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星桐
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省常州市 213300)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向,面对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课堂学习必将经历一次深刻的观念变革和范式转换。而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质是强调学生学习的内涵、品质和深度,因此教师开展深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成为信息社会革命背景下、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必由之路。在近几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深度学习这一话题,但仍需要继续探索。
2021 年江苏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展评活动刚刚落下帷幕,来自常州市的唐老师所讲授的一节《预防犯罪》,以活动整合学习内容,实现知识结构化;以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主体化内容生动;以问题推动学习迁移,实现思维高阶化,充分传达和实践了深度学习的教育理念。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明辨是非;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很多教师容易将深度学习理解为知识内容学得“深”,但这种知识观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吻合。知识的本质不只是表层符号,还包括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因此深度学习应当要形成对知识的本质理解。唐老师的教学设计十分精妙,用三个课堂活动将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并以板书作为辅助工具,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形成。
第一个活动“我们来做小法官”,将学生分为6 个小组,分别抽取3 个真实的高空抛物案件,每两组判决同一案件。在第二个案件中,面对徐某两次将菜刀抛掷楼下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的情况,两组学生产生了分歧,一则认为该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一则认为是犯罪。唐老师利用此契机,向学生介绍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即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并梳理了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书写在板书“了解罪与罚”部分,使学生了解了犯罪行为的特征以及罪与非罪的区别。在第三个案件中,针对张某抛出一块废旧瓷砖致人死亡该如何判决的问题,两组学生也有不同的答案,其中一个小组认为需赔偿五万元并道歉,另一组提出了处罚金1 万,赔偿损失10 万的方案,在此,唐老师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刑罚的含义和内容,使学生了解了刑罚的种类,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法律常识和制度,以此达到培养法治观念的目的。
第二个活动“探寻犯罪之因”,引导小组学生观看视频,在任务卡上记录案件三中张某走上犯罪的原因。学生从视频中多角度感受了19 岁青年张某犯罪的原因,首先有其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的原因,其次他从小就有抛掷物品的不良习惯并且没有得到纠正和正确的教育,直到他犯下过失致人死亡罪之前,也认为自己年龄小,即使违法犯罪也不会被判刑,反映了张某的法治观念淡薄以及存在侥幸心理等。通过此活动,学生学会了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唐老师在板书“犯罪之因”部分罗列了学生的回答要点,并用虚线连接到板书“了解罪与罚”部分,这样的形式清晰地体现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三个活动“共筑预防犯罪防火墙”,让学生小组合作商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在商讨结束后,唐老师请各组代表宣读本组的讨论结果,并将学生所写内容贴到板书“犯罪之因”与“了解罪与罚”中间的位置上,这样就完成了“犯罪之因”与“了解罪与罚”两个板块之间的截断,体现了“防火墙”之意,通过此任务,增强了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
唐老师的这节课内容不庞杂,三个课堂活动线索清晰,分别对应了板书中“了解罪与罚”、“犯罪之因”以及“加强自我防范”,三个板块的位置设计非常精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犯罪的表象结果逆向分析犯罪的内在原因,再落实到行动上以实现预防犯罪。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促进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引导学生理解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背后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有效地实现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首先要触及学生的心灵,若远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被动接受、简单重复和机械记忆是不能满足深度学习的要求的,也就达不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了。只有让学生主动加工、深度理解,才能使学习内容长期保持,才可能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可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触及学生的心灵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会积极主动,从而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唐老师本节课的三个课堂活动对应着学生的三个学习任务,并精心制作了任务卡,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效助力。三个任务符合学生目前的认知情况和学习能力,难度适中,属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习兴趣触及学生的心灵,从而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任务一中,唐老师布置学生自学教材并结合《民法典》、《刑法》的规定,以小组为单位来当小法官,依照判决范例格式,对抽取的案件作出判决结论,并谈谈判决依据,组长在任务卡1 上记录本组的判决结论。此教学形式新颖生动,相比用文字或视频的方式直接展示案件情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模拟小法官的活动跃跃欲试,通过此任务,学生不仅了解了案件材料,更亲身体验了判决的过程,深刻的体验才会有深刻的认识,才会有深度学习的发生。《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之处,“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经过亲自体验的认识,才能深入学生内心中去,相较于单调说教,体验活动要有效得多,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自觉培养法治观念,体会违法犯罪必受到法律的制裁。另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触及学生心灵,唐老师还为学生准备了模拟法槌,让各小组代表上台宣读本组的判决结论前敲击法槌,这就加强了课堂的仪式感。《小王子》中说,仪式感能让某一天与其他的日子不同,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模拟法官,但当学生敲击法槌之时,也就初步感受到了司法公正、文明审判,更能体会法律的严肃与威严,让这一情感体验深入学生的内心,更能长久地记住这一刻,法治的观念就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发了芽。
