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

2022-03-24 08:28杨万平
当代经济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福祉驱动区域

杨万平,李 冬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区域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是国家经济运行系统的地域表现、空间映射和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和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设计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东部沿海—沿海腹地—内陆腹地”梯度推进的开发模式,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仍伴随着要素空间错配、经济结构失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的持续加重。因此,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就成为新时代区域经济建设和空间开发布局面临的重大问题,这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和核心路径。制度优势源于理论优势,显于治理效能。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2020年5月中央提出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指出“十四五”规划必须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以系统性视角识别和明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既有助于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能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坐标和基本方略。学者们围绕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诸多研究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

一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诠释。金碚认为经济发展质量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状态,具有多维性特征。任保平认为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导向不仅注重提高供给的有效性,还要考虑实现公平性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现代化。师博等认为经济发展质量的基本面在于协调理念上经济增长的强度、稳定性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以及开放理念上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张军扩等认为经济发展质量的本质内涵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王一鸣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认为经济发展质量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规模升级”向“结构升级”的转变。杨耀武等从市场调节机制出发认为经济发展质量注重提高要素质量,通过市场配置促进效率提升,且强调协调、包容和绿色等非市场因素互动的作用。总的来看,经济发展质量不仅强调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更要在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市场治理、开放经济、生态福利和社会效益等领域实现全方位的协调发展。

二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动态评价。现有研究主要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对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动态评价,较为普遍的是从经济发展运行状态的基本面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外延来构建指标体系,如聂长飞等构建了产品和服务质量高、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高、生态效益高和经济运行状态好的评价标准。综合来看,这种方法往往存在多维性和主观性,更容易模糊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区别;另外,也有文献从新发展理念来构建经济发展质量体系,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出发,将发展质量目标与政策协调相结合。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视角全面衡量发展质量无疑是精准的,但在研究视角的深入和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三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在空间差异上,现有研究侧重于从地理学视角上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等方法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时序以及区域差异进行统计描述,且较多集中于四大板块间的空间差异。一方面,当前中国正在寻求多极点的引领增长,实现内外市场联动、东西南北协调的全局性发展格局。而现有研究相对忽视了板块内部分化和南北差距扩大的特征,未能从更细化的区域视角系统研究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明显,亟需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能力结构。而现有研究尚未对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进行结构分解,难以识别其不同维度的结构性差异。在形成机制上,已有研究通过二次指派程序、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其空间差异的驱动因子进行揭示,但只局限于不同维度层面的因子识别,尚未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协调提升下维度调整和目标识别的分析框架,难以对其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性揭示。

综上,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诠释、动态评价和空间差异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些许不足。一是在经济发展质量的逻辑主线还未充分厘清,亟需在当前发展目标和现实问题下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深度与广度的延伸;二是经济发展质量动态评价的指标选取还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动态评价仍需进一步完善;三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异缺乏系统性研究,需要从更细化的区域视角刻画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异,进而从经济视角对其空间差异进行结构分解;四是尚未形成从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下维度调整和目标识别的分析框架,在解析和调控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协调提升时就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为逻辑主线,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出发,重新界定经济发展质量内涵,构建涵盖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市场治理、绿色转型、开放经济和民生福祉等6 个维度导向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动态评价,从地理视角上运用Dagum 基尼系数解释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异,从经济视角上运用方差分解法对其空间差异进行结构分解,提出“维度导向—目标识别—机制探测”的研究框架,通过地理探测器识别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驱动因子,揭示其空间差异形成的机制。

二、评价机制与研究方法

(一)评价机制

1.评价逻辑

“十四五”规划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同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包括: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等。因此,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为逻辑主线,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出发,构建涵盖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市场治理、绿色转型、开放经济和民生福祉等6 个维度全面描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现实图景。

第一,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投入向效率驱动的根本动力。当前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粗放式要素驱动模式下大而不强、核心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创新要素流动性差等问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要打破资源依赖和生产模式的桎梏,实现创新发展动能转换,就必须构建创新资源共享和创新政策协调的体制环境,推进创新成果转换和市场价值创造的效能提升。

