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岩 高悦
摘 要:历代学者多以成人视角研究《红楼梦》,在研究人物种种情态与行为时探讨的多是其背后的社会隐喻,却忽略了对人物本身情味的探讨。本文将站在儿童文学的视角来研究,关照《红楼梦》中那些在锦绣丛中生活的人物本身,探寻他们作为青少年,身上未曾泯灭的“孩子气”,使学生产生共鸣。
关键词:红楼梦;儿童文学;孩子气;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经典,历代以来对“红学”的研究层出不穷。《红楼梦》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推荐的课外阅读长篇小说之一。整本书阅读,关键在于全面,它不同于单篇课文的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又要通过对细节的挖掘,牵一发而动全身,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根据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对长篇小说的阅读要求,笔者从阅读准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策略三方面对《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进行了分析。
从切入角度上,笔者选择了“儿童文学”这一独特视角。蒋风曾针对儿童文学的定义在其《儿童文学概论》中有明确的阐述:“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是一部成人文学,但这其中必定会有“孩子气”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则是这本厚重乃至于沉重的小说能与当今的青少年乃至儿童产生心灵共鸣的桥梁所在。儿童文学或称为少年儿童文学,是以 18 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从这个角度来看,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此时他们的心理并未完全成熟,儿童时代的心理因素仍然存在并影响着他们的现实生活与阅读生活。上笙一郎曾言:“所谓的儿童文学,是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当我们带着学生站在儿童文学的视域来品读《红楼梦》时,不妨暂时忽略它背后的血泪感慨,只用单纯的眼睛与心去看其中人物的言语风姿,看他们的稚拙情态,看这些锦绣丛中生活的人物身上鲜活明媚的“孩子气”。否则,若一上来就是人生沧桑,要那些还未及长成的学生如何理解呢?
一、阅读准备
《红楼梦》版本众多,但是大致来说,都属于以下两个系统: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书名流传下来的八十回手抄本系统以及曹雪芹著前八十回,无名氏续后四十回,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的名为《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印刷本系统。考虑到本课的重点要求,推荐学生阅读2005年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
二、课程内容
《红楼梦》第四回中提到金陵四大家族的富贵气派,贾府以白玉为堂,黄金做马;史府府邸绵延超过三百里;即便东海龙王没有的白玉床,金陵王氏也有;薛氏家族之中珍珠如尘土,金子如铁块。那些生活于锦绣丛的人们,无论是主子、仆从抑或是其他,其中总有众多青少年男女,他们未曾早早经受生存的压力,其身上大都或多或少带着那几分“孩子气”。在我看来,也正是这几分孩子气,让这些人物鲜活生动,可人起来了。学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对此进行分析。
1.审美
宝玉是通过事物的形象及其产生的美感来认知该事物的。《红楼梦》第二回中,借冷子兴之口道出宝玉之见,他认为女儿的骨肉是水做的,而男人却是泥做的,所以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通过这一观念,就能看出宝玉具有和成年人,准确地说,是和当时封建社会中的成年人截然不同的审美,即他对男子与女子的认识评价基于他们自身的形象气质而非世俗的礼法规范。而在成人世界中,认识事物往往要看礼法、看出身、看“有用”。在儿童价值观之下,认识事物时能拨开“有用”“无用”之迷障,其依据仅仅是事物本身之妍媸。
2.喜好
宝玉是以自己的好恶来判断宝物的。《红楼梦》中宝玉于此极具表现力的一幕便在第三回中,宝玉询问黛玉有没有和他一样的通灵之玉,黛玉称无,宝玉便一下子哭闹不止,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便狠狠摔下,骂其高下不识,枉为灵物,也不想再要这劳什子了。宝玉之玉是随胎而来,世俗观之自是珍贵非常,便是贾母也称其为“命根子”,宝玉却舍得摔去。与之相应的是第十七回,其中记道宝玉被夸奖之后,小厮们向他讨赏,解了他身上的荷包等东西,黛玉误以为宝玉将她做的东西也送了人,一气之下剪了为他做到一半的荷包。而此时宝玉却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送给他的荷包解下来递给黛玉瞧,并表示自己从未将她送的东西送给旁人。他怕别人将这荷包拿走,或许也怕这荷包被弄脏,或许还想让这个荷包离自己更近一点,便极珍重地将这荷包放在衣服里面。可见宝玉对“宝物”的评定并非以世俗成见为标准,而是以自身好恶为标准的。正如在儿童的世界里,钻石与玻璃没有区别,花裙子远比金缕衣更能讨小女孩儿欢心。
3.亲近自然
宝玉亲近大自然且对“自然”有不同于成人的认知与感受。《红楼梦》十七回写道,宝玉认为“稻香村”很明显能看出是人力穿凿而成,而真正自然的景色即便种竹引泉,也不伤于穿凿。他认为古人的“天然图画”正怕将本不相宜的东西穿凿而出,那样的东西虽然百般精巧,然而终不相宜。這种与其父截然不同的自然感观体现出的是儿童与成人物理构造相同,观察能力却不同的双眼,是两者之间不同的心理世界。同时,自然界中在成人世界中被规定为“死物”的东西,在儿童眼中是具有生命或者是灵性的,黛玉正具有这种泛灵性。《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记道,宝玉收拾落花的时候,一回头看到林黛玉肩担花锄,锄挂花囊,手拿花帚走来。她将花收进花囊,埋进花冢。在她心中,落花有灵,因此不忍随意搁置,定要为花寻一个干净的去处。这种“万物有灵”的心理与儿童心理是相通的,他们都只关心事物的个别具体形象,而不注重事物的性质与关系这样抽象的概念,更不会像成人那样客观而理性地观察世界与认识世界。正如维柯所言,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一种“以己度物”的阶段,也正是借此才开掘出一方比现实世界更加美好天真的诗意世界。
