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碳”目标下气候科普的必要性
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双碳”目标之后,仅一年多时间,政府各部门就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文件,迅速建立起了“1+N”的政策体系,然而,落实“双碳”目标是一项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落实“双碳”目标,首先需要统一思想,提高全社会对于“双碳”目标的认识,坚定走绿色低碳道路的信心。但是在实践中,社会上还存在很多认识误区,例如,每当出现极寒天气的时候,就会有人宣扬气候变化怀疑论,质疑气候变暖是不是真的,人类活动是否是气候变化的主因。一些人还宣扬气候变暖是好事,是民族复兴的吉兆。一些人对“双碳”目标也存在很多误解,在碳达峰之前想着抢上“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然后靠行政手段断崖式减排实现碳达峰。在碳中和的压力下,有些人总想着把自然碳汇也拉进来,千方百计夸大碳汇的作用。而当低碳转型遇到困难时,很多人又对“双碳”目标失去信心,认为煤炭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能源转型必然威胁能源安全等等。由此可见,在“双碳”目标下,做好气候科普依然任重道远。
2 “双碳”科普需要合格的科普宣传员
“双碳”目标涉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法律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如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气候变化对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路径、经济影响和政策措施,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等。做一个合格的“双碳”科普宣传员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掌握新媒体时代气候传播的规律,具备与不同受众深入浅出地沟通交流的能力。合格的“双碳”科普宣传员从哪里来?一方面,媒体人要多学习“双碳”相关知识,长期关注和跟踪该领域,才能知道媒体受众的困惑在哪里,采访提问时才能问到点子上,才能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另一方面,做“双碳”研究的专家学者要在做科研的同时多做科普工作,及时揭示科技新发现、新进展,解读国家新政策、新要求。媒体人提升科学素养不易,科学家改进沟通技巧也同样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双方密切配合,才能普及好“双碳”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双碳”工作的认识,并以自觉行动投入其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建立稳定的科普宣传员队伍,鼓励科研及专业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双碳”知识的宣传、培训、教育、推广活动,纠正各种认识误区,引导“双碳”工作科学推进,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3 “双碳”科普宣传员开展科普工作的建议
一年多以来,笔者参与了很多各种类型的科普宣传活动,包括编写图书、接受媒体采访、进行讲座授课、策划科普展览、录制视频、发微信朋友圈。通过亲身实践,对创新“双碳”科普工作的做法有了一些真实的感受。第一是分层,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选择切入口。地方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社区家庭、青少年等不同受众有不同的关注点,认知能力也不同,需要宣传员换位思考,设想读者或听众最需要了解什么。例如,在编写《碳达峰碳中和100问》时,针对潜在读者群设计了多组问题做了问卷调查。第二是落地,在介绍知识的同时,讲故事、人物和案例,让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第三是精准,通过对城市和企业的调研,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精准地发现问题,解读国家政策时才能直面基层的难点、痛点。第四是挖掘,现实中的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灵丹妙药,要充分理解现实问题的复杂性。第五是澄清,敢于及时指出流行于社会的认识误区。在新媒体时代,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谬误或者似是而非吸引眼球的“标题党”通过自媒体会快速传播,不及时澄清就会误导公众。第六是自我代入,以身作则。做一个合格的“双碳”科普宣传员,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自己也应该身体力行地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把自己的实践和感悟分享给读者和听众,更能引起共鳴。第七,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科学态度,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尤其媒体要力争严谨,不要为了博眼球、要流量而夸大其词。例如,2021年12月9日有媒体报道《二氧化碳发电?我国真实现了!》,二氧化碳发电是违反常识的,实际情况是二氧化碳取代水蒸气作为循环发电的介质,而不是作为能源。
当前,合格的“双碳”科普宣传员还比较缺乏,为保证其有效开展科普工作,全社会应为其营造良好的科普环境。首先,从中央到地方都要高度重视“双碳”科普,将“双碳”目标的宣传和学习提上更高的政治议程。其次,要建立覆盖全民、适合不同对象需求的“双碳”宣传教育体系。要针对领导干部、专业人员、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大中小学生等不同对象,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对象认知特点的相关教材,培训各级教师队伍,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双碳”目标逐渐深入人心。最后,要建立对“双碳”科普宣传员的激励和奖励机制,从体制机制上鼓励更多人从事“双碳”目标的宣传教育工作,探索“双碳”科普的规律。
(陈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