第二,协调发展。协调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更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长期以来在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下,中国空间资源错配、区域经济分化和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尤为严重。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就要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累积,促进经济系统实现帕累托最优,就要以国土空间均衡化和市场效能提升为战略目标,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区域的优化配置,进而发挥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市场治理。长期以来中国的渐进式增量改革释放了巨大的制度红利,但也导致了偏实用主义的发展特点和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间的矛盾。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逐渐全面深化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就成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助力。一方面,减少政府的过多干预,降低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比重,适当降低垄断性企业比重,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投资与产值;另一方面,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在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绿色转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损害之间的矛盾,推动物质资本与自然资本相结合,形成经济发展内涵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协同提升,形成自然资本增值优化的高质量发展形态,就须以保障生态环境福利为目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五,开放经济。开放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下,开放发展既要顺应时代潮流,主动融入国际价值链,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壮大自己,也意味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高质量公共产品供给,推动全球化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革新,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开放发展要以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平衡为导向,在参与全球价值链深化分工中,加强外资利用效能,提升对外合作质量,凸显大国博弈的制度优势。

第六,民生福祉。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从为增长而竞争向为民生而竞争转变。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阶段,效率优先的发展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和财富结构的失衡、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的缺位。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不断递减,推动公平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战略抉择,因而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推进文化教育的普及,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实现社会福利的切实提升就成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目标。

2.指标体系

依据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逻辑,本文构建了包括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市场治理、绿色转型、开放经济和民生福祉等6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参考“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重点目标的界定,本文构建了创新投入、创新效能、城乡协调、产业协调、区域协调、供需平衡、市场活力、污染排放、资源消耗、环境规制、开放水平、开放效果、脱贫攻坚、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等15 个目标,形成了共计56 个指标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动态评价体系。指标选取及其计算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

续表1

3.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和西藏之外的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2—2018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03—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各省份统计局的官方网站,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按照《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2006 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测算。

(二)研究方法

1.动态评价方法

2.空间差异分解

(2)经济视角的结构差异分解。基于结构分解的视角,通过方差分解方法考察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结构性差异。其中,表示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表示创新驱动指数,表示协调发展指数,表示市场治理指数,表示绿色转型指数,表示开放经济指数,表示民生福祉指数。式(2)表示各维度导向指数的差异对区域发展质量指数的贡献份额,其值越高,则其对差异贡献越大。

3.形成机制剖析

本文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驱动因子,进而剖析其形成机制。地理探测器是探测某一事物的空间差异性并揭示其驱动机制的一种统计学方法,其因子探测主要用于检验某种因子是否是导致特定变量空间差异的原因。具体来看,假设存在变量、U(=1,…,),比较与U的空间差异是否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表明U对的空间差异有影响,其程度用值衡量。值越大表明U对空间差异的影响越大,反之越弱。N和表示层和全区样本数,和表示层和全区的方差。

三、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动态评价

(一)维度导向指数

为了深入认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本文测算并对比分析了2002—2018年全国及其八大区域的创新驱动指数、协调发展指数、市场治理指数、绿色转型指数、开放经济指数和民生福祉指数,如图1所示。

图1 全国及其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维度导向指数

全国创新驱动指数年均增速8.04%,空间分化差异明显。具体来看,一是区域创新驱动指数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递减,而增速则呈现东南部向西北地区递减,其中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缩小,而北部沿海、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二是创新驱动导向下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空间结构亟待优化,黄河中游、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必须重视以创新投入与创新效能协同提升的发展机制优化,减小对低效率低产能附加值的经济结构依赖性。

全国协调发展指数年均增速1.27%,区域层面呈现“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东北—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西北”依次递减,且其年均增速波幅较小。具体来看,一是区域间协调发展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但低水平地区已出现一定的追赶趋势,其中北部沿海地区增速最低;二是协调发展导向下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的周期性较长且增长步调一致,城乡一体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等层面都显示出优化和激发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地方政策的标准和尺度。

全国市场治理指数年均增速1.27%,区域层面呈现从沿海到内陆、由东南向西北梯度递减,而增速则呈现由西北向东南、从内陆向沿海依次递减。具体来看,一是区域市场治理指数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沿海地区在要素市场配置和资源空间流动上都显著优于内陆地区,但内陆地区近些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已出现市场治理能力的不断改善;二是市场治理导向下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速度较慢,周期性较长,也意味着在要素优化配置和经济平稳运行方面仍然需要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增强市场经济活力。

