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教育》2022年总目次

2022-04-07 01:55
中国林业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思想专业

·探索与思考·

基于“区块链”理念的新林科人才培养组织体系重构之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徐 斌 郑宏兵 张利萍 吕黄飞(1.1)

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为例

秦晓梁 高雪纯 赛 娜等(1.6)

林木良种多圃配套育苗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王 君 康向阳 张柏林等(1.11)

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本科生教学为例

王云奇 冯永忠(1.15)

“慕课”的兴起与高校教学的发展

史旭光 (2.1)

深圳大学本科生“创新研究短课”的实践探索——以“观鸟”短课为例

李 荔 (2.6)

行业特色高等院校国际学生中文线上教学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成思家 王 锦 (2.1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在线教学心理状态分析与应对——基于北京林业大学60份教学总结

田 浩 刘嘉怡 (3.1)

辅导员视角下的工科类专业学生学业问题的帮扶对策——以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为例

周 韵 赵 敏 (3.4)

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宋先亮 金小娟 (3.8)

基于多课程融合的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现——以玫瑰设施栽培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吴琴香 李志强 孙敏红 唐 丽 (3.12)

大学生励志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张金体 曲远山 彭 越 (4.1)

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高校靶向教育引导机制与策略探究

徐 达 鲍铭铭 陈希帆 (4.5)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讨

李春英 王志新 张天白 (4.11)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对课程成绩的影响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微观经济学”本科课程为例

杨 超 万 璐 付亦重 郑 义 (4.17)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究

杨 鹏 周钰婷 (5.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课程在线考核的设计与实施

杨江涛 李利敏 王 磊 耿 楠 (5.6)

打造科研育人教学团队 践行科研对焦本科课堂——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建设及教学实践为例

史金铭 薛哲勇 徐启江等 (6.1)

发挥梅花文化美育功能的实践探索

何金儒 王 佳 张启翔 (6.5)

·思想政治教育·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

田 浩 李悦昕(1.28)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探索

侯卫萍 辛 颖 薛 伟(1.32)

“R语言数理统计”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李耀明 苏德荣 纪宝明 (2.20)

“森林经理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范春雨 高露双 张春雨 (2.24)

“风景园林生态学基础”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探索

张 璐 穆守媛 丁晨旸等 (2.27)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教学逻辑与发展路径

王 华 殷旭辉 (3.2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探索

王玉玉 雷光春 马 静 (3.31)

家国情怀融入“植物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

赵 伟 郝振萍 (3.34)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探索

刘志红 解 庆 陈艾妮 (3.38)

“森林生态学”课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

教育融合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闫 琰 (3.42)

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赵志业 丁艳红 (4.22)

高校辅导员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

黄 薇 金 典 李 娜 李 军 (4.26)

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基础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为例

赵杏花 高 永 杨 光等 (4.30)

“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李凌超 程宝栋 李芳芳 (4.36)

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为例

黄雅静 田 阳 李红军 (4.40)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的探讨

韩巧玲 赵 玥 赵燕东等 (5.10)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全景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苏 静 陈丽鸿 (6.9)

“农林气象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张丁玲 穆婉红 刘淑明 张 磊 (6.16)

涉林专业课程教学贯彻课程思政要求的探索

黄占华 郭明辉 刘守新 刘子英 (6.21)

“食品卫生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翟星辰 马 超 许美玉 任迪峰 (6.26)

·学科专业建设·

“新农科”视域下高等农林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杨 伶 赵 睿 胡 燕 王金龙(1.19)

自然保护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为例

马 静 徐迎寿 徐基良等(1.24)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等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

体系的建设——以延安大学为例

邓 健 赵满兴 刘 冲等 (2.31)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加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

培养的思考

何 茜 周 玮 许窕孜等 (3.16)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以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为例

姚立健 金春德 李光耀 张晓春 (3.21)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背景下水土保持与

荒漠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

党晓宏 蒙仲举 高 永等 (4.46)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延伸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马 静 郅茜文 邵 苏 崔国发 (6.31)

森林经理专业产学研循环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孔 雷 张 超 纪志芳等 (6.37)

·管理纵横·

内涵式发展导向下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狄 玮 王艳青 范朝阳 (5.14)

高校科研管理效能提升路径的探析

张慧玲 周晓光 (5.19)

·招生就业工作·

农林院校研究生涉农领域就业选择及就业前景期望的研究

张 静 符 丹 (2.13)

·研究生教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质量提升

崔一梅 赛江涛(1.39)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导师与研究生和谐关系构建路径的探究

王淑珍(1.45)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生物质复合建材研究方向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为例

王 萌 路则光 贾万达 张 帅(1.50)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园林植物新品种专题”课程为例

