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语文学科素养与思维培养结合起来,就成为要突破的难点。在实践中我认识到,儿童哲学进入语文课堂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育人目标。下面,以《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为例来进行说明。
整体设计 : 问题引领,变教为学
结合儿童哲学团体探究的基本流程,我将每篇语文课文两个课时的主要学习任务分别定为选择问题和探究问题。问题由学生提出,而不是教师设计。这样安排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目的之二是找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的起点,变教为学。提出问题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交流问题、选择问题是关怀性思维、协作性思维的体现,探究问题除了体现关怀性思维、协作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提问,第一课时的流程为:每位同学针对课文提出一个问题并在小组内分享—小组讨论并确定一个在全班探究的问题—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本组的问题—投票选出一个在全班探究的问题;第二课时的流程为:小组探究问题形成学习成果—小组在全班分享学习成果—分析整理归纳小组的学习成果,并形成新的学习成果—回顾和分享。
学习方式 : 小组探究,全班归纳
我把全班分成5个小组,第一课时提出问题、选择问题的关键环节,都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关怀与协作。以A小组为例,5位同学都在组内交流了自己的问题,并陈述了想法。在交流过程中,有4位同学的问题得到了解答,小组最终选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五位战士可以打退一群人”。全班5个小组最终产生的5个问题是:五位战士的声音为什么能够气壮山河?在选择时,明明知道会死,为什么还热血沸腾?为什么五位战士可以打退一群人?通过对五位战士的细节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他们能为了群众和大部队的安全而不顾自己?
经过每个小组对问题及理由的阐述和班级投票,最终选择第5个问题为第二课时进行深入探究的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思维导图。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呈现对问题的理解,这是一种创造。归纳整理5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形成新的学习成果,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在小组探究中,学生们找到的原因有“军人的职责”“对于敌人的仇恨”“舍己为人”“顾全大局”“胜利的决心”“爱党爱国爱人民”“信念”。我让学生将这些核心词进行分类和归纳,把它们分为浅层原因、深层原因和根本原因。最终发现“军人的职责”“对于敌人的仇恨”“顾全大局”属于浅层原因,“信念”属于根本原因。学生们对“爱党爱国爱人民”是属于深层原因还是根本原因有一些意见分歧,但是最终将其归结为根本原因。而“舍己为人”“顾全大局”,则属于五壮士的精神品质。
学习效果 : 思维舞动,情感升华
在两课时的深入探究中,学生的思考逐渐走向全面、深入。第一,多元化探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产生了深入的思考与认知。学生会思考“什么样的信念可以让他们做出这样伟大的选择?”,从而去体悟“信念”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更加敬佩五壮士的壮举,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悄然生成、扎根。第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们发现其他4个问题与选中的问题具有相关性,是“信念”让他们热血沸腾、舍生忘死。第三,通过分类、归纳和整理,學生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得到培养,也知道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回顾与分享”环节,有学生说道:“以前我只知道思维导图就是从课文中提出信息,今天我知道了还需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
儿童哲学进入语文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更懂得如何倾听、合作、尊重和包容,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学习知识与思维培养并存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