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脏组织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能量效应和热效应研究

2022-03-24 12:20朱金俊黄伟伟包家立胡亚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电脉冲测量点消融

朱金俊, 黄伟伟, 包家立, 胡亚楠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主要仪器

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平均体质量200 g。所有实验过程均符合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有关条规。

实验仪器主要有电脉冲系统OX4-5型电穿孔仪(杭州场皿科技公司),脉冲电场发生的简要示意电路如图1所示,由电源、电容器组、开关和脉冲控制器、并行电阻及负载组成;YP5008G型多路温度记录仪(深圳永鹏仪器公司)。

图1 脉冲发生电路

1.2 IRE消融

电脉冲处理前以1%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将脉冲发生器、电极针进行连接,用铁架台固定电极针,针间距为5 mm;大鼠以躺姿固定于手术台,手术区域消毒并暴露肝脏;将电极垂直插入大鼠肝中,施加电脉冲。实验分为11组,脉冲个数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100、120、140个,每组总能量分别为5、10、15、20、25、30、35、40、50、60、70 J。脉冲释放结束后将脏器回纳腹腔,常规闭腹并消毒。

1.3 实时温度测量

通过热电偶测温仪分别测量肝脏组织在电脉冲暴露时的实时温度。热电偶放置的测量点如图2所示。共设置15个测量点,测量点1~5放置于电极针中上侧,间距为2.5 mm;测量点6~10放置于电极针右侧,间距为2.5 mm;测量点11~15放置于电极针的右下侧,间距为2.5 mm。

图2 热电偶仪测量点示意图

1.4 病理检查

饲养3 d后,对大鼠行安乐死。将肝组织置于4%甲醛溶液中浸泡48 h,石蜡包埋,乙醇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制成组织切片并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通过Olympus VS200数字切片扫描仪进行扫描,获得病理学彩色扫描图。通过ImageJ软件进行消融面积计算。

1.5 温度仿真

表1 仿真参数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结果,以均值±标准误表示,n=3,取平均值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绘制图表。

2 结果

2.1 IRE引起肝脏消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组织消融情况如图3所示,消融区域边界清晰。消融1区域是插入深度约为2 mm、直径为0.35 mm的电极针所在区域;2区域是靠近电极的组织被热损伤区域,肝组织结构消失,呈现均匀的红色染色固化状态,中心电极温度达到组织热固定阈值(图3②);3区域肝组织结构保留,但肝核消失,肝窦扩张,显示有Kupffer细胞残留(图3②④);4区域是修复与再生结合区,大量肉芽组织形成,5区域中肝细胞轻度受损,呈细胞水肿状态(图3③)。电场暴露引起的消融部位邻近血管和胆管仍保留完整(图3⑤)。

图3 肝脏消融3 d后组织学所见

2.2 IRE能量效应

实验发现,电脉冲能量<20 J时肝脏组织消融面积随能量逐步增加,最大消融面积约为30 mm2;电脉冲能量>20 J后,肝脏组织消融面积不再继续增大(图4)。不同能量的组织HE染色切片代表图如图5所示。

图4 能量与肝脏组织消融面积关系

图5 不同能量组织HE染色切片代表图(10×)

2.3 IRE热效应

大鼠肝脏温度15个测量点(图2)实时数据如图6所示,实验发现在能量为0.5 J、释放频率为1 Hz电脉冲下,肝脏温度在50 s内快速上升,在50~150 s进入缓慢上升,在150~200 s温度趋于稳定(图6①);在能量为0.25 J、频率为1 Hz和0.5 J,频率为0.5 Hz电脉冲作用下,肝脏温度在100 s内上升,在100~200 s温度趋于稳定(图6②③)。用Sim4Life软件根据具体电脉冲参数对大鼠肝脏温度分布进行仿真(图7),可见距离电极越近的区域,温度越高;电极针附近等温线接近圆形,随着距离增加逐渐变成葫芦状,最终呈椭圆形分布;越靠近电极,温度变化率越大。将15个测量点仿真温度和实验测量最终温度进行对比,数值高度吻合(图8)。

图6 不同参数脉冲暴露下肝脏温度实时变化曲线

图7 不同参数脉冲暴露下肝脏仿真温度分布图

图8 电脉冲作用下测量最终温度和仿真温度对比

3 讨论

IRE消融技术是除了射频消融[15-16]、微波消融[17-18]、光热 消融[19]、激光消 融[20]、冷 冻消融[21-22]之外另一种良恶性肿瘤消融方法,具有可应用于血管、胆管、胰管和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附近良恶性肿瘤消融的优势[23],也可使肝血管肝门得以保留[24]。IRE已成为肝门等重要结构附近良恶性肿瘤安全消融治疗的手段之一。然而,IRE在组织消融中的能量效应和热效应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观察IRE处理后肝脏组织病理学切片发现,肝脏消融区域与周围组织有明显分界,且区域内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这说明IRE能引起肝组织消融并限定在一定范围,提示IRE应用于肝脏组织消融的有效性;同时发现IRE在组织消融过程中可避开邻近血管和胆管,具有保护敏感部位优势(图3⑤),这提示只要给予的能量合适,IRE对于重要结构周围良恶性肿瘤的消融具有安全性。

目标组织温度高于45~50℃这一“致死温度范围”20 s后组织就会被高温破坏[13]。本实验中采用0.5 J单脉冲能量,以0.5 Hz频率进行释放,实时测量目标组织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位于5号测量点处,约为40℃,比实验前提高约10℃(图6③)。通过测量不同电参数IRE处理时肝脏组织温度实时变化,均发现温度逐渐上升,并最终趋于稳定;在相同脉冲频率下,当能量增加时,组织温度也会相应增加(图6①②),同时在相同能量条件下,当脉冲频率增加时,组织温度也会相应增加(图6①③)。根据电脉冲具体参数进行温度分布仿真模拟发现,其与实验得出的最终温度高度吻合(图8)。实验和仿真结果共同表明,IRE治疗过程中热效应是存在的,所以需要在手术前根据电脉冲体参数充分预测IRE暴露后组织热量分布。

本研究旨在探索IRE在大鼠肝脏组织消融中的能量效应和热效应,结果显示消融部位肝脏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消融区域与周边组织存在明显分界,血管胆管未见明显损伤。IRE在肝脏消融中存在能量效应,并可得出对应的能量效应经验公式,同时IRE也会引起组织热效应。因此,应在术前优化电参数,确定IRE最优能量,并避免产生热损伤。

猜你喜欢
电脉冲测量点消融
消融
飞机部件数字化调姿定位测量点的优选与构造算法
突出物缺陷下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研究及特征信息提取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浅析冲压件测量点的规划
热电偶应用与相关问题研究
长时间不同频率电刺激对C2C12肌管细胞代谢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消融
电脉冲下矿物掺合料对砂浆硫酸盐侵蚀的影响
国标和IEEEC57.12.90—2010标准声级试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