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有这样一句话:“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可见图画在小学低学段教学中不可或缺,且统编版教材的插图已突破装饰作用,更起着教学辅助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认识,注重挖掘并处理好教材插图中的一些细节,为阅读教学服务。
一、巧用插图导入,点燃思维火花
统编版教材的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故事性文本的插图更是童趣盎然。加之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识字量较少,他们往往更容易被教材的插图所吸引。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特征,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插图资源。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再根据插图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疑问,让孩子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例如在教授《棉花姑娘》与《小壁虎借尾巴》等课文时,笔者发现很多教师都是用课外收集过来的棉花、小壁虎谜语来导入新课,虽然谜语也能极大地调动低学段学生的兴趣,但却达不到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效果。如果仔细研究课文插图,就会发现课文每一幅插图都表示故事发展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第一幅插图与最后一幅插图链接起来,让学生观察比较。有学生说:“第一幅图的棉花姑娘低着头,而且眉头紧皱着,第二幅图棉花姑娘的眉头舒展了,还露出了微笑。”也有学生说:“第一幅图的棉花姑娘的叶子有一些枯黄,而第二幅图棉花姑娘的叶子是碧绿的。”此时教师可趁机追问:“你们观察真仔细,一下子就发现了图中的秘密,你们知道为什么奄奄一息的棉花姑娘后来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呢?”有的学生猜测道:“可能是天气变暖和了。”也有学生说:“可能是七星瓢虫把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正当学生众说纷纭时,教师适时引导:“看来同学们意见不一样,那我们就赶紧走入课文,看看棉花姑娘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在这样的大问题指引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点燃,阅读开始变得有目标,读得兴趣盎然。
又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教师可以借助教材的第一幅插图导入,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基本上都能够说出插图的信息:一条蛇咬住了小壁虎的尾巴,小壁虎拼命地挣断尾巴逃跑了。接着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悬念:“断了尾巴的小壁虎,好可怜啊!请你猜一猜,它可能会向谁借尾巴呢?结果怎么样呢?”学生纷纷大胆地预测课文,此时“沉默是金”的课堂瞬间热闹起来。且学生非常想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他们很快就全身心潜入文本,获取信息。
教师引领学生在有效分析插图信息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预测,不仅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对接下来的课文阅读活动充满期待。以插图设置疑问的形式导入,不仅能点燃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受力,而且有利于教师后续阅读教学活动的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二、依托插图情境,点亮阅读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受认知水平、认识能力以及生活阅历的限制,有时候他们难以在语言文字与语言形象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于是就会在课文内容理解上产生困难,而且有的词语,教师也很难一时用语言向学生表述清楚。因此,教师要用好插图的解释功能,为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语言形象思维的发展。
1.借助插图,主动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那些涉及到阅读理解关键处的生字词。如果不精心设计,识字教学过程就会极其乏味、枯燥,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一旦对字词的理解不到位,学生就很难体会文本的内容与情感,更谈不上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突出,容易被课文形形色色的插图吸引,产生丰富联想。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意插图与识字的关系,让插图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提高识字的兴趣与效率。如在《小猴子下山》这一篇课文中,共有12个生字需要认识,其中“掰、扛、扔、摘、捧、抱”与手有关的动词,此处教师可以借助课后的插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发现这几个动作都跟“手”有关,再请一两个同学模仿插图的动作,其他同学观看角色扮演,说一说相应的句子。在这样的识字情境中,学生从插图走入文字,从文字生成具体的动作,真正感受到汉字是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的语言符号。与此同时,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学会了使用生字说句子,发展了语言能力。整个过程轻松有趣,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更强了。
又如《咕咚》中的“拔腿就跑、一个跟着一个”等词语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一、插图二,让他们说一说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学生会说:“小兔子听见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很害怕就迈开腿,跑得飞快!”“其它动物看到小兔子边跑边叫,害怕极了,先是小猴子跟着跑,后来狐狸、山羊、小鹿、大象都跟着跑起来。”通过图片,学生不仅知晓了“拔腿就跑、一个跟着一个”的意思,还明白了动物们害怕的心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接下来,让同学们扮演故事角色时,学生能够表演出害怕的心理,也不会一窝蜂的挤在一起,而是会按照顺序,一个接着一个跑。从看图到说词再到表演,从观察能力到语言表达能力再到综合表演能力,这样识字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识字效率高,而且孩子的各种能力也都得到了发展。
2.图文对照,梳理课文
教材中的插图除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语,还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统编版一年级下册共6篇故事类课文,根据表格统计,课文的插图数量多且内容丰富,每一幅图基本上都有相对应的自然段落,除了《動物王国开大会》篇幅很长,共18个自然段外,其余文本自然段落与课文插图数量差不多相当的。
《动物王国开大会》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长篇幅文本,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比较有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笔者出示了打乱顺序的插图和故事情节的自然段落,让学生匹配插图与故事情节的自然段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边看图边读故事,根据故事中出现的某个动物与插图一一匹配,最后读懂了故事内容。相比较而言,《要下雨了》《棉花姑娘》《咕咚》以及《小壁虎借尾巴》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没那么大,笔者就直接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回答这幅图对应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落的方式来梳理课文。
3.结合插图,揭示道理
故事类文本理解难度不大,但要求低段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精心的引导。例如课文《咕咚》通过动物们跟跑,揭示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盲目跟风的道理。
为了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笔者根据《咕咚》的最后一段:“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笑了?”在课堂上,这个问题遭遇了冷场,只有一两个优秀的学生能够回答上来。下课后,笔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原来是前面环节铺垫的不够,也没有挖掘课文的插图,且问题提出得太突然,所以学生才领悟不到文本的道理。于是在另一个班上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一部分文本对应的课文插图,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并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景:我是记者鹦鹉,据说森林里发生了一起大型逃亡事件,现在我来到第一现场为大家报道。刚刚这些奔跑的动物都在湖边大笑,我先采访其中一位“心宽体胖”的壮士。
师:大象先生,听到大家都叫,“咕咚”来了,可怕极了。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我从来没有听说“咕咚”是什么,看到大家这么害怕的样子,肯定是一个大怪物,于是我就跟着跑了起来。
师:为什么你现在不跑了,来到了湖边?
