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星辰 马 超 许美玉 任迪峰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高校不仅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更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内核之中,打破思政课“曲高和寡”的局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能够有效发挥专业课的育人作用。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思政要素,将其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合理拓宽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将专业课程特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鸣,从而最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食品专业教师,要积极贯彻落实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在知识传播中强化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本文以“食品卫生学”课程为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以期为如何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培养高质量的食品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文件的相继发布,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2019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文)指出,要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包括实施合理膳食行动等,为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食品卫生及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食品相关专业学生要具备更扎实、更灵活的食品卫生预防检测及保障处理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专业知识过硬的基础上,学生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职业道德。
“食品卫生学”课程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加工与安全等专业重要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食品的生物性污染、腐败变质、化学性污染、各类食品的卫生管理和食物中毒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各种食品中存在或可能进入食品且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学的评价方法及预防措施,为将来从事与食品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食品卫生学”课程承担着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和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任,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至关重要。当前,大学生由于受到网络及不同渠道来源信息的冲击,思维更加多元化。而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僵化,很多学生对于思政课程教育具有抵触情绪,使传统显性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不佳[2]。因此,专业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利用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隐性作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对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重大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将思政教育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并保持课程的专业性、应用性与时代性,本课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理论指导,基于课程教学的实际内容,结合历史与时事政治,深挖课程中涉及的思政育人元素,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辩证剖析课程相关知识点;融入与课程相关的涉及生态保护、法治、诚信等食品安全案例,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框架,最终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3]。
“食品卫生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改革需要考虑3个方面的问题:①课程内容的组织,即寻找思政教育与课程知识的融入点,使二者既能相辅相成、互相诠释,又不突兀不生硬,不过分解读,避免生搬硬套地变成“课程+思政”,同时能够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②教学方法的革新,即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既能紧跟时代需求、突出课程闪光点,又能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③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即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的教学质量,使课程知识的掌握与思政教育成果可观察、可评估,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逐步增强教学模式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基于以上3个方面,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从课程内容组织、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与评价,均需要考虑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
“食品卫生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按照培养方案设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逐一梳理,将其融入到课程讲授过程中,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养(见表1)。
表1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1.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政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专业认同感
我国自古以来崇尚“民以食为天”。当今时代,强调“食以安为先”。而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最基本保障。从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中,就可以追溯到对食品卫生的朴素认识。例如,孔子在《论语·乡党》针对饮食最著名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馇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的见解和“八不食”原则,都是基于对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的考量。1995年我国正式实施《食品卫生法》,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2015年《食品安全法》修订后实施,2016年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些重大机制、体制、法制的变革,不仅重塑了我国的食品市场,也使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教师在“食品卫生学”第1次课“绪论”章节中引入上述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的历史渊源,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其现代发展内涵,明晰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将全民健康的理念植入到每名学生心中,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好地开启这门课程的学习。
2.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魄、强国之魂。爱国主义精神需深深地扎根在广大学子心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任何专业课程的学习都不能停留在通过考试这一“小目标”,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实现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的“大目标”[4]。“食品卫生学”课程不仅要贴近生活,而且需与国际民生紧密结合。例如,在学习“粮豆制品和食用油脂卫生及管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出“为什么中美贸易战由大豆开始?”,进一步讲述中美贸易战对大豆、食用油的影响,用“大豆逻辑”的视角,帮助学生看清中美贸易战的利益格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面临的外部挑战,鼓励食品学子未来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紧贴专业实际的课程思政教育,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要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政治宣言,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担当和追求。
3.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引领各门自然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旗帜,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5]。食品卫生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内容渗透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例如,食品安全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程度的存在,随着贸易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更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那么根源在哪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的名言来解释和理解“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以此教育学生辨证地看待当代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对于食品安全,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从产生之日延续至今。再比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产生的。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但如果非法添加、过量添加则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因而在食品安全性评价中,需要制定一系列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最大使用量、残留量、每日允许摄入量等,这些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度”的问题。认识事物的“度”,才能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正确指导实践活动。在“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正确理解食品卫生学知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世界观,帮助学生以辩证的思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6]。
4.融入法治教育,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食品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食品卫生专业知识,也要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了综合协调、统一监管的模式。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四个最严”要求,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目前,我国已经就食品安全性进行完整立法,如颁布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而言,未来可能主要从事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的相关工作,需要深入了解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以确保将来在工作中依法监管,严格执行。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章节中,教师可以利用新闻事件、图片和视频等案例资料,例如“皮革牛奶”“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故,帮助学生明晰我国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强化食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责任担当和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爱岗敬业,培养学生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意识。