任务二是让学生观看视频,在任务卡2 上记录张某走上犯罪的原因,相比直接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以情境任务的形式驱动学生认真观看,并梳理线索,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唐老师的这个视频选取得也很精妙,以时间顺序讲述了张某从小的不良习惯到不良行为再到严重不良行为,学生在任务卡上记录时,就自然而然将他的行为轨迹梳理出来了,从而对“不良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就有可能滑进犯罪的深渊”这一观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自觉规范行为,明辨是非,情感上的认同也更能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任务三是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任务卡上填写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措施,小组代表宣读后粘贴在黑板上。这一板块的内容不是由老师灌输给学生该如何预防犯罪,而是在前两个任务的铺垫下,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罪与罚的内容,并学会了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自然地将目光放回自己身上,思考预防犯罪自己应做到什么,从而避免滑进犯罪的深渊。这一任务作为本节课的最后任务,是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高、情感升华的关键环节,唐老师一方面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思想的火花在学生间互相碰撞,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并与他人分享观点,提升了学生课堂互动式参与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将商讨结果贴到黑板上,并与老师之前的板书完美融合,学生所填写的“防火墙”内容正是阻挡“犯罪之因”与“罪与罚”的关键线索,补全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完整的逻辑框架,更让学生在本课内容最关键的部分有参与感、体验感,加深了学生对于“加强自我防范”的认识,体现了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顺应发生。
学生的深度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用任务驱动、情感激发、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转变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深度学习应当关注到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否有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提高,唐老师教学中的课堂设问较好地推动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发展接受新知识,并且将新知识进行应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预防犯罪》是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在第一框时,学生通过学习一般违法行为,对《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经有所接触和了解,唐老师在导入环节,利用温故知新,自然地引出《刑法》,并通过对《刑法》目录的展示,引导学生归纳刑法的内容,这种利用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也更易让学生接纳。
唐老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选取了刑法新增加的“高空抛物罪”为材料,向学生提问:你在平时生活经历过或听说过高空抛物事件吗?你认为高空抛物行为有什么危害?课堂上有一位学生主动承认他曾经往楼下扔过饮料瓶子,并解释说是出于好玩的心理,在课堂尾声,唐老师重新采访了一下这位同学,让他谈谈感受,这位学生表示,他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已经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且以后要积极改正,且若在生活中发现有此类现象,他会及时制止或举报。该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个例,其他学生身上也许或多或少也会存在一些不良习惯,经此一课,他们能够通过他人经历,反思自我行为,实现情感共鸣和思想转变,树立起法治观念,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行为规则和法律法规,这一课堂生成的素材帮助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迁移了所学知识,实现了深度学习。
在探寻张某走上犯罪的原因中,学生体会到从不良习惯到不良行为,再到严重不良行为,最后滑入犯罪的深渊这一人生轨迹的危害性,在梳理分析的过程中,其实还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了量变与质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而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事物会改变其原有的性质。不良行为是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而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张某的经历就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从小时候抛掷粉笔来打闹到长大后从楼上扔鸡蛋砸脏邻居阳台,再到抛掷酒瓶损坏他人小汽车等,他的行为正是量变到质变的证明,若未成年人的不良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很容易走上同样的道路。唐老师引导学生对于此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渗透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思维方法,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张某曾经怀有“我是未成年人,年龄小,即使违法犯罪也不会被判刑“的错误想法,唐老师将此观点提炼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评析,在评析中,学生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生要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能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进阶和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深度学习。进行批判性思维后还一定要得出建设性的建议,否则对于事物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毫无意义,因此,在评析完此错误观点后,唐老师补充了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修改的内容,并在下一环节设置了“共筑预防犯罪防火墙”,将批判观点发展到正确做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并精进行有效设计,摈弃旧的知识观,树立起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新知识观,实现深度学习,需要引导学生将认知转化为具体行为,即“知行合一”。有研究指出,要想达到知行合一需要让学生从内心角度认同教师所讲解、传授的观点,因此教师不能通过直接提出知识点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记忆,而应运用多种模式让学生感悟观点、实践体验,并以行为认知获得优秀情感。
唐老师的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理论认识和实践践行的辩证统一,不论是模拟当小法官还是共筑防火墙,都是教师通过情景建构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生成,主动探索。总而言之,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良好的课堂氛围、合适的课堂活动、巧妙的课堂提问等,让学生思考和动脑,并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等方式来实现学生的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