生:刚刚野牛拦住了我,问我“咕咚”在哪里?我见过没有?我都回答不出来。只有兔子知道是在湖边,所以我们就过来看一看。
师:现在你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嗎?
生:我知道了,原来是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师:现在你知道了结果,还害怕吗?
生:不怕了。
师:通过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我要向野牛学习,遇到事情之后要独立思考,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不随便跟着大家乱跑。
师:是啊,这头大象通过这件事情,明白了遇到事情后要冷静,独立思考,不盲目随从。我再采访一下其他的小动物,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
整个过程,笔者结合课文插图,创设了现场采访的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快速进入文本中的角色。角色在他们的心中活了起来,学生仿佛来到了湖边,他们一下子就具有了该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这样的师生互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揭示故事道理也变得水到渠成。同时,也为下一步故事复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运用插图支架,复述故事文本
小学低学段是学生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除了口语交际课堂,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创设更多的语言表达情境,帮助学生从无意识“学”语言到有意识“习”语言。故事类文本的结构大都具有反复、类似的特征,低学段的学生在学习这一类文本时,基本上都能够结合插图提取关键词语。不管是朗读还是提取信息都是一种语言输入的方式,而复述故事是一种语言输出,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复述课文并不是照搬课文内容与机械背诵,而是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课文的内容。
1.以图促说,内化语言
尽管并不需要学生一字不差地照搬故事内容,但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表达习惯以及知识水平等原因,他们在复述故事时不是在顺序上颠三倒四就是内容上丢三落四。不过,低学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对课文插图感兴趣,插图不仅是一张图片,还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故事内容相辅相成,因此可以为学生讲故事提供语言支架。
在一年级下册的故事类文本中,《小猴子下山》与《小壁虎借尾巴》安排了复述教学。从课后习题中可以发现,一年级下册复述教学侧重于结合插图、关键词等支架,说出文本主要情节即可。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复述教学,该篇课文的插图与文本段落一一对应,且1-4自然段结构相似。笔者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课文都是采用“小猴子走到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来构段的,这样一来,零碎的信息就变得系列化、逻辑化。在梳理完文本的基础上,黑板上已形成了完整的板书,学生再借助板书(教材插图、关键词句)来记忆、存储、提取故事内容,那么复述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
2.以图促想,补白故事
《小猴子下山》的插图色彩丰富,生动地再现了小猴子下山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以及追兔子时的情景。其中“小猴子追兔子”与“空手而归”两幅插图中的小猴子心情、动作对比明显,可课文却对此没有描写。于是,笔者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练习补白:小猴子看见了小兔子,他的表情怎么样,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后来,小猴子空手回家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在笔者的点拨下,有的学生观察仔细、想象力丰富,能够创造性地讲故事:“……小猴子抱着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它看见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在草丛里蹦蹦跳跳的。它想跟小白兔玩耍,于是就扔掉了西瓜。‘咔嚓’一声,西瓜摔碎了,小猴子看也不看一眼,继续去追兔子。可是兔子跑得太快了,一会儿就跑进了森林里,森林里雾蒙蒙的,小兔子不见了。小猴子难过极了,只好一边叹着气,一边挠着头,落寞地回家了。”在这里,学生在观察插图、放飞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口语表达,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这种由补充插图空白到补充文本空白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了从语言到画面再到语言的表达转换过程,实现了语言和思维的双重训练。
总之,统编版教材中大量的插图给教学增添了斑斓的色彩,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与思维特征,在把握教材、分析文本的基础上,用足用好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获第十六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