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双创”教育模式探索

2022-03-24 18:37闫力强李琳袁亚利聂瑾芳李建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双创专业

闫力强,李琳,袁亚利,聂瑾芳,李建平

(桂林理工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为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创业(即“双创”)教育提高到非常重要的位置[1-3]。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理工结合的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是我们迫切需要反思和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满足新型经济模式对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桂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工业分析为特色、前沿分析技术为优势的学科布局,为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分析测试高等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尤其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情况,初步总结了本专业在推进“双创”教育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地方高校“双创”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1 强化“双创”意识,树立“双创”理念是前提

地方高校由于受限于教育资源、学科发展平台、生源质量和师资发展等条件,存在对“双创”教育的理解不够、重视程度不足、“双创”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双创”意识,深刻理解“双创”的理念和意义,才能有效推动“双创”教育的实施。

创新教育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业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要求学生掌握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人的具体价值,其实质也是一种实践的创新。创新与创业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它们密切相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双创”教育的内涵。它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4-6]。

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是要培养学生充分发挥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学以致用,培养社会发展用得上的人才。创新教育为创业教育准备了知识基础、能力条件和内在驱动力,而创业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实践标准。在知识日新月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将创新创业贯穿人才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过程中,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创新教育是我国新时代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高校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人才培养服务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而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不仅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推动着人才培养的改革。人才“双创”能力的高低对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要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加强“双创”能力的培养。但是,创新创业绝不是发几篇科研论文,或拿出几个项目规划书,而是应该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系统的“双创”教育培养体系,不仅包括精神与能力的培养,还应包括人文素养和思政教育等内容。因此,我们要以现有的学科平台和教育资源等条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模式和考评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建设和改革,逐步推进“双创”教育的实施。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在“双创”教育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双创”教育实施的关键。然而在“双创”教学中,存在着“双能型”教师不足、“双创”教育课程开设有限、相关课程教师由辅导员兼任、专业教师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此,我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师挂职锻炼制度,教研室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学校、学院或教研室选派,还可以根据学科发展、课程建设、合作项目或个人需求,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交流学习,丰富自己的企业经历,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同时,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培育计划,通过网络教学、在线课程和现场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目前,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已经建立起了以教学副院长为负责人的创新创业工作小组,参与教师20 余人。该工作组对包括应用化学专业在内的四个专业在“双创”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学生“双创”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作为教师,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知识更新快、社会需求多样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的背景下,要主动转变自身观念,积极学习,主动进行知识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3 优化课程设置是重点

在“双创”教育背景下,课程设置如何融入“双创”理念、突出“双创”能力的培养,是“双创”教育实施的重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在进行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时,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学生中心、需求导向、科学性和适时性、系统性与针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为原则,在保证基础教学课程设立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和深度,实践课程的学时比重达到31.67%,并不断探索应用研究型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和学科前沿课程的开设。

4 加强产学研协作是有效途径

高校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聚集地。然而,由于部分高校一直偏重于学术研究,对成果的转化不够重视,造成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成果产业化不足。“双创”教育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实践创业,都是要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和企业发展服务。产学研协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升专业认同感,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而且可以通过校企或院企共建教学和实习平台,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特色,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加强产学研协作是实施“双创”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了加强产学研协作,我校应用化学教研室与广西区内外近20 家分析测试单位或检测中心进行实践教学合作,成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学生的培养面向企业的需求,学生毕业即可就业,上岗即可操作。同时,学校、学院成立创新创业辅导小组,建立科创中心、创新科技园区、创业孵化中心和成果转化平台,划拨专项基金用于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成果转化。

5 构建竞赛平台是促进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等学科竞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检验专业学习效果,并且提高教师的“双创”教学水平,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交流教学经验,推动教学改革。在竞赛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荣誉感提升,也有利于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因此,以赛促学和以赛促教对“双创”教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应用化学教研室在积极推进国家级、省部级化学类竞赛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竞赛,进一步丰富“双创”教育的教学内容。本专业学生每年成功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 余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获奖10 余项。

6 突出个性化培养是根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双创”教育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需求为本,满足他们对自我的肯定和自我价值的认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主动性。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发展意愿的基础上,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进行分类培养,采用科研导师和企业导师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立志考研的学生成立应用化学创新班,采用一对一导师负责制,让学生尽早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科研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 项,参与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研究生报考率和录取率分别超过了40%和30%。对意向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引入企业导师制,以课程讲授、项目合作和企业交流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明确工作要求,加强自身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在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开设方面,对创新班和普通班学生也加以区别,分别侧重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7 健全评价体系,建立满意模型是保障

“双创”教育是在专业基础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其考核过程与传统的考试不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应综合运用过程监督评价、项目创意评估、应用价值评估、行业标准评价、比赛成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并坚持项目评估为主、比赛成果为辅的原则,逐步提高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双创”教育的积极性。

8 结语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专业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重要措施。“双创”教育符合“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是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客观需求。目前,部分地方高校的“双创”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我们必须强化“双创”教育意识,树立“双创”教育理念,在“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平台构建和学生培养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推动“双创”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双创专业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