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彩哲
(常州开放大学 终身教育信息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1)
在终身教育体系实践推进中,课程是载体与核心,而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既是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点,也是社区教育课程富有生命力的亮点。所谓特色,意思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见“百度百科”)。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即以特色为中心开发设计的社区教育课程。“所谓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就是指面向社区的全体居民,满足居民学习需求,具有浓厚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或经济产业特点,有助于社区居民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助力于社区治理和人的全面发展,符合社区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课程”[1]。所探究的就是基于地域文化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而“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2]。
在社区教育的持续推进中,特色课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可以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每一门特色课程的开发都是对所在家乡文化的进一步深入探究,是对热爱家乡、报效桑梓的淳朴感情的积极提升,从而有效满足广大社区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推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其次,特色课程可以促进社区教育更有内涵、更具特色,推动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基于地域文化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不仅系统整合地域文化的知识、经验、技能、实践、生活等素材,让社区教育更富有独特的地域内涵,还可以强化社区教育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推动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最后,基于地域文化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动力。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社区是最基础的根基,而特色课程正是地域文化传承的最重要载体,可以调动广大地域文化的传承者、研究者、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利于选择、传递和创造该地区独有的文化,这是通过其他途径和手段无法达到的”[3]。
办好人民满意的社区教育既是社区教育工作的追求,也是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中的指导思想,但是在社区教育课程供需实践中一直存在一个契合度问题,即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区及社区群众的需求问题,怎样更好地满足社区教育需求。这个问题的现状及如何解决直接影响着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以2011—2020年常州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供需实践状况统计分析为参考,以期探求提升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供需契合的有效路径。
常州社区教育起步较早,2009年常州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市级社区大学,成立了终身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创立了以社区大学为龙头的社区教育四级体系和社区教育高校联盟,至今已开发了11期共1000多门社区教育面授课程,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内容丰富、实施效果好的优秀社区教育课程,其中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如“锡剧文化”“运河文化”“千秋乡情永留红”“淹城春秋”等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近年来,常州市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把社区教育作为突破口,努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社区教育及特色课程开发也走在全省的前列。
为深入探讨常州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供需状况,通过常州终身学习指导中心汇总并对2011—2020年常州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供需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统计和调查结果看,常州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成效显著,但供需还存在一些不太契合的问题。
通过常州终身学习指导中心汇总协调,2011—2020常州社区教育共开发十期950门面授课程,在菜单式供需的选择方式下,共有781门课程被选中,实施7300多场次,课程内容有健康养生、文化素养、现代生活等七大类。其中,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课程开发门数占9%,需求场次11%,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从统计看,常州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中2011年4门14场次,2016年是35门117场次,2020年10门133场次,特色课程的需求总趋势在上升,特别是选中的课程平均每门需求场次也在不断上升。在常州社区教育十期面授课程中,共有169门课程未被选中实施,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课程类落选率相对较低(公布的84门课程中只有5门未被社区选中),在总数中占比仅有3%,仅次于健康养生类(占比2%)。这些都说明地域文化类的特色课程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喜爱,开发课程与社区的学习需求契合度较高,是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亮点。
2011—2020年间常州开发的十期社区教育面授课程中特色课程合计门数84门,共实施734场次,其中前10门课程195场次,占27%,前20门课程289场次,占39%。在实施场次最多的前10门特色课程中,反映地方红色文化的社区党课、代表地方历史文化的非遗类课程尤其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如“传承‘常州三杰’红色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老常州文化漫谈”“孩子们的常州老游戏”。此外,“我爱我家——常州方言文化课”“寻访常州先人的足迹”“青果巷”则持续多年受到社区的欢迎和选择,但是优质课程在总课程供给中占比还相对较少。同时,常州作为一座具有2560余年建邑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吴文化、齐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史称“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现代的常州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明星城市,值得开发的特色课程资源非常丰富,社区群众对特色课程需求不断增长,但现实还远没有能够满足这种需求。
