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的战略蕴涵*

2022-03-24 07:17苏星鸿张兴毅
观察与思考 2022年4期
关键词:征程强国马克思主义

苏星鸿 张兴毅

提 要: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具有丰富战略蕴涵。从战略使命看,承担着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辉煌、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局面的使命;从战略安排看,以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战略导向,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化、制度化为战略保障,以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战略重点,以满足人民文化需要为战略归宿;从战略取向看,顺应人类文明大势是前提,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是关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要义。

文化战略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中国化,从总体发展和内在规律层面上对文化强国目标选择和运行机理的深刻回答。只有文化战略问题明晰,才能在理论上深刻阐释文化强国的内在依据,在实践上避免各种关于文化强国的固有偏见,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强国策略和政策,更好地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具有新的战略使命、战略安排和战略取向,这些战略的实施必将推动文化强国取得新进展。

一、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的战略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的主题。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是新时代中的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征程的目标。新时代和新征程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定历史阶段,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担负着新的战略使命。

(一)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辉煌

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变,无论中国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还是文化形态都处于深刻转型之中。就中国文化发展来讲,始终伴随着如何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尤其是文化与经济、政治以及与生活世界的多重交错关系。这期间经历了三次文化形态转型,每一次转型都不是简单的文化发展问题,而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的复杂社会历史问题。

一是民主革命时期,实现了由封建宗法文化形态向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的转型。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在碰撞和交流中发生了结构性转变,过去的东学西渐转化为西学东渐。中国文化向何处去,成为当时国人共同思索的时代课题。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制度层面的维新变法运动、精神层面的新文化运动,虽然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由封建宗法文化形态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形态转型,但是都没有解决中国文化出路问题。受十月革命开启的世界历史的深刻影响,新文化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生了深刻转变,即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推动近代中国文化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形态向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转变。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后,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构建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向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转型。中国共产党倡导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实现第二次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转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在以苏为鉴的原则下,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核心灵魂,为人民群众服务成为其价值取向,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成为其基本特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成为其重要功能。选择不同于资本主义文化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是中国经过半个世纪的痛苦与斗争所作出的正确文化选择,是符合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全新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促使中华民族走向富起来的时代。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由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态的转型。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培育“四有”新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方略,强调要坚持弘扬和培育优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出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态的构建,使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时代,使我们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三次文化转型”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充分说明文化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民族复兴是文化强国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质上就是文明的再造,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中华民族重新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文化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实质性工程。民族复兴是文化强国的价值归宿,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就是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辉煌。

(二)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壮丽的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的主题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包括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统一整体,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事业。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没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就难以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实质。从文化自信的表面看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坚守问题,实质是事关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和制度构建的总体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为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道路自信是实现途径,理论自信是行动指南,制度自信是根本保障,文化自信是价值引领,四者有机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讲,文化自信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渗透在其他自信之中,成为其他自信的内在支撑和重要引领。因此,“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满足人民的美好文化需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是总体性的范畴,基本内容就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是时代性范畴,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呈现个性化、时尚化和多样化的特质;美好生活需要是品质性范畴,人们消费在追求品种和品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品质。“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这里说的生活品质不仅是物质生活品质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没有文化的繁荣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生活品质的改善就徒有虚名。没有文化强国建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需要难以满足。

文化创新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动力。新时代是一个走向强起来的时代,新征程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高质量发展是在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此,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是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一场深刻变革,其核心是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就需要文化创新的配合和支持。从狭义上讲文化创新,就是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创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从广义上讲文化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创新,为创新型国家提供思想保证和制度保障。就此而言,文化创新构成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局面

中国道路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主义现代化经由“四个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战略目标经由“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认识没有变,坚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没有变,坚持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目标的定位没有变。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现代化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步是从2020 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是从2035 年到21 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凸显了文化强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先导性地位和引领性作用,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化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高度自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务实的文化态度,以高远的文化境界,以宽阔的文化视野,完成文化强国的重大目标。

