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宏
近年来,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真实语言运用情境,课堂教学已经逐渐从教学者视角转向学习者视角,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其中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1]预测策略指的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文本提供的线索、自身具有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对文本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符合逻辑的推断。预测结果不唯一,合理即可。预测策略的有效运用,可以创设富有情境性、实践性的课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核心素养。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鲁迅专题”为例,分析预测策略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落实预测策略教学,并提出改进策略。
小学阶段第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出现在三年级,以“预测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有调查显示,学生对预测策略的喜爱度和重视度不够高,存在着“不知道”“没学过”“不会用”的现象[2]。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预测策略运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为:一是,师生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预测策略单元的特性,课上常以简单的讲授为主要方式,匆匆带过,以感受策略为主,而不懂得实际运用策略。二是,为了预测而预测。学生简单地猜测了一下结果,教师没有进行全面梳理,学生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真正习得方法。三是,缺少实际的使用情境。离开了预测策略单元,学习进程开始转入了其他单元,因为大部分课文很多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已经看过,在已经了解内容的前提下再去组织“预测”活动不现实。同时,教师自身也缺少这方面深入研究,不知道此种情况如何应对。四是,无法通过纸笔测试检测出预测水平的实际情况。目前的课程评价无法影响或者导向预测策略教学,从而使预测策略教学易流于形式。
预测作为一项元认知策略,在实际阅读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其可以调动阅读积极性、增加课堂趣味;引领思维碰撞,扩大思考空间、提升思考维度。教师在学生习得预测策略之后,应不断创造能反复运用这一策略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养成自觉运用策略的习惯,从而真正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预测策略的教学,从严格意义来说,应该要给学生陌生化的文本[3]。富有陌生感的文字能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对学生来说,“鲁迅专题”单元的课文内容诞生于学生相对陌生的历史背景之下,使用的词汇表达也相对陌生化,学生能看明白其中部分内容,却还有相当部分不完全明白,所以这个单元可以作为落实预测策略教学的范本。
因此,教师应该以相对陌生的教学资源为抓手,在课堂活动和策略讨论中落实预测策略教学。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谈一谈:
鲁迅作品中使用的一些词汇,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紧密联系。“鲁迅专题”单元中的部分词语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有的词语的出现甚至仅仅是因为鲁迅自己特有的用词习惯,这些词语应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特别的语言现象,鼓励聚焦陌生的词汇进行预测,这有助于推动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主旨。以《少年闰土》和《好的故事》为例,具体教学实施如下:
1.悉心梳理做分类。把词语简单分类,可让教学思路变得清晰,学习更有规律可循。作为当时刚刚兴起的白话文代表作,《少年闰土》一文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不同寻常”的词有“家景”“忙月”“大祭祀”“值年”“希奇”“无端”“素”……这些词分布在全文,影响着学生们的理解。通过集中归类、简单梳理、尝试分析,引导学生们发现这些词有的与当下的表达习惯迥然不同,有的并不是现今的生活常用词,有的源于作者自己的用词习惯,等等。这么多类词出现在一篇课文中,可分类揣摩。另如《好的故事》一文中提到的“一丈红、大红花、斑红花”等词语,词汇形式多变,却主要是围绕花的颜色——红色来说,可以合并为同一类进行预测教学。
2.讨论验证加修正。“出声思考”,即一边阅读、一边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是运用策略的最佳过程。课堂上,有的词通过师生讨论,能轻易得到验证,比如《少年闰土》中“家景”稍加猜测就明白是“家境”的意思;有的词预测之后,最终验证失败。预测失败的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们知识体系当中的缺失。例如,很多学生把“忙月”这个词片面地理解为一个特定的人物,用现在“保姆”之类的人去类比理解“忙月”,颇为牵强。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修正预测,但与正确词语解释还是有一段距离。究其原因,学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不了解,对当时的底层人民过着怎样水深火热的生活不明白,导致学生一时难以迁移认知、理解文中描写的生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拓展和修正。
例如,《好的故事》教学中,学生们在讨论之后认为,“一丈红、大红花、斑红花”这三种花很大可能就是同一种花,因为梦境里,谁也不可能有意识去辨别那么多不同种类的花。结合生活经验,可以看出作者所描写的正是在梦境里看不真的一种真实状态。
3.补充资料促理解。课外相关资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有益支撑和补充。教师在学生经历了词汇预测失败之后,应当及时补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例如,教学《少年闰土》时,帮助学生们理解“忙月”“长年”“短工”的区别:它们都是一段时间内的帮工,视农活是否繁重的情况决定。“忙月”不同于“长年”“短工”,只在过节、收租、农忙时过来打一段时间的工。闰土正是文中那个忙月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要帮忙父亲替主人家管理祭器。这样,用一个简单的关于做工身份的词的预测辨识,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时代之窗。学生们通过这个“窗口”不仅读懂了字面意思,还读出了闰土生活的境遇和艰苦。
与《少年闰土》不同,《好的故事》能联系实际帮助理解的相关资料并不多。课文用散文诗的体裁描写了梦境,梦境中,想象穿梭其中;散文诗中,现实若隐若现。这种情况应该引导学生回到文中找到验证的依据。含义相同的三个词语“一丈红、大红花、斑红花”,正符合文中做梦时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感觉,体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可见,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带领学生们经历了“预测—成功”“预测—失败—补充相关资料(或回到文中)—进一步理解”的两个环节。让学生通过预测策略的运用,对白话文初起时的表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受,对鲁迅笔下的形象有了更全面、立体的认知。
