼓励。

(四)从角色的转换和人格魅力的提高中获得亲和力

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要求思政课教育者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中国自古以来奉行身教大于言传的教育理念,“空洞的说教只能起到外部约束的作用,而身体力行才能实现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在肯定与外在实践。”[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与引路人的责任[12]。这充分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社会价值传播责任、学生个体价值培育责任。思政课教师“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13],做学生道德人格的楷模。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一方面是要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大爱精神和“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工作上爱岗敬业,真诚关爱学生,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做学生道德行为的先进表率;另一方面,要恪守“无私忘我”的道德行为准备,对知识毫无保留,将思想素养付诸实践,努力践行,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合一。总之在提升道德修养、人格素养之中,实现以德治学、以德化人。

二、客体进路:提升思政课程亲和力

内容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核心和灵魂,讲好思政课首先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这门课开设的意义。思想政治课是让学生接受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透过历史、现实和未来,认清自身所承担历史使命和崇高任务,充分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坚定“四个自信”,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

(一)在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思想引领中提高亲和力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回应现实,不断与时俱进。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之中绝不能将理论束之高阁,绝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讲成“干巴巴”的教条。理论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才具有生命力和解释力。思政课教师在引导学生看问题时要将理论的抽象思维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象思维,让学生用理论解决身边具体问题,更加了解社会现实。把理论的“好用”方法变成解决问题的“管用”办法。同时,现实来源于历史,因此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才能让理论更加具有说服力。按照“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历史逻辑,着力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们的目标、方向、归宿和道路,把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讲解和重点阐释相结合、价值导向和实际情况相适应。在课堂上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光辉路程和伟大历史贡献。比如在“纲要”课上,要引导青年认识“伟大历史贡献”其中的三次“伟大飞跃”,将三次“伟大飞跃”放置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考察,让广大青年体会三次“伟大飞跃”折射出科学社会主义真理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性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性。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重大历史节点,如“7·1”重要讲话,以及国家最新的政策和大政方针等等。这些重要讲话诞生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聚焦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及时补充到实际教学中去,例如在讲到当下与现实结合最紧的“三次分配”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思考相较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三次分配”面向的人群有哪些,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何在,意义何在,帮助学生领会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深刻意义指向。这对于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有着积极意义。

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互贯通的,解读历史为理论打下坚实基础,理解现实是为了让“四个自信”入耳、入脑、入心、入情,放眼未来就是要学生把对“四个自信”的坚定转化为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真懂真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为根本的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为深沉、持久的力量。因而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要通过引导大学生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使他们自身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个体所承载的人文情怀。在人生价值、人生目标、人生态度、人生意义的选择上更加充沛、更加鲜明地融入自身的价值追求,涵养中国梦的价值导向。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上,更应该充分吸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比如道德、哲学、伦理中的理性思维,同时注重情感、意志、心理等非理性因素的发挥,筑牢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同。与此同时,需要不断融入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生成的革命文化,激发青年学生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让青年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开拓者、奋进者、奉献者。比如,在“基础”课上,可以对“创新、冒险、创业、宽容”的企业家精神进行宣讲,引导学生认识高素质企业家对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后,广大企业家纷纷出资出力,为国家战“疫”做出了杰出贡献,为经济复苏持续注入正能量。因此,引导学生学习企业家精神,就是在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体会创新精神,懂得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回报意识,同时也有助于阐释大国“工匠精神”。教育者讲授时需要采取逐渐引导,循序递进的方式,挖掘企业家精神背后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厚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中让他们摆正自己与国家、民族、时代的站位,认清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最终立志投身报国实践。通过适度的引导,阐释问题的娓娓道来,既提高了思政课的政治站位,又融情于理,自然而然提高了课程的亲和力。