当前,我们已经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进入“十四五”时期,我们面临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任务,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上,文化强国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具体目标,这就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这个目标涉及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等不同主体,包含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是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遵循。

二、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文化强国目标的确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因此,这一目标的确立引起了人民群众的热烈反响,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强国建设的热情。根据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和五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精神,当前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应该贯彻以下战略安排。

(一)以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战略导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根本制度,这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作为指导地位和根本制度的马克思主义不能动摇,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本身不需要发展。实际上,一部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即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得到了根本改变。在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中,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是一个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内在统一的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中国形态,是由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一个总体性命题。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逻辑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实践创新,为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现实经验;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内在互动中,不仅能够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且能够开辟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更为重要的是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新的实践动力和思想指南,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当前,一方面要认真总结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经验,不断推进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研究,在学理阐释、体系构建、话语创新等方面下真功夫,使其占领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制高点。这两个方面事关文化强国的性质和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向纵深推进。

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两个结合”,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国情的组成部分,“两个结合”说到底就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然而,之所以要单独强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历史国情,在一段时间由于各种原因被忽视或者淡化了,致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难以取得内在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针对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开来甚至独立起来的不良倾向,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同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开辟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文化强国夯实了文化根基。

(二)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化制度化为战略保障

文化的内涵是价值观,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斗志、鼓舞士气的灵魂工程。为使这个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更好发挥作用,应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化、制度化。2016 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阐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导向、评价标准和重点任务,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提供了思想和政策指引。2018 年,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化、制度化需要持续不断的培育和践行。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各环节。建立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安排,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基;建立和完善“四史”教育的体制机制,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创业精神、时代精神和建党精神;建立和完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贯彻落实长效机制,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三)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战略重点

文化的基本含义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文化的生成和本质问题,没有“人化”的对象不是文化;“化人”是文化的功能和价值问题,不“化人”的文化是没有意义的文化。只有把“人化”与“化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完整理解文化的含义。人是社会的人,“化人”必然包含着化社会。“化人”不仅要提高人的文明素质,而且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是人的文明素质提高的前提,人的文明素质提高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目的。无论是人的文明素质提高还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都离不开文化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滋养,这对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宏观层面而言,包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确保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中观层面而言,包括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为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创造良好的文明生态。微观层面而言,要把社会文明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其成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常态。

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是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中国的发展是文明型国家、和平力量的发展,没有高素质的文明人,文明型国家的构建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培养时代新人,涵养国民心性,造就理性人格,成为社会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把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就必须大力提高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是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

(四)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为战略归宿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文化强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当前人民文化需要出现新特点,在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融合性,即人民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高度融合,为此,我们要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协同发展;品味化,即人民在文化消费方面越来越追求高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大力提高文化发展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不平衡性,即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产品消费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城乡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为此,我们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提高我国文化服务的普惠性;信息化,即人民的文化消费和现代科技紧密融合,为此,我们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发展新型文化企业和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人民群众的需要包括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前者指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形式层面的需要,后者指道德、尊严、人格、境界等内容层面的需要,当外在需要基本满足时,就会转向内在需要的追求。当前,我国文化强国取得了一定成就,人民的外在文化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要把内在需要即精神境界的提高提到议事日程,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力量。“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要以伟大的建党精神引领民族精神,以伟大的时代精神充实民族精神,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的精神境界。

三、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的战略取向

文化强国作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过程,受制于许多复杂因素。比如:生产力水平、经济政治制度、民族文化传统、国民文化素质、国际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其发展战略取向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影响。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要顺应人类文明大势、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顺应人类文明大势是前提,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是关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要义,三者的有机统一共同决定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的战略取向。

(一)顺应人类文明大势是前提

世界形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是我们认识人类文明大势的两个重要变量。从当今世界看,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人类文明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和大发展时期。“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给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百年大变局显得扑朔迷离,人类文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未来何去何从值得人们深思。

