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奕 喻文德
美好生活的实现是马克思劳动观语境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指向,也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代课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十次在不同场合提及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美好生活既是民心所向,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时代下的大众化表达。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意蕴及其生成逻辑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重领域进行阐释,而马克思的劳动观为我们阐释美好生活提供了本体论视角。本文将从马克思劳动观出发,对劳动与美好生活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一番初步的探讨。
美好生活作为人类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其实现必须建立在劳动解放之上。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的绝对自由’是劳动居民幸福的最好条件。”〔2〕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旨在脱离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对人类生活的挟制,通过劳动解放,人的本质才得以复归,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才得以可能。马克思劳动观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是“劳动的动物”,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劳动确认人的本质,正是通过劳动,人发展成现实的人。马克思还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4〕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由劳动创造,是人类活动与人类关系的基础,而人的生产实践同样构成了人类发展史与整个社会历史。马克思将劳动视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无疑是本体论的,即把劳动作为世界的本体或本源,现实的人与社会历史都是由劳动创造的。
首先,劳动使人从自然界分离开来,现实的人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与美好生活的开始。人类作为自然生命体,首先具备自然属性,即无可避免衣食住行,从最初的动物本能活动,如猿一般在自然界生存,到石器时代,简单劳动工具的发明标志着劳动形式的出现。简单的劳动工具、劳动形式的产生,正是人类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在劳动过程中,人类的意识、语言随之诞生,人从自然界中逐渐分离出来,进而催生出人类社会。在这种劳动实践过程中,多样的社会关系、丰富的美好生活要素不断建立与产生,人类不再消极、被动地服从自然条件,而是通过劳动对其加以利用、改造以满足自身需求。即劳动使自然人建立社会关系,现实的人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开端。
其次,劳动在造就现实的人之后,继而成为人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手段,在整个劳动所构成的人类生产方式的基本过程中,人类始终是追求美好生活目标的实践主体。“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5〕劳动作为人的生活世界的本体,不仅创造人所需的生存资料,同时也在生存中创造生活本身及其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动力,而现实的人要实现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首先就必须开始劳动实践。在此过程中,现实的人作为劳动主体,不断生产自己所需的美好生活构成要素,实现自身对美好生活状态的感知与追求。
作为自然生命体,人类的生存、生活必然需要物质资料,因此,人类必须首先“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恩格斯认为人类“首先必须劳动”,〔7〕将劳动视为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人类的生活以劳动展开,以生产物质资料为基础,因此,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其实现,必然要以充足的物质生产资料为现实基础与前提条件。
其一,物质资料的生产催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生活资料,以满足自身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而美好生活要求物质方面更进一步展开,人们必须通过奋斗来创造与实现,即通过劳动创造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以满足人性的向往与现实需要。劳动在人们的现实需要层面展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必然带有创造性与超越性,从而以此为基础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幸福感。只有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才得以确立。
其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标志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充足的物质生产资料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8〕”只有充足的物质资料才能使人们感知美好生活,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则决定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人在满足生存的第一层需要,即温饱之后,其所向往的更深层次的物质满足、制度完善、生态良好等方面的美好生活无一不需要以充足的物质生产资料为现实基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美好生活能否实现,物质资料的需求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广大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基础,而生产力的发展与丰富的物质资料同样需要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奋斗共同创造。
马克思的劳动观旨在劳动解放中完成人在自然、本身、社会三个层次上的解放,即摆脱异化状态,实现人的劳动本质复归。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的基础,是一切社会贫困、精神沉沦和政治依附的基础”,〔9〕分配不均、分工不匀等因素使劳动降低为生存手段,私有制使劳动成为一种异己的强制性活动。异化劳动作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同样将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消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推动到公有制,只有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消灭异化劳动,人的解放才成为可能。更深层次来说,劳动创造了人,实现人的本质,只有在劳动的发展尺度上,才能促使人的解放,从而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美好生活的价值归宿才得以体现。
其一,只有在劳动将“自然界的破坏力”变成“无穷无尽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人才享有充足的物质生产资料,才能从自然的关系中解放出来,此时的劳动不再受物质方面的限制,精神方面亦是如此,劳动与享受形成内在统一,劳动成为人享受美好生活的来源。
其二,生产力极大丰富,摆脱私有制的生产束缚后,劳动克服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者与劳动过程、劳动者与劳动者、人与人的类本质之间的异化,劳动自由、解放的范围大大提升,人们不再受制于特殊的劳动范围,能为美好生活的追求自由、全面、创造性地发展自我。
其三,在私有制被消灭的基础上,人们平等地享受物质生产资料与劳动成果,“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10〕个人与社会高度融合,形成自由人联合体,劳动将自我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成为满足自我快乐、美好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的解放即成为美好生活的价值归宿。
马克思劳动观旨在实现劳动解放与美好生活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起就将其确立为自身的实践目标与价值立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化表达,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生活需求的丰富与广泛,不仅要求物质财富的满足,而且包括精神财富的充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11〕这表明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理想仍需劳动来实现。
