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的赋能:乡村经济转型的实现路径、价值及问题反思
——基于萍乡市沿背村的个案研究

2022-03-23 04:26○谢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宿村民培训

○谢 沙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培育力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为此,“乡村振兴”既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数据来源:统计局门户网站)这就意味着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做贡献,而非在农村长期居住。基数庞大的农村和农民工群体中蕴含着大量的在职培训、转岗培训、转移就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需求。这正说明农村成人教育潜力巨大,广大农民培训空间亟待挖掘[1]。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索成人教育如何为乡村经济转型服务,是紧紧把握新时代发展契机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国内关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研究不胜枚举,大都聚焦于成人教育的功能上,且对“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是肯定的。一是认为“农村经济是当代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因此,农村成人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2]。二是“农村经济的最终崛起必须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开展对农民的继续教育与转岗培训是有效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举措”[3]。三是“农村成人教育可以从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投入效益、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长农民收入等方面入手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力”[4]。为此,成人教育如何将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等转化为生产力?如何满足现代化发展中村民日益增长的新的学习需求?如何为乡村经济转型服务?其价值如何体现?基于上述问题,笔者拟通过在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沿背村生活访谈掌握的资料进行剖析,以沿背村近三年的经济转变为研究点,进行更为系统、写实的案例与情景呈现,剖析该地成人教育服务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从而引发相关的研究反思。

二、沿背村基础概况

莲花县沿背村位于国家级贫困县——莲花县坊楼镇中北部,是“十三五”省级重点贫困村,村级基础设施薄弱,无工业企业,发展滞后,传统耕作模式依旧是大部分村民的主要谋生方式,缺乏农业生产技能,青壮年靠外出务工为生,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妇女以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为主,是典型的贫困村。同时莲花县也是有名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极其丰富,更因有农民将军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而远近闻名。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莲花县深入挖掘利用当地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研发了一系列红色党课,开辟了革命老区以红色培训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径。研究遵循便利性与目的性的原则,选择莲花县沿背村作为个案(见表1),并深入当地调研,通过对当地村干部、村委会成员、干部学院管理人员、民宿户代表等进行深度访谈。其中,访谈对象为1名沿背村村委会行政人员与2名干部学院管理人员(编码为L1、L2和W)和三位民宿户主(编码为a、b和 c)。

表1 沿背村基本情况

三、研究发现

(一)正规教育:为乡村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正规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培育的一种形式,能够有效改善劳动者的生产能力,促进劳动者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在农村,农民是主要劳动力与生产力。既有研究指出,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正规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对于体力职业,从事非体力职业的农民工获取正规就业机会的学历门槛往往会更高[5]。也有学者认为,正规教育对农民工成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和公司职员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6]。在沿背村,受益于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农民收入来源较广,不少农民承担着多个就业角色,有的村民既是村干部又是采茶戏演员,有的既是民宿户主又是小卖部老板。村民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抓住就业机会的能力。为此,部分村民特别是年轻的村民对提升学历具有一定的需求。教育部办公厅早在2004年转发中央电大制定的《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访谈中得知,该村就成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受益对象。

“我是农大(江西农业大学,简称农大),‘一村一大’(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生,我觉得教育是件好事情,我们农民就应该走出去接受再教育;在我们村,村民基本都只上了初中,我也非常爱读书,但因为那时候家里人口多,经济贫穷,读不起书;在农大,跟我一个班的同学基本上跟我差不多年纪,都是20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那时候的人很多都因为家庭贫困没有机会读书;我们的民宿户眼光很好,有很大的学习需求……我们村民也有继续教育的需求。”(来源:行政人员L1,女)

根据访谈,我们可以了解沿背村大部分村民都是初中学历。作为村干部,她选择继续教育的做法更加明确了正规教育在提高农民生产力、促进农民就业方面的功能。基于此,农村的正规教育发展应当得以持续关注与加强。受访者L1正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受益者,通过接受正规教育与培训,她不断提升技能来完善自身,最终作为乡村管理者反哺乡村发展。

