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高校“艺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3-25 04:08:44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关键词:经管类双创艺术设计

顾 琛(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双创型”人才培养是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推动产业、专业、创业深度融合,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艺术设计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招生规模大、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创业起步门槛低,创新创业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和行业基础。在“双创”背景下,艺术设计作为一项目的性明确的创造性活动,商业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如果具有市场营销、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科知识背景,在面向市场及不同的消费人群时,就能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和消费者心理需求,对设计产品精准定位,提高设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那么,如何在协同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创意设计能力基础上,具有相应的管理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是经管类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寻求的一个突破口。

一、经管类高校“艺管双创型”设计人才素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双创型”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是创新型教育与创业型教育的简单叠加[1]。经管类高校“双创型”设计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是根据艺术设计学科特点进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业型人才培养。基础是获取的知识,目标是通过智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均超过了16%。高校毕业生体量持续增加、就业形势、学校和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仍需提升、学生就业规划不清晰等等均为影响因素。

在经管类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双创教育的核心就是以经管类学科专业为依托,以艺术设计核心知识能力为培养重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设计创新从业者。设计学在2011年升级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也表明了国家对设计价值的认同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标准逐步发生变化,创意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设计类大学生选择创新创业,设计类学科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设计创新在乡村振兴、建设制造强国等方面都能找到定位。这就对设计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设计实务能力强,还需要掌握一些市场营销、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经管类高校普遍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专业协同基础和资源优势。其艺术设计类专业即可依托本校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的多学科办学优势,弥补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知识结构单一的不足,实行跨学科主题教学,不断拓展合作创新的内涵,将艺术与经济、管理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出懂设计、会管理、懂营销、能策划的“艺管双创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经管类高校“艺管双创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践现状

湖北经济学院作为湖北省唯一一所省属财经类高校,一直致力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设计学科作为湖北经济学院的特色学科,多年来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逐步建立具有财经类特色的艺术设计双创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是学校教学的一大亮点,但也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双创型”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匮乏,内生动力不足

目前,艺术设计类双创教师主要来源于两大块,一是各大高校的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的专业教师、实验员和辅导员,这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丰厚,也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但是缺乏业界从业经验,并且对于这些教师来说,主业是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双创教育只是副业,同时老师个人发展主要考核个人科研成果,导致教师虽然注重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的训练,但缺乏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将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另外一块是兼职的产业创业导师,这部分教师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但都有自己明确的主业,对学校工作的归属感不强,对学生的双创教育仅限于来学校的指导,缺乏持久的内生动力。

(二)“双创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学校重视“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但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课程占比较高,但创业课程占比较低,仅限于“就业指导”“专业综合实操”等几门课程,作为经管类高校,也仅仅是在培养方案中列出“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缺乏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进行量体裁衣的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依然是独立的两张皮,造成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整体效果不佳,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不够。

(三)“双创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针对性弱,学校教育目标不明确

目前,各高校艺术设计类“双创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突出表现为单轨式模式,即在本专业封闭的环境中探索和实践,重视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创新创意商业化的现实要求。另外,高校教师的工作量考核主要是课时量和科研工作量,老师一般完成自己额定的教学工作量就可以了,老师的“双创”能力未被纳入考核范围,这也导致老师的热情不高,重视度不够。并且,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不在对老师的考核范围,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一种完成学分的默契,导致“双创”教育中,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度不够,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较弱。