(二)在回应学生关切,渗透主流价值中提高亲和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主要的功能在于育人,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育人的关键在“育”,育人的主体是人。正所谓人在哪里,教育就要做到哪里。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内心学习的动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深刻转变,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一切围绕学生,一切抓住学生,一切服务学生。教师真切关切和回应青年学生关心的话题,就是要从学生寻常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解答他们思想认识和价值认知上的困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青年群体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自身学习生活、情感追求、职业规划上都会存在诸多困惑,这些困惑所在恰恰是他们关切所在、情感所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者不仅是传道和授业,更重要的是要解惑。课程内容准备中,教师需要注意将课程内容与受教育者成人、成才、成长规律结合,以亲身经历为案例授课效果可能更好。因此,可以给学生在学习、考研、情感、就业上更多的指导和建议。当然,除了具体的意见举措,还要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设计时,要充分满足和考虑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生活环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聚焦学生兴趣点,打通教师和学生思想堵点,同时注重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主流价值,引导他们正面、积极看问题。问题的选择尽量避免过于抽象和宏观,尽量选择学生关心的问题。例如在“形式与政策”课上,引导学生对当下热门的住房、就业、医疗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国的得失,从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中消除学生的疑虑,主张学生实地考察,感知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让学生觉得思政课的内容与自身发展路径息息相关,提高学生与课程内容的耦合度,进而增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这样既强化了思政课内容的育人性,又增加了课程的亲和力。

三、介体进路:提升思政课方法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相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包括思想信息的内容与教育方式。教育介体如同商品包装、餐厅饭菜,想要得到顾客认可,外观与质量都要一致、品相与味道要协调。施教过程改进“配方”,创新“工艺”,升级“包装”,满足受教育者期待,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施教过程追求“神”,重视“形”,既让受教育者觉得“有意思”,又感到“有意义”,进而增强受教育者的思想认同。

(一)在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中获得亲和力

技术的发展总是带来着话语体系的转化,同时赋予了技术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的可能。精湛、时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是围绕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探索形成的[14]。思政课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课程设计的关键内核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现实生活中的思政教学早已突破了时空边界,新媒体技术给学生更多表达话语的空间,知识信息的获取方式和获取渠道也更加多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及时转型,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多媒体、融媒体思维,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打造思政课全新的教学方式。做好“报、网、屏、微、端”的客体价值选择,精心挑选信息技术载体,加强对信息内容的甄别和选取,提高新媒体技术在教学话语、教学案例中的运用力。运用新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师生双向主体间性。新媒体技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全新场域,师生每时每刻都浸润其中,彰显彼此沟通互动的灵活性。教师适应这种传播环境,就是要从“灌”到“导”,借助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及时性、便捷性和广泛性,寓思政课内容为微叙事、微话语、微表达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真正解决为什么灌、为什么启、灌什么、启什么、怎样灌、怎样启等实际问题[15]。让灌输和引导的时机真正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而且,新媒体的植入不光对于课堂教学,对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也同样适用,通过广泛的融入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如果说新媒体技术是包装,那么思政课教学内容是硬核。形式可以促内容,内容也能反哺形式。思政课的内容与新媒体技术运用完全可以做到深度融合、无缝对接,使教学“配方”先进。如线上育人方面,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辐射到校外,发挥全天候不间断育人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小红书、B站、H5等新媒体形式与学生展开互动、评论,除开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还能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在学生的反馈既改进了教学方法,又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此外,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教师把微视频、微课程、慕课、电子讲义制作并上传到学校微信公众号、App、网站中,供学生学习,在增加学习的便捷性的同时提高了思政课亲和力。

(二)在运用图像叙事方式,通过技术赋能掌握话语主动中获得亲和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世界俨然已进入图像时代,图像叙事和叙事图像成为教育叙事的重要载体。提高思政课图像叙事的技术把控力,有助于为思政亲和力的开启提供更多主动权。思政“图像叙事”是把图像作为思政叙事的主要载体,运用图像话语表达的优势,在思政课中借助一定的图像创建特定情境,还原体现教学内容,将抽象、晦涩的思政教育内容外显为通俗易懂的视觉化表达,引导学生在一套“自学—教学—理解—创作—完善”的学习轨迹中,在学习中体会,在学习中践行,实现思政价值传授从被动走向主动的一种教育范式。影像是身体的虚拟在场。在信息时代,虚拟化在场似乎比实在性在场更重要[16]。

