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新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可引起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损伤或丧失,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因而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具有必要性[1]。脊髓损伤后,患者的肌肉会出现萎缩现象,运用核心肌群训练可增加肌肉群的收缩效能,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但缺乏主动性[2]。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T)中患者可根据信号反馈积极参与康复锻炼,在提高康复效果上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3]。本研究旨在探讨ISCI患者康复中运用EMGBFT联合核心肌群训练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接受核心肌群训练干预的ISCI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接受EMGBFT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干预的ISCI患者作为观察组。(1)纳入标准:符合ISCI相关诊断标准[4],脊髓损伤步行指数>6级,损伤平面为T11-L3。(2)排除标准:下肢骨折、挛缩或畸形,腰椎活动受限,临床资料缺失。对照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5.25±3.19)岁,神经损伤分级[5]为C级28例,D级17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5.28±3.22)岁,神经损伤分级为C级30例,D级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对比性(P>0.05)。
1.2.1 对照组 接受核心肌群训练。康复师进行持续性指导:(1)腹壁收缩训练。取俯卧位,保持脊柱、骨盆不移动,收缩腹壁肌群保持8 s激活肌肉群,于肚脐中心放置压力反馈气囊(压力为9.3 kPa),收缩腹壁保持8 s,使气囊压力下降0.8~1.3 kPa,重复15次,气囊放于腰椎棘突下(压力为5.3 kPa),收缩腹壁保持8 s,升高气囊压力0.3~0.5 kPa,重复15次。(2)腹横肌训练。患者取平卧位,绷紧腹部,依次进行足跟滑动、下肢抬高、臀桥等动作,重复15次,然后取站立位,绷紧腹部,并摆动上肢,并尝试行走,2 min左右。(3)多裂肌训练。四肢跪位,脊柱保持中立姿势,轮流抬起上下肢,保持5~8 s,然后放松5 s,重复30次。(4)腰方肌及腹斜肌训练。膝关节屈曲侧及膝关节伸展侧行平板支撑,每个动作维持8 s,各重复15次。(5)进阶训练。患者于瑞士球上进行坐位平衡、俯卧撑等训练,每个动作维持8 s,重复30次。需连续干预2个月。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EMGBFT:仪器为NTH-D2肌电生物反馈仪(上海诺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患者取平卧位,治疗人员指导患者根据EMG波形反馈信号来自我调控EMG电压,使肌肉交替性紧张或放松,且下一次收缩活动EMG信号振幅尽量超过上一次收缩的最高峰值,训练时间10~15 min,1次/d,连续干预2个月。
(1)下肢肌力。干预前、干预2个月,根据Lovett 0~5级[6](分)肌力测定法,评估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0级(分):完全瘫痪。1级(分):轻微收缩但无肌肉收缩。2级(分):肢体可于床上运动,不能抵抗自身重力。3级(分):肢体可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分):肢体可进行抗阻运动但不完全。5级(分):肌力正常。(2)平衡功能。干预前、干预2个月,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7]评估平衡功能,该量表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总分0~56分,分值越高则平衡功能越好。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肌力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下肢肌力对比(±s) 分
组别干预前观察组(n=45)对照组(n=45)股四头肌腘绳肌t值P值2.69±0.19 2.71±0.15 0.554 0.581 2.25±0.16 2.23±0.14 0.631 0.530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4.49±0.29 4.05±0.22 8.109<0.001 4.28±0.22 3.87±0.19 9.462<0.001
干预前,两组患者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平衡功能(±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平衡功能(±s) 分
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干预前36.51±2.05 36.48±1.98 0.071 0.944干预2个月后47.60±2.51 43.21±2.36 8.548<0.001 53.652 37.641<0.001<0.001 t值P值
ISCI经治疗后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因而需及早进行肌力训练以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核心肌肉群训练通过对躯干核心区域的肌肉群和腰部深层小肌群进行稳定、平衡等方面的训练,可降低其功能障碍,但是该方法属于被动训练,患者对自身情况缺乏直观认知,临床锻炼时积极性较低[8]。因此,采用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必要性。
EMGBFT将患者身体信息通过图形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患者可直观的查看自身运动信息,并根据肌肉运动的电信号来调整运动幅度,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9]。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ISCI患者康复中应用EMGBFT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提高下肢肌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EMGBFT可展示患者运动时肌电振幅,有助于帮助患者下意识的进行科学有效的肌肉收缩训练,且EMGBFT可设置信号阈值,当运动时的肌力信号超过阈值,可给予一定的电刺激,而电刺激可缓解肌肉痉挛,进而提高下肢肌力[10]。而核心肌群训练可减轻核心肌肉的紧张、痉挛,调节核心肌肉张力,避免肌肉萎缩,进而提高下肢肌力。且两种方式联合运用,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下肢肌力。
ISCI患者由于脊柱结构不稳,机体的平衡功能存在障碍,BBS可反映整体平衡能力,因而观察患者BBS评分情况可评估其平衡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EMGBFT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提高ISCI患者平衡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核心肌群训练可强化脊柱、盆骨等部位的稳定性,提高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进而改善整体平衡能力,EMGBFT通过肌肉收缩训练,尽可能产生最大张力,提高肌肉力量,利于改善躯体运动时的平衡功能,与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运用后,可进一步重塑机体的稳定性与平衡性。
综上所述,ISCI患者康复中应用EMGBFT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提高下肢肌力,改善整体平衡功能,利于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