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演专业大学生服务社会路径与策略

2022-03-22 22:08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服务文化发展

刘 义(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赵歆璐(南京艺术学院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3)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1]守住为民初心,把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是历史教会我们的经验。通过社会生活,创作出感动人心、符合时代人民需要的艺术作品是最重要的价值方向。艺术表演大学生身处校园,有“独立自由的小圈子”,但学习知识理论要在社会服务中学深悟透,专业技能要在社会服务中锻炼提高,实践经验要在社会服务中培养生成,进而实现艺术表演的升华,感悟社会与人生价值的真谛。

一、艺术表演类大学生服务社会是高校功能应有之义

(一)服务社会的功能维度

高校本质决定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认知不断提高,高校职能不断扩充深化。19世纪初,第一所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建成,科学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第二大职能。1862年,美国颁布《莫里尔法案》,旨在促进农业技术教育发展;同时威斯康星大学不仅强调高校要创新发展知识,更要解决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领域实际问题,其他国家纷纷跟进,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第三大职能。我国高等教育法要求,“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2]。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定位,使得高等教育真正从“象牙塔”走向广阔的现实社会,推动教学科研由独立线性社会服务向多元化纵深发展。近些年来,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也越来越受到高校办学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趣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要。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交流文化。”[3]艺术服务社会是体现国家文化战略、提升文化竞争、展现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

(二)劳动教育观念下的“学做相长”

马克思认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在于劳动与教育相辅相成。“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涵养品性、增进自立,内容是围绕生活、展开教育,方法为教学做合一,场域为家校社合一,期望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从劳动教育价值维度来看,以劳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校重要的价值目标。社会服务正是践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

“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5]陶行知主张教学、实践、人才培养三位一体,通过社会实践将课堂所学专业理论在具体问题中不断领悟、加深,专业技能在实操中逐渐精进、完善。通过实践,教师从中总结经验更好反哺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将实践内容带入专业知识中再思考,从而深层次理解课堂所学。

(三)服务社会的价值维度

从适应现代教育评判标准来看,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一流高校建设、办学成效评价的重点。《“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6]明确建设“双一流”高校成效评价重点包含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方面。其中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对社会服务、社会实践提出明确要求。

社会服务是“五育并举”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社会服务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将以劳立人与以教化人相结合,把劳动教育提高到‘以立德树人’为育人旨归的‘五育并举’地位,与其他‘四育’形成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育人体系”[7]。社会服务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有助于大学生快速适应社会、胜任工作,从而提升社会竞争力。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就业形式越发严峻。艺术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不仅能帮助艺术专业大学生了解行业专业发展情况,促进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技能转化,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自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服务是艺术院校肩负社会文艺繁荣和人才培养使命的必然选择。新时代高校要为社会提供更多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艺术是一门专业性极强且内容生动的学科,艺术院校通过社会服务,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创新思维,相应会将优质的艺术理念带入社会生活,为区域经济做出贡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二、高校大学生服务社会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一)社会服务理念不够清晰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高校作为重要人才知识集散地,在国家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教育界对高校走出象牙塔,突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服务社会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受历史、制度和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普遍较弱。高校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过程中,认识和实践还处于一定的尴尬境地,主要表现为对教育公益性追求日渐式微、服务过程人本主义精神动摇与缺失,以及面对义与利抉择的非正当排序。[8]

高校三大职能历时性“序位观”是长期影响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认识论根源。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对于学校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把社会服务当作是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辅助手段。具体而言,高校更多关注活动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忽视了公益属性和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高校社会服务是否良善,根本上要看高校社会服务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实现人们对幸福的追求。”[9]

从实践调研来看,我国大学生个体社会服务意识较为薄弱,认识普遍存在偏差。艺术表演类大学生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服务意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社会服务态度不端正,功利性较强;三是对社会服务理解不深,将一般体力劳动归结为社会服务,背离了高校社会服务专业性的核心要求。

(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

国家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足,学界对社会服务内涵的广度、深度及实现路径颇多争议,可操作的审视框架一直迟迟未能落地。相较一些发达国家,美国高校面向市场,将服务地方纳入院校职能体系,探索市场一体化,是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10]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对服务社会提出要求,但未对高校社会服务性质、办法、标准制定具体规范条例,使得地方政府在对高校及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服务要求时缺乏强有力的行政导向和约束。

高校社会服务机制不畅。研究发现,美国97%的高校有专门社会服务计划,并将其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体系。[11]考察国内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激励方式和内容十分单一,始终围绕科研和教学谈社会服务,仅有个别高校提及制定明确的社会服务激励政策,高校虽有远大的社会服务理想,但在保障制度方面还有所欠缺”[12],如知识转化机制、产权保护和收益分配机制等。

从社会服务任务维度来看,高校在融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创新系统中动力不足。一些艺术高校被动接受社会政治任务,既没有专门参与衡量机制,也缺乏专门性管理部门和人员队伍。调查显示,目前仅有中国美术学院等四家艺术高校设立相应机构负责大学生社会服务工作。

(三)社会服务平台路径缺失

国内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差异化明显,特别是一些艺术高校囿于办学理念和办学能力,一直缺乏服务主动性和创新性,缺乏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以及院校之间协同合作的有效平台。主要表现为信息共享、资源优化合作层次不足;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有效沟通协调不畅,未能建立可靠的“产学研”社会服务平台。考察75所高校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搭建智库的占70.7%,建设研究基地的占34.7%,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占26.7%,打造对外合作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的占24%,校内跨学院和学科交叉合作平台的占10.7%,社会服务路径较为单一,发展不均衡。

