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西教育》(综合)从2022年9期,开设“喜迎‘二十大’我为教育建言”专栏,请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为陕西教育发展建言献策。编辑部会梳理其中部分建言并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建言献策可重点围绕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教育新发展理念、构建教育新发展格局、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依法治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新时代“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体系、构建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等主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凝聚起陕西教育工作者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一起努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磅礴力量。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欢迎大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感谢每一位为新时代陕西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的参与者!
来稿邮箱:1609392394@qq.com(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
建言选登
廖佳玮(西安市曲江第三小学教师):利用“三个课堂”,助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堂深度融合,与“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紧密结合等。“第一课堂”教师应利用各学科中的红色资源,联系时政热点,进行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建设。也可以邀请党政人员进校园讲党课,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等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各学校还应利用好本地区的红色阵地,通过“第三课堂”让学生亲自前往纪念馆、教育基地,切身体会。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孟宏伟(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中心小学教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百年大计,而受教育又是一个习得性过程。每一个人,特别是作为教育人,我们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牢牢掌握这一教育规律,肩负起为党、为国、为民族、为社会、为家庭、为个人发展高度负责的责任,从人的未来发展着眼,为人的当下成长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将自身最美好的“背影”留给世界,用潜移默化的育人方式去影响身边的一切,强化对实践体验这一过程的关注,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朱静华(榆林市米脂县南关小学教师):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等都是教育的焦点问题,于是,各种衔接培训班应运而起。如何有效缓解这一问题,让教育有整体性?个人建议从以下“三衔接”入手:在知识衔接上,完善教材结构,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知识发展的最近区域,构建知识树,形成衔接策略,编写基于教学实际的教学衔接校本教材,建好“承重墙”;在心理衔接上,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聆听专题讲座、报告,通过实践形式等构建“心理墙”;在行为衔接方面,让学生通过“跟岗学习”“变换学习”等方式,体验新环境、激发兴趣,形成能力,筑成“行为墙”。
郭利芳(学习强国 读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议加强对青少年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让青少年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一颗热爱祖国的种子,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对中华民族英雄的认同、推崇、敬仰和认知、传承、弘扬,使青少年勤奋学习,向上向善,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