文章与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等天然地紧密相连,教学时应融合起来理解,促进学生思考的宽度、广度、深度的提升。“鲁迅专题”单元中的课文内容诞生于特定的历史年代。深入理解这段历史背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进一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可是,对于身处当今信息爆炸时代的小学生而言,如何激发他们对那段沉重、陌生历史的兴趣呢?教师应注意“把握”以下两点,帮助学生消融历史的陌生感,运用预测策略教学去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1.把握“预测偏差”。学生们的预测带有随机性,往往由个人喜好和知识积累决定,预测的结果容易出现偏差,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实施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可给学生留预测作业,即“随着时间的流逝,你认为中年闰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学生认为,闰土成为一个很会讲故事的说书先生,依据是文中写到他给“我”讲了那么多有趣的新鲜事;有的学生认为,闰土会成为一个“忙月”,依据是他的爸爸就是一个“忙月”;有的学生觉得,闰土会成为一个粗犷的人、皮肤黝黑,因为他长年在地里劳作,等等,这些猜测很多是依据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比较片面、单一。只有个别的学生能跳出小说文本的范畴,结合历史背景来预测,认为闰土生活过得很悲惨,生了很多孩子等,这样的预测相对客观、符合历史事实。预测过程中,还有一位同学提出了“闰土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和迅哥儿很好。”绝大部分同学对此表示赞同,认为他们还是会坐下来一起聊天、一起讲故事、一起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等等。这时,教师可伺机出示《故乡》中对中年闰土的描绘,并请学生读一读,当学生们读到脸上写满麻木的闰土竟然称呼迅哥儿“老爷”时,纷纷为自己的预测偏差感到意外,对闰土的悲惨身世深感不解和遗憾,一时语塞,有的同学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叹“唉!”这足以听出,学生们在预测验证中对闰土这个人物多了来自历史事实方面的进一步考量,对鲁迅的作品也有了某种程度的深入理解。学生在感受到预测偏差后,开始懂得自己的认知需要修正。
《少年闰土》作为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师在陌生背景的融通上多下气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后续课文的内容,有助于大大提升后续教学效率。
2.突破“浅表理解”。儿童进行阅读时,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比较浅。例如,本单元最后一课自读课文现代诗《有的人》,写于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从意义上来说,是对前面课文含义的延伸,不仅写出了对鲁迅的怀念,而且写出了深深的思考。可是笔者教学时,课堂上曾出现当教师提问,课文中写了几种人,好几位同学不约而同地回答:八种人。这种回答停留在文字表面提到的八次“有的人”。
此时,教师应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组织学生们再次阅读,引导他们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究竟是几种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再次阅读,深入思考并互相讨论。于是便有了相对准确的答案:一种是为人民服务的人,一种是把人民当牛马的人。学生们的自读批注中还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等文字,可见学生们开始逐渐理解鲁迅的深刻。教学时,教师应再次强调本文写于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此时,学生们对此若有所思,能指出在鲁迅逝世那么久了,依然被大家怀念,可见其精神影响深远,同时,学生们再度体会到其被称为“中国人的脊梁”的伟大力量。
运用预测策略融通陌生背景,把握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调动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对文本及作者本人的浓厚兴趣,能持续激发出学生深入探究的阅读欲望。
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结构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鲁迅专题”单元中有的描写对学生来说有年代感、时空距离感,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从中找到足以引起学生兴趣的阅读支架。把预测策略用在对文章结构的教学上,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好的故事》,乍一看晦涩艰深。但仔细一看,鲁迅写作的思路其实和爱写“做梦”作文的学生们一样,都经历了“入梦—梦中—梦醒”的阶段。于是,在上课前期,教师可先行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平时写梦境类习作的大体框架,借此机会把学过的文章结构全部复习一遍。然后对照着预测鲁迅先生会使用什么样的文章结构写做梦。经过一番回顾、预测、对比,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总—分—总”式。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原来大作家也和自己一样,先从自己怎么迷迷糊糊入梦写起,再写奇妙的梦境,最后写到自己醒来。但是,鲁迅的描写似乎更暗含深意。比如,学生习作的开头一般写“渐渐地,我进入了梦乡……”,可鲁迅先生写的是“我在蒙眬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学生们常用“突然,一阵闹钟响起,我从梦中醒来……”“突然,我摔了一跤。原来是一场梦啊”之类表示醒来或作文收尾,可鲁迅先生写的是“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这样,教师通过两相对比,细品文章,引导学生们发现入梦前和梦醒时,都是对现实的刻画,写出了一个“昏沉的夜”,象征着鲁迅先生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决心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这样,当学生们在取得预测成果后,再次通过对比和品味上述文本,可更好理解“象征“意味。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鲁迅的侄女周晔描写了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等事迹。内容写实,回忆居多。结构独特,每个小故事中间有一行空白。教学中,黄包车夫、女佣出现得比较突兀,讲解起来似乎是在讲一个另一个故事,课堂有所割裂。因此,在本课教学前,应先引导学生预测,鲁迅先生可能帮助或救助过哪些小人物,比如穷困的学生、车夫、佣人、农民等,然后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印证,并给文中的每件事加上小标题,对学生后续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有较大的帮助。此处的预测只是一个很小的环节,却丰盈了学生们对鲁迅为人的认识,用收集的资料加以印证使得鲁迅人格丰富而饱满,让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课文内容,而且不囿于其中。
综上所述,整个“鲁迅专题”单元几乎都可以成为学生运用预测策略的“练习场”。学生们不仅在不断预测的问题情境中,实现了预测策略的灵活迁移和充分运用,而且在整体化的教学中,初步认识了一个全面的鲁迅形象。遵循学习规律,把握陌生化原则,落实好预测策略教学,能真正呵护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初始期待,把学生从无意识的预测状态转变为积极的阅读者、知识的发现者,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