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用文字记录时代影像

2022-03-24 08:02童志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3期
关键词:杜甫诗人诗歌

童志国

在古代诗歌的学习中,诗圣杜甫的作品是一座不能绕过的山峰。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杜甫的诗歌世界,读懂诗圣那一颗伟大而具有悲悯情怀的心灵,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不可否认,在唐代众多杰出的诗人中,杜甫是语文教材中选文量较大的一位诗人,且体裁较为完备,有绝句、律诗,还有古体诗。但有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自小学到初中,古代诗歌教学都是单篇教学,没有形成一个序列,杜甫诗歌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这种零散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诗圣只存有一个忧国忧民的标签式评价,除此之外就是多会背诵几首诗而已。学生难以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不能与诗人产生共情、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杜甫诗歌的教学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凝炼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18个学习任务群统整高中语文课程内容,拉开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序幕。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引下,语文学习方式也要产生相应的转变。“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1]与这种学习方式遥相呼应的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全新的编排方式——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结构,从人文主题角度看,每一个单元其实就是主题阅读和群文阅读。新教材的单元编排方式强调整合式大单元教学,是在教材层面对“新课标”学习方式转变的回应。一线教师要做的,不是固执地回避,而应该是积极去应对。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群为“文学阅读与写作”,人文主题为“生命的诗意”,第8课辑录了三首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高》和白居易《琵琶行》,其中前两首诗是教读课文,最后一首是自读课文。按照新教材的大单元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将前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从而领略唐代两位伟大诗人不同的诗歌风格,感悟两种不同的诗意人生。但笔者认为这样做,仍然只是重复以前单篇教学的格式,学生对杜甫的认识只不过是多学了一首《登高》而已,无助于学生深入读懂并理解诗圣其诗其人。

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整合杜甫重要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进行群文阅读,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杜甫推介给学生,指导学生从诗圣身上汲取精神力量,锤炼自己的心性、开阔自己的胸怀,走好脚下的人生路。

二、篇目的选择

众所周知,杜甫是一位高产高质的诗人,据统计,其被保存下来的诗歌约1500首。那么问题随之而来,在杜甫诗歌专题阅读教学中,该选择哪些诗歌呢?或者说哪些诗歌有助于学生认识一个立体的杜甫呢?

要较为全面地理解一位作家,历时性地考察其作品是一个可行的方法。纵观杜甫的一生(公元712-770年),一般将其分为四个阶段:早年漫游时期(公元731-745年)—长安十年期间(公元745-755年)—任职左拾遗、流亡时期(公元755-759年)—漂泊西南时期(公元759-770年)。在这四个阶段中,择取杜甫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到3首作品,指导学生进行专题学习无疑是个捷径。如前所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学过杜甫的不少诗歌,但这些诗歌一是分散在各个年级不同单元的教学中,没有系统性,二是这些诗歌也不是按照杜甫人生阶段选编的,呈现出杂乱的状态。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选编了杜甫的《绝句》,此诗写于公元764年,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有了暂时安定的生活,而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则选编了杜甫早年漫游时创作的诗歌《望岳》。这样的编排方式、间歇性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读懂、理解杜甫。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了杜甫六首诗歌:《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月夜忆舍弟》,在时间序列上同样也是凌乱的。但我们可以此为基础,再适当的补充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从而组合成一个历时性的杜甫诗歌阅读专题。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拟选择如下的诗篇,作为杜甫诗歌专题阅读的篇目:①《壮游》《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略读)、《望岳》(精读);②《忆昔》《春望》《石壕吏》(略读)、《月夜》《月夜忆舍弟》(精读);③《登高》《旅夜书怀》(精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略读)、《春夜喜雨》(略读)。其中一些诗歌虽然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但站在高中发展思维的角度来阅读,肯定与初中时的以感性为主的阅读不同,故根据需要采取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

