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当代高校立德树人新实践

2022-03-23 06:10孙国庆董清源
关键词:根本任务建党立德

孙国庆 董清源

(辽宁大学党委教职工工作部,辽宁 沈阳 11013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一百年前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逐渐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1版。号召全党同志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此基础上又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新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改革和建设中凝结的精神要义,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矢志不渝地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这不仅是对高等学校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品格和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贡献力量。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就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伟大建党精神是这部教科书的精华所在。要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就必须要深入学习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从理论层面突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从创建之前的筹备酝酿到创立之后的发展壮大,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真理作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传家宝,把坚守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因为做到了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我们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论来解决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要求先后创造性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使我们党在面临大是大非时能够做到不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来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忘共产党人初心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从历史层面突出中国共产党人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实践主题,这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①习近平:《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6月26日第1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民的选择,就是因为我们党在一百年的奋斗和发展历程中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初心和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举旗定向政治作用的根本所在,它可以使我们党避免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更需要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血液中、铭刻到骨子里,做到恪守初心、担当使命、接续奋斗。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传承共产党人革命传统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从意志层面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毅力、革命传统和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从党的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 多名党员的星火之态,慢慢发展到今天人数突破9500 万人,成为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结果。有统计资料显示,从1921 年到1949 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有370 多万人,这些革命先烈都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把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宁可往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是对以李大钊、夏明翰、瞿秋白、焦裕禄、王进喜等为代表的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的最好诠释。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20年代初带领中国无产阶级登上纷繁复杂、艰难险峻的中国政治舞台,到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再到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胜利,有无数的开拓者、奉献者和奋进者走在时代前列,无不彰显着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勇于奋斗、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范。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牢记共产党人宗旨要求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从价值层面突出中国共产党人绝对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①习近平:《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人民日报》2015年7月2日第1版。无论我们党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无论我们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做到对党忠诚就是在践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此相辅相成的是,如果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就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需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因此,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新时代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二、伟大建党精神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正确方向

“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首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通过宣传和阐释伟大建党精神不仅可以回答上述基本问题、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坚持高等学校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建党精神要求我们在“立德”过程中,要实现当代大学生追求真理和担当使命的理想道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青年学生,民族的复兴更需要优秀的青年。当代青年学生承载着重大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就必须要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用坚定信仰指引自己,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本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要求我们在“树人”过程中,在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当代大学生。当代青年学生要树立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可以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不平凡贡献的思想。“时代楷模”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献出了自己30 岁的宝贵生命,她不仅是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楷模,更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榜样。实践证明,当代高校只有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指导原则,才能保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正确方向。

(二)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规律

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大基本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最为重要的职能,其他三项基本职能能否顺利实现是以培养人才为基础的。那么,如何培养人才呢?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②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由此可以得出,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中心环节。就立德树人工作而言,对不同的教育主体有着不同的要求与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和遵循不同的客观规律来完成这项工作。伟大建党精神就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规律之一。对于高等学校教师而言,要通过伟大建党精神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当代青年学生来说,要把伟大建党精神与个人的学习、工作紧密结合,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个人奋斗的人生目标和成长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努力成为21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高等学校必须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要做到“为党育人”,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宣传和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牢牢把握高等学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引导学生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过程中不断地坚定政治立场、筑牢信仰之基、升华理想信念,使高等学校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有担当精神的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伟大建党精神所彰显的担当精神,不仅能促使大学生坚定民族使命、提升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自觉追求有意义的人生。①刘萍:《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考量》,《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19期。通过引导当代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使青年学生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作用,全面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

(四)丰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措施途径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是党的精神谱系中最核心、最厚重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新内容与要求。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不仅需要在校园和课堂上进行,还需要在思想精神引领和学生社会实践上不断丰富教育手段。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去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表达,这样可以丰富当代大学生“立德”教育的培养元素。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而且还彰显着党的伟大成就。伟大建党精神不仅包含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精神形态,还包含革命老区、伟人旧居、战争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等物质形态,这些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都为有效助力校园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高等学校在原有校园课程教育的措施途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所体现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浸润功能。在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丰富教育手段和途径,增强高等教育的感染性、鲜活性、生动性、科学性,进一步达到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大学生崇高的家国情怀进而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

三、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高校立德树人新实践

(一)政治引领

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引领功能是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的必要选择和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要用伟大建党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来引导高等学校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通过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精神指引,鼓励高等学校教师努力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

高等学校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通过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和内涵去启迪和带动广大学生,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支撑,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学生党员和党课培训学习中,尤其要重视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政治阐释,强化对优秀学生、学生党员等“关键少数”的政治理想信念教育。发挥这些当代大学生“关键少数”以点带面的再次引领作用,使全体学生把伟大的建党精神从知识化、抽象化的理论认知转化为行动化、具体化的工作实践。高等学校要不断提升全体学生的政治判断能力和政治选择能力,重点突出当代大学生要把奉献祖国和热爱人民作为自己毕生的价值追求。

(二)文化引领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是开展文化引领的主要方式,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当代大学生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具体说来,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团学活动使伟大建党精神的主要内容成为当代大学生内化于心、外表于行的行动自觉。二是通过提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来具体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容,把校园建筑物、宣传栏、雕塑作品等硬件环境作为伟大建党精神文化引领的宣传主阵地,从而营造主题红色、内容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把伟大建党精神与校园文化精神相结合,通过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与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达到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最终目标。四是把伟大建党精神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官方微博等网络平台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宣传阐释,让当代青年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表达。

(三)课程引领

立德树人必须不断强化“课程思政”理念,高等学校要通过课程引领来阐释伟大建党精神。要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与方式,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现课程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把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政策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要按照教授学生和讲授课程的主要特点,把理论政策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课堂上用大量的史实、案例来具体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主要内容,使课堂讲学和讲授课程鲜活、生动、形象。第二根据伟大建党精神具体内容的不同侧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研讨。在课堂上,大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问题的解决,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不同方面进行系统的交互体验式学习。第三教师通过课程拓展、课程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和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认同感。

(四)实践引领

实践反复证明,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性、对象性只有通过以“实践育人”为主要途径的方式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发挥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作用。

首先,要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当代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和鼓舞下,共产党能够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其次,采用多措并举的实践育人模式,做到既“走出去”、也“请进来”。通过暑期大学生实践团等形式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老区、伟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红色认知与红色信仰;通过邀请和走访革命老兵、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等方式与大学生交流,从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最后,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社会义工服务等形式,使当代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具体社会实践成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展。当代青年学生把个人之小我融入祖国之大我、把青春之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要培养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个人成长成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5页。在高等学校教学育人过程中发挥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体现。高等学校一定要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引领立德树人新实践的必要手段,让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建党立德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