(二)非正规教育:为乡村发展提供技能支撑

库姆斯于1973年指出:“非正规教育是指在已建立的正规系统之外的任何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无论是独立进行的或是作为一些更大的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目的在于服务于明确的对象和学习目标。”[7]有学者指出:“非正规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渠道,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学习需求,并且能够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改变传统教育的‘一次性’机会的局面。”[8]近三年来,沿背村通过开展培训,使乡村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调查,其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厨艺培训、营养搭配课程培训、接待礼仪培训、创业培训及酒店管理培训等,培训对象主要为民宿户(表2)。

表2 沿背村培训一览表

“我们这里的村民,培训的效果是非常有礼貌,讲文明。培训分为几种,第一个是专业素质训练,比如叠被子,包括怎么样快速套被套,因为村里民宿户大多都是妇女一个人负责,困难较大,我们都是从宾馆里请专业的师傅来教,这个是技能培训;还有很多种培训,像厨艺培训、讲故事培训、消防演练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接待礼仪培训等。还有外出学习,例如去井冈山、三湾、海坛等地,把所有的民宿户带出去,到外面去看,学习人家的接待,看人家的菜系,看人家的民宿经营方法等。”(W后勤主任,男)

从访谈中,我们得知,“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成人教育形式在沿背村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组织各项培训,提高村民的专业技能与素质,他们将一个个普通的村民转变为“专业的民宿户”。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不仅接受了教育,掌握了技能,还带来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这些都是不断推动沿背村前进发展的动力。

(三)非正式学习:助推乡民素质自我提升

非正式学习作为成人学习的主要方式与重要途径,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非正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基于工作和生活情境下自发的、非结构化的学习活动,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从工作和生活经验中学习[9]。“村里的厨艺大赛,我们现在已经举办三届了。所有的民宿户都拉出来‘亮一亮’,所有民宿户都要参加。每家两个菜,互相碰撞,互相学习,这在无形中也增进了她们的服务技能。还有讲故事比赛,锻炼她们与学员交流的能力,说普通话,提高胆量等。而且,学员多为党员干部,受教育程度高,他们与村民的交流与互动影响村民慢慢进行着一种从里到外的蜕变。”(行政人员W,男)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除参加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以外,村民在遇到疑问与困境时,举办比赛活动、村民间交流探讨、学员与村民间的互动等都是村民解决日常问题与困境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民宿户之间会相互上门讨教,交流学习。

四、价值分析

(一)助益乡风文明:村容村貌日益提升

“乡风文明”被列入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乡村文明社会体系。“三年前,沿背村还是一个矛盾纠纷较多的信访村、软弱涣散村、重点贫困村。村里环境脏乱差,村民无事可做,麻将之声到处可闻。学院组建之后,省、市、县、乡都派出人员,成立工作组进驻到村里,并成立联合党支部,与村里的党员干部一道,在村里开展群众工作。随着全国各地党员干部一批批到来,群众在目睹村庄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党员干部的接触中也受到了教育和熏陶,学员带来的新观念、新理念可能通过聊天交谈等方式传递给了村民,使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嬗变,文明素质得到了提升。”(来源:行政人员L2,男)从访谈可以看出,成人教育助益乡风文明价值体现在提升农民的综合文化素养上,将村民集体意识与综合文化素质渗透于村民的一言一行,贯穿于乡风文明建设的始终。

此外,随着乡村整体衰落,农村“空心化”现象应运而生,构成了一大批以老人、儿童及妇女为主的农村留守群体[10]。“像我这个年龄的村民,以前基本很少在家;现在,我们基本都在家。因为我们要顾家里,在家又可以赚钱,老人、小孩都可以照顾。我们统计了一下,村里留守儿童率下降了75%左右。如果以前我们村留守儿童是八个的话,现在只有两三个,约四分之三的村民都返乡啦。”(来源:行政人员L1,女)基于此,随着返乡潮的实现,沿背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当地乡村空心化问题。