全国绿色转型指数年均增速1.82%,区域层面呈现“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东北—西南—黄河中游—西北”依次递减,增速则呈现“西南—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中游—南部沿海—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依次递减。具体来看,一是沿海地区绿色转型水平高于内陆地区,但其增速已明显下滑,区域间的绿色发展水平正在逐渐趋同。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实生态文明和经济结构转型协同发展的路径中,东北地区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质量提升难度较大。二是绿色转型导向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持续向好趋势,区域间差距明显缩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正在切实推进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质量提升。

全国开放经济指数出现结构性下降,年均降幅0.37%,且其空间差异较为明显,中部和北部的开放水平在提升,而东部和西部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具体来看,次贷危机后受制于国际经贸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多重影响,中国区域开放经济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收缩幅度较大,主要由于其经济的外向性较强,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在冲击其开放经济的稳定性。北部沿海、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主要是由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外溢性带来了开放经济水平的提升。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收缩,尤其是西北地区,这说明西部地区虽经过了长期的西部大开发建设,但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硬性约束,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能力仍较弱。

全国民生福祉指数年均增速2.77%,区域层面呈现“东北—南部沿海—北部沿海—东部沿海—西北—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依次递减,而增速则呈现“西北—西南—黄河中游—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东北”依次递减。具体来看,一是区域民生福祉指数已呈现逐渐加快的区际协同趋势,沿海地区优势明显,但中西部已经呈现不断加快的追赶效应,民生福祉的地区平衡性在增强;二是民生福祉导向下区域协同发展的趋势不断明晰,这对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经济发展质量指数

如表2 所示,2002—2018年全国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年均增幅1.58%。区域层面呈现“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北部沿海—东北—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西北”梯度缩小,而年均增速则呈现“西南—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中游—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东北—东部沿海”逐渐下降。从波动周期来看,周期跨度逐渐缩小,空间收敛趋势凸显。这说明随着区域平衡战略的不断推出,经济结构布局调整的不断优化,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得到释放,出现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追赶效应”,经济发展质量差距出现一定幅度缩小。总体来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增速稳定,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但已出现区际收敛趋势,且调整速度加快,这些都为经济发展的强度、稳定性和合理性奠定了数量基础,中国逐渐进入经济发展速度提升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提升的协同发展之路。

表2 全国及其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数

四、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异

(一)总体差异

如图2 所示,2002—2018年全国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总体基尼系数呈现持续缩小趋势,年均降幅为3.56%,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距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不断增强。分阶段来看,2002—2007年、2008—2012年和2013—2018年总体基尼系数年均降幅分别为3.62%、5.53%和2.82%。由此可见,中国省际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总体差距不断缩小,且阶段性明显。2001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使沿海地区凭借加工贸易优势迅速实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拉大了区域间差距。2008年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政府大规模基建投资的助推下,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13年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均衡性不断增强。

图2 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总体差异与区域内差异

从差异的组成结构来看,2002—2018年全国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异以区域间差异为主,贡献率为89.00%,区域内差异次之,贡献率为6.17%,超变密度最小,贡献率为4.83%。总的来看,一是区域间差异为主,但已出现逐渐缩小趋势,但其贡献率仍维持在85%以上,长期来看区域间差异的缩小仍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提升的首要任务;二是区域间差异持续缩小,但其贡献率反而上升,说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互联互通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超变密度出现下降后上升趋势,而其贡献率在2014年后缓慢提升,说明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逐渐增强,加强跨板块经济协作和全局性发展仍需要进一步规划部署。

(二)区域内差异

如图2 所示,2002—2018年全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区域内差异呈现“北部沿海—西南—西北—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依次递减。其中,北部沿海呈现阶段性波动下降趋势,西南地区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西北地区呈现下降后维稳趋势,东部沿海呈现阶段性持续下降趋势,东北地区呈现波动上升后下降趋势,而长江中游在2006年后长期平稳。值得注意的是,南部沿海和黄河流域的内部差异存在扩大趋势,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在实施中仍需重点关注区域协同发展的“木桶效应”,实现区域差距缩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目标。