参与社区教育的教师都是志愿的公益活动,他们来自多方面人士。从2011—2020年常州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教师来源看,选中的课程教师中以兼职教师为主,且开放大学、职业学校和高校的教师共占60%,成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而进行地域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员只占13%,社区教育学校教师仅占11%,相对较少。统计发现,开放大学、职业学校和高校的教师开发课程占需求的特色课程总数76%,需求的课程场次占总需求场次82%,占据主导地位,而进行地域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员开发的课程与课程需求场次合计均占9%,社区教育学校教师开发的课程与课程需求场次分别占9%和4%,占比显然较小。
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工作室建设是常州推进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的重要平台与长效机制。自2015年以来,依托常州社区教育高校联盟,常州终身学习指导中心立项了五批共56个工作室;2019年,常州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工作室被立项为江苏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各工作室面向广大社区群众,系统开发了优质的社区教育课程,成为课程孵化重要平台和基地,开发课程315门(特色课程161门),建设子项目70个,送教进社区近3000次(特色课程624场次),在社区教育及课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常州社区教育的工作室成员与非工作室成员参与课程开发及实施场次对比来看,很明显的工作室成员的效率比非工作室成员高得多,在社区前后选中的204门特色课程和734场次中,工作室成员和非工作室成员之间的工作成效是不平衡的。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师中,工作室成员占比58%,但其开发的课程特色课程门数、施教场次及实施场次最多的20门课程中分别占79%、85%、90%。此外,从实践调研中也发现,工作室成员开发的课程一般来说目标更为明确、设计更为合理、内容更系统、服务更精准,总体更受欢迎,这样的课程孵化基地应该更多更好地发展。
从常州十年间的社区教育课程需求场次统计看,7个辖市区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作为面向全体市民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课程供应是统一的、公平的,但各个辖市区对社区教育课程需求却存在较大差别,中心城区发展较好,次中心城区次之,中心城区周边区域相对落后。其中,钟楼区开始最早、最多,天宁区、武进区相对较好,这三个区也皆是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或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但是其他的辖市区在社区教育课程需求上相对较少,有些年份甚至没有。除了作为中心城区距离远近这个客观因素以外,对社区教育课程的认识、宣传、管理及其投入等应是形成需求不足的重要因素。
社区教育课程的供需是一对矛盾,有供有需,供需基本契合,供需满意度高,这是社区教育实践中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供需脱节,供需不契合、不平衡则是矛盾的焦点。解决供需不契合、不平衡矛盾的关键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满足需求,以供给引导需求,以供给提升需求。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围绕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供给对象需求,从课程开发与实施端入手调整促进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内容和结构,扩大供给数量,提高供给质量,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供给侧结构,提升社区教育课程供给效率,化解当前存在的课程供需矛盾,达到与需求侧结构相适应的契合度。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根本目标就在于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文明建设。“社区教育应尽可能满足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促进社区人的全面发展;应尽可能服务于社区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促进社区的不断进步;应努力传承社区文明、发展社区的文化传统和特色”[5]。
1.认清主要矛盾,对焦供给热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主要矛盾延伸在教育领域,即教育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社区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数量失衡、质量失衡、结构失衡[6]。社区教育的核心是要以社区为根、以居民为本,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课程,提升教育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顺应社区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摸清学习需求,精准对接需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社区教育课程的设置不能“以供代需”。搞好特色课程开发,首先要搞好社区群众学习需求调研,做好需求评估,为课程开发与实施把好脉,对需求的评估既要广泛也要精准。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团队要深入社区,以建设优质特色课程为目标进行问卷、访谈等深入调研,摸清社区群众真正的兴趣与心底的愿望,明确社区管理者心中的困惑与殷切的期待,理解课程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从社区教育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准开发相应的特色课程。
教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支柱,教师队伍的数量和水平决定了所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数量与质量,搞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结合队伍。
1.加强纵横联合,培育多元主体。社区群众学习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社区教育课程的丰富性,这就要求课程开发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引导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化课程。”[7]因此,作为社区教育牵头单位要积极、充分利用像终身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终身教育共同体之类组织的优势,有组织地吸引、稳定和扩大社区教育师资队伍,让这些组织中学有专长的人加入师资队伍,形成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师资库。