(四)竞赛与各类活动的参与率需进一步提高

湖北经济学院设计类专业学生“双创”活动参与热情不断提升,近8年毕业生创业率年均6%,160余人次获省级创新创业赛事奖励,多名学生获评全国创业典型、湖北青年创业先锋、江夏工匠、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等荣誉称号。这说明学校人才培养针对社会、学校、学生特性,整合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与设计学等学科资源,探索出经管院校特色的设计类“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如互联网+、三创赛等大型“双创”赛事国家级获奖没有突破,说明学生的创业基础还不够扎实,能力有待提高。其原因,一是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创新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学生要么认为只要把理论课程学好,学分学够就可以了,要么就是专心学习专业技能,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二是选择的创业项目局限性较大,创新力不足,要么难以落实,要么难以持续,这需要学校、老师加强引导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三、经管类高校“艺管双创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一)构建专业交叉融合式“艺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要求在“艺管双创型”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方面,打通社会资源网络层、专业执行层以及课程改革层之间的壁垒,建立双向稳定的流通通道。社会资源网络层的资源通过专业执行层向课程改革体系层渗透。同时课程改革体系层通过专业执行体系层服务于社会资源网络层。专业执行层和课程改革体系层为“艺管”双创孵化平台提供系统支持。“艺管”双创孵化平台就孵化成果与社会资源网络层提供双向支持。该模式打破社会资源与人才培养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壁垒,将艺术学、美学、广告传播、心理学、环境学等诸多学科整合,实现学科之间的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思维互补,实现跨学科合作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构多层次的“艺管双创型”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协同发展社会资源网络层、专业执行层和课程改革体系层。其中,社会资源网络层建构的重点是校友创业资源协同体系、合作企业资源协同体系、社会融创资源协同体系和高校资源协同体系。专业执行层建构的重点是“艺管双创”型专业教师培养模式、“艺”与“管”专业教师协同模式、“艺管”型产业教师协同教学模式、“艺管双创型”专业学生实践模式。课程改革体系层建构的重点是课程内容的“艺管”融合开发模式、“艺”与“管”的课程协同模式、实践类课程的“艺管”融合模式、“艺管”型产业教师课程建设模式。

(三)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艺术设计是一门创造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艺术设计教育如果失去了有效的实践教学依托,将降低人才培养质量[2]。校企协同共建以“创新竞赛、就业实习、创业孵化、创业实战”为主的实践体验平台。一是重视实践过程指导。可采用多师同堂的方式,经管类教师与设计类教师共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共同授课,对选题、方案、设计成果表达、成果展示等方面严格把关。二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励学生设计创新。增加实训课程和实训环节,突出训练实践技能,同时要紧密结合国家级和省级创新项目来训练学生实践能力,比如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大赛、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将一些与大赛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都安排在春季,结合实践课程教学在大二《专业实操1》、大三《中期论文》中组织学生参赛,因为选题均来自社会和企业真题,适合对学生进行实战技能的训练,又有竞争性,有利于通过大赛来推进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和检验老师教学水平。三是强化设计实践课题。联合校内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设计实践课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分别完成设计开发、成本核算、营销策划等方案的制定,实现取长补短、跨专业合作,学生可体验创新创业的全过程。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艺管双创型”教师队伍

艺术设计本身是一项目的性明确的创造性活动,设计师需要综合应用到各类学科知识和多样化的思维方式[3],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提升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得以落实的必要前提。既要求任课教师具备专业知识的复合性,又要求其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实践能力较强。因此,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性因素。

坚实的团队是实现育人成效的基础。基于此,跨区域、多学科背景师资协同育人体现在经管文法与设计教师相融。充分整合商科教师资源,使学生既能接受设计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教育,又能接受经管文法等商科知识的熏陶。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同时,通过挂职锻炼、访学等措施,鼓励教师走向产业,增强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建立了业界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育人的制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接受设计理论、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表达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聘请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或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受益业界导师引领,学生能更好地参与设计实践,将设计理论知识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强化对设计、对产业的理解。

(五)搭建“艺管双创型”平台,健助力产教融合

跨越学科之间的藩篱,按照真实性、典型性、先进性和一体化的建设原则,辅以创新创业竞赛,走协同合作创新的道路,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结构单一、某些领域知识链较短的现状,促进设计成果的市场转化。借助各类双创活动,充分发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战大赛、“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重大创新创业赛事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展示机会。

(六)建立科学的“艺管双创型”艺术设计类人才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要求树立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导的人才考核观,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推行过程性评价的改革措施。一方面,在评价方式上,要求全面实施过程性评价,学生评价纳入课堂考勤、平时作业、论文撰写、课堂参与等教学环节的权重。另一方面,在评价内容上,要求考核能反映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尤其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制定和完善“艺管双创型”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指导纲要,不断优化考核内容和方式,使“艺管双创型”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正轨。

四、结语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快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市场机遇,在经管类高校“艺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以本专业为中心,依托经管类高校管理类学科的专业优势、校内资源优势和社会网络平台,在专业教学中增设经管类、创新教育类课程,加大综合性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构建设计专业创业创新教育体系,弥补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专注设计能力单轨制的不足,实现多方参与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与管理类专业双轨制深度融合,最终实现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经管类双创艺术设计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福建轻纺(2022年4期)2022-06-01 06:26:16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双新双创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中国报道(2014年5期)2014-01-31 04: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