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红艳
幼儿急疹中医学又称之为“奶麻”,由人疱疹病毒6型(HHV-6)、7型(HHV-7)感染所致。初期多表现为急性发热、高热不退,少数患儿可突发热性惊厥: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呈鲜红玫瑰色,压之褪色,多分布于躯干、面颈部,四肢少见,大多在2-3天后即可自行消退,疹退无脱屑、无色素沉着。部分患儿可同时出现咳嗽、呕吐或腹泻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症状,或合并高热惊厥,易被误诊漏诊。
1.注意小儿及其家人手口卫生。勤洗脸,勤洗手,经常擦洗婴幼儿的玩具;家长喂哺时应注意手部清洁,尽可能不要亲吻幼儿口唇,不要共用餐具、被褥、枕头等。
2.避免幼儿与该病确诊患者接触,做好个人防护。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习惯,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品,不用手揉眼睛,不随地排便,饭前便后洗手,等。
3.密切关注患儿精神状态,日常要注意营养均衡。足量饮水、充分睡眠,6月龄以上幼儿应做适当的锻炼与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提高免疫力。
4.对于已入学的幼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晨、午检。学校应做好因病缺课学生的监测工作,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和规范隔离,防止校园疫情播散和蔓延。
5.幼儿有扁桃体炎、发热伴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呕吐、腹泻等消化道感染症状时,及时就医。
6.防止二次感染。大多数患儿感染后能获得持久免疫。偶见第二次发病,可能为HHV-6、HHV-7两种不同病毒株分别感染所致,这是因为不同病毒株感染后所产生抗体间无交叉免疫性。因此,患病后痊愈儿童,仍应做好预防工作。
7.对于刚接种过其他疫苗的小儿,家长应多注意患儿的不良反应,若有疑似本病的高热不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发病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期间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多休息,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复感外邪;禁止去学校、儿童乐园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隔离期间实行分餐制,定期消毒患儿的餐具、玩具、枕巾等可与口鼻分泌物密切接触的物品,处理好患儿分泌物,衣物可至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做好室内环境的消杀灭活。
总之,幼儿急疹为白限性疾病,患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可正常进食、饮水、玩耍。幼儿急疹的临床治疗以抗病毒及对症处理为主,若患儿高烧超过38.5摄氏度,可采取物理降温,适当使用退热剂,同时鼓励患儿饮热水、热粥,补充水分,促进排汗,利于出疹。应多关注此病并发症,结合血常规、IgC检测等辅助检查手段早诊断、早治疗。
金银花、薄荷、菊花加蜂蜜、柠檬泡茶煮水,用于初期风热犯表证:山药粥,益胃健脾,用于脾胃气虚患儿:冰糖炖雪梨,滋阴润肺,用于后期肺胃阴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