三、實践性操作

如果我们只是按照上述拟阅读的篇目顺序来指导学生进行专题阅读,就只遵循了历时性的顺序,未免显得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倒嚼甘蔗法,指导学生从阅读杜甫的《登高》和《旅夜书怀》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这是一位怎样的老者?然后,追根溯源,设置疑问:他曾经是一位怎样的青年?在青年与老年的落差中,学生自然会追问: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他是如何度过的?遵循这样一条思路,在激发学生探求好奇的求知欲上,我们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杜甫诗歌专题,以期能真正走近杜甫,最终走进杜甫诗歌描写的世界,了解杜甫、体认杜甫,并从杜甫“这一位”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走好当代年轻人的人生路。

(一)这是一位怎样的老者

学习任务:精读《登高》和《旅夜书怀》

1.在诵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首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诗歌,然后谈一谈自己朗读时要使用怎样的节奏、腔调、语速、轻重音以及表情等等。从诗歌教学的层面看,朗读就是用声音感性地理解诗歌,学生读得如何往往与其理解程度成正比。当学生都能认同要以低沉、压抑的语调,以悲伤、苦涩的感情,以缓慢、延长的语速来朗读这两首诗,这说明学生基本上读懂了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其次要指导学生理解这两首诗中的关键词句。如《登高》中的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此联包含八层意思,我们可以据此设问:你读出了几层意思?并指导学生以关键词“作客”为突破口,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再如《旅夜书怀》中的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一联中的“岂”和“应”该作何解?杜甫在这一联中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些都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语气的假想去作贴合文本、作者的解读。最后,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在情感上与杜甫真正达成共鸣、共情。

2.在描述中感知诗人形象

不可否认,景与情、象与意是古典诗词中两对很重要的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解读古典诗歌就是要理清、读懂两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语言的理解和读懂的基础之上。

具体而言,在感知诗人形象时,要抓住两首诗中的主要景象和意象,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在《登高》中,主要的景象体现在前两联的登台所见所闻,主要意象有“鸟”“落木”。在这里,我们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缘景明情,置身诗境,在想象中去还原诗人描绘的境界,体会诗人的情意,感知诗人的形象。我们可以要求以散文化的语言,将凝练的诗歌语言“泡开”——展开描写性写作。如对首联可以这样展开描写:一位老人独自站在长江之滨的高台之上,一阵阵秋风席卷而来,吹散了他凌乱的花白头发,吹动着他破旧的衣裳,一股股寒意侵入皮肤;仰头望去,是碧净高远的天空,目力难以穷尽;在呼呼作响的秋风中,耳畔传来猿猴一声声凄厉的长啸。他慢慢地移动视线,在水清沙白的江渚上空,有一只迎风飞翔、盘旋徘徊的飞鸟,在匆忙地找寻归巢的路。首联中重要的意象“鸟”,被学生描述成一只孤单的飞鸟,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却能与诗人的形象吻合,并能引人遐想:这只在苦苦找回归巢之途的飞鸟,何尝不是诗人现实处境的真实写照呢?经由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学生不仅读懂了诗歌首联的内容,更感知了诗人杜甫登高望远时的孤寂和悲凄。

在《旅夜书怀》中,我们指导学生抓住前两联“旅夜”的“景语”去体会诗人“书怀”的“情语”。当然,也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来表达本诗的前两联的“景语”,比如用速写的方式勾勒出诗句的内容。当然,这种“跨界”不是乱弹琴,因为学生选择什么入画,增加或删减什么,其前提是读懂了诗中的意象、认同了诗人的情感。其次,紧扣颔联诗人“反语”的表达,读出诗人内心的不平和愤懑。最后点拨学习抓住尾联中的意象“沙鸥”,去揣摩和体味诗人的情意,并整体感知诗人飘零者的孤独形象。

在解读诗人形象的环节,我们既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借用“学习性写作”支架,完成对诗歌内容的理性解读和对诗人形象的认知;还可以通过“跨界”阅读的方式,完成“诗画”转化,从而达到激趣和准确解读的效果。但值得强调的是,这些学习方式都是语文性的,即建立在对诗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之上。