第一,把教学话语转化为信息传播“编码—译码—解码—释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思政课亲和力。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图像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语言,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传递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它的应用丰富了思政课的话语体系,推动思政课从单一的文本叙事到多元的图像叙事,完成了从静态学习到动静结合的有机转化,提高了思政叙事的有效性。话语的交流、传播之前提就是要使用正确的符号的释码,使双方能够加深了解、信任和理解,使得思想的交流与传播顺利。图像叙事的开创必将极大克服学生对知识体系建构的障碍,从学习理论—掌握理论—内化理论—外化理论,完成主体间的双向互动,让受教育者在学习中认同教材的学术体系,认同教师的话语体系,认可思政课背后涵盖的价值体系,消除受教育者对思政课的情感障碍,真正从话语的解码者变成话语的编码者,完成从受动到主动的话语转化,从受教育者变成价值理论的传唤者,增强思政课的获得感,使教育的过程变成亲和力提升的过程。

第二,把思政课程变成“课程思政”和“艺术+思政”,化小思政为大思政。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结合,挖掘不同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激发育人效果,能够极大提高不同专业对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实现协同育人。“艺术+思政”就是在学生政治实践和实践认知之中,让学生以可感可知、可以接受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艺术+思政”是对近些年符合期望—效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接续思考,是专业教育、职业发展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艺术可感,育人无形。美彰显了人类的永恒价值追求,美感的培养是对人灵魂的触及,这与思政课厚植学生价值观不谋而合。而且,对美的追求是对人本身的关怀和对人价值的思考。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都需要吸纳美的元素和美的符号,成为每门课的内在灵魂。教学模式的设计中结合不同的叙事方式,如文本与图像、动态与静态、音乐与表演、实验与调研,在叙事的策略上触发学生多维感官,在“视听触动”的体验中实现与“知情意行”“身临其境”的交融互动。教育者在思政课上借助图像叙事,引导学生结合本专业特长,进行音乐、诗歌、绘画、视频创作,在每学期教学的不同时间节点强化美育内在驱动。引导学生在一个具体作品的创作中,在相互了解、相互分享的过程中,形成共通的语义空间、情感空间、价值空间,从而增强思政课亲和力。

四、环体进路:提升思政环境亲和力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生活在环境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环体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的最根本的特点在于条件性,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没有一定的环境,就不可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环境和场景有着某种天然联系,社会场景构成了人们生活和行动的环境,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有着不同的规则和角色[17]。思政课的环体是一定条件下师生活动的社会小场景,通过环境情境的构建能产生一种舒适的环境体验,影响和改变师生的心理、情绪和态度,从而提升思政环境的亲和力。

(一)在从离身认知转向具身交互,实现人与环境和谐互动中获得亲和力

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离身认知主张认知本质是心智对符号性表征的加工和操纵,身体只起到提供刺激和执行指令的作用,概念形成、判断推理、到的培育等均与身体无关[18]。离身教育排斥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性,单方面强调头脑对知识的掌握和教育者的灌输,而忽视了人认知过程的活动和特质。具身认知是一种全新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和身体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的,通过改变身体和环境,从而提升思维认知。人类的身体物理属性只决定认知的起点,不代表认知的上限。人与环境交互的过程就是具身的,同属于一个场域。具身认知“作为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活动,是身体、环境、活动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它发生于社会实践过程中。”[19]在具身认知理论中,人首先是通过身体的方式而不是意识的方式与外在世界产生联系,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促成了知觉和认知功能的产生[20]。具身教育则强调教学体验中,师生的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相结合,在一定情境的激发下,师生多通道的完成教育的互动,使教育效果得到充分反馈,学生在多维感觉中增进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具身教育倡导身体要回到现实世界中,“生活世界是非客体性的、奠基性的、主观的、相对的世界”[21]从离身认知到具身交互,实质是教育者向“以学生为本”育人理念的回归,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当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时,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教师主场到师生同台,通过教育理念的改善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具身教育是对“他者”意识的关切,教师不断地“出场”和“在场”,与学生“同场”。“身体不在场,就不能实现身体的传播”[22],情感不在场,就无法实现情感的传递。因此,具身教育同样是对情感教育的回归,是讲理和共情的统一。“情感在场”就是让“情感”参与到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与“知识”共同在场[23]。