新时代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要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发展理想,必须立足于当下与之对立的中国实际情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把美好生活概念具体化,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呈现的现实问题。在马克思劳动观视域下,是劳动创造了生活,“问题的切入点”就是“劳动”。
其一,劳动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长时间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矛盾,随后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矛盾的转化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重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13〕也就是说,此时的劳动以生产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生产力是劳动的生产力,劳动在创造历史、人本身的同时,也创造、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根本动力的生产力,实际上是劳动创造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化解最终需要劳动来实现。因此,在处理新时代主要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将生产力的发展置于首要地位,提升并加强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与主体地位,体现劳动者在美好生活建设进程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其二,劳动创造财富以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生产力虽然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东西部、城乡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影响我国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并且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实际上是生产力不足、物质生产资料不足所导致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已然成为全体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要障碍。在哲学角度下,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构成新时代“理想端”与“现实端”之间的矛盾,解决这种“现实端”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人们自主的、有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实现“理想端”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4〕人们总是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奋斗,为了生存发展,会通过自身的劳动创造出所需的生产资料以及物质财富,全体中国人民为了满足自身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样会依靠劳动创造财富以化解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因此,不管是生产力的解放,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历史问题都需要依靠劳动人民的主体力量,通过劳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化解新时代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
马克思认为,“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可言”,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和存在方式,它不仅能满足人的物质生产需要,实现人的生活意义和达成自由全面发展要求,还能满足人的精神幸福需求,实现社会尊重、参与获得感、人生意义等多重幸福的确证。因此,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设中,劳动将为生活与幸福架起桥梁,成为幸福的重要源泉。
劳动使人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转化中,实现人与动物的区别,这种区别的开始便是人需要社会尊重的开端,因为动物只能被动、消极地适应自然生存,但人却可以通过劳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人类参与劳动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在之物的改造、占有,展开和实现了自身的本质力量,劳动是肯定自我、展现自我、相信自我的过程,只有在人们切身地投入劳动实践中,这种参与获得感才得以体现。个人劳动按照自我的内在价值尺度、个人需求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同时会塑造自我并以劳动成果作为区分于“他人”的标志,并在这种带有区分的肯定中获得社会尊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劳动无可避免地带有异化性质,“对于工人来说,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15〕劳动仅仅局限为人们生存的手段,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单一、强制的活动,劳动成果被资本家占有,从而造成劳动与社会的分离,丧失其丰富的内涵意蕴,人们自然无法在劳动中实现社会尊重、参与获得感与人生意义。因此,在劳动的本体论中,摒弃异化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16〕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实行按劳分配,让劳动者占有并自由支配生产资料与劳动成果,劳动获得整个社会的尊重与赞扬,人们把劳动视为自我肯定、获取快乐的过程,在其中体验劳动价值与人生意义,劳动即成为美好生活幸福的重要源泉。
作为自主创造,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理想塑造美好生活:“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7〕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理想表达,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在全体人民的劳动过程中,在改造客观对象的实践中体现出来,而美同样是一种状态,马克思认为是“劳动创造美”,它不会自然生成,而是劳动的对象化结晶。
劳动创造美的存在。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把自然物加工、创造成符合自身审美价值的对象,人自身成为审美主体,劳动则成为审美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18〕这一论述明确指出了劳动与美在新时代所表现的新内涵——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19〕如元代发明的水转大纺车,以水力完成纺织工作,大大推动了纺织生产力;《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农学著作推动形成了耕作技术;又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这些劳动发明曾一度让中国矗立于世界之巅。如今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重新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行更是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国之美,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全体劳动人民的奉献。历史的辉煌与现代的成就都是美在生活中的体现,正是在劳动实践中,人通过本质力量的外化,将客观规律与主观目的良性结合,从而创造、体验美的存在。
劳动是人类生存、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石,在新时代下构建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必须以劳动为根基。马克思劳动观从劳动解放、价值逻辑方面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20〕“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21〕因此,结合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具体现实情况,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劳动生产、劳动教育、劳动环境领域中发掘劳动潜能,方可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设路径探索方向。
