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昌
广大家长、教师亟须转变教育观念
早在20世纪90年代,笔者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谭霞灵 (Twila Tardif)搞合作研究时,听她提起她和另一位中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是考察一两岁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为了探讨母亲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她们深入众多家庭,倾听母子之间的对话,结果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很多美国妈妈对孩子说话时,常常以“Do you think(你觉得)……”为开头,例如“你觉得这样说好不好”“你觉得那样做对吗”。而在中国妈妈中,以这种句式说话的却很少见。
美国妈妈为什么这样跟她们的孩子说话呢?谭霞灵说:“因为她们尊重孩子,跟孩子说话总是用商量的语气。”
相比较,中国妈妈在对孩子说话时,大多很直接地使用夸赞、建议、命令、批评、呵斥的语气,例如“真乖”“快吃”“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结合笔者在欧美几个国家做访问学者时对国外幼儿园和学校的观察,笔者感到,要培养我国儿童的创造力、守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广大家长、教师亟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以关爱、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学生。为此,笔者用十年时间,分别主持了教育部和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两项课题,探讨从幼儿阶段到中小学阶段的“关爱、尊重、平等”的教育问题。
我们对几千名中小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我国中小学生中,因受到家长与教师关爱、尊重和平等的教育,使得人格与学校适应良好的占32%,而表面上被高度关注实际上未受到尊重,导致人格与适应能力差、主动顺从和依赖以及人格两面性的占68%。
访谈中,某市一名14岁初一男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学习成绩中等,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其父母都是工人,中专学历。他从小就被母亲打骂,当被问及“父母能打孩子吗”,他答道:“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当然能打。妈妈骂我,即便骂错了,也必须听她的,不为什么,就因为她是我妈妈。”访谈结束,天色已晚,路过教室的时候他说:“你看教室像什么?多像一个灵堂,每张课桌里都放着一个骨灰盒。”从这名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给他的心理造成了很严重的阴影,可以看到他对家庭和学校的无助感,也隐约显露出抑郁倾向。
如何转变教育观念
面对这种现实,笔者认为,我国广大家长、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转变教育观念——
第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品格教育。其中,品格教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人格教育和情感社会性教育,使孩子能够良好地适应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职场和家庭等各种环境,成为健康、幸福的人。
第二,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调动其天性中的积极成分,遏制消极成分,使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
第三,为孩子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而进行教育,使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有智有能、乐观进取、求实创造、能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关心他人幸福的人。
第四,要尽量降低教育中的功利成分,通过教育过程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个人成长,同时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人员的需求。
第五,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移风易俗功能,通過教育,传承我国文化中的精华,增强文化自信,使教育走在社会各项工作的前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实施“关爱、尊重、平等”的教育
实施关爱、尊重、平等的教育,目的是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社会技能、语言和情绪表达能力、利他精神的发展。
关爱孩子。关爱,是多数心理学流派所主张的儿童教育的重要前提。关爱,意味着喜欢、欣赏,提供保护和帮助,意味着无条件地给予甚至为孩子、为学生做出自我牺牲。
我们所做的中美跨文化研究证明,要让中学生更好地听从父母意见并接受父母在学习、考试和职业等方面的价值观,最重要的不是严格,而是给予温暖。如果父母和教师对孩子非常疼爱、关心、敏感,学生的顺从、合作行为就会比较多。反之,呵斥、冷漠、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伤害他们的自尊,他们就会不听话、不合作,不接受父母的价值观。
尊重孩子。首先要把孩子看作一个自由、独立、完整,有独特天性、人格和尊严的人。尊重意味着接纳、平视、理解和宽容地看待对方的一切所作所为。由于遗传的原因,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父母、教师应该了解和接纳每个孩子的独特天性,并根据其特点因材施教。
尊重孩子,就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沟通,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关心孩子的其他事情,经常询问孩子心里高兴的事和烦恼的事。同时,父母也把自己感到高兴和不高兴、满意和不满意的事说给孩子听,这种对等的自我表露,是和孩子成为朋友的前提。从来不向孩子表露心事的父母,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朋友,这和成年人之间朋友关系的特点是一致的。尊重和爱是相互的,朋友的核心就是亲密感、互相信赖、互相支持。