5.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保护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农药污染”的相关章节中,学生需要学习农药可以经过大气、水体、土壤等载体的携带而迁移,特别是化学性质稳定、难以转化和降解的农药更易通过大气漂移和沉降、水体流动等在环境中不断迁移和循环,致使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更具普遍性和全球性。而这些农药可能会蓄积在蔬菜、粮食、鱼虾等中,最终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人们在进行食品生产时,不光要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更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教师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保护理念,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6.融入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意识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文化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诚信的重要性做了多次阐述,要求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在“食品污染”相关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列举“吊白块”“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等受到严厉惩治的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相关案例,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科研等活动中,要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风尚,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
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要想形成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尝试和摸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食品卫生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互动交际法,尝试引入了BOPPPS教学模式,即“导入—教学目标—前测—参与式教学—后测—总结”(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e learning—post-assessment—summary)。目前该模式已被国内众多高校应用于工科、医学、心理、管理等课程的教学研究中[7-10]。BOPPPS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参与式教学。参与有2种方式,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二是由教师引导带领学生们彼此互动(生生互动)。无论哪种方式,其核心都是让学生深度融入课堂。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而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唯有主动投入学习内容或任务中,学生才可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才可能延续持久。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有多种,如头脑风暴、分组讨论、动态引导、同伴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在“食品卫生学”教学实践中,在讲解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时,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自由联想食品中可能存在哪些化学污染,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在讲解食品卫生监管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某个案例情境,让学生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思考每个监管部门的权利职责,思考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该如何处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卫生案例进行讨论,并通过PPT讲述的方式在全班分享,让学生主导课堂,还原食品卫生事件,剖析事件起因,查找解决办法。分享结束后,其他学生可以向分享者进行提问。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思维碰撞,学生加深了对食品事件的理解并吸纳不同观点,最后由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总结。参与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通过讨论环节增加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在互动中加深理解、内化知识。同时,教师也能够在参与讨论中了解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传统专业课大多是通过考试来评价教学效果。考试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但是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法考核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建立新的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在“食品卫生学”教学实践中,笔者从知识、价值、能力3个方面进行考核。知识层面主要考察学生对相关理论、概念等的记忆、理解程度,可以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以考察是否达到知识目标,这部分占课程考核的60%。价值层面主要考察学生的态度、价值观、信念、职业素养等,主要对思政教育效果进行考核。学生需基于食品卫生、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完成1篇学习报告,这部分占课程考核的25%。能力层面重在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思考与应用。学生可以选取不同案例进行课堂展示,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通过主观开放型试题,考核学生是如何来处理不同食品卫生、食品安全事件,真正促进知识内化。这部分占课程考核的15%。这种评价方式不是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更多地体现了人文性和多元性,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估—创新的高阶的思维方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质量评价对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的教学评价大多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有些高校所谓的“课程评价”只是打分制,项目和模式较为单一,这不利于推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应在课程不同阶段(可大概分为课程初期、中期和末期)分别设置不同类别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学习收获和课程建议4个部分。例如,课程初期设置的问题可以包括学生对这门课的期待、兴趣、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担忧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目标,整体把握学情。课程中期设置的问题可以包括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和讲解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满意课程教学、有什么建议等。针对以上问题的反馈,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课程末期设置的问题可以包括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是否建立了整体的知识架构、是否提高了相关技能、对课程有哪些深刻的印象、对课程有哪些整体改进意见或思考等,这些问题的反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安排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丰富度及讲授方式的接受度等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查漏补缺,有的放矢。以上各阶段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采用学生匿名的方式,以便获取到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设置多维度的学习效果评价和多阶段的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与学生间能够逐渐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完美融合,做到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相结合,更好地推动“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战效果。
通过为期1学期的“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学生普遍反映从课堂上学到了更多的前沿知识,养成了深度思考的习惯,提升了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发散,不再拘泥于书本,能够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知识与自己关注的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等事件相联系。例如,针对食品中兽药的残留及预防相关内容,有学生提及315晚会中刚刚曝光的“瘦肉精羊”事件,并拓展到国家开展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不仅从食品卫生的角度剖析了“瘦肉精”的危害,同时也加深了对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战略的理解,增强了作为食品行业人员对职业素养的坚守。学生在课下也积极投身到食品安全公益的宣传中,其中有小组同学以退休教师为目标群体,在社区内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宣讲饮食科普知识,揭露食品卫生、食品安全方面的谣言,帮助老年人识破伪科学,深入理解并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的整体反馈方面,学生在课后能够积极主动地关注食品安全相关的事件、新闻等,并自觉查阅相关资料,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质量、拓展了课程内容、提升了作为食品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专业知识与个人职业发展、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获得专业认同感的同时,积极地向身边传递正能量。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课程实践结果充分体现了该课程的德育效果已经从课堂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学生的思想境界、品质修养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不仅反映了科学知识的力量,也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从而真正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知识,更要将学生培育成为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食品卫生学”课程的讲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加强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方法的创新及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全过程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效。通过教学实践深刻认识到,“课程”与“思政”应当是“如盐化水”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专业课应发挥显性教学与隐性育人的协同作用,把思政教育的价值观自然地渗入课程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培养出专业过硬、思想健康、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课程思政教研教改专项课题“食品卫生学”,项目编号2020KCSZ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