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价值导引与改革路径

2022-03-23 22:10邵欣悦白凌婷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一流高校学生背景

邵欣悦,白凌婷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引言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双一流”建设成为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育水平、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均会发生巨大转变,学生个体化、专业化、明确化需求会日益增多。因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会发生突变,为紧跟国家双一流建设脚步,高校应深入探讨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引导与改革路径,达到一流院校的一流学生管理水准。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困境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目标、校园发展方向等方面均会发生质的变化。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学生管理仍停留在此前建设模式下,无法跟进双一流建设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双一流建设要求

建设一流高校必须配备对应的一流学生管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要求逐渐增高,趋向专业化、系统化与适宜化,更加注重民主、平等、人文等理念,并需以服务为导向实现内容转变与方式调整。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辅导员队伍负责,并由学校、学院各部门共同推进。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学生管理职能分工与专门部门设置,使得各单位间任务与安排容易出现冲突,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出现分散化现象。同时,由于大量学生管理工作由辅导员负责,导致其工作量繁重,使得其无法专注于各项学生管理内容,使得学生管理出现散漫化现象。此外,高校辅导员团队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基本为硕士毕业,且各岗位间交替周期短、频率高,大部分辅导员欠缺丰富的工作经验,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管理工作规律,导致学生管理出现业余化问题。因而,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

(二)学生管理理念与双一流人才建设目标相悖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随之发生转变,急需通过建设优质创新创业体制、配备对应政策方针、确保基础保障,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科学家、高精尖的科技领军人物、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因而,双一流人才建设目标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为目标,满足国家新时期发展需求与教育质量提升要求。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以传统观念为主,其基本理念仍为学校专门负责,遵从传统体制要求与规范规定,大部分活动与工作以强制性要求为主,忽略学生参与过程,使得学生在受管理过程中无形接受固化思维,无益于创新思想与思维的培养,无法在自我管理中获取创新能力经验,进而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因而,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理念仍与双一流人才建设目标相悖。

(三)学生管理方式无法体现双一流建设特色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会随着突出的建设特色而转变,各高校要形成独具本校特征的学生管理形式与活动内容,进而培养具有品牌代表的人才,扩大高校自身影响力与国际知名度。而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普遍以辅导员队伍负责制为主,以集体形式开展日常管理、活动管理以及学习管理等内容,无法做到特色化教育与针对性培养,不能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最优质、最适宜的教育服务,未能培养出具有本校品牌特征的人才群体,进而导致高校双一流建设无法突出自身特色与标签。因而,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与双一流建设特色不符的问题。

(四)学生管理思维与双一流建设思路有差异

高校在贯彻落实双一流建设政策方针时,应以开放性、潜在性与接纳性思路为基础,建设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高等教育体系,并将价值观教育寓于各类课程与各色活动中,达到寓教于无形的目标。目前,由于受到全日制脱产教育体制的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繁多,不仅包含教育、生活方面的管理工作,还包括思想教育、实践安排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主要涵盖生活管理、学习监督、团日活动、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社团服务以及消防安全等活动,这些内容共同组成了学生管理工作。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理应承担指导者与引领者的身份,以辅助、协同、监督等工作形式参与到学生管理过程中。然而,大部分高校却在主导学生工作中未能发挥学生主人公角色特征,使得学生管理缺乏学生主体意识。因而,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思维与双一流建设思路有差异。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价值取向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需积极探寻学生管理的价值取向,根据建设需求,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高校管理水平提升,学生管理需更专业化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为达到国际一流高等院校发展标准,会加强体系化建设,通过搭建预约、服务、回访等系列管理流程,促使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与清晰化。同时,高校在进行具体管理工作时会根据不同专业及活动需求,进行明确分工与职能对照,提升管理工作整体秩序性与逻辑性,进而促进高校管理水平更加科学。此外,在双一流建设要求下,高校会加强管理人员水平与专业性,通过培训与再教育等方法促使管理人员技能提升,进而确保管理工作的质量与专门性。而学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高校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学生管理作为一门特殊科学,具有自身规律与特征,是一项系统性与科学性极强的工作,其具体可表现为学生主体性、内容科学性以及流程系统性等方面。目前,由于大部分高校仍存在着学生管理水平不达标的问题,使得其极大程度影响着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因而,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整体管理水平会产生重大提升,为跟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标准,学生管理工作应当以专业化为价值导向进行改革,以建成体系化、专业化以及科学化学生管理机制为目标。

(二)学生培养目标转变,学生管理需以生为本

在经济发展水平日益趋缓的当代,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为寻求国家发展可持续动力源泉,党中央与国务院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新战略。在此背景下,国家发布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具有明显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高校发展承担着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动力保障。而创新型人才作为新时代最需求的群体,需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要能在传统与体制中敏捷地发现创新点与突破点,并以自身优秀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将创新创业项目付诸实践,进而以创新思维与实际行动带领行业发展、实现局面创新。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个体进行,需学生从自身感悟与实际经验中领悟,以切身体验培养自身创新思维,并提升自我各方面能力,为创新做足能力保障。学生管理与学生生活、学习、实践以及思想教育等活动密切相关的工作,是影响学生创新性培养的关键。而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仍以学校为主体,导致其无法满足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需求。因而,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目标发生转变,为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管理应当以学生为本的价值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以实际经验提升自我创新思维与能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调整,学生管理需教师介入

