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 黄海涛
(1.江苏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3)
2019年初,英国《自然》周刊发布了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当今世界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关于过去两年学术热搜词变化的统计结果。癌症(cancer)、区块链(blockchain)、大数据(bigdata)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依次排名前四,其中大数据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三位,而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名词则是新入围。与此同时,教育(education)一词也首次进入热搜词榜单(1)赵斌、黄天元:《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变革》,《复旦教育论坛》,2019年第4期。。人工智能和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改变思政教育的模式。在思政教育者的具体工作中,人工智能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促使思政教育工作者有意无意、主动被动地进行转向。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起源于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同时深受哲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影响。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进行的,即学习的每一个方面或智能的任何其他特征原则上都可以进行精确的描述,以至于可以制造出一台机器来模拟它(2)Olaf Zawacki-Richter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 where are the educ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2019(10):1-28.。近年来,人们不断尝试研究如何让机器使用语言,形成抽象和概念,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改进自己。伴随着各种质疑和担忧,人工智能在争议中持续发展,时至今日,呈现出一派繁荣增长的图景。由此,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14年以来,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都纷纷发布了人工智能发展计划,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地区)战略。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已悄然深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并且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教育是与人工智能联系较为密切的领域之一。为了走上人工智能发展的快车道,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3)吴玲玲、胡洪彬:《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模式创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5期。。在此背景下,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当大学生思政教育与人工智能相遇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人工智能将会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我们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取得实效,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作为曾经的网络“难民”和“移民”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走进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实现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智能转向,对切实引领好“人工智能原住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工智能作为多种技术的集群,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和强算力改变着教育教学方式,大学生思政教育也概莫能外。在线学习平台、自动化评分系统、智能导师系统等逐渐走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可见,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本来面貌,智能思政——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样态正在形成。这种新样态让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延展性发展和教育成效精细化提升成为可能。
1.大学生个性化学习成为需求
传统的思政教育是基于学生的平均水平开展教育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个性化服务。人工智能的到来正在改变这种状况,它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学习途径,也使得教师能够朝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的目标迈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独特的个体,他们成长和发展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只有遵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收到真正的效果。但实际工作中,教师大多是一对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几百个学生,时间、精力、经验都难以保证,要做到全面了解、充分认识学生十分困难。多数教师只能照顾到特情学生,而对普通学生实行统一教育管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性,它的大数据、强算力可以帮助教师既掌握学生的共性特征,又能够关注学生的个性变化;既了解学生实在的学习生活情况,又能够发现网络空间里学生的另一面;既把握当下学生的横截面特点,又能进行纵向发展的观测与比较。这些都为教师全面、细致、精确分析生情、学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工智能通过强大的逻辑推演,有针对性地拟定个性化的学习教育方案,为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深度和学习方式,构建新的学习生态(4)刘宁、夏克俭:《人工智能给高等教育带来哪些改变?》,《高教探索》,2018年第5期。。
2.思政教师延展化发展成为必然
思政教育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成为高素质的“通才”。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思政理论知识和学生教育管理相关知识,还要具备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语言表达、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走进学生、贴近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关心学生、关爱学生、教育学生时才能有的放矢。在传统的思政教育情境中,为了达到教育目标,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及日常琐碎的事务中,多是疲于奔命,无暇顾及自身的知识学习、素养能力提升(5)周良发:《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更有甚者产生了职业倦怠。这样容易产生负性循环。人工智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教师的延展性发展就成为可能。利用人工智能,教师可以从繁琐、简单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由此,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需要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和复杂沟通能力等人工智能所无法承担的工作中去(6)武东生、郝博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年第3期。,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
3.教育成效精细化提升成为现实
思政教育中学生的进步更多源于学生自身深刻的社会性努力,其变化多是隐性的,因此教育成效的衡量和评估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在传统教育情境中,课堂上,教师很难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精确的过程评估,更谈不上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做出及时的调整;课后,教师也无法搜集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无法捕捉学生行动中透露出来的思想变化情况,更谈不上对众多学生表现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教育、指导了。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收集学生的表情、动作、声音、图像等多种类型的数据;教师还可以从学生图书借阅、日常消费、文体活动、实践服务、奖惩、科研成果、活动地点、网络空间动态等等方面提取有效信息数据,利用计算机智能算法计算出学生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和思想需求,为精准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7)周良发:《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另外,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功能还能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高频次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规律,有些规律也许就是新的发现,这些新发现既是教育成果的体现,又将为今后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许多思政工作者对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看到其对思政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
