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2022-03-23 19:06曾小丽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2期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集束化护理常规护理

曾小丽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效果。方法:2020年1月到2021年8月,选取110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研究,经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5.45%小于对照组23.64%(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切管切开术后行集束化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绿。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重症颅脑损伤;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术后并发症率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2--01

重症颅脑损伤属于常见神经外科急危重症,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及死亡率[1]。患者入院后多需进行气管切开术抢救,可清除其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与胸内压,增加肺部有效气体的交换量,改善患者的脑缺氧现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但想要保证气管切除术的效果,还需在术后联合有效护理干预,最大程度上保证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本文以2020年1月到2021年8月收治的110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为对象,探讨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1-2021.8,以在本院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为对象,以单双数法为分组方法。对照组,有55例;男31例,女24例;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0岁,均值(53.38±7.29)岁;发病-入院时间是0.5-5.5h,均值(3.21±1.67)h。观察组,有55例;男30例,女25例;最小年龄37岁,最大年龄70岁,均值(53.65±7.30)岁;发病-入院时间是0.5-5.0h,均值(3.03±1.65)h。上述资料对比,显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含病情监测、体征监测、综合评估、遵医嘱给药等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1)体温管理:体温升高可导致人体脑组织代谢增加,促使脑血流增加,升高颅内压。护士需结合患者需求与体温水平,提供持续物理降温,如冰帽、冰毯等,保证患者肛温始终维持在31℃-36℃。护士还需定时辅助患者量测体温,并记录体温量测结果,结合记录表明确患者的体温变化,适当调整患者的体温管理方案,提升体温管理有效性。体温管理期间还需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避免患者发生寒战、冷颤等现象,预防低体温导致的不良影响。(2)呼吸道护理:术后适当调整患者头部位置,尽可能让患者维持半卧位,促进分泌物排出,保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并叩击背部,让患者尝试自主排痰。若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干燥导致排痰困难,则需及时进行气道湿化处理。护士可遵医嘱提供糜蛋白酶以及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一次吸入15分钟,一天两次,有效湿化气道,促进患者顺利排痰。(3)吸痰护理:若患者排痰无力,则需结合患者需求,提供相应排痰操作。但考虑到吸痰操作过于频繁会升高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护士还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痰液情况,选择适宜时机进行吸痰。吸痰护士必须具备娴熟的吸痰操作技巧,明确吸痰指征,每次吸痰前均检查患者是否有呛咳及肺部痰鸣音等多项指征,尽量结合患者需求提供吸痰处理,预防吸痰过度损伤气道。吸痰期间需落实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吸痰管,做好相关器械清洁消毒工作,保证吸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4)疼痛护理:术后护士需主动向患者介绍疼痛相关知识,明确疼痛形成原因与院方应对方案,消除疼痛对患者情绪及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护士需积极评估患者疼痛严重程度,结合评估结果提供疼痛干预模式。若患者属于轻度疼痛,则通过音乐疗法、给予书籍等多种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若患者属于中重度疼痛,则需严格遵照医嘱提供镇痛药物缓解疼痛。切口换药时不仅要落实无菌操作,还需迅速轻柔操作,避免动作幅度过大对伤口造成刺激,缓解伤口疼痛。(5)心理护理:护士需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评估其心理状态。结合评估结果积极安慰患者,疏导其心理压力,讲述成功治愈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两组术后并发症率,包含感染、窒息、颅内血肿、引流管闭塞四项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资料均录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

2.结果

观察组有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有1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3.讨论

氣管切开术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也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2]。手术会诱发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患者生理及心理发生变化[3]。呼吸道在空气中长期直接暴力,会升高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情况。且气管切开还对呼吸道屏障造成严重皮怀,导致上呼吸道滤过功能及气体湿化功能丧失,升高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集束化护理措施主张结合患者的评估结果,积极为患者提供体温管理,预防术后高体温导致的高颅内压及高脑组织代谢;呼吸道护理及吸痰护理可帮助患者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分泌物阻塞呼吸道;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可调节疼痛症状及心理应激,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

综上可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行集束化护理,可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冯海青,陈洁,张学玲. 自制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243-244.

[2] 朱睿,肖丹蕾,黄菁. 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1):81-83.

[3] 吕佳. 探究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3):210.

猜你喜欢
重症颅脑损伤集束化护理常规护理
亚低温治疗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
亚低温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研究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