在双一流建设文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高校要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主要任务,实现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会建成一流教师团队,并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力量,将优质教师投入到科学研究与教学发展等方面。优质的教师团队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基础,是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硬件支撑。因此,在一流教师队伍支撑下,高校教学方式方法会发生重大转变。在充沛的教学资源面前,国内传统大教室授课的形式会逐渐淡化,以小组讨论形式为主体的小班授课会成为主流。并且,在学生管理方面,大量教师资源可支持导师制的落地,能有效提高学生管理的针对性。而目前,由于受到各方因素限制,高校当前学生管理方式仍以集体管理为主,未能实现精细化服务。因而,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学方式方法会发生调整,为充分利用优秀教师队伍与教学资源,学生管理应当以教师群体介入的价值为导向,进行一对一单独管理,进而充分把控学生特性,实现学生管理方式方法变革与创新。

(四)价值观念发生变迁,学生管理需潜移默化

伴随着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式进入新时代,国民经济水平、整体素质以及生活水准都得到了提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民整体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开放性与灵动的思维活跃性,大学生群体独特的思想特征也使得其对教育产生多元化、开放化以及精细化等需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育的基础价值观念会发生转变,一切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化教育与服务,突出引导性教育重要性。在开放式高校建设环境下,传统强制性与灌输性学生管理思维难以满足双一流发展需求。因而,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学的基础价值观念会发生变迁,为有效开展高等教育并提升质量与水平,学生管理工作应当以潜移默化为价值导向,进行隐形地价值观诱导与传播,进而在尊重学生个体需求的前提下,达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路径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进行学生管理改革,仍面临管理水平不达标、管理理念有差异、管理方式无特色等问题,高校需以专业化、导师制、以人为本等价值为导向,寻找具体路径实现学生管理改革创新。

(一)跟进学校发展脚步,构建系统学生管理机制

机制是明确工作流程、内容主体以及活动核心的关键,是影响学生管理整体质量的基础。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发展脚步会迅速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建设要以专业化为价值导向,构建系统学生管理机制。首先,高校应当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的负责机制。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繁多,不仅涉及科研、学习、实践等方面,还涵盖着思政教育、社会服务以及社团活动等内容,众多任务仅由辅导员队伍负责难以达到理想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要将学生管理工作明确分工,将具体各项任务落实到不同组织机构,促使党委团委、科技处与后勤部门等机构参与其中,达到专业部门负责对应学生管理工作,进而提升学生管理专业性。其次,高校应完善学生管理评价机制。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激发工作活力的关键,能促使学生管理正向发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整体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学生管理评价机制应当进行深度完善,通过形成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以及第三方评价的三级结构提升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进而使部门清楚认清自我工作现状与待提升空间,实现学生管理质量提升。最后,高校应搭建学生管理保障机制。合理的保障机制是促使机制整体高效运营的前提,是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的保障。高校应充分利用优质校园资源与平台,建设学生管理工作保障平台,为各项任务打通交流渠道、做足资金支持,进而使各项学生管理工作能有序开展,从而达到质量提升目标。

(二)培养目标引领风向,明确以人为本管理思路

思路是明确方向与指引路线的核心,是学生管理内在理念的表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为满足国家及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学生培养目标向创新型人才转变,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向。因而,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要以培养目标引领风向,以学生为本的价值为导向,明确以人为本管理思路。一方面,高校应当进行管理价值理念变革。在经济水平、生活水准以及教育质量迅速提升的当代,家长以及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要求日益提升,使得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逐步转为教育服务与管理提升。学生管理作为高校安排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活动的主要内容,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要明确树立一流管理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切实保障学生利益。同时,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要以服务者身份自居,在进行具体管理工作时要从学校主体思维转变为学生主体思维,将学生作为“顾客”与“伙伴”,密切关注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另一方面,高校要融入学生自我管理理念。学生管理作为高校主体工作之一,其任务量繁重且负责,并且各项工作均要求学生主体亲自参与,会极大程度增加高校工作难度。因而,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要将学生管理工作劣势转为优势,融入学生自我管理理念,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进而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在自我管理实践中锻炼各项能力,实现个人整体素质提升。

(三)方式方法革新转变,形成导师专业管理体系

方式方法作为工作具体运行的渠道,是影响任务落地及质量水平的关键。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会加强资金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进而在教学、管理等方面会发生方式方法变革。因而,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改革时,要以教师介入为价值导向,构建导师专业管理体系。一则,高校应当搭建系统化导师管理机制。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能从各个角度认知学生个人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能为其提供更专业、更适宜的教育与管理服务。并且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规模与质量的日益提升,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师资源保障。因而,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变革时,要以学院与专业为基础,搭建系统化导师制体系,促使各领域学生由其专业教师负责,做到一对一管理,进而实现学生管理改革。二则,高校应积极培养导师管理意识。现阶段,国内部分高校已然推行了“本科导师制”的管理体系,但由于各专业教师对本科生关注度不足,导致师生之间出现沟通不密切、不充分、不深入等问题,使得该机制流于形式,学生管理工作核心仍由辅导员队伍负责。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要在构建导师管理机制基础上,优先培养导师管理意识,通过定期开展师生团组会议、学生成绩考核等工作,使导师形成明确的管理意识与服务意识,进而促使导师专业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四)管理思维与时俱进,强调思想引领与生活化

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高校在进行高等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时仍以传统观念为核心,以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的思路进行具体建设。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会向开放性、实践性以及多元性等方向转变,高校发展会发生质的转变。因而,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需以潜移默化为价值导向,强调思想引领与生活化服务。其一,高校应当将思想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组织部分,与各项学生管理任务均有内容交叉,是国家把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要渠道。而现阶段,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主要以灌输式传播为主,未能融入人文关怀与生活体验。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应当实现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使教育内容更加生活化,注重思想引领与诱导,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真知体验。其二,高校应当建设网络学生管理平台。互联网作为新时代创新成果,成为大学生群体最为青睐的使用工具,是其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部分。高校学生管理若想体现生活化特征,就需跟进时代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建设学生管理网络平台,促使高校在互联网环境中完成学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一流高校学生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