(二)助推经济发展:村民收入逐步增加

沿背村成人教育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助力创业就业。“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异地或本地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让农村劳动力接受创业教育,可以使他们的文化水平、适应能力、市场意识得到提升,这既有助于本地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又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异地工作的顺利进行。”[11]近三年来,通过成人教育的供给,沿背村村民的生产力水平、综合素质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村集体经济飞速发展,村风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农民演出队”出演村里的红色节目《并蒂莲花》,吸纳村民到“党课培训教师队伍”,开展“薪火相传·信念永恒”系列党课。另一方面,通过拓展乡村项目,创造农民就业创业机会。(如表3)随着一批批学员的到来,沿背村拓展了诸多乡村项目,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经常性讲课与演出的村民达30余人,每讲一堂课可获得100元的授课收入,演一场戏可获得60元的报酬。农民老俵转身成为‘红培’老师,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其次,我们在村里设置了卫生保洁、河道清理、门卫保安、驾驶员、销售员等10多个公益性岗位,按月发放工资,越来越多的村民和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W后勤主任,男)

表3 民宿户关于“创业就业”访谈记录表

二是助推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只是物质资源和科学水平的问题,而且是缺乏能把物质资源转化为财富的人力资本问题[12]。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还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要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就必须加速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出路[13]。近三年来,沿背村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成人教育有形无形中的助力:一是大力开展民宿培训,发展“民宿经济”,对民宿户专业技能培训,采用“村民自营+政府指导”的管理模式,发展民宿产业,并成立了“民宿管理办公室”,为沿背村乡村发展带来了重大转变。二是组建土特产销售公司。着力打造红色培训产业链,组织村民成立了“红沿”(红色沿背)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军情”土特产公司,注册了“沿背土老俵”“沿背老阿姨”等农业商标,集中收购,统一销售。带动村民创业就业,拓宽村民经济收入渠道,也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三是组建成立客运车队。甘祖昌干部学院以“红沿”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与银行对接联络,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组织村里的贫困户,免息贷款购买大巴车与商务车,在沿背村组建成立客运车队,服务前来参观、培训的学员及游客,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红色培训利益链中来,探索出一条“输血”变“造血”的金融扶贫新路。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培训,提升村民综合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提高农民生产力水平,带领村民创收增收,沿背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质的提升。

(三)助力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日益完善

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14]。在沿背村,成人教育助推乡村发展还体现在乡村文明与乡村治理上。相比之前“村民涣散”“乡村人才流失”“空心化”等现象。近三年来,依托甘祖昌干部学院,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发展民宿经济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沿背村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空前变化,村民集体意识、参与意识、奉献意识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村民知识面的拓宽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村里各项工作开展起来都越发便利,村民团结一心、集思广益、凝聚力与配合度都得到很大提升。“慢慢地,我们村里,村民就是在进行一种从里到外的蜕变,是这个样子,等于就是说他们精气神越来越好。怎么说呢?就是我们家里说的有钱嘛,神清气爽嘛!这个很明显的,这个生活也越来越如意,家里小孩也很听话,然后家里人又能赚钱。村里的环境啊,都整治得特别棒,出门,你像我们说的,平时看到的乡村,除了农田土地瓦屋以外,哪里还有什么休闲的地方?我们这里出门就可以逛公园的,对吧?”(W后勤主任,男)因此,成人教育在助推乡村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道德教化的功能,提升村民的集体意识,普及相关知识,增强综合素质,从而推动乡村治理。

五、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是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还是非正式学习,在沿背村经济转型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成人教育的导向来看,在沿背村经济转型中,学习者呈现更多的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成人教育,即以学习者需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和出发点,并且以相对灵活的方式和形式提供学习资源和机会[15]。在沿背村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村民在繁杂而琐碎的实际生产与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棘手的发展困难,这些疑难问题需要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来化解。基于此,以需求为导向的成人教育应运而生。成人教育培训尤其是专业技能培训及非正式学习贯穿沿背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始终。但是,随着沿背村经济转型的发展,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一是小农思想,依赖心理。农村劳动力基本以老人、妇女为主,即使目前的沿背村已经“焕然一新”,诸多村民都相继返乡发展,但是生产力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低依然是无法挣脱的事实,绝大多数的村民还是存在“被安排”的依赖心理。二是理念老旧,技能缺乏。受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农村真正爱农村、懂农业、知农民的专业技术人才凤毛麟角。即使有愿意留在农村的也十分稀少,农林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也是阻碍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上村民根深蒂固的守旧理念、被动心理等都是阻碍沿背村乡村经济持续转型的新因素。三是知识匮乏,人才流失。虽然沿背村已经开展了诸多专业技能培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生产力,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不断发展,学习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如何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与技能需求,是沿背村发展成人教育须首要解决的问题。