3.在探讨中分析艺术风格

在学情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都知道并能脱口而出杜甫诗歌的风格特征——沉郁顿挫,但“沉郁顿挫”是什么意思?以及其在这两首诗中是如何体现的?学生则一头雾水。

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思维训练,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养成等需要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在探究中提升和发展自己的思维水平,以往那种结论灌输型的教学方式必将被无情遗弃。在分析杜甫诗歌风格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比较法等思维方法来加以概括。具体操作可以分以下步骤:一、通读杜甫的《登高》和《旅夜书怀》,尝试概括作者情感表达上的特点。二、在诗歌境界的呈现上,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三、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杜甫诗歌的风格。四、用得出的结论,分析杜甫的诗歌《登岳阳楼》。

经过讨论,师生大致得出如下学习成果。一是杜甫诗歌中表达情感有深沉郁积苍凉的特点,此可以称之为“沉郁”;这种“沉郁”情感的表达不是一泻千里,而是由高到低,由历史到个人,从境界的阔大到狭小,从而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态势,此可称之为“顿挫”。二是,在《登高》中,诗歌前两联由空间的阔大、意境的雄浑,到后两联对个人命运的描述上,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由高昂到低沉,是为“沉郁顿挫”。在《旅夜书怀》中,诗歌首联聚焦个人卑微的命运;颔联转到写旅夜中所见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璀璨的星月,写景雄浑壮阔;后两联又回到个人悲苦的人生际遇和漂泊无依的凄凉归宿上,境界整体呈现出“小—大—小”的起伏变化。三是,杜甫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总体上是悲凉的,情绪是压抑、低沉的;但在表达上,力求呈现出一种变化感,不是一味地低沉郁积,也不是一味地雄浑壮阔,而是两者交叉使用。原因在于,诗人原本强烈的情感在理性思维和矛盾心理的调控下,并非汪洋恣肆,喷涌而出,而是顿挫有变化。四是,《登岳阳楼》也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一个典范。

当然,杜甫的诗歌并非全部“沉郁頓挫”,也有轻松喜悦、细腻动人的诗作,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春夜喜雨》等。

(二)他曾经是怎样的青年

学习任务:略读《壮游》《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精读《望岳》

在了解了杜甫晚年多病凄苦、漂泊无依的真实处境后,学生不仅要问:诗人曾经是一位怎样的青年?年轻时的杜甫具有怎样的风采?

1.略读《壮游》,认识少年杜甫

《壮游》一诗大约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当时杜甫卧病在夔州。这是一篇自传性的叙事诗,诗歌从幼年学诗写起,历叙漫游齐、赵,洛阳失第,长安十年,经安史之乱到滞留巴蜀的生活全过程。从诗歌的前半部分看,年幼的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幼年早慧,才思敏捷;“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可见其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的文人雅士,生活相当优游优越,能够全方位地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性格豪放,爱好饮酒,嫉恶如仇,为人刚正。

2.略读《奉赠》,了解杜甫政治理想

本诗作于天宝七载(公元748年),杜甫时年37岁,居于长安。而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宰相李林甫命尚书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一律不予录取,并表贺朝廷上演了一出野无遗贤的闹剧。杜甫此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向韦济告别。在诗中杜甫陈述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潦倒的苦况,并对黑暗的现实有所抨击。在本诗中,杜甫毫不遮掩地向尚书省左丞韦济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满怀信心,自认为能很快身居要职,并且有才华辅佐当世君王,使他在尧舜之上,要使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朴淳,然而黑暗的现实却让他四处碰壁。

3.精读《望岳》,了解杜甫理想情怀

上述两首诗都是古体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精读;我们可以选杜甫早年的一首诗作《望岳》来解读杜甫的理想和情怀。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杜甫到洛阳应进士举,结果落第而归。第二年,二十四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杜甫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望岳》即在漫游途中所作。一般认为,这首诗通过对泰山雄伟磅礴景象的描绘,高度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壮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出其早期诗风昂扬向上的特点。

