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2022-03-24 19:35:48甘雨珂朱慧媛
大众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音乐老师

甘雨珂 朱慧媛

浅析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甘雨珂1朱慧媛2

(1.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 南宁 530022)

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增进作用。高中音乐教学随着全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其作用进一步显现。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而剖析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与创造力。

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对策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音乐教育逐渐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虽然音乐教学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作为一门副课,极容易被学校和学生忽视,但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其重要性是无可取代的,其在提高审美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缓解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等多方面作用明显。新课改对学校美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而音乐教学是提高学校美育度的好方式,通过发挥音乐艺术教育优势,促进高中生鉴赏水平与创造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 高中音乐教育现状

2021年5月6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目前,高等教育阶段,88%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81%的中职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省份的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总量不能低于总课时的9%;而在学习最为紧张的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3%的学校都已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1]。

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运而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全社会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随着国家中、小学音乐课改工作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教改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针对新课程,广大音乐老师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亟需改进和解决的问题[2]。

一方面,现阶段大多数学校对高中音乐教学资源缺少投入、高素质有经验的老师队伍短缺,城乡专业老师水平差别很大,部分音乐老师非专业出身,课时安排不够且经常被主干学科老师挤占[3-6]。由于音乐成绩不左右升学,因此学校、老师、家长均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很多学生的音乐才能被忽略。高中音乐教学工作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深。另一方面,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很多不合理情况,没有严格执行素质教育要求。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但多数学校教学大纲中忽视学生兴趣培养与能力发展,考核和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准确、全面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情况。

高中音乐课程存在以下五个方面问题[7-10]。

一是高中音乐教学大纲不够明确,选取的音乐作品与学生的关注面有所偏离,没有注重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缺乏正面引导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塑造。除了极少部分艺考学生,大部分学生的音乐课程没有面临高考的外部压力,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因此大部分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过程。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负担,味同嚼蜡。

二是部分音乐老师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表浅和陈旧,对新的课改内容理解不深入,过于简单地灌输晦涩难懂且相对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被动接受,并不利于艺术兴趣的培养。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对学生的培养。许多老师往往采用“语、数、英”等主科目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没有突出音乐教学的特性、教学过于强调专业化、理论化,偏重讲授,轻视体验互动;偏重技能的教学,轻视亲身实践;偏重教学的结果,轻视通过音乐教学来给学生带来愉悦过程。久而久之,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

三是高中音乐课教学内容枯燥繁杂、教学手段匮乏单一、教学作品乏善可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脱离,过于知识化、理论化,把学习兴趣变成学习负担。音乐欣赏少、课堂互动少,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独特性,音乐课教学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低效”状况。例如,现在的学生通过短视频接触到很多新奇、好玩的音乐作品,短视频平台上的音乐作品,大多都朗朗上口,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相比之下,课本上那些传统的民歌,以及一些西方音乐名家的钢琴曲、交响曲就显得单调、枯燥。

四是音乐教学的考核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考核基本一样,没有把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区别出来。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人们一直存在对学生的优劣评判多以通过分数来衡量,将获取知识变成了非常功利、非常机械的事,剥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快乐,将学习变成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考评标准没有进行科学分类,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音乐教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多以纸笔测验作为唯一的学习评价方法等等。

五是由于部分老师音乐教学经验不足,受到传统音乐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与先进地区学校老师的横向学习交流的机会少,存在对音乐教学管理认识不到位的情况,这在乡村地区的高中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学校的音乐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设备欠缺,音乐教学模式不够合理,教学的重点还是以培养学生单一、难懂的音乐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课堂行为的把控,无法提升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导致高中生对所学音乐课产生厌烦。影响高中生对音乐知识的正确认识,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2 高中音乐教育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鉴赏作为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育,还能有效缓解即将面临高考产生的压力。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发挥学生主体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调整教学作品难度,通过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置身于音乐具体情景之中,提高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

老师通过音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感受美好音乐的同时,引导学生自我对整个音乐作品进行想象,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音乐思维、审美思维、鉴赏思维均得到提高。高中音乐教育培养学生鉴赏能力,能够促进高中生情感品质的提升,有助于高中生将音乐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与道德情操,最终使之终身受益。如何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应包括以下方面。