(三)区域间差异

如表3 所示,2002—2018年全国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区域间差异明显。区域间差异均值大于0.10 的主要有西南与北部沿海、西南与东北、西北与北部沿海等8 组,这说明西部与沿海地区的区域间差异比较显著,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微弱,这可能是由于较大的空间距离下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异质性较强,致使其经济发展联系较少;区域间差异均值在0.05~0.10 的主要有黄河中游与南部沿海、西南与长江中游、西南与黄河中游等15 组,这说明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区域间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缩小,经济发展质量的协同性仍需增强;区域间差异均值小于0.05 的主要有西北与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与南部沿海等5 组。由此可见,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区域间差异逐渐缩小,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不断提高,但低质量区域集聚的特征仍然显著,因而推进构建区域联动机制,防止出现逐底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严峻挑战。

表3 2002—2018年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区域间差异的均值

五、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结构分解

(一)总体发展差异的结构分解

如图3所示,从静态视角来看,2002—2018年全国经济发展质量差异的结构分解结果依次为:开放经济—绿色转型—市场治理—民生福祉—协调发展—创新驱动。从动态视角来看,各维度贡献率的演进趋势差异较大,其中创新驱动和开放经济逐渐上升,协调发展波动上升,市场治理上升后缓慢下降,而绿色转型和民生福祉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差异以开放经济和绿色转型为主,其贡献率接近60%。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和开放经济等差异的贡献率持续上升,意味着近年来推进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战略部署还需进一步贯彻落实,而市场治理、绿色转型和民生福祉等差异的贡献率持续下降,意味着近年来推进市场化转型、布局生态文明战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切实改善了区域发展的平衡性。

图3 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结构分解结果

(二)区域发展差异的结构分解

2002—2018年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差异的结构分解结果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如图3所示。(1)北部沿海的分解结果依次为:绿色转型—开放经济—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市场治理—协调发展,其中创新驱动逐年上升,绿色转型则在2002—2009年持续下降,2010—2018年缓慢增长。(2)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分解结果依次为:开放经济—民生福祉创新驱动—市场治理—协调发展—绿色转型,其中创新驱动在东部沿海缓慢下滑,在南部沿海则缓慢增长,而绿色转型在2012年前均长期出现负值,说明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经济的内部协同性较强。(3)东北的分解结果依次为:开放经济—市场治理—民生福祉—协调发展—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其中民生福祉上升后持续下降。(4)黄河中游的分解结果依次为:绿色转型—开放经济—市场治理—协调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其中绿色转型下降后增长,民生福祉则在2012年后长期处于负值,发展的共享性较为平衡。(5)长江中游的分解结果依次为:绿色转型—市场治理—创新驱动—开放经济—协调发展—民生福祉,其中绿色转型在2009年后稳定在40%,民生福祉在2015年后快速下滑,可能是由于长江中游省份在落实脱贫攻坚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战略实施中已经基本达到均等化。(6)西南和西北的分解结果依次为:绿色转型—开放经济—民生福祉—市场治理—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其中绿色转型和民生福祉在两个地区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六、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

(一)维度导向的因子探测

综合考虑多种维度的影响,运用K-means聚类将2002—2018年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市场治理、绿色转型、开放经济和民生福祉等各维度数据离散为6 类,以此为阈值进行维度导向因子识别。如表4 所示,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主要受制于协调发展、市场治理和绿色转型。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维度导向影响机制存在空间差异,北部沿海主要受制于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主要受制于民生福祉和创新驱动,东北主要受制于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和市场治理,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和西北地区则主要受制于绿色转型和民生福祉。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主导因子存在差异,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协同提升需要精准把握和重点突破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目标。

表4 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维度导向的因子探测结果

(二)目标识别的因子探测

综合考虑多个目标的作用,运用K-means聚类将2002—2018年创新投入、创新效能等15个目标数据离散为6 类,以此为阈值进行目标因子识别。如表5 所示,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主要受制于脱贫攻坚、创新投入、城乡协调、市场协调和资源损耗等。分区域来看,经济发展质量目标识别的空间差异仍旧明显,沿海地区主要受制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社会福利的综合作用,东北地区主要受制于市场活力、环境规制和社会福利的综合作用,长江中游地区受制于脱贫攻坚和创新投入的综合作用,黄河中游、西南和西北地区则主要受制于环境规制、脱贫攻坚和社会福利的综合作用。因此,降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差异的前提就在于识别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差异形成机制的异质性,既要以多维度的目标识别优化为导向,又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异质性的提升路径。