因为《望岳》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所以此次精读我们不在诗歌内容和表达情感上过多纠缠,而是将重点放在“炼字”上,从“凌”与“临”表意上的差异,推敲尾联用哪个词更恰切、更能切合诗人的本意。这样的处理,既彰显了语文课的特质,也与要体会青年杜甫的心胸情怀的教学目标一致,还能体现高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历练的特点。据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学习任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早年诗作《望岳》中尾联,历来为人称道,流露出诗人青年时代远大的志向。但有的诗集版本将尾联写作“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小明同学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所学古诗文,谈谈你的理解。

经过笔者师生查阅资料,集思广益,最终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通常意义上都将“凌”理解为“登到高处”,但事实上“凌”并无此意。王力先生的《古汉语词典》中“凌”的义项有:①积冰(名词);②冒(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凌”的义项有:①侵犯;欺侮。②逼近。③升高,在空中。考察这三个义项均与诗意不协。而“临”有“从上往下看”的义项,如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还有今天仍在使用的词语“居高临下”。曹操《观沧海》的首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似乎最能说明问题。诗句中的“临”若理解为“到达、登上”可能不准确,应解读为“居高望远”,惟其如此,“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海上壮阔之景才能尽收眼底。同样的道理,杜甫唯有“会当临绝顶”,在泰山之巅居高望远,才能“一览众山小”,甚至“一览小天下”。如此,诗人的年轻气盛和壮志豪情就能与巍峨雄浑的泰山相得益彰。概言之,就杜诗尾联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整首诗的意境来说,用“临”似比“凌”更为准确。

至此,通过三首诗的略读与精读,学生大致了解了杜甫的政治理想和心胸情怀,并能在胸怀壮志的青年杜甫和飘零无依的暮年杜甫的对比中,油然而生疑问:他的一生还经历了什么?到底是什么一直在打击一颗豪情万丈的心?由此自然过渡到第三环节。

(三)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

学习任务:略读《忆昔·其二》《春望》《石壕吏》、精读《月夜》《月夜忆舍弟》

1.《忆昔·其二》《春望》《石壕吏》联读:对比中见证社会变化

《忆昔·其二》作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诗题虽为《忆昔》,其实是借古讽今之作。“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这十句追述了开元年间(公元712-741年)国强民富,盗乱息止,民风淳厚,政治清明,一片天下太平、和乐安定的盛世景象。

《春望》作于至德二年春,即公元757年春,此时安史之乱已经开始了三年。身處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诗中作者通过“草木深”表达了强烈的黍离之悲;通过“花溅泪”“鸟惊心”等描写,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时伤世的深沉感情;通过“家书抵万金”叙述,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同时也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则相当于一个特写镜头。眼前都城一片衰颓景象,诗人内心焦虑至极,却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短浅的白发。头发变化的背后,折射的是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此时读者能体会到一位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诗人形象。《石壕吏》则作于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冷酷,反映了因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通过以上三首诗的联读,学生会发现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经此转折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也能感知诗圣用自己的笔触忠实地记录历史的大家风范。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兵车行》和“三吏三别”中其他诗篇,进一步了解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等带来的破坏,并具体感知杜甫诗歌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的四个特点——“严肃的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2]。

2.《月夜》《月夜忆舍弟》联读:走近真实的“这一个”

精读《月夜》的主要方法,我们拟采用设疑激思法。大致流程为:先提供本诗创作背景:公元756年六月叛军攻进潼关,杜甫携带妻小逃亡到鄜州,寄居羌村。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于八月间北上延州,打算赶到灵武,替朝廷出力。但是当时叛军的势力已经延伸到鄜州以北的区域。杜甫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抓住,送往沦陷的长安。在一个月夜,杜甫对月怀人,写下这一名作。

