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雯雯
围绕“自主、合作、探究”这一主线,教师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反应,并就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合理性,并能引领学生自己自主探究学习,按照我们预设的提问来进行预设回答,通过多种形式的回答,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综合语用能力。
一、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与观察发现,学生的回答问题和主动学习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几个学优生此起彼伏地举手发言,完成活动任务,而其他大部分只充当陪客听众而已,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其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潜力得不到应有的挖掘。纵观课堂教学的各个步骤, 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够顺利衔接教学的各个环节, 导入新授语言知识, 进行控制性与半控制性练习,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整合新旧知识, 引导学生输出语言、发展语用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的英语课堂提问方式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比较还是存在着诸多欠缺。教师提问需要一定的策略引导,随着区域间跨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教师的课堂提问的研究也应转向更多维度的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分析以英语为母语国家和非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教师不同的提问策略, 可以做到取长补短, 完善英语教学的语言观和教育观。
二、自主学习课堂中教师提问的策略
(一)自主学习课堂和提问的关系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主动探索新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档次的过程。而自主学习课堂就要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调动学生主动性为出发点,逐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建构学生的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从而培养其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这样的课堂是需要教师调控的,由于我们的受教育者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缺少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易被周围环境影响,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那么他们的自主学习课堂是低效的。作为课堂的辅助者的教师就要科学性地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对知识的大胆探求。
(二)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1. 根据学情,设计问题
问题太难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无法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问题过易又不能恰如其分地反馈学生语用能力的生成。我们在备课时要彻底读懂、读透教材,将书本中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同时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设计问题。所以在提问前,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放松的情绪中学习与思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动机。
2. 把握时机,设计问题
在提问时,教师应放慢语速,即使是复杂的问题,教师也应该尽量用学生学过的单词、短语来表达,教师在提问时也要把握好时机。这样做,能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同时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动机。
例如:我们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三单元Where did you go?和第二单元对话中有关last weekend话题进行内容整合开展教学。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以主题调查为任务,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对班上同学做一个小调查,包含内容主要为:
How was your weekend?
Where did you go last weekend?
Who did you go with?
What did you d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課上,教师呈现多种不同地点、节日、活动的图片,先从自身的经历进行课程导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汇报和共同点评的方式进行括题交流。对比中外学生如何度过假期的话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知识,更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差异理解,同时还为第四单元的学习做了一定铺垫。
在提问之后,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也正是学生生成语量和综合语用能力的酝酿时期。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在会话含义中不同语境下句子的相关意义再做出恰当的回应,这样能够有效加强学生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出现, 不同的文化影响着我们对语言的表达与行为。
3. 创设语境,实施提问
课堂提问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新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1)小组团队提问活动pair work:
为了加大提问的广度和密度,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可利用小组团队提问形式,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异质小组。在团队中,由优秀生先回答,做示范作用,并依次成员间互答,最后让团队中的后进生也能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做到人人参与,互相协作。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at time is it?A部分learn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下提问活动(见图一)。
这样的小组活动能兼顾到学习组中大部分水平的学生,即使有后进生,也能在同伴的帮助下回答问题。教学是以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培养学生交互能力。学生之间的主动交际、相互配合,符合学生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心理特点。并能在以生本课堂为课堂主要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在社会交际中的自信心。
(图一)
(2)师生互动提问:除了小组活动,还可利用师生互动关系,改变只有老师提问学生的状况,学生也能提问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够主动提问,这是向学会学习迈出的可喜一步,他们必须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经过认真的预习,然后通过比较、归纳、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提出恰当的问题。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My School Calendar A对话中,本课重点语言知识是a few fun things 教学。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利用即将到来的节日情境,让学生先看视频,猜出节日,再谈论与之相关的趣事。对话如下:
T: There is a big surprise for you today. Listen and guess what the second is.
(学生观看视频)
S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 Do you like the dragon boat races?
S: Yes.
T: Why?
S: Theyre fun /cool / exciting...
T: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S1: I often watch dragon boat races.
S2: I often visit my grandparents.
S3: I often...
通过学生多种多样的回答,逐步引出了fun things 和many fun things。结合学校里的一些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Do you have any fun things to do at school? What fun things do you have to do at school? 节日和学校生活这两个情境的创设,为提问讨论搭建语言支架,帮助学生感悟和内化语言知识,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交流。
(3)生生双向提问:我们可以考虑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提问老师;或者是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甚至还可以评选班级中的优秀“小老师”,鼓励学生从被动地学走向主动地要,提升了学生的信心,体现了新课改下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Then and now B对话中, 我们从一个圆形开始让学生猜,学生会想到球类、水果、食物,从滚动的圆形引出了bicycle,一个骑车上学的孩子引出一段话,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两个问题: What changed? How did it change? 通过小组间学生的回答和组内优秀学生的话语引导,使语言得到充分的操练和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导学、合作、交流、反馈。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提问也是教学中一个内化的过程。问题的提出总是为发展目标服务的,围绕教学目标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彼此间的内在关联,增强系统性,减少随意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直至对话教学的高潮。
4. 提问先行,语用生成
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要在不断地学习目标语言的文化与本国文化中,寻找差异,主动探究。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并不能立竿见影,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给学生充分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同时,还要通过语言的互动与一定的语言输出来强化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取得新的认知与能力的发展。要让学生在连贯与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整体能力的发展。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Then and now B部分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和同学一起回忆小学生活、制作纪念册的任务。
T: Wow. Its very touching in my eyes. How did your teacher change?
S1: Before, my Chinese teacher was young. Now, she is older.
S2: ...
小组开展活动制作毕业纪念册,Make a memory book in groups of four.
The changes of_______________
Before, _______________
Now, _______________
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合作互动中,学生通过互相提问,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能写,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在达成课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情感目标。
对于我国大部分学生来说,英语交际的语言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被用来传播和引发思想,表达态度和情感,并确立和发展人際关系。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本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修改。教师不但要“善提问”“巧提问”,也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被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发展,通过课堂有效提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最后达到综合语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