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们倾向于将其分为两类: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8)Olaf Zawacki-Richter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 where are the educ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2019(10):1-28.。弱人工智能主要解决特定的工作任务,专注于完成结构化、程序化的常规工作,而人工智能在这方面的精准性、一致性和速度,人类确实难以匹敌。强人工智能无限接近于人类的大脑,具有意识和感知觉,这被认为是对人类有威胁的。目前,与教育领域有关的人工智能以弱人工智能为主。弱人工智能在创造力、创新、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社会化、领导能力、同理心、协作和沟通等方面较为薄弱(9)Olaf Zawacki-Richter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 where are the educ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2019(10):1-28.。也就是说,弱人工智能只具备科技属性,并不具备社会属性,它是执行既定程序的一系列算法和动作,是不存在情绪的机器。弱人工智能无法理解人类的“言外之意”,不能辨别幸福、愉快、满足等相似情感之间的差异,更不可能理解人类的理想、信念、价值和追求。这些薄弱之处使得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是其在教育领域运用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存在争议的主要聚焦点。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更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人工智能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可能带来的问题。
1.削弱“人性”的倾向使思想政治工作缺少温度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与所有的教育活动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但它更关注人的意识、观念,信仰、价值和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核心要素(10)李忠军:《“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核心内涵的探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0期。,具有实践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11)李敏:《论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学理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年第2期。。当前,弱人工智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教育教学中集中在知识传授方面,如通过自主在线学习平台、课堂辅导系统等实现。但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染学生、感动学生、感化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如此才能达到塑造人的目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以理服人,更需要以情感人。由于人工智能“人性”的缺失,在教育教学中,大学生与冷冰冰的数据、信息打交道,他们的感知觉被无形地阻隔了,很难触摸到鲜活的事物,特别是体验和感受师生间情感互动熏陶的机会变少了。尽管已经能够搜集、检测学生课内外学习生活数据和信息,但收集到的信息仍然是有限的,并不足以使教育者充分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变化和思想变化(12)赵斌、黄天元:《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变革》,《复旦教育论坛》,2019年第4期。。这些辅助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对学生情感变化的体察,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师者人格的感召力量,可能失去思政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活的灵魂。
2.稀释学习广度和深度的倾向使思政工作缺少深度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技术介入思想政治教育,表面看起来,给我们创造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但实际上人们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均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从广度来看,我们通过网络搜索给自己画了一个圈,被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不断强化,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方寸天地。我们的视野和思维都被裹进一个“蚕茧”,被网络推送的同类或相似信息填满,按照精准的算法,我们再也接触不到意料之外的信息。但这只是自己编织的大千世界,并且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即使意识到也难以挣脱这个紧紧的“蚕茧”。从深度来看,无限量的信息,似乎给人们提供了无限接近深奥学问的可能,但信息的膨胀,也让人应接不暇。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和不断变化的场景中,人工智能为人们提供了傻瓜化、便捷化的条件,有机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高效学习。然而,在零散和多变的空间中,人们很难深入地、系统地学习。现代社会中跳跃性、蜻蜓点水式的学习,结果大多导向了消化不良、一知半解。这种浅学习、快学习是一种浏览式、扫描式的学习,仅仅让人们获得了短暂的愉悦和满足,其局限性在于造成了知识的表象化,使知识很难呈现出系统性、逻辑性、完整性。久而久之,可能“知道分子”越来越多、而有思想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少(13)武东生、郝博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年第3期。。
3.消解学习自主性的倾向使思政工作缺乏宽度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子领域,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14)Popenici, Stefan; Kerr, Sharon.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2017(11):1-13.。机器学习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思考加工过程。而对教育教学过程来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探索能力至关重要,大学生思政教育更是如此。学生通过主动的投入和思维的深入加工,才能将丰富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分析和重构,形成有益的知识,并学会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升华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人工智能,学习者虽然可以占有丰富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诊断和方案设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能机器人拥有超大存储量和计算力,学习者和教育者遇到问题,倾向于求助网络和机器,倾向于那些所谓的“浓缩的精华”。人们逐渐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不知不觉中思考的投入在减少,思维的探究在减缓,因为面对现成的答案,很少有学习者再愿意经历艰难的思考过程,也很少能有机会体验到“痛并快乐”的顿悟与喜悦。学习者虽然一直在进行信息的输入,但主要调动的是感知和记忆,很少调动想象和思维。二是后台的“读者偏好”操作让人工智能的最大优势——“宽学习”,异化成了“窄学习”,这种“窄学习”所提供的多是不证自明的信息,有可能使得学习者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消解了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变得越来越依赖机器,难以推动知识创新。