2.加强志愿引导,培育专业教师。社区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公益事业,需要广泛宣传发动各类社会力量,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在地域文化方面富有研究的专家、地方非遗项目的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等参与课程开发,给他们创造地域文化教学、研究与交流的好机会,才能更充分地发掘与传承地域文化,促进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百花齐放。随着社区教育的迅速发展,也需要适当地招聘和扩大专职的社区教育队伍,让那些热爱社区教育事业、对社区教育领域学有专长的人成为社区教育的骨干。
此外,对于参与特色课程开发的教师应进行地域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必要培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效果会更好。
有文化的教育才有内涵,有乡土的气息才有特色,基于地域文化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内涵要丰富、有品质,就要“文化+IP”相结合。
1.突出文化内涵,增强课程魅力。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课程的内涵就体现在其所蕴含的文化上。“课程是一种文化活动 ,是一种创造、发展的人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对文化的选择、传递、创造与反思的文化活动,是根据文化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的文化活动”[8]。将地域文化与社区教育课程融合,在课程中注入地域文化元素,能给课程带来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弥合课程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鸿沟。因此,在特色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要注重课程文化内涵及文化对人的熏陶,精心选择和开发居民喜闻乐见的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课程。
2.突出地域特色,增强乡土情怀。地域文化在一定区域内存在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生活在一定区域文化中的人因此会对本地的地域文化有亲近感,对遥远的他乡地域文化有好奇感。“地域文化课程以充满特色的地域文化为课程资源,使人对区域文化产生依赖与满足后,感受到理应存在的生命自觉”[9]。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就是特色课程的特色资源。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要扎根乡土生活源泉,将“文化+IP”相结合,深入调研,萃取乡土文化精华,打造地域文化社区教育课程品牌,讲好地方故事,传承区域优秀文化,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信。
课程孵化是指一个可以能给课程开发的“蛋”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让它“孵出”并长大,给教师提供这些条件的平台可以称为课程孵化基地。特色课程开发需要这样良好的平台和基地,促进开发出更多和更有质量的优质特色课程。
1.把特色项目工作室作为特色课程孵化的重要基地。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工作室建设是推进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的重要平台与长效机制。有组织的团队课程开发有许多优势:一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二是规范的程序和良好的机制;三是有可靠的保障条件。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筛选特色项目,建立特定领域的教科研人员,对特色项目进行有组织的调研,对课程开发进行精心的设计,这种团队力量可以借助特色项目形成特色课程孵化基地,打造系列优质特色课程。从现实来说,这样的特色项目多多益善。
2.按照课程建设要求打造高质量特色课程。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宏观的角度需要将课程置于大的社会中,考虑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及学习某种文化内容的潜力。从微观的角度,“特色课程及资源应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呈现形式、编写要求、编制流程等方面体现全面性;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课程实施的完整性;从课程实施管理、授课教师管理、学员自我管理和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性课程管理”[10]。特色项目工作室要加强科学管理,自觉遵循上述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形成优质团队,对特色项目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精心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反馈,充分调动课程开发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孵化出以特色项目为基础的系列特色课程成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1]。在推进社区教育中,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同样是共同进步的本质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1.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社区教育课程供需出现区域的差距主要是各个区域对社区教育及课程在思想认识上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各区域领导对于社区教育及课程重视程度不同;缩小乃至消除区域间的这种差距,就要提高思想认识,只有认识到位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才能有效到位,因此要充分认识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整个社区教育水平、质量、层次的深远影响。
2.强化互学互助,共建共享。社区教育及课程供需上不平衡的另一个原因是各个区域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表现在社区教育能力、内涵及宣传发动和资源支持等方面不同。互帮互学无疑是促进社区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一是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示范来引领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二是互学互助,共建共享。先进的区域要把自己宝贵经验分享给相对落后区域;相对落后区域也要虚心向先进的区域认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创造优良的成绩,最终形成共同进步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