王延玲 臧德奎 亓 帅(1.56)

基于博士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环境微生物图谱解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李鹏松 党 岩 孙德智 (2.35)

以德为本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侯天顺 周 玮 (2.39)

非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建议

吴俊文 张大才 王昌命 (2.43)

依托高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林业硕士实践研究培养

环节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杨学军 李谱华 王博馨 朱 妮 (3.46)

“科技论文写作”研究生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马明国 边 静 王 波 杨 俊 (5.25)

“互联网+”背景下“森林可持续经营与认证”研究生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探索

李明阳 李 超 李盈昌 (5.29)

林业硕士“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李会平 牟洪香 郑建伟 张世红 (6.41)

促进专业硕士校外行业导师发挥作用的路径探讨——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为例

齐西婷 胡晓辉 (6.45)

·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园林类专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分层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方长发 谢利娟 刘学军等 (2.47)

·留学生教育·

面向涉林专业来华留学生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高露双 范春雨 张春雨(1.35)

·教材建设·

中外植物学教材的比较及其启示

王 辉 易 华 姜在民 (3.51)

·教学园地·

PBL教学法在“网络营销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李小勇 罗媛媛 李雪迎等(1.60)

PBL教学法在“树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牟凤娟 李双智 赵雪利 石 明(1.64)

“旅游资源学”课程“5E”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基于STEM教育理念

李丽娟(1.68)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谢剑波 张德强(1.71)

基于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国 辉 金 一 李志茹 张柏林(1.75)

以OBE理念为指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以“普通生态学”课程为例

艾训儒 姚 兰 朱 江 郭秋菊 (2.53)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寇建村 (2.57)

案例教学法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郭学涛 毛若帆 郎梦凡 贾汉忠 (2.61)

高校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史玲玲 齐 磊 李 可等 (2.64)

园林专业生态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

陈 娟 梁明霞 李德会等 (2.67)

项目教学法在“社区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王 华 (2.70)

“双万计划”实施背景下“土壤学”课程升级提质路径的探讨

徐秋芳 冉 琰 吴家森等 (2.75)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优化——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

庄晓敏 (3.56)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林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以“森林土壤学”课程为例

张 芸 石福习 陈伏生等 (3.59)

林学专业“林业经济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以贵州大学为例

张广奇 齐新民 韦小丽等 (3.64)

“木质素及其利用”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郝 翔 彭 锋 (3.67)

“实用英语视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梁艳春 郅 红 杨晓霏 (3.71)

基于VARK学习风格模型的“园林树木学”课程多感官教学法的探索

于晓南 (3.76)

“流域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贾国栋 余新晓 牛健植 伦小秀 (4.56)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惠州学院为例

唐晗梅 张庆新 (4.60)

AI时代背景下“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王海燕 刘润萌 (4.64)

“以赛启教”的“算法设计与分析(双语)”课程教学的探索

徐艳艳 李冬梅 陈志泊 (4.67)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课程设计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数字化家具制造技术”课程为例

何正斌 伊松林 赵小矛 母 军 (4.71)

“4B”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地质地貌学”课程为例

王云琦 李春平 张建聪等 (4.74)

基于翻转课堂的“林学概论”通识必修课教学改革初探

张乃莉 陶思齐 付玉杰 (5.33)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工程图学A”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白效鹏 唐 亮 霍光青等 (5.3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余卫华 张 鑫 姚一飞 (5.44)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宋莎莎 (5.48)

工科院校园林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园林花卉实践教学为例

王旭东 吴 岩 方林牧等 (5.52)

基于转换思维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探索

张 潇 林 芳 (5.57)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郑 菲 国 辉 何晓青 (5.60)

“遗传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马凯恒 杨桂燕 (5.63)

“保护生物学”课程实施“四步法”网络教学模式的探讨

王健铭 李景文 侯继华 (5.68)

拼贴技法助力“空间构成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魏 方 (6.50)

“植物造景”课程“三环五扣”体验式教学的探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蔡军火 黄伟豪 魏绪英 游 欣 (6.54)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全英文课程的教学探索

章 莉 夏 欣 刘文平 张 炜 (6.58)

基于翻转课堂的“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探索——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李 胜 季 睿 叶可陌等 (6.62)

基于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树木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董文攀 尚 策 张志翔 (6.67)

·他山之石·

借鉴国外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促进新林科社会人文素质教育建设

蓝天水 孙帅超 郭福涛 (5.71)

日本林业教育的变迁及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启示

田 野 (6.73)

猜你喜欢
北京林业大学思想专业
欢迎订阅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次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思想与“剑”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an Hour Using Id, Ego and Superego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