(二)在创设具身情景,营造融洽教育环境氛围中获得亲和力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并非是一种对环境的‘映照’或‘反映’,而是一种‘建构’(construction)。”[24]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师生的身心感受,通过身体感知和头脑认知来获取知识,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感性的肢体动作加强受教育者的学习领域。

教师首先就要多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营造融洽的教育情境。其次是要加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授课时多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小组成果展示,增加适当的演示情景,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在《基础》课中,可以让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焦点访谈》《今日说法》进行法律案件讨论,运用肢体语言、表情语言,既要有热情、温情,又要有激情和豪情,能够及时捕捉课堂细微,于字里行间、话语内外释放更加积极的讯号,在某个时机点燃课堂“高潮”,达到最佳出场效果。通过情理交融达到思想交融、感情交融和政治交融。当教学硬件不具备时,教育者要创设课堂情境,通过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动作表演、心理模拟、辩论比赛、语言描述等方式完成情况的构建。教师在与学生完成情境建构的时候更能获得学生的身份和话语认同,学生在具身参与中能得到想象力的释放和大脑思维的解放。思政课的专业知识、道德规范和政治观念可以通过师生课堂内外的情景互动、小组展示、混合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得到应有发挥。当然,情境创设最终需要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红色遗址蕴含着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红色精神的承载物。赓续共产党人红色初心,需要充分发挥比如伟人故居、革命场馆、博物馆等红色场所教育作用。带领学生深入现场,实地考察,通过师生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常态化的谈心、互动活动,现场交流的独有优势更能打动学生,拉近师生主客距离,为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创设更为有利的条件。

(三)在创新课堂评价机制,发挥他者评价效度中获得亲和力

评价机制的优劣同样影响环体情境的创设的效度,进而影响亲和力提升的空间。课堂评价是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一环。课堂评价应尽量减少对于知识认知目标养成的考核与评估,转而强化对价值、情感、能力、水平的考察。考察师生在场的“参与度”以及教学过程的“开放度”、情感共情共鸣的“达成度”,只有把“课堂活力”纳入课堂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力”“引领力”“生命力”和“亲和力”,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入情。

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需要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重维度加以着力。亲和力的最终实现,源于某种价值共识的达成。达成价值共识的前提就是师生之间具备共通(共同)的语义空间。这意味着对思政课语言、文字、图像等意义有着某种共同的理解,其次是双方有着大体接近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背景。共通意义空间的关键是“文化背景”“符号”,共识的关键是“价值观”“利益”和“行为”。师生双方共同的意义空间并不意味着双方意义的完全契合、完全重叠,意义的互动只是在共同的部分进行,而且随着交往程度的频繁或者程度的加强,而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教育、交流的前提就是使用正确的符号的释码,使双方能够加深了解、信任和理解,使得思想的交流与传播顺畅。共识表面看是思想认识的问题,背后深层是利益和行为的问题。共识的有无,共同空间的大小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知道,交流的频次越高,共同的意义空间越大,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就越大,共识特质的表达就越显著。为此,思政课就是要不断扩大师生间共通的语义空间,不断加深主体间的相互了解、信任和理解,使得思想的交流与传播顺利,在潜移默化中,水到渠成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政课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新闻传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30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新闻传播(2018年13期)2018-08-29 01:06:52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4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新闻传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