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立体资源库的构建

2022-03-24 16:57闫欣吴心怡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药用教学资源

闫欣,吴心怡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郑 451191)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有着独特性,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因此,高职院校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必须遵循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中药学、药学专业学生中药种植、中药调剂、中药鉴定、中药贮藏养护、中药购销等岗位所必需的相关药用植物学实践技能[1-2]。这些技能培养的基础是药用植物的分类、识别和鉴定,这种形态学和分类学的技能培养需要全方位的实践教学资源支撑,包括药用植物种植园、野外实践基地、药用植物数字化标本、药用植物标本、中草药模拟药房等。 各项实践教学资源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如何将实践教学资源用好用活,形成各项实践教学资源有机融合、传统资源和数字化资源相结合的立体资源库,并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课前、课中、课后延伸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就成为一个需要探讨和实践的课题。本文从学校特色出发,就师生共同建立药用植物实践教学立体资源库,谈几点经验和设想。

1 利用野外实践教学,学生自制药用植物腊叶标本

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识别药用植物最简便易得的材料,也是高职院校中药学及药学专业的药用植物学实践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 受地理环境及教学场地的影响,以往教学中多直接从市场购买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并建有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陈列室(区)用于日常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是对标本植物进行科属特征辨认,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市售药用植物标本质量参差不齐,种类多为常见品种,不能体现专业及地域特色[3]。

我校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地处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气候多样,地貌多变,因而生物资源丰富,且具多样性。 药用植物资源有半夏、远志、柴胡、桔梗、芦根、白茅根、白头翁、马蹄香、地丁、香附、何首乌、葛根、田三七、车前、忍冬、地骨皮、野菊花、艾、白蒿、伸筋草、马齿苋、鱼腥草、瓦松、节节草、马鞭草、翻白草、丹参、沙参、防风、木瓜、瓜蒌、红花、地黄、牛膝、芍药、白芷、金银花、苍耳子、蒲公英、牵牛子、杠柳、茜草、山药、何首乌、蒲公英、播娘蒿、天南星、益母草、鬼针草等。近两年来利用野外实践教学,指导采集新鲜药用植物标本,回校后进行干燥、上台纸、防霉除菌、装订封框。 虽然工序繁琐、耗时较长,但在整个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很大提高,并增强了对课程及专业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学能力,了解了理论课教学中的薄弱环节[4]。

2 定期举办校园药用植物摄影及微视频比赛,以赛促学,补充数字化药用植物资源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学生课余时间较为充裕,我校占地近百万平方米,植物资源较丰富。根据季节特点,举办校园药用植物摄影及小视频比赛,进行校内展出,选取优秀摄影作品,剪辑配文后装订陈列于实验区走廊,将照片及小视频作为数字资源收录资料库,充实线上教学。在整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识别药用植物的技能,补充了实践教学资料库,同时也实现了课后的教学延伸。

在赛后,指导学生对校院药用植物编制校院药用植物名录,悬挂植物名牌,锻炼学生野外调查的能力,培养学生分类命名和科研检索的能力,也为校园的规划提供专业依据[5]。

3 整合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后续课程教学资源,灵活使用中草药模拟药房,并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定期整理、养护药房中药

在以往的教学中,中草药模拟药房多为中药鉴定、中药调剂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使用,在药用植物教学中使用较少,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和渗透,教学效果不理想。近两年,我们在药用植物实践教学中引入中草药模拟药房资源,并在实践教学中由学生按照课程特点按入药部位及科属来分别陈设中草药原药材及饮片。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能直观感受到药用植物的各个器官加工成中药后的变化,也能通过药材加强对科属特征的理解,比如大黄、何首乌、鸡血藤等中药饮片体现了药用植物器官根、茎的异常构造;红花、西红花体现了药用植物器官花的不同部位入药情况; 中药麻黄体现了药用植物入药部位草质茎的概念;中药益母草、紫苏的饮片特征体现了唇形科植物老茎圆柱形、中部有髓、嫩茎钝方形的科属特征[6]。并让学生参与中草药模拟药房中药资源的整理、摆放及日常养护。脱离按照学期安排的课程设置,活用后续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实现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教学准备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4 利用药用植物基础知识,指导学生使用新鲜药用植物和中药粉末建立具有药用植物课程特色的显微特征图谱库

