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华,张瑾,方思伟,丘鸿凯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中山 528400
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e warning syndrome,CWS)是指在24 h内反复出现至少3次刻板样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受累的部位多为内囊、脑干以及丘脑等,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或乏力,由于其责任部位大血管多无狭窄,故一般认为是穿支事情[1-2]。CWS虽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对当前的治疗手段总体疗效欠佳,极易进展为完全性卒中[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例经静脉溶栓补救治疗的CWS患者临床资料,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旨在为CWS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 年6 月至2019年6 月入住中山市博爱医院神经内科的CWS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 例患者经抗血小板疗后卒中症状再发且持续20 min 未能缓解接受了静脉溶栓补救治疗,上述治疗均经患者本人同意。本研究经中山市博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1.2.1 溶栓前处理 7例患者溶栓前均使用过抗血小板治疗,其中6 例患者溶栓前选用了拜阿司匹林(100 mg,qd,po)+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qd,po)抗血小板治疗,1 例使用了盐酸替罗非班(先静脉推注负荷量,再以2 mL/h维持)抗血小板。
1.2.2 静脉溶栓 选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0.9 mg/kg),先取10%静推,余下1 h内静脉滴注,溶栓开始后24 h内停用抗血小板、抗凝或降纤药物。
1.2.3 溶栓后处理 溶栓结束24 h 后继续予以阿司匹林(100 mg,qd,po)、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qd,po)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20 mg,qd,po)强化调脂。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静脉溶栓前的早期卒中风险预测(ABCD2)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TIA)频率以及溶栓后并发症、溶栓后NIHSS 评分、TIA 复发频率、脑血管检查(CTA/MRA/DSA)、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6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
2.1 临床表现 7 例患者溶栓前ABCD2 评分3~5分,NIHSS评分4~10分,溶栓前TIA共发作23次。
2.2 静脉溶栓疗效 72 h内7 例患者在有效溶栓窗内共完成8 次静脉溶栓补救措施,5 次完全缓解,2 次部分缓解,1 次无效,静脉溶栓补救措施的及时有效率87.5%(7/8)。
2.3 TIA 复发情况 溶栓有效的患者5 例存在TIA 复发,共计发作8 次,其中病例1、病例2 溶栓后部分缓解,但12 h 内TIA 频繁发作,卒中症状逐步恶化同前;病例3、病例5 溶栓后完全缓解,但24 h 内卒中症状复发,其中病例5 复发后自行缓解,病例3 复发后未能缓解;病例6 首次溶栓完全缓解,48 h 后再次出现卒中症状,予第二次静脉溶栓症状缓解,见表1。
表1 7例CWS患者的治疗前后情况
2.4 影像学表现 所有患者卒中症状发生后均完成DWI检查,首次溶栓后4例患者DWI提示高信号影,其中2 例在基底节区,1 例在丘脑,1 例位于脑干,例6首次溶栓后DWI未见异常,第二次溶栓后无卒中症状缓解但DWI 提示左侧基底节高信号影(见图1),1周后复查DWI高信号影消失。
图1 例6患者2次溶栓后DWI及血管检查
2.5 颅内血管检查 4 例患者血管检查未见异常,1 例患者责任区域大脑中动脉轻度狭窄,1 例患者示双侧颈内动脉硬化,1 例双侧颈内动脉动脉硬化并颅内段轻度狭窄。
2.6 溶栓后并发症 所有患者急性期头颅影像学均未见出血表现,2 例患者溶栓后有皮肤或牙龈出血,其余患者未见异常。
2.7 随访 4 例出院前遗留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6个月后随访MRS评分1~2分。
CWS 属于频发性TIA,一般认为与小血管穿支动脉病变相关,常用的干预措施包括抗血小板、扩容、降纤等,但总体疗效欠佳,24 h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几率大于50%。静脉溶栓是脑梗死急性期最常用的干预措施,间中有病例报道CWS患者予以静脉溶栓后病情趋于好转[5-8],但单个病例很难充分应证这种好转是静脉溶栓效果而并非CWS 病情自然缓解。本次回顾性研究中7例患者共完成了8次静脉溶栓,7次溶栓后患者卒中症状完全或部分缓解,溶栓及时有效率达到87.5%(7/8),即便是后续卒中仍有复发或进展,仍有42.8%(3/7)的患者完全缓解,溶栓疗效与VIVANCO-HIDALGO等[3]报道的基本一致,明显优于TASSI等[9]报道的非溶栓干预措施,提示静脉溶栓可能是CWS 重要的干预措施,这种措施不仅使闭塞的小血管再通,而且还可能降低TIA 发作频率[10-11],这与本研究TIA 频率的观察结果“74.2% (23/31)发生在溶栓前、25.8% (8/31)发生在溶栓后”数据相符合,产生这样的原因可能是溶栓治疗同时也降低了血液系统的凝血活性,从而抑制了微血栓的形成。
静脉溶栓治疗主要的风险就是出血,包括皮肤黏膜、消化道以及颅内等。本研究中溶栓药物选择的都是阿替普酶,该药物在说明书中已明确提及溶栓治疗结束24 h内不建议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等以降低出血风险,但CWS多以TIA形式就诊,因此初期的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是合理的,但一旦进展到完全性卒中,补救溶栓治疗理论上会增加出血的风险,较之完全性卒中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此种状况仍未列为溶栓绝对禁忌证,故国内外TIA治疗指南仍建议卒中症状不能缓解时行溶栓治疗是适宜的,但用药剂量不大于0.9 mg/kg以降低出血风险。本研究8次溶栓过程中用药剂量均为0.9 mg/kg,除2 次出现皮下出血外余未见明显不良后果,总体安全性同相关文献报道[12-13],故相对于CWS卒中症状不能缓解时所带来的完全性卒中风险,剂量范围内的静脉溶栓可以考虑作为补救措施之一。
CWS 治疗难点在于不能完全阻止急性期卒中事情反复发生[14-16],本研究中5例患者溶栓后TIA仍有复发,即使在充分抗血小板的基础上,部分病例仍进展为完全性卒中,提示CWS 可能并非纯粹血栓事情,开口端的狭窄、内皮损伤[17]甚至反复多次的微栓塞等因素可能均参与其中。国内曾有报道扩容治疗以及介入治疗[18]等干预成功的病例,提示静脉溶栓补救措施只能作为干预手段的一种,针对不同的病因尚需更多的干预手段来阻止病情的进展。值得庆幸的是,虽然CWS极易进展为完全性卒中者,但随访显示远期预后似乎并不差,绝大部分患者经过康复锻炼后很快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这样的结果可能与卒中面积偏小相关。
综上所述,鉴于既往的相关文献以及本次研究结果,谨慎地认为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能是CWS抗血小板治疗失败后重要的补救措施之一,但受病例数量影响,这样的结论仍需多中心的研究去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