4.阻隔交往活动的倾向使思政工作缺少热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的教育活动一样,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强调师生间围绕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主体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15)母小勇:《大学的哲学——人学视野中的大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26页。。而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需要知识的传授,更注重通过言传身教,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和沟通,增进情感,培育良好的思想品格。当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结合,虽然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活动仍在继续,甚至会因为有了各种学习、交流平台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透过电磁波、无线信号,在丰富多彩的机器界面上,更加便捷地进行对话,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但这些智能系统和平台也是看不见的墙壁和沟坎,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无形的隔断,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线下面对面互动交往的机会,可能导致师生间的交流和社会关系网逐渐淡化。师生间以机器为中介的交往虽然可以实现知识内容的学习,但却不能达到对生命意识、价值理念的省悟,也就不能促进作为交往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自由的生成(16)王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当前,弱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未来,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在迭代更替中奔流向前,强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到来,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破解可能存在的困境与挑战,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肩负起培养人、引领人、塑造人的使命。
1.以价值理性的彰显确立正确的理念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现代社会科学话语的丛聚(17)母小勇:《大学的哲学——人学视野中的大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27页。。人工智能技术是为人所用的手段和方式,属于工具理性的视域,但要避免陷入工具主义、科学主义的窠臼。曾经的人机大战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来自人工智能的威胁,确实值得人们警醒,但不能因噎废食,故步自封。未来,人类还将创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科技奇迹。我们的普遍共识是科学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关键是人类的价值理念导向何方。因此,思政工作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人工智能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结合,并不表明产生一种新的活动,更不能使思政教育从属于人工智能,从而失去思政教育的本来立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媒介,合理运用,使之为育人工作服务。思政教育就是用温暖的理想去面对寒冷的现实,大学生的成长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不管是知识、能力、技能,还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可测量部分,也都有难以测量的部分。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克服“唯技术论”,始终以“人”为中心,立足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引领,涵养“大人格”,培养有知识素养、科学精神、丰富情感、价值辨识能力的大学生,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价值”。
2.以创造冲动的激发实现精神引领
创造和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生命哲学的创始人柏格森(H. Bergson)认为,生命冲动或生命之流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18)张传开:《西方哲学通论(下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生命的冲动”集中体现于创造的冲动。创造的冲动天然地潜藏于每个人生命之中,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其他生命体或非生命体的标志。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由基于价值追求与好奇心的“生命冲动”推动的“生命绵延”“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过程(19)母小勇:《大学的哲学——人学视野中的大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00页。。大学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这种创造力的觉知与发展既需要内在自觉的调动,还需要外部力量的持续激发。人工智能在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的手脚,让教师从程式化、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大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另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好学生创造冲动的作用方位,在纷繁复杂的思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中把好关,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引导大学生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发现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消除科学技术至上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影响甚至某种控制(20)武东生、郝博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年第3期。。
3.以自主学习的唤醒激发活力
显而易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原来从事的许多工作将会被智能机器或系统所替代,大众对机器取代人的焦虑也时不时被提起。但纵观历次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这种现象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一键解决”已经变得理所当然,似乎人们不再需要搞懂那些艰深的知识,不再信奉艰苦的自我探索,不再积极投入和参与。正如前文所述,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学习的主动性,给人们造成了一种“舒适”的假象,使得人们懒于动脑思考。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摆脱数据的牵引,明晰自己的价值定位,学会筛选、过滤和屏蔽信息,通过自主思考,主动探索自己需要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因学而疑,因疑而问,因问而论,因论而辩,因辩而评”(21)张楚廷、熊继承:《大学的独特性在哪里》,《高等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引导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向未来,实现人机和谐发展,成为高素质、高适应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4.以交往实践的联通促进共享
思想政治教育更接近于“成人之学”,其本质具有交往性,交往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及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大学生自我认识是建立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我是什么”“某某之于我有什么意义”的主体意识建构,这与交往实践密不可分(22)母小勇:《“大学的哲学”论纲——人学视野中的大学》,《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这种交往实践以平等、尊重为基石,体现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认可、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教育情景和教育哲学;思政教育中有一方给予另一方引领、帮助、指导甚至要求,思政教育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同一时空中生命成长与生活共存共享的过程,才可能实现“成人之学”的原始命题。如前所述,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这种交往实践,降低了交往实践的效果。思政教育工作者既要突破师生间的机器阻隔,利用机器和系统的优势,联通并拓宽交往实践的通道,实现教学相长。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者还要指导学生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现实中,在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沟通的基础上,学会人机沟通,对机器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信任而不盲从,达到人与机器的有效互动。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正以人类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科技再发达,人都不会退场(23)袁振国等:《“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 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5期。。处在教育革新的新时期,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做好迎接挑战的战略准备,在人机共生共处的时代,充分发挥人类的思想力和创造力,才能奔向未来社会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