显微特征鉴别是药学专业生药学以及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药用植物课程中安排相对较少,但显微特征鉴别技能的基础就是药用植物中细胞后含物及组织内部构造的观察。在以往的教学中,药用植物学实践课只安排两到三次课程观察细胞后含物和组织内部构造,学生被动操作,观看教材及参考资料显微特征图,不能真正领会掌握该部分实践技能的学习目的。 如学生观察常见细胞后含物草酸钙晶体中的簇晶,选取代表药物大黄,仅仅被动观察,没有对比观察,并不能真正领会草酸钙簇晶在不同中药中形态、大小、存在部位的区别,更不能掌握细胞后含物对于药用植物及中药鉴定的意义。 但受课程课时和适宜材料选择的限制,不能选取多种药用植物来观察一个特征。

近年来,通过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显微制片技术,在药用植物学实践课程中利用新鲜药用植物和中药粉末制备表面制片、组织解离片、乙醇制片、水合氯醛冷装片、水合氯醛透化片,收集整理细胞后含物、药用植物组织显微特征图,归类整理显微特征图谱,建立具有药用植物课程特色的显微特征图谱库。 比如草酸钙晶体图谱库,学生通过人参、何首乌、番泻叶草酸钙晶体,观察晶体的大小、棱角和存在状态,真正掌握晶体对于中药鉴定的意义;石细胞图谱库,学生可以通过黄连、黄柏、厚朴等不同类型的石细胞图谱,真正掌握石细胞这一药用植物的厚壁组织特征;又比如淀粉粒图谱库,学生可通过比较松贝和浙贝淀粉粒脐点等特征,真正理解淀粉粒这一后含物特征对于中药鉴别的意义。 学生在以上的过程中能够深刻领会药用植物学实践课学习目标,真正达到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目的,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学生参与药植园的栽培、田间管理、采收等日常工作,锻炼实践技能,加强劳动教育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非常直观的形态学课程,实践性较强。学好药用植物学,多观察药用植物是最便捷和高效的方法,但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野外实践课有局限性。 药用植物园的建立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补充资源。传统实践教学中,学生参观药用植物园只是表面的游园观花,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在“三教”改革和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用植物园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资源更能发挥优势,在建园之初让学生参与其中,利用专业知识参与药用植物的栽培、田间管理、采收及简单加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7-8],也加强了劳动教育,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9]。

同时,学生对于亲自参与的药用植物园非常熟悉,实践课中或课后,对药植园植物的观察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可以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识别科属特征,并做到举一反三,提高了教学效果。

6 融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电子数据库

应用“互联网+”将相同药用植物的腊叶标本、显微特征图像、 中药材标本、 中药饮片及相关知识录入系统,构建具有院校特色的小型数据库,并把相关知识以图文结合的模式,通过二维码生成软件生成二维码,悬挂在需要使用的位置。利用超星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7 结语

药用植物实践课教学资源的补充整理过程固然重要,用好用活教学资源才能使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分类、浓缩实践课资源,搭建线上教学平台,利用教学公众号,高效精准地传递有效知识,延伸课堂教学。 经过近几年的尝试,在药用植物实践教学中对以上几个方面有了初步的经验,对于今后的工作,有以下几点设想:

(1)校企联合建立产学研基地,真正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落到实处。 比如与药用植物标本制作企业联合,真正做到以岗位技能需求培养实践技能。

(2)在药用植物实践课教学中,注重与后续课程实践教学的结合,整合实践教学模块,融合式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库,更好地实现专业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目标。

(3)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相关实践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4)在药用植物实践教学中引入VR 技术。 将道地药材和生长环境三维建模,搭建真实的地理场景,还原药用植物的生境。让学生对于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识别特征等有更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利用VR 的交互性,模拟野外实践课过程,体现模拟仿真教学[10]。

(5)利用实践教学资料库,建立中药文化交流学习基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 ”[11]建立中药文化交流基地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专业自豪感,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药用教学资源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