2.1 倡导“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老师向学生转变,着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的要求。当学生心中有了目标、手中有了方法、胸中有了标准,学习的兴趣就变浓了,专注力也提升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因此,老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主体性。转变应试教育下“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老师一头热,学生一头冷”的现状,在音乐教学中将课堂重新归还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人而非旁观者,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需求,引导和调动起学生对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比方说在音乐鉴赏课,老师想要引导学生对一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时,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音乐要素尝试聆听作品,多方感受音乐传递的情感,开放性地让学生多维地去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祖国颂——纪录片《祖国颂》主题歌这首曲目的鉴赏时候,老师就可以结合国家近些年的发展来进行音乐鉴赏,首先为学生播放一些祖国的成就纪录片,如阅兵典礼等,再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然后让学生听一听这首曲目,这样学生就更加能够感受到曲目当中的情感,体会到其中浓浓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老师通过与生活相结合,举出生活当中的例子,再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进行深入地讨论,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对曲目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2 选择合适艺术作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每一位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具有差异性,为了使教学有序推进和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老师应合理选择音乐作品难度,尽可能选择一些短小精炼、特点鲜明、旋律优美且耳熟能详且学生们喜欢又乐于接受的音乐作品。例如,在给学生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节音乐鉴赏课的时候,首先会向学生介绍贝多芬的生平简介,其在音乐方面的造诣、音乐地位,以及音乐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引入课堂。因为上课时间有限,所以首先会让学生听一遍乐曲的华彩片段,提出问题。在欣赏第二遍之前,会先介绍这首乐曲的背景,以及作曲家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创作这首曲子,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去感受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多让学生听一些经典音乐,一般经典音乐更具有代表性,让学生们仿佛身临那个年代,体会音乐的意境。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多去了解一下音乐作品和背景故事,让学生因为了解音乐而对音乐感兴趣。多教给学生唱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歌曲。如果学生学会了唱歌,那么自然而然也就喜欢音乐了,进而提升了学生的鉴赏能力。鼓励学生抽出空余时间去观看音乐会。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后,再水到渠成地去鼓励学生尝试欣赏大型音乐作品。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音乐鉴赏课为例:授课的的目标是通过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记忆乐曲的主题,初步了解音乐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奏鸣曲与协奏曲的区别。在教学环节中老师先向学生提问的形式,讲述《梁祝》的传说,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介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简单介绍作曲家及《梁祝》的音乐地位;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根据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顺序进行欣赏;讲解奏鸣曲与协奏曲的概念;欣赏两种体裁的经典代表性乐曲;介绍其他一些乐器体裁的知识拓展。通过赏析、听辨、讨论和讲解,让学生用心去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间真挚、美好的爱情,以及梁祝这对男女青年对封建礼教不惜生命的抗争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3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情感体验

高中音乐教学与小学、初中有一定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及生活阅历相对于初中阶段更趋向成熟,能够自行对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进行感知,但是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仍不具备,这就需要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耐心的引导。感悟来自于生活的真实情感,教育学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思敏感且多愁善感,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老师可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情感以及思想感受,将正能量的亲身经历融入鉴赏教学中,有血有肉地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同身受,更快、更好地掌握与领悟音乐鉴赏的方法。以王菲演唱的歌曲《匆匆那年》为例,选取这首词曲俱佳的青春流行音乐作品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预先对这首歌曲配乐的影视作品进行观赏了解,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这首歌曲的MV,分析歌词的意境,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在歌曲解析时给学生介绍歌曲采用丰富的弦乐和钢琴的配器手法,加之王菲空灵、温婉和若隐若现蜻蜓点水般的演唱方式,让整首歌曲极富感染力和穿透性,使人听后欲罢不能。通过歌曲告诉学生青春时光美好值得珍惜和热爱,美好事物不要等待时光给予,要自己去争取、去挽留,拿得起放不下也不丢人的人生道理。

3 高中音乐教育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古今中外许多高智商的名人如雨果、柏拉图、马克思、爱因斯坦、钱学森、袁隆平等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可见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并且可以乐促智,让他们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诸如情感、思维、想象、体验、美感等。在器乐演奏中,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这能极大地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进行音乐欣赏时,学生会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新一版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着重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大脑思维最活跃、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提升的关键阶段。音乐课虽然不是主要学科,没有升学压力,但它更能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灵感,通过优美音乐的感染,使学生在高考的无形压力造成的紧张情绪得到很好且必要的缓解,非常有利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创新能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通过选取耳熟能详的歌曲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当选取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要求学生对音乐所传递与表达的内容进行客观评价,对其意境展开创造性想象,对其表达的情感加以扩散性分析。例如在讲授“事物是普遍联系”时,老师先播放音乐歌曲《走进新时代》,接着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作为一首旋律动人正气、歌词真挚朴实,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主要歌颂和表达老百姓怎样的一种情感。通过歌词找出三首革命爱国歌曲。用音乐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心中有了目标、手中有了方法、胸中有了标准,学习的兴趣就变浓了,专注力也提升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高中音乐教育不但能促进高中生学习音乐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对于高中生逻辑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而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蔡元培说过,“美育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当前,高中学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音乐课成了其它主课的“附属品”。同时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与学生素质增长的需求相比也明显滞后。音乐的重要性在于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更重要的是音乐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是很多知识的载体。它可以潜移默化地活跃思维开发智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基于以上,应当从思想上和行动中给予音乐教育更多的重视和扶植,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学习。

高中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应以学生为主体,创新音乐教育方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努力提升高中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渗透融合,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培养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高素质高中生。

[1] 蒋海燕. 山区高中多元文化音乐鉴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广西教育,2016(6): 158-159.

[2] 刘中瑛. 指向“音乐性内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核心[J]. 中国音乐教育,2018(2): 7-11.

[3] 牛雅杰. 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J]. 黄河之声,2019(1): 97.

[4] 陈惠霞.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中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J]. 北方音乐,2019,39(4): 157.

[5] 陈高兰. 浅析音乐鉴赏教学中“联觉”的运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28): 104.

[6] 霍宜彬. 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 亚太教育,2019(11): 87-88.

[7] 李华.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 2.

[8] 辛满媛.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J]. 学周刊,2019(35): 153.

[9] 韩燕凤.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J].中国民族博览,2019(1): 27-28.

[10] 柯若楠. 高中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探讨[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6): 127-128.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ppreciation and Creative Ability in Music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Music can improve people's aesthetic ability, purify people's hearts and establish lofty ideals. It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the role of music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is further revealed.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ppreciation and creativity in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ppreciation and creativity in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high school music; appreciation ability; creative ability;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

G633.95

A

1008-1151(2022)06-0179-04

2022-04-06

甘雨珂(2000-),女,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学生,从事工作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音乐老师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02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24
音乐
老师,节日快乐!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4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