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与组织协调的执行能力为核心胜任力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2-03-24 17:59代玲玲汪静姚平刘烈刚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9期
关键词:组织协调毕业设计公共卫生

代玲玲,汪静,姚平,刘烈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湖北武汉 43003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公共卫生系统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是“大健康”理念下实现全民健康的中坚力量,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卫生综合实践与现场组织协调的执行能力成为衡量预防医学人才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核心要求,尽管此前已有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1-3],但对综合实践与组织协调的执行力的培养远未实现体系化,学生在校仍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考核教学评价以理论测试为主,与实际工作内容联系不足,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不足[4]。立足于学院预防医学国家级示范中心平台、优质的科研资源和学科影响力,在“病因、效应、疾病监控”整合课间实验教学内容和更新实验方法的基础上[5],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全程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与组织协调的执行力。

1 基于综合实践与组织协调的执行能力为核心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容

1.1 社会实践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

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学校中,对社会了解不足,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职业关系问题的能力欠缺,即对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欠缺[6]。为此,社会实践与人文素养结合培养模式将暑期社会实践课由选修课升级为必修课,每年组织一、二年级学生成立约10支社会实践队分别赴武汉、荆州、红安、广西等地,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持下,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展集中以专业人文素质和组织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社会福利院和特殊困难家庭,参加送医、送药、送医学知识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1.2 综合实验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

预防医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分散于各独立的学科,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妇幼与儿少卫生学、社会医学、卫生毒理学等,学科间缺乏有机整合,导致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全面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不足。项目按照本专业核心胜任力的要求,修订预防医学专业培养计划,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7],在第9 学期后半学期各专业各学科专业课程修完之际,依托国家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56 学时独立于各学科专业课程的预防医学综合实验课程,课程设置将多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如企业员工健康促进方案设计、流行病学案例分析、公共场所的卫生微生物监督与评价、实验研究设计等,促进预防医学生批判创新思维、信息整合管理等思维特征的提升[8]。

1.3 毕业实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高水平的科研课题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绝佳的练兵机会,但面临着“复杂高深”的毕业设计(论文),过去短短12 周的时间安排往往使刚刚了解预防医学的本科生望而生畏。依托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国家级科研项目,本教学成果改革了传统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第9 学期中期(10月中旬)开始,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专门的4 周时间进行多轮交流启迪,培养学生准确查找课题资料、深入了解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不足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设想,设计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具体研究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综述、参考文献译文等任务,由院系在第9 学期期末统一组织开题报告答辩。第二阶段从第10 学期开始为正式毕业设计(论文)实施阶段,10 周时间,学生按照前期制定的研究方案,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研究工作,自行分析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教办与指导教师根据规定定期检查学生的进展状况,分析研究中存在的困惑,与学生共同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严格进行考勤管理。第11 周时院系统一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并选拔优秀者作为校、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进行交流。

1.4 现场实践教学与校内教学相结合

现场实践教学是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实质性了解预防医学工作性质和内容,以及检验和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措施与环节。为此,学院对全国数百家高水平省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其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任务饱满度等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甄选,立足湖北、沿海发达地区并辐射全国,建立了23 家实践教学基地,使我校学生毕业前练兵和现场实践训练有了重要的保障。学生自第10 学期中期到期末,在学院带队教师和基地资深专家导师的双重指导下开展毕业基地现场实践教学实习活动,实践教学基地根据自身日常工作性质和承接的国家及省、部级重大公共卫生任务安排具体的活动内容,既培养实验室检测检验技能及对标准、规范的正确理解和执行力,也培养公共卫生现场的监测、评估能力、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以及健康管理等能力[9,10]。

2 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

2.1 社会实践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2019-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我院先后组织26 支团队,260 余人赴全国各地开展围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等主题活动,立足专业特色,紧跟时事政策,深入基层,开展健康中国行、医疗扶贫、健康宣教等。活动中,通过动员、培训、带队教师过程引导、专业教师点评指导、汇报评比等有序的组织管理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拔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开展“健康进社区”的活动(选修),通过自主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组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及在现场初步应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做出评价的能力。学生在接触、了解和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过程中,不仅正确认识了自己,初步锻炼了应用知识及现场组织协调的能力,而且深入实际了解我国当前公共卫生现状、服务内容和社会需求,培养了学生在了解及解决社会与公共卫生问题时的合作精神和坚韧品质,克服了“娇、骄”二气,提升了使命感、责任感和专业人文素养,激发了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2 综合实验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重点培育“大预防”理念的综合实践能力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在帮助学生系统梳理预防医学知识和树立“大预防”理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将现场的需求与综合实验技能相结合,提升自主独立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实际执行能力。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自主查阅文献资料,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进行小组汇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现场组织与设计评价能力,启迪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在兴趣驱动下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全部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经覆盖到每个预防医学专业班的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近5年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 项,省级19 项。

2.3 毕业实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主要培养针对选题自主研究的实践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的改革,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时间有了充足的保障,再加上高水平的国家级课题和科研指导团队,以及国内一流的科研硬件平台和开放式管理体系的支撑,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掌握国内外预防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文献查阅与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独立自主开展实验室或现场课题研究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锻炼,科学研究思维逐步建立,预防医学胜任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与交流表达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人才成长空间有了明显拓展。近5年,我院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22 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3 项,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5 篇。

2.4 将现场实践教学与校内教学相结合,着力提升知识综合应用与现场组织协调能力

学院建立基地资深专家导师考核制,现场教学前,学院与实践教学基地和基地资深专家导师就现场实践训练内容及形式与时间安排进行充分沟通,定期反馈学生在基地的工作表现及教学建议,实现三方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能力[5]。2018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和公共卫生基本理论单项奖,2019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特等奖,以及临床基本技能单项奖、公共卫生案例分析单项奖和公共卫生基本理论单项奖;2018年大学生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3 结语

通过现场实践教学和对公共卫生实际工作内容的深入接触,学生的预防医学知识水平尤其是现场实际应用能力以及现场活动的管理与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一次有效实训和检验,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疾病控制与预防、卫生监督、卫生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及成为预防医学专业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职业执行力基础。

猜你喜欢
组织协调毕业设计公共卫生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足球攻防战术配合教学与训练
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研究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
立法主导要从加强组织协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