然后指导学生通读诗歌,初步读出矛盾——诗人在长安,看到的是长安之月,并由此生发思乡念家之情,所以首联应为“今夜长安月,羁中只独看”,而不应该是“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在学生了解了古典诗歌有从对面着笔的写法后,我们可以补充类似的诗歌,加深学生对这一写法的理解,比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最后,指导学生聚焦诗眼“独看”和“双照”,并与《述怀》中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参读,则不难发现“‘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3]。当然,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参读《羌村三首(其一)》,乱世之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是常态,亲人团聚、骨肉重逢反而让人不可思议,杜甫用生动的语言,将其与家人在战乱中重新聚首时,悲喜交加、恍如在梦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从而感动了一代代读者。

而同为月夜怀人的作品《月夜忆舍弟》,在写法上则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诗在精读中,我们着重要求学生读懂两点:诗家语的无理而妙和反常,这主要体现在诗歌的颔联。众所周知,普天下共享一轮明月,事实上在任何地方其亮度是无区别的,但诗人却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最亮。将自己的心理幻觉甚至是错觉,说得如此地肯定和不容置疑,于事实扞格不入,但它却极为真切地表现了作者思乡、思念兄弟的情感。于事理不合,于情理却无违,是为无理而妙。这与金昌绪《春怨》以及李益的《江南曲》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颔联在句法运用上非常老道。诗家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反常,而倒置则是诗家语的一个常见表达方式。颔联要表达的意思是“今夜露白”和“故乡月明”,然而杜甫将语序改变了,语气语势便为之一振,化常态为神奇,成了诗家语。将“露”和“月”前置,突出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心理感受,自然而合乎情理。在这一环节,为了夯实学生对诗家语中倒置表达的理解,我们可以补充杜甫《秋兴八首(其八)》中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实例。当然,学习这首诗,除了感知杜甫高超的艺术才华之外,还要让学生从此诗中感知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心灵轨迹。“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4]这句话恰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真实心态的最好说明。

(四)质疑启思:认识现实中的杜甫

经由以上三个环节对杜甫诸多诗歌的学习,学生对杜甫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变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诗圣忧国忧民的形象于学生而言,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标签式评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有温度、有温情。

然而,现实中的杜甫为人如何呢?诗歌中的诗人形象能否与现实中的作者画上等号呢?我们可以将《新唐书·杜甫传》中的一段描述杜甫性格的文字摘取出来,供学生思考:“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着重引导学生从家庭教育、时代风气所形成的性格特点角度去分析,最终去认知一个真实的甚至有些缺点的杜甫,而不能也不必将诗圣神圣化。此外,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冯至的《杜甫傳》,让学生读出一个真实的去掉光环的杜甫。

四、结语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新课标”中提出的情境化、项目式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我们在杜甫诗歌专题阅读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化学习任务:请尝试给杜甫编一本诗集。要求:(1)选择的诗歌能体现诗人人生各个阶段的思想状况;(2)为每首诗歌编制一则创作背景;(3)为每首诗歌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4)为你所编撰的《杜甫诗集》写一段推介词。在推介词的写作环节,有学生这样写道:跨越整个盛唐,亲历世事变迁,描绘时代影像,一颗心灵如此执着。年少时,他胸怀天下,期望建功立业;十年长安的寄居经历,使他认识到现实的残酷;是谨小慎微地侍奉皇帝,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向人民?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后者。晚年虽然漂泊无依,但他关注国家命运、挂怀百姓的情怀始终不改。他用笔记录下一个时代的大事小情,他用一颗紫色的灵魂为后世为文者树立了标杆。伟哉,诗圣!壮哉,诗史!这一段文字,不仅展现了小作者良好的文字功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读懂了杜甫,着实难得。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在杜甫诗歌群文阅读中,我们只能挂一漏万地择取了诗圣极少数的诗篇。但在实践中,学生对杜甫其人其诗产生了浓厚的研读兴趣,这基本上达到了我们教学的预期——走近经典,亲近经典,在阅读中涵养性灵,在写作中优化表达,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2.

[2]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中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10.

[3][4]萧涤非等著.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51;504.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指向培养高阶思维的高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K2102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杜甫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登高
七月诗歌
“诗人”老爸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愤怒
绝句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诗歌过年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