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真 王丽岩
“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要依靠国家战略的制定、地方政策的落实、行业的低碳转型,也要依赖全社会“双碳”科普意识的提高。为此,科普工作者要与公众相向而行,在新发展阶段,更要设法适应新型传播技术、形式;要研究科普的新策略、新方法、新途径;要培养学者型、记者型、融合型的科普工作者。同时,要牢记科普的政治意义,拓展科普的社会意义。要有责任心,要热心,还要关心“流言”动态。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科普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1 牢记科普的政治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只有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科技创新才能获得肥沃的土壤。新发展格局下更加突出了同步提升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科普工作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与党和国家需求同步,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向国际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技术、经济和政治系统的脱碳变革,是资源的重新再分配,是一场政治博弈,我国“双碳”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中国获得持续发展的权利。与“双碳”战略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的名词,而是正成为拯救地球的实践战场,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目前相关信息泛滥、良莠难辨,不仅让“双碳”战略的权威性、公信度、影响力打了折扣,还可能引发全民忧虑甚至社会风险。显然,针对这样的热点话题着力进行科学普及是科普工作者弘扬科学精神、传递科学思维、传播科学知识的政治责任担当。
2 拓展科普的社会意义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提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双碳”科普工作将促进全社会思想意识的转变。开展“双碳”科普工作,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事关全局、事关未来。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 “双碳”科普工作覆盖整个社会,涉及各个行业,关系每个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加强“双碳”科普宣传和教育工作,让低碳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让低碳发展的国家方针、政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双碳”行动。将科学的节能减排理念和方法,普及到整个社会,培养全社会的“双碳”意识,树立正确的节能减排意识,形成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双碳”目标的实现。
3 做好“双碳”科普要有 “三心”
一是要有责任心。针对“双碳”战略,科学普及应当是根据公众的需求、公众的理解力、公众的接受习惯将“原生态”的科学信息解释、加工、包装后再传播出去的过程。这就需要科普工作者将促进“双碳”科普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责任,本着负责任的精神深入浅出地解读信息,科学传达“双碳”科普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双碳理念、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行动。
二是要热心投入。有了做科普的热心才能投入时间和精力,尽最大所能做好“双碳”科普工作。要不断跟踪最新的科技进展,不能人云亦云。不把科普做成简单的说明文,要加入服务性和人文关怀,激发出趣味,激活传播能力。将专业术语堆砌的高深理论翻译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让非专业的人明白,是一种艺术。原理加入趣味,内容加入懸念,语言加入节奏,引导从“双碳”与“我”有什么关系的“漠然”,向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释然”转变。这门艺术,非得热心才能深入,非下苦功不可。
三是要关心“流言”。要用心分析“流言”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科普工作者对知识要有兴趣,对流言和谣言也要有兴趣。它们之所以存在、流行,就是因为科普出现了短板,要及时补齐短板,有的放矢地与伪科学争夺阵地。科普工作者要善于拥抱媒体,主动占领自己的阵地,不给“谣言”“流言”市场。当然,怎样把握科学的“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磨合,提高科普的艺术水平。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科普彰显价值引领作用,推动科学素质提升。
(朱定真,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王丽岩,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
(编辑 颜 燕 袁 博 李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