表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目标识别的因子探测结果

(三)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

如图4所示,进一步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深入分析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从创新驱动导向来看,创新驱动导向及其创新投入和创新效能等目标均显著影响中国及其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这说明创新驱动导向下通过创新投入的提升和创新效能的优化能极大驱动经济行为与经济活动的科技化赋能,进而促使创新体制和技术革新与生产力优化高效对接,形成区域创新实力助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作用机制。从协调发展导向来看,协调发展导向下城乡、产业和区域的协调发展会显著推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协调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主导影响维度,且对于不同区域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以城乡、区域和产业的发展目标协调是目前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区际互动合作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这说明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不仅具备地理单元的统一性,也存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同质性,因而切实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推进制造业升级,是将协调发展内化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从市场治理导向来看,供需平衡和市场活力的提升能显示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无论是以为增长而竞争的地方政府博弈,还是释放市场潜力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企业间博弈,都能有效反映市场治理所具有的发展效能。其中,市场活力对东北影响最为显著,这意味着东北经济发展的破局就在于要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首要目标,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中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分工,持续提升其资源配置水平。从绿色转型导向来看,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尺度。资源损耗、环境治理和污染排放等目标均显著影响全国及其不同区域,尤其是对于黄河流域、西南和西北地区而言,应坚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绿色生产方式深度嵌入到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中,维持经济质量提升与生态文明的平衡,从而在源头上实现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从开放经济导向来看,开放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受制于世界政治格局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开放水平和开放效果等目标对各区域经济质量提升的影响力度普遍较小,开放经济导向下区域经济动能转换面临路径调整的挑战,一方面要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提升,另一方面也要以国内市场平衡发展为依托,发挥不同区域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合作中的内外联动优势,形成内部要素流动与外部商贸拓展相联动的开放效应。从民生福祉导向来看,脱贫攻坚、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等目标均显著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尤其是脱贫攻坚和社会福利在极大驱动着地方发展路径的调整和优化,这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人本思想,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主要目标,走文明发展之路的集中体现。通过民生福祉导向下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机协调,能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性瓶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治理相统一。

图4 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

七、结论与建议

本文构建了涵盖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市场治理、绿色转型、开放经济和民生福祉等6 个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机制,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动态评价,运用Dagum 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法剖析其空间差异并进行结构分解,提出“维度导向—目标识别—机制探测”的研究框架,通过地理探测器识别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差异的主导因子,进而对其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揭示和解释。研究发现:(1)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市场治理、绿色发展、开放经济和民生福祉等维度导向指数均存在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递减趋势,空间差异显著。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增速稳定,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呈现“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北部沿海—东北—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西北”依次减小的趋势。(2)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总体差异呈现持续缩小趋势,以区域间差异为主。经济发展质量的区域内差异呈现“北部沿海—西南—西北—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依次递减,而区域间差异在逐渐缩小。(3)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差异以开放经济和绿色转型为主。其中,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和开放经济等差异的贡献率持续上升。分区域来看,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西北地区均受制于绿色转型、开放经济和民生福祉,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均受制于开放经济、民生福祉和创新驱动。(4)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主要受制于协调发展、市场治理和绿色转型等维度,脱贫攻坚、创新投入、城乡协调和市场协调等目标。分区域来看,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东北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受环境规制、脱贫攻坚和社会福利等目标的影响明显,东部和南部沿海受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社会福利等目标的影响明显。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制定全方位框架下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提升方案。应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引导,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为逻辑主线,以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等维度导向为实践突破点,通过有针对性的质量提升策略来提高不同区域较低的维度导向指数,从而全面推进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提升。二是制定全时空视角的经济发展质量协同提升策略。应挖掘经济发展质量较高区域的发展经验,提升其辐射和带动作用,进而增强八大区域间的有效互动机制,推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和土地等要素自由流动,从而推进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协同提升。三是全面把握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结构分解结果,有效促进不同维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贡献趋同。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要加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能力,东北地区需要持续提升市场治理水平,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需要不断改善环境质量,西南与西北地区需要持续推进绿色转型、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四是将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机制变量。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异质性演化特征,坚持中央统筹与地方引导相结合,促使创新体制和技术革新与生产力优化高效对接,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区际互动合作,释放内部要素流动与外部商贸拓展相联动的开放效应,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协同提升。

猜你喜欢
福祉驱动区域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数字十年·民生福祉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建优美生态 谋百姓福祉
创造健康红利 增强人民福祉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