文化是文明的内核,文明是文化的形式。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表面上是文化的冲突,实质是利益的冲突。当今世界,200 多个国家、2500 多个民族、6000 多种语言的文化共存于一个地球,在这样一个文化异彩纷呈的大家族中,存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矛盾,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尤其是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合作共赢与零和博弈、互相尊重与霸权主义等矛盾贯通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构成当今时代人类文明面临的巨大挑战。正因为有冲突,我们才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是,从长远看,和平和进步的力量在不断增长,不同文明和谐相处是有可能的。可见,文化强国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求我们妥善应对。

按照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人类历史仍然处于资本主义文明向社会主义文明过渡的时代。两种不同形态的文明之间虽然有着共同利益,但是其间的冲突和斗争是在所难免的。可以肯定的是,在较长时期两种文明之间既合作又斗争,这是未来人类文明的基本特点。由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给“资强社弱”的文明格局中注入了强大的“东升西降”文明动力,促使人类文明发生着新一轮的重大变革,昭示着人类文明更加美好的发展境界。在此文明大势下,我们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文化强国,为人类文明向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是关键

回顾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创新发展,是人类文化史上唯一没有断裂过的文化,同时又是为人类历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文化。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就是“和谐”。中华文化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形成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基于“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形成“协和万邦”的交往观;基于“天下为公”的天下观,形成“天下大同”的理想观。古老的东方智慧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基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恒久动力,也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

正视现实,中华文化在历经灾难之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正在以昂扬的姿态和蓬勃的朝气向前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华文化注入强大的时代动力和价值支撑,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光明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文化强国奠定了实践基础,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文化强国提供了价值指南,“两个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基础。

中华文化的未来充满希望,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有利条件。尤其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着结构性变革,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是不争的事实,中华文化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时期。我们要理性对待中华文化,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坚定文化强国的信心和决心,继续保持创新发展的品格,以创新的姿态迎接新文明时代的到来。

(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要义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经济发展如此,文化发展更是如此。马克思指出,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增多,过去那种民族的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彻底打破,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同时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昭示着文化的全球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中,只有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与不同的文明之间开展对话与交流,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价值,才能为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秩序构建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与方案。

中华民族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和”不是完全一致,而是包含着差异的“和”,是主张多样性的“和”;“同”是完全一致,否定事物之间的差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同一性与斗争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如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多样文化并存,不同文化取长补短,才是文化发展的正道,这就是“和实生物”的道理。如果搞文化霸权主义,唯我独尊,把全世界搞成一种生活方式、发展模式,那是无法想象的,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这就是“同则不继”的道理。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中国一直以来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团结一切热爱和平和谋求发展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前进,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了抗疫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同时,中国强调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人类抗疫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一个讲信义、扬正义、守道义的良好国际形象,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树立了良好的国际榜样。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样化的世界,不同文化共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构成了人类文化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承认文化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基本事实,这是开展正常交往互动的基本准则和基本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面对人类全球化进程中的众多全球性问题,需要不同文明在对话的过程中达成共识,需要不同民族和国家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站在世界和谐、人类进步的高度,努力推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共同进步,展现出虚怀若谷的风范气度,为人类进步注入了新动力。展望未来,一是树立平等理念,克服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的不良心态,克服崇洋媚外和盲目排外的极端做法,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任何文化开展交流合作,拓展文化强国的文化空间;二是培养真诚心态,尊重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的多样性,理性看待每一种文化的长处和不足,反对把自己的文化模式强加于人,反对刻意强调文化的同质性和单一性,给不同类型文化发展留下应有的空间;三是建立有崇高的文化理想,尽可能地寻求不同文化的“最大价值公约数”,承认并遵循人类共同价值,在美美与共中实现天下大同。“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此外,我们不仅要自尊,而且也要尊人。我们不仅要自信,而且要他信。我们的文化不仅要有民族性,而且要有世界性,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世界的才能发展民族的。文明的对话和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逻辑,只有积极参与到与不同文明的积极对话和交流中,文化强国建设才能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中国才能为人类文化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世界才能更好认知和理解中国。

猜你喜欢
征程强国马克思主义
一个人的征程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启航新征程·放歌新时代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征程万里,初心如一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秦晋争霸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