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22-03-25 03:35梁冰伟
黑龙江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副反应普罗胺碘酮

梁冰伟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临床心内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病风险升高,其主要表现症状包括心率异常加快、呼吸困难、骤发骤停等,严重时可能会发生晕厥现象。PSVT的危险性在于影响心脏、脑等器官缺血缺氧,甚至引发急性心衰,或造成猝死,由于PSVT发病突然且发病迅速,以间断发病或阵发性为主要特征,发病时间无法确定,因此在发病早期就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1]。有关PSVT的临床治疗研究[2]显示,胺碘酮通过延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可有效消除PSVT发病机制中的折返激动,改善患者生理健康水平,而普罗帕酮同样具有缓解PSVT的疗效,且药效发挥速率与持久性较高,为结合不同PSVT患者发病情况分析两种药物的具体作用,以期提供一种更高效更具安全保障性的院前急救方案,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102例PSVT患者资料,统计并对比胺碘酮、普罗帕酮的急救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9月接受院前急救的102例PSVT患者资料。纳入标准: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心脏彩超、心电图及临床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为PSVT。发病时长为2~12 h。年龄≥18岁。具有PSVT发病症状,如心悸、胸闷不适、头晕等。排除标准:急救前半个月内未服用其他治疗心脏节律紊乱的药物。心脏植入电子治疗仪器。确诊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确诊神经类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差。

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4.37±9.47)岁,发病时长3~10 h,平均发病时长(6.18±3.74)h;观察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3.98±9.15)岁,发病时长2~11 h,平均发病时长(6.96±4.06)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医院急救团队运送PSVT患者入住医院前,对照组使用胺碘酮急救,药品:盐酸胺碘酮注射液(Sanofi-Aventis France,国药准字J20180044),用药方法:静脉推注,用药规格:150 mg/次,注射时长:20 min。观察组使用普罗帕酮急救,药品:普罗帕酮注射液(黑龙江省格润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3022200),用药方法:静脉推注,用药规格:70 mg/次,注射时长:10 min。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后生理恢复程度,显效为基本未见PSVT发病症状,且心率转复平稳,有效为未见明显PSVT发病症状,且心率逐渐下降趋于平稳,无效为PSVT发病症状及心率紊乱无恢复迹象,总恢复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前后生理指标恢复情况,具体包括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等。对比两组患者院前急救全程状况,具体包括心率恢复时长、院前急救时长、院前转运时长等。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副反应情况,具体包括眩晕、恶心、低血压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后生理恢复程度

观察组患者总恢复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后生理恢复程度 例(%)

2.2 两组患者急救前后生理指标恢复情况

急救前,两组患者HR、DBP、SBP、R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患者HR、DBP、SBP指标明显下降,Rr指标明显上升,观察组HR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Rr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救前后生理指标恢复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急救前后生理指标恢复情况(±s)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2)t值P值HR(次/min)急救前168.02±24.51 167.97±25.06 0.010 0.992急救后129.59±9.84 116.39±6.19 8.143 0.000 DBP(mmHg)急救前106.31±3.17 106.29±3.05 0.032 0.974急救后79.32±2.55 78.87±2.33 0.931 0.354 SBP(mmHg)急救前149.06±5.01 149.23±4.99 0.172 0.864急救后117.47±3.20 116.75±3.21 1.134 0.259 Rr(次/min)急救前11.11±0.30 11.19±0.26 1.441 0.153急救后14.28±0.95 15.03±1.51 2.989 0.004

2.3 两组患者急救后恢复进程情况

观察组患者心率恢复时长、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急救后恢复进程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急救后恢复进程情况(±s)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2)t值P值心率恢复时长(h)9.37±3.98 6.99±2.81 3.500 0.001住院时长(d)7.59±2.16 6.07±2.05 3.646 0

2.4 两组患者用药后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用药后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心脏特有的传导系统由心肌纤维构成,此传导系统主要作用为将自发产生的电信号传导至心脏各个部位,刺激相关心肌进行规律收缩,产生血液循环动力,当这种心电传导系统出现障碍,就会引发心律失常,即PSVT[3]。一般来说,PSVT发病症状并不严重,可自行恢复,但由于不同患者身体情况差异较大,部分PSVT患者本身患有其他心脏疾病等器质性疾病,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或无法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影响生命安全,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4]。过往PSVT急救经验[5]表明,药物治疗操作精简、效率更高,但需根据患者具体生理状态谨慎用药,较为常用的急救抗心律失常药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其中胺碘酮既可以抑制钾离子内流以及心房心室等部位的心肌冲动进而缓解心律失常症状,又可以拮抗α、β-肾上腺素能的作用等缓解心绞痛,而普罗帕酮可以阻滞钠离子通道,快速缓解心律失常症状,稳定细胞膜与心电传导系统,减轻心肌细胞自发兴奋冲动,使折返激动消失,缓解PSVT,两种药物均有各自的疗效特点,但相关临床应用研究[6]发现,药物疗效与用药时机也具有一定相关性,在PSVT患者院前急救情况下,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的疗效可能会有差异。为进一步证实两种抗心律失常药在PSVT患者院前急救的具体影响,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医院102例PSVT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为两组,统计其治疗情况后发现急救后,观察组总恢复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R、DBP、SBP指标明显下降而Rr指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HR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Rr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普罗帕酮在PSVT患者院前急救中的疗效更为突出,更能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促进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恢复正常,董楠等[7]的相关文献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心率恢复时长、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普罗帕酮通过提高PSVT患者恢复效率,缩短治疗时长,加快出院进程,节省患者住院费用,间接证明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的各种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两组患者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此次急救治疗安全可靠性更高,也可能与用药剂量、患者治疗依从性适较好等有关。分析其原因为,普罗帕酮的具体药理机制在于调节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控制其内流,减少收缩期去极化速度,降低传导速率,使动作电位间期及有效不应期时间间隔拉长,主要改善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进而缓解PSVT症状,其不良反应与降低心肌收缩功能有关,但在控制剂量的情况下,普罗帕酮几乎不会影响心肌收缩,因此用药安全更有保障,而胺碘酮主要通过拉长心脏纤维动作电位第3时相的时间间隔控制钾离子的流通,对房性、结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合并冠心病、心衰等疾病治疗效果较明显,在有关心血管方面的副反应情况较少,其他常见副反应主要包括对甲状腺、胃肠道、呼吸系统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临床应用需严格控制剂量与用药周期[8]。

综上所述,在PSVT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使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恢复效率,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副反应普罗胺碘酮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
晚产褥期与经后放置活性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比较分析
强制免疫副反应死亡补偿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