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之下,只有在充足的物质基础之上,美好生活的条件才有可能建成。因此,美好生活的建设,必须在生产力层面着眼于劳动生产领域,推进劳动分工、生产形式的转化,并丰富劳动手段。
其一,推进城乡、东西部地区的劳动分工转化,推进地区间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22〕当下,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协调是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劳动分工是导致这种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改革开放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走向城市,大量西部劳动力走向沿海东部,劳动资源分工在地域上的差距导致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充足促进了东部、城市地区的产业分工发展,进而加剧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要缩小这种发展不平衡的差距,需推进农村、西部地区的分工转化,以生产力的解放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形成城乡贯通、区域一体的空间格局,补齐美好生活的短板。
其二,推进企业内部劳动分工、生产形式转化,以适应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当前社会下,中国部分企业仍受传统分工形式的束缚,导致其产品质量低、产能小而消耗大。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正大力推动企业的劳动分工、生产形式转化,以求精细化、专业化、自动化的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加快产业创新并突破传统的产业模式,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其三,依托科技创新,丰富劳动手段。创新在推动人类生活与社会历史发展中起重要引领作用,当今科学技术的革新、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优化劳动分工、丰富劳动手段、推进生产力发展的一大助力,随着劳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将逐渐摆脱繁重、枯燥的体力劳动而更具创造性,劳动人民将拥有更多可安排的自由时间去发展自我、追求美好生活。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人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方式、劳动理念等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劳动教育对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全体人民的奋斗方向,其建设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升,广大劳动人民便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共同主体,因此,加强劳动教育对人民的指引、规范、激励作用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协调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教育成果的开放共享。生产力不足引发我国社会新时代下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必然也导致教育资源发展、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为防止教育资源单向地流入东部、城市发达地区,而导致西部、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贫乏,我们必须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协调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体制,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结合当今网络技术,创新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成果的开放共享,以使人民获得公平的、全面的教育资源,从而具备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
其二,普及科学理性的劳动观,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首先,科学理性的劳动观能使劳动者拥有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并取得更大的劳动成果。当今部分人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误导,如“丧文化”“网红直播思维”“躺平文化”等,从而动摇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产生了消极、不切实际的思想,从而痴迷于“一夜暴富”的空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23〕奋斗除勇于拼搏、热情奋进的精神外,本身就具有劳动的深刻内涵,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享受美好生活。因此,必须发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为我国广大青少年、劳动人民树立科学理性的劳动观。其次,劳动教育要根植绿色生态思想,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在生活方式上,让人民践行绿色生活;在产业结构上,让企业发展绿色产业,以满足绿色发展的美好生活需要。
其三,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新时代的劳模精神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恳劳动的优良传统文化,更是每一位劳动模范在新时代下追求美好生活、为中华民族贡献自身力量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24〕要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发挥其正确的劳动价值引领作用,让全国各民族人民都投入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美好生活的核心就在于劳动的美好、劳动的幸福”,〔25〕良好的劳动环境是幸福劳动的重要内容。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有关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机制体制仍不完善、不彻底,对劳动者、劳动权益的保障等方面仍存在漏洞,因此,建设美好生活,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完善其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为幸福劳动提供重要保障。
其一,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协调发展。当下,由于执法力度不够、监管方面不全,部分企业招纳童工、拖欠甚至克扣工资、工作环境恶劣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劳资关系失衡,部分企业践踏劳资契约,此类现象的发生急需国家、社会完善体制机制以减少、杜绝,进而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其二,建设开放的投诉渠道,保护劳动者的合理诉求。引发劳资关系的失衡、劳动市场秩序的紊乱的原因,一方面是资方藐视法律尊严,另一方面是劳动者的合理诉求无法落实。投诉渠道的单一、投诉流程的烦琐往往导致劳动者对合法权益能否得到社会制度的保护而产生怀疑,甚至大部分农民工由于对网络工具的掌握生疏而投诉无门。因此,建立完备、开放的投诉体系也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其三,加大监管领域,保障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丰富了人们全方位的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一些不良现象。如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技术的加工、合成等手段,抄袭他人的音乐、影视作品,又如部分网站剽窃复制、上传学者的学术成果,并以营利为目的提供下载渠道。此类现象暴露出我国社会体制机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缺陷,说明对文化产业工作者的权益保障仍需加大力度。
在马克思劳动观视域下,劳动是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基础。美好生活只有依靠劳动,在劳动的发展和保护中才得以实现。立足于新时代,我们要确信“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6〕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以劳动创造新时代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