六、思考与启示

研究指出,广义成人教育中的知识和技能追求包括“真实的”“正确的”“有用的”和“有效的”等四种取向。这四种取向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实现了及实现着补偿和赋能的使命,其中补偿使命在局部情境中已经较为充分,赋能使命在全局情境中仍任重道远[16]。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人教育的使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沿背村成人教育服务乡村经济转型的实现路径中,正规教育成为提高村民就业机会的有力保障,非正规教育拓宽了村民的专业技能,提升了村民的生产力水平,非正式学习激发了村民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共同进步。随着沿背村经济的转型发展,一系列发展困境也涌现出来,如何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新的学习需求?如何保障经济高速持续发展?成为沿背村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服务乡村经济转型中,成人教育似乎需要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一)创造正规教育条件,丰富农村成人教育资源

正规教育可以提升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提升村民就业能力。随着教育政策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扫盲教育、成人高考、电大等形式的成人学历补偿教育逐步退出乡镇甚至区县的舞台。然而,通过访谈调查,我们发现,沿背村还存在很多对“学历教育”需求渴望的村民,经济的转型发展在带给他们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他们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学历水平,才能更好更优助力自身发展。“在语言上,我们很多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还有我们的文化层次低,没有读很多书,但也想多学一点东西。如果我们甘祖昌干部学院有这个想法,有意向组织,能够有这么一个途径、平台往上升,我们很多人都想去。”(民宿户主a)为此,农村的“正规教育”不仅不应当被弱化,反而应当“因地制宜”地加强。对于一些真正有需求、有能力、有组织的乡村,可以为其搭建正规教育的平台,通过文化教育,革除落后的“小农思想”,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与综合水平,提升他们的学历层次,更好更快地助力乡村经济的转型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二)拓宽非正规教育渠道,搭建完善技能培训体系

技能培训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满足学习者的技能需求,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研究指出,技能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和工资水平,且长期培训较短期培训作用更大,但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对农村劳动力正规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拥有技术职称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村劳动力,其正规就业的概率越大,且其外出务工的工资水平越高[17]。虽然沿背村已经开展了专业技能培训,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培训,培训次数较少,频率与内容均不固定,培训师资薄弱,农林技术类培训缺乏,等等,都是现实问题。极易造成“培训时热闹,培训后遗忘”的现象,培训效率非常有限。基于此,沿背村急需针对乡村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制定一套适宜且能够与时俱进的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培训师资,提高培训频率,有组织、有目的地解决经济转型发展中出现的难题,让技能培训真正发挥作用。

(三)优化乡村治理机制,引导村民自主学习

乡村发展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村民与管理者作为发展主体尤为重要,而现存的被动与依赖性的学习当然是乡村发展的阻碍。为此,统筹乡村经济发展规划,鼓励村民自主学习至关重要。雪伦·B·梅里安指出:“一个温和的、建设性的、以成人教育为主体的全民终身教育、全民终身学习的时代,正向我们大踏步走来。”[18]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保障持续发展。此外,我国在建立成人学习与教育发展的决策中,“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作为重点学习群体,其学习需求应当被聚焦。他们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学习需求,将是我国未来十年需要关注的又一个重点群体的学习需求[19]。基于此,尽力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倡导村民终身学习,有益于解决当前乡村经济转型发展出现的困境,既能解放他们的思想,打破其陈旧观念,又能提升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为乡村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文化力量。

猜你喜欢
民宿村民培训
教师培训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孪生院子民宿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黄健美 艺商结合催生“网红”民宿
会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