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少非,吴永红
(闽江学院 海洋学院 地理科学系,福建福州 350108)
野外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设置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锻炼综合素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1],对培养学生野外观察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性地理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受学科性质、教学模式、实习经费等多方面影响,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不能满足现在的人才培养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需求。
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性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其专业素养的必要教学环节,这一特质要求自然地理专业学生必须加强野外动手能力的培养,熟练掌握自然地理野外工作的各项技能。对于大学生来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接触大自然不可多得的机会,在有限的经费、时间、场所条件下,提高野外实践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2]。 受实习经费、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只是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作为自然地理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学生无法得到系统全面的锻炼[3]。 随着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的出台与实施,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与内容的改革需求就愈发突出。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受课程内容及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 的现象在一些院校依旧存在。 教学过程中重视自然地理理论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自然地理现象野外判读能力的培养以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如重视各类土壤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发生机制的描述,而忽视土壤类型野外判读能力以及土壤剖面分析能力的培养;重视各种地貌类型的特征、形成、演化的讲述,而忽视了地形图野外判读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本上都沿袭了课堂理论教学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讲授而弱化学生的学习过程[4],按照实习计划将学生带到野外,教师讲述某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和识别特征,学生做好笔记,并回忆课堂教学内容,与之相对应。 这种教学模式仅仅是将理论教学内容搬到了野外,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停留在对地理现象的观察认识,削弱了主观能动性,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区域性特征很强的学科,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也是限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由于实习经费、交通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都是在学校所属省份或更小的区域内进行。 而目前国内关于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方面的教材多为基础理论的阐述指导,侧重于地理现象的判别描述,以及实验操作方法的指导,地域特色不够突出,在应用到具体地域的野外实践活动中时,就显得不能很好满足教学需求。
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理论教学内容都是基础性概念理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都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任何地理现象都是在区域自然地理背景下形成的,实习内容有着浓厚的地域性特色,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衔接性不够。 学生只能从表象上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而不能在宏观空间上把握区域地理背景,理解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
综合性是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特点,应将地质、地貌、水文、植被、气候、土壤等多种自然地理要素视为整体进行研究,而目前的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都是由多位教师共同承担,每位教师讲授一种要素,各自为战,例如今天由一位教师讲述地质方面的内容,明天另一位教师讲述地貌方面的内容,实习结束做总结材料的时候,也是分要素总结,缺失了自然地理学突出的综合性特质,导致学生的专业素质未能有效提升。
野外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延续,也是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与研究方法的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能够让学生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而受经费、交通、师资等因素影响,很多高校开设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只是作为自然地理教学的补充,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学时、实习内容不断压缩。 同时,实习区域的变更,如果教师对实习地点自然地理背景的认识不够深入,即使开设野外实习也只能泛泛而谈,不能深入剖析地理现象,挖掘充实的实习内容。
提升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是提高其教学水平的有力举措,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吸收[5]。改变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实践主体,引进研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学过程中避免教师平铺直叙讲解地理现象的识别、成因,而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入研究性问题,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或者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配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所看到地理现象的特征及成因,表达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性、规范性材料,具有系统性、引领性和持久性特征[6],能够将野外实践教学活动中零碎、片面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形成整体,使地理现象形成的环境条件、形成过程、发展演化得到系统性展示,而具有地域特色的野外实习教材对于提升实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野外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对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背景有深刻认识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所看到的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 如在观察岩石构造节理时,学生在表象上只能看到排列整齐网格状的“X”共轭节理,而对其形成过程、形成机理的认识就必须要了解区域构造体系、应力状态,在了解区域地理背景的情况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节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通过用地质罗盘测量“X”共轭节理锐角平分线的方向,以此验证是否与区域构造应力方向一致,既提升了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地理现象的认知。所以,根据实习需要,自编一本具有地域特色的实践教学教材非常有必要,同时,在野外实践教学实施前,指导教师需要系统讲解区域地理背景,让学生在宏观上对实习区域有一个深刻理解。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7],因为每一个自然现象都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求学生用综合性思维去认识、判断这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发展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解释某一种自然现象时从多个角度展开,而每一位指导教师专业方向或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只能在某一个方面深入阐述,而其他方面则不够深入。要改变这种局面,各位指导教师应相互配合,同时参与授课过程,对于同一个自然现象,每位教师从不同角度阐述,学生综合各位教师的讲授内容,对地理现象的发生、演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野外实习结束做实习总结时,按照实习点分类进行总结,强调各个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综合性地理思维能力。
野外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4],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综合性地理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必要的增加投入,合理规划实习路线,统筹安排实习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野外实践教学开展前,教师要做全面深入的前期勘察和准备工作,对实习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地理现象要有深刻的理解,以丰富教学内容。而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建设可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去研究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关系等,而教师在每一次的实践过程中对这些地理现象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相应的实习内容也在不断积累。
如上文所述,受经费、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一些高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采取就近原则,选择高校所属省份或更小的区域范围内进行。 随着高校对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视,许多教师都将学术研究作为个人的工作重点。 很多高校自然地理学方面的研究都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沿海城市的高校科研侧重海洋、海岸带研究,内陆城市的高校根据所处位置有侧重于沙漠研究、山地研究、青藏高原研究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习区域的选择尽可能与教师科研结合,这为大学生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 一方面教师对实习区域更了解,可大大丰富实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更为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以及攻读研究生打下基础。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延续,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质,培养综合性地理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创新教学手段、 整合教学内容、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措施,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可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