《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及其集体活动与社会关系上,都有儿童心理及生活的影子。儿童文学具有引导儿童走入诗性世界,培育儿童诗性体验能力,以及将儿童因天然与现实功利的距离所发育的萌芽性美感变成自觉的审美能力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以《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为代表的许多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是具备儿童文学层次上的审美与现实意义的。也正因此,他们才能够使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中学生产生共鸣,这也是高中学生能够分析理解《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重要突破口。
三、教学策略
首先,本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中国古典小说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对部分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十分重要。以选修课的形式组织,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参与学生本身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同时这也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可以最大限度上减少日常教学进度对课程的束缚,也可以在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上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
其次,本课在课堂上以讲授的形式,为学生明确思考角度——儿童文学立场。大多数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叙述,往往带有一定的幻想色彩。实际上,儿童是一个年龄跨度比较大的人群,无论是幼小的孩童,还是已经具备一定判断是非能力的青少年都属于儿童的范畴,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红楼梦》有着属于成人世界的思想深度,又有着属于儿童世界的主人公,这样的作品,正适合高中生阅读。同时,这部作品虽然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著作,但其中也确实有许多带有幻想内容的桥段。其中主人公们极富“孩子气”的行为,也让学生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另外,本课采用小组阅读的模式,学生自由组成读书小组,自己约定时间共同阅读,共同探讨,形成小组结论。教师则负责组织学生制定学习进度计划表,在之后按照进程询问学生进度,督促学生按阶段完成任务,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包括阅读书籍与参考文献的推荐,答疑解惑等。在这种模式之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相信这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比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课堂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最后,每组的成果最终以汇报的形式呈现,每组要有相应的PPT与讲稿。这种结课的方式,相较于一般的考试而言,可以更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与研究兴趣。而对PPT与讲稿的要求则给予学生一个限制,可以更大程度上使这场汇报不至于过分“天马行空”。
四、课程目标与课程创新
1.教学目标
本课选择了《红楼梦》一书,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对其产生更加明确清晰的认知。如果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上,《红楼梦》作为明清白话小说,文白相杂,阅读此类书籍对于学生来说困难不大,同时又有助于学生练习文言阅读能力,《红楼梦》优美的语言对于学生品味中国古典语言之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方面,《红楼梦》作为一部群像作品,其中人物众多,要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并整理归纳人物类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及语言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方面,《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有利于更好地继承与理解民族文化。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品味小说塑造人物的语言;分析总结《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并以前期学习为基础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其中,品味小说塑造人物的语言作为学生自学自讲内容,解读小说主题思想作为学生自主延伸探讨的内容。在这两部分的学习总结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地点拨,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主。课程主体为引导学生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并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要学会站在儿童文学的立场上,看到那些在锦绣丛中生活的人物本身作为青少年,身上未曾泯灭的孩子气。而这些“孩子气”,也正是《红楼梦》作为一本古典名著,能与如今的青少年产生心灵共鸣的原因所在,也正因此可以引起学生对于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也更有利于他们深入思考。