家长可以试着从一些具体事情做起,改变过去和孩子交往的方式。例如,孩子喜欢打游戏,占用了学习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其实,打游戏上瘾的孩子,自己也明白游戏占用过多时间是不对的。在这个问题上,父母需要掌握孩子打游戏行为的来龙去脉,从一开始就跟孩子商定,每天做完作业,有多长时间可以打游戏。周末跟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游泳、滑雪、滑冰、听讲座、看电影、听音乐会等,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打打游戏,感受其中的乐趣。另外,家长也应客观看待打游戏的影响也不全是负面的,它能够满足人的兴趣,使人的情绪得到放松、感到快乐,在手眼配合、反应性、空间知觉、对问题情境的解决能力等方面都有益,而这些都属于智力成分。
给孩子自由。尊重孩子,意味着给孩子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接纳孩子对自己行为的选择,重视孩子做出的独立判断。从这点而言,尊重有助于他们独立性的养成并克服对他人的依赖,进而发挥个人的内在潜力。在这种氛围下,天性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优势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挖掘潜力,更多地表现出创造性。
培养自主性。尊重、平等,既是自主学习的条件,也是实现“助人自助”的前提。这对于那些在过去生活中因某一阶段未受到积极关注、未得到应有尊重而出现心理和行为失调的学生尤其重要。可以说,尊重学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不放任自流。尊重不等于放任自流,不等于听之任之。指导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调动其天性中的积极方面,遏制消极方面,使学生生活得更快乐,使其生命更有价值,这应该成为每位家长和教师的使命。
尊重人所需的人格特征。一个尊重人的人,往往具有善良、敏感、善于共情、容忍、胸怀宽阔等人格特征。这就给父母和教师提出了自我教育的任务,因为这些人格特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学习、观察、模仿、接受教育、被他人影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每个儿童身上都有“三颗种子”
从1995年开始,我们团队在对北京市300多名儿童从2岁到现在长达26年的无干预追踪研究中发现,每个儿童身上都有“三颗种子”——
“第一颗种子”是自控力:听话、守纪律,通俗地说,就是做好别人让做的正确的事情。“第二颗种子”是主动性和创造性: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自发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能力。“第三颗种子”是情绪稳定性:情绪和情感不大起大落,善于调节情绪,使其能够适应周围环境。
“第一颗种子”有多重要?
对于婴儿,自控力将保证他们吃好、睡好、不做危险的事、生病时好好吃药,从而能够健康地成长。对于幼儿,自控力将使他们顺利地融入同伴群体,成为受欢迎的孩子,对人有礼貌、不打人骂人,能够良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对于中小学生,自控力将促使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后认真完成作业,考试前认真复习,形成良好品德,不会无节制地玩游戏,不会加入“坏孩子”小团体,顺利地升学。对大学生和成年人而言,自控力也同样重要,社会上一切不良行为和乱象,从违纪、违法到坑蒙拐骗,这些都和缺乏自控力有关。
“第二颗种子”有多重要?
如果一个人只是非常听话、遵纪守法,只做别人让做的事情,他就只能做一个缺乏主见、没有创造力的平庸的人。培养这样的学生,绝不是我国当前教育所提倡的,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过去的一千多年里,我国教师始终遵循“传道、授业、解惑”的座右铭,以教师为中心来教育学生,这是不够的。我认为,除了传道、授业、解惑,父母和教师还要做到激趣、启思、导疑。而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引导疑问,则是一种“儿童中心论”取向。我们对几十名诺贝尔奖获得者青少年儿童时代的经历进行分析发现,“第二颗种子”对他们取得高水平科学成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三颗种子”有多重要?
情绪、情感的稳定性,对人一生的幸福感或许是最重要的。过于胆怯、敏感、容易激惹的儿童身上,往往有各种内化或外化的心理问题,无论在幼儿园还是中小学,经常大哭大闹、脾气暴躁、攻击性强的孩子是最不受欢迎的,他们很难适应同伴群体生活。可以想象,这样的人走上社会、成家立业之后会面临什么处境。
在我们追踪的300多个研究对象中,在以上三个方面表现得非常好的人,其升学、就业、人格发展的结果都比较理想。而在这三个方面,从2岁起就表现欠佳的人,升学、就业、人格发展的结果就不那么理想。
这里必须补充一点,我们所说的“三顆种子”实际上是三个心理维度,它们都和人的一种重要心理特征(即气质)有关,也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其中,情绪的稳定性和遗传的关系最大,其次是主动性。从培养、训练的角度来说,自控力实际操作起来最容易,方法也最多。而培养主动性主要靠激发,而不是训练。激发就是给孩子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接触各种事物,和孩子一起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一起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展览会,和孩子一起阅读书籍,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孩子的兴趣,并选择重点加以鼓励。
孩子成长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三颗种子”都饱满、和谐、平衡地得到发展。“关爱、尊重、平等”的教育,是培育这“三颗种子”的土壤。每个人都有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婴儿受到批评时的委屈和反抗行为中就可以看出来。当孩子进入小学后,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日益迫切,如果得不到满足,会严重阻碍他们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在缺乏自尊和被尊重的氛围中,孩子通常会以违抗、敌意方式对待周围的人和社会的要求,他的自控力和情绪稳定性自然难以得到良好发展,培养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失去了基础。
孩子成长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三颗种子’都饱满、和谐、平衡地得到发展。‘关爱、尊重、平等’的教育,是培育这‘三颗种子’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