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一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20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产业学院”的概念。从性质来看,产业学院属于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组织,是校企共同出资组建的职业教育实体,实际运营中往往呈现为学校二级学院的单位性质。从类型上说,产业学院既有建立在学校内部的,由学校提供教学场所和设备;也有建立在学校外部的,比如新建在区域内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集中的乡镇,由所在镇(区)政府提供场所,供学校教学使用的。但是,目前产业学院还面临着产权主体不够明确、办学成本较高、信息共享能力不强等阻碍产业学院建设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人工智能时代财务数字化的背景,重点解决产业学院在财务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产业学院提升财务治理能力和学院整体办学水平提供思路和实践参考。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多停留在政策文件,特别是在顶层设计层面。在具体落实层面,仍然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这种制度空白给高职院校创办产业学院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阻力,其中产权归属问题尤为明显。
产业学院在创立和运行过程中,产权归属问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风险点。这一风险点贯穿于创立前期的资产评估阶段、中期的股权配置阶段和后期的产权处置、流动和交易阶段。目前,由于缺乏具体实施层面的落地政策,也缺乏成熟、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因此国有资产在以上阶段均面临着流失风险〔1〕。正是这些风险的存在,导致在产业学院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高校管理者不敢贸然采取措施,积极盘活现有资产,这一点成为妨碍产业学院改革的一大阻力。
公立学校具有很强的公益色彩,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而市场主体具有一定的逐利性,追求的是经济利润,地方政府带有明显的行政特征,会进行一定的市场干预。这些目标差异会带来不同的行为逻辑,公立学校和市场主体在融合的过程中就会存在着一定的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方面,公立学校具有行政属性,在运行过程中会普遍存在“上行下达”的行政化色彩,对待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居安思危的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相对较低,没有充分实现“市场化”。另一方面,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也会存在由于过度关注利润、现金回收期、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的实现情况,而忽略教育本身前期投入大、回收较慢的项目特征。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可能也存在着对学校和企业的行政干预过多的现象。可以说,三方在根本目标上的不同,会带来产业学院运行中的信息不对称,而这也是目前产业学院在运行上难以达到利益最优的原因之一。
如前所述,公立学校和企业在根本目标上存在着不同,这就给产业学院带来了运行风险。这种风险既表现在双方合作中可能由于目标不同所产生的矛盾的不确定性,也表现在合作中的标的,即国有资产本身价值的不确定性。
合作双方由于目标不同导致前期沟通成本大、后期实施和推进困难的例子屡见不鲜。而产业学院在这一问题上尤为突出,主要是由于双方是在教育领域展开的合作,合作本身具有一定的行政属性,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意思自治”的商业行为。这些就会导致产业学院在运行过程中会隐藏着很多潜在的风险点,而这些风险点在发现和解决上也会显得比较困难。此外,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也是产业学院运行中所面临的运营风险之一。产业学院涉及的资产,特别是一些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技术、声誉等,难以客观评价,且这些资产同固定资产一样面临着减值、折旧和处置风险,因此由于资产本身价值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合作中的困难也不容忽视。
面对产业学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升产业学院的财务治理能力,需要树立大数据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高速、准确和智能等特征,实时、精准、安全地采集产业学院在教育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业务数据,准确、快速地进行存储、处理。以“数据流”畅通“资金流”“管理流”和“服务流”,提升财务治理水平,完成好产业学院在新时代服务广大师生、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任务。
产业学院中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是研究产业学院发展的焦点之一。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估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中国有资产的价值以及在院校总资产中的占比,就成为产业学院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首先,从顶层设计层面,学校可以在现有政策的允许范围内,将一部分非经营资产划转入经营资产〔2〕。这一做法实质上就是让具有专业资质的资产管理公司对经营资产进行管理,有利于产业学院规避资产的法律风险。学校可以通过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托管协议,明晰产权归属问题,即学校投入的设备、提供的实验实训基地,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供企业有偿使用,企业通过使用获得学费、培训费用等收益,从源头上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其次,从具体实施层面,学校可以通过建立资产全过程管理数字化体系,加强对资产的管理,从内部控制角度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点。学校的资产具备很强的专业性,且大量资产应用于日常教学和实验实训阶段,管理部门人员无法实时了解每个资产的存续情况。对于大宗型仪器设备,产业学院可以利用智能化RFID电子标签技术,通过实时定位和检测资产实质状态〔3〕,随时随地了解资产的使用情况,尤其是折旧和减值情况,将原来的定期盘点转化为实时盘点。这一技术不仅有利于减轻资产管理部门的任务量,更有利于非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资产的数量和状况,从而更好地进行预算规划。对于虚拟型、智能化的设备,在实际管理中,很容易造成存放场所模糊、账实不符等现象。借助智能化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将标识码、型号、场所等多种信息写入标签中,再通过射频信号将信息自动发送至数据共享中心,从而实现资产数据的“一站式归集”,将资产的全方位管理落到实处。
产业学院的建立和运行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可以通过财务数字化手段得以解决。产业学院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数据治理,推动学生数据、合同数据、资产数据与人事数据的有效同步。数据的有效同步和实时更新会大大降低学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决策更加准确和及时。同时,数据的共享和同步还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产业学院参与各方可以借助数据资产工具互相制约,达到权力的相对平衡,这将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在产业学院中的话语权,降低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化干预程度,提高学校参与建立产业学院的积极性,更好地助推产业学院整体发展。
具体来说,产业学院数据共享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预算管理系统、报销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收费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和分析决策系统。其中,预算、报销、合同管理等系统为子系统,分析决策系统为信息库,各个子系统将信息传递至分析决策系统〔4〕,利用数据集成和分析技术,将抽象费解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整合成可视化、生动的图表,供管理者进行决策参考。
产业学院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无论是高校、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对于产业学院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可能并不完全了解。风险点的不可预见性又会间接导致风险防范和管控的困难,因此建立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体系,合理预测风险点并及时处理风险,是产业学院提升内部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财务规则体系框架,这个框架中要包含学校财务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产业学院政策、企业和政府会计准则等多个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并定期更新其中的内容,形成一个“知识库”。这样一个“知识库”应该具备检索和报警功能,设定知识词条模板和风险管控策略〔5〕,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政策、识别风险。
其次,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工具。如果将产业学院比作企业,那么教育服务就是产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产品如何加强生命周期管理、改进质量成本管理,就需要借助管理会计工具〔6〕。在产业学院的运行中,也亟须使用管理会计工具提升教育质量,降低办学成本。客观地说,公立学校长期依赖财政资金,其本身的成本控制理念比较薄弱,而企业往往在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方面具备更多的经验。因此,产业学院需要借助企业的管理会计工具,从建立之初到运行阶段,坚持做到成本的全过程管理,跳出零和博弈的惯性思维,从外部环境、甚至是全生态的角度,将产业学院做大做强,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得相对高的收益。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到产业学院,也能更普遍地为高校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推动,资本逐渐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产业学院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既要正视产业学院发展中的困难,也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突破现有的思维定式,大胆创新。通过财务数字化转型,优化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
财务数字化转型以“以数治校”为战略思维,以“数据流”为核心,建立以安全、稳定、激励为重要特征的内部控制体系,畅通产业学院的资金流、管理流和服务流。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和外部管理环境的改善,为产业学院及时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提供了环境条件,而数据信息的及时获取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又支持了产业学院战略管理思维和财务分析决策能力的提升,这就会使得产业学院更加重视应用数字化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积极主动地持续优化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和外部管理环境,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以数治校”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