2.创新点
其一,在高中阶段进行整本书教学,在当下属于一个新鲜的尝试。吴欣歆教授提出的整本书阅读理论认为整本书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提供相对完整的文化场域;(2)推动认识过程的逐渐完善;(3)促进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4)承载综合能力的进阶发展。而本课恰好是对此的积极尝试。
在本课中,相对于传统的单篇授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红楼梦》的世界观,了解书中构建出的世俗中的世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世家中不同派系之间的关系,以及世外的造化因果。而在对这些内容有了清晰的认知后,学生对于小说中诸多人物的命运走向、心理动机都会有更清晰的把握。同时,在整本书阅读形式的教学之下,学生对于《红楼梦》情节的起承转合将会更有把握,对于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盛與衰亡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大观园中众女“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命运及其根源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些教学任务都是传统教学中单篇阅读状态下简单的背景介绍和割裂的故事情节所不能帮助学生完成的。
此外,在整本书阅读模式的促进下,可以有效改变现代学生已经形成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缓解对长篇阅读的心理障碍,协助学生重拾对文字的耐心。并且,在对长篇小说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梳理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人物心理情感流变等内容,而《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内容复杂庞大,对其的梳理和把握于学生而言更富有挑战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对于阅读策略的学习、理解和应用,使之于此有更加深入的把握。
其二,在高中课堂上以“儿童文学”的视角进行《红楼梦》的解读,几乎是无人尝试的。更多的时候,教师会站在成人的立场上去解读作品中主人公的行为,站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去观照文本。这种思路不能说错误,但是对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而言,未免过于深奥、枯燥,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更无法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而站在儿童文学视角下的尝试,更多地关注作品中的青年主人公本身,对于同样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中学生来说,同年龄的主人公的种种行为可以更容易地解读,他们的种种想法也更容易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品味人物形象的活动就更加容易,之后对于世界观的掌握,对于主题的思考就水到渠成了。
整本书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迁移阅读方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会读书,爱读书,多读书,让读书的乐趣为成长注入力量。在对《红楼梦》以儿童文学的视角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益的成果。
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小组阅读的模式帮助学生养成了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而最后的汇报工作则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演讲能力。当学生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成果后,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以使学生产生极强烈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更多地进行阅讀与思考,进而将在本课中学到的思考方法迁移到其他的阅读活动中,真正学会对整本书的阅读。
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这是“整本书”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赋予教师的组织、询问、督促以及答疑的工作,让教师可以更清晰准确地抓住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总结出相对来说较为普遍的内容。如:与作者语言习惯不同以及当代碎片化阅读习惯导致的阅读障碍、学生与作品中人物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导致的对某些情节的理解障碍等。同时,本课“儿童文学”视角的切入角度与策略制定取得的成效,也促使教师对日后的教学角度进行思考,真正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杨国凤.论儿童文学的神性[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吴其南.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社.2006:6-7.
[4]姜佑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4).
见习编辑/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