高校没有针对服务社会建立可靠信息获取平台,缺乏与社会对接的公众渠道,获取社会服务信息方式相对单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艺术表演大学生获取信息来源主要有朋友介绍、海报传单、中介、网络信息等。一些非官方渠道往往缺乏严格监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和散乱性,有时甚至存在法律问题。普通的体力劳动或社会兼职,很难实现社会服务专业训练、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的价值统一。

三、高校艺术表演专业大学生服务社会现实路径与策略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和拓展办学资源的内在需要。艺术表演类专业的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文化建设、文化服务等方面。如何将自身小舞台与社会大舞台对接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水平是社会和艺术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坚持引领性,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健康同步发展

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的支持和服务。传统意义的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人才、资源和知识等服务活动。随着学界对高校社会服务内涵及其价值意蕴认识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变被动为主动,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推动乃至引领社会协调发展。

要坚持共同体概念,推动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全球化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世界具象的边界越来越淡化,共同体的概念由单位、社区、城市,扩展至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一般来说,高校都有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现实起点。重点高校凭借自身综合优势,整体服务内容会更多,能力也更强,辐射范围也更广;一般高校则偏向地区服务,影响相应较小。在注重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的同时,高校要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外延范围,推动自身发展。表演类艺术高校要瞄准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表演人才;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大力支援偏远和落后地区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从社会服务整体情况来看,国内90%以上高校积极主张“适应”社会发展,但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不到20%。“大学之于社会,不是被动地适应,不是简单地、单向地输出服务,而是在适应中超越,在服务中引领,引领社会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应有之义。”[13]高校与社会共享知识,为地方提供资源,为行业推荐人才;社会则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投入、参与管理和监督等融入高校当中。高校在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换取自身发展的外部资源,社会服务完全是其适应社会的一种自觉理性的策略选择。

(二)注重规范性,推进社会服务保障机制长效发展

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交叉融合,是强调参与的嵌入式行为。鉴于制度建设和能力开发的不足,艺术院校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结合国家社会教育发展战略制定顶层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根据区域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明确社会服务类型任务;统筹协调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及校友关系,整合各方资源,深入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交流与合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绩效考核标准和保障制度措施,创新社会服务实践模式,推动教学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社会效益。目前,高校社会服务激励方式主要围绕科研教学展开,需要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上实现发展形态的根本性变革。要建立社会服务保护机制,通过设立服务项目核定标准,明晰服务边界,对越界或外部力量干涉高校管理的行为做出判断。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协调个体、高校、社会和自然的发展,摒弃偏重经济效益、政治效率等不良倾向。

学术应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学术可以从理论到实践,也可以由实践返回到理论、验证和修改理论,同时发现新的理论。[14]要将社会服务纳入高校培养目标、课程和学分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南京艺术学院是全国首家实施学分制的艺术高校,一直注重培养复合型实践人才,较早实现了专业课程和社会实践在学分体系上的互认,如将学生毕业要求与服务地方文化结合起来。艺术源于生活,表演类专业更应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变过去重教学科研、轻社会实践的思想,在培养德艺双馨人才的同时,积极为社会文化艺术繁荣做出努力。

(三)坚持学术性,推进社会服务专业化纵深发展

坚守学术本性,是高校维护自身生存和保持良性发展的基础。高校要把握好三大职能作用发挥的“融合度”和“关联度”,既要潜心培养人才、静心钻研学术,又要防止脱离社会,为学术而学术。高校服务社会首先要关注自身文化潜力的发掘和社会责任履责,要坚持高校教育、学术和文化机构的根本属性和本质要求,与经济利益、资本市场和社会发展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不是盲目迎合社会功利欲望。一些高校过度偏向社会服务的经济效应,往往会因为学术价值的缺失而影响服务社会水平,甚至会动摇高校创新和传承知识提供者的优先地位。大学优秀的社会服务能力源自卓越的学术生产力,围绕社会服务目标和任务,高校要及时适度调整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学校目标。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要纳入高校目标,明确社会服务的贡献度;要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纳入培养目标;课程调整方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强化专业教育课程,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课程,着力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对表演类艺术高校而言,艺术实践既是课堂教学有效阵地,也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重要途径,还是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当然,高校职能发挥作用的核心应该是围绕人才培养开展教学科研,其次才是服务社会,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的社会价值。

高校社会服务类型一般分为人才服务、文化服务、科研服务、技术服务、资源服务、公益服务、公共关系服务。社会服务方式主要有政策研究与咨询、文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委托实施、平台维护与管理、技术指导、行业交流、挂职锻炼、志愿支教等。中国“现代大学之父”郭秉文是国内较早将实用主义教育理念运用到课程和教育制度阐释中的人,他的高校社会服务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调整学科设置,满足社会需求;推广大学科研,推动社会发展;兴办社会教育,扩大教育受众域。[15]随着改革的深刻变革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需要,“政产学研用”成为高校社会服务发展主要模式和阶段性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主要模式有技术合作、科技项目攻关、共建专业学院、高效社会服务、实习基地、校企全面合作等模式。[16]艺术院校服务地方社会文化发展主要以文化共建、文化展演、文化服务等形式进行,如参与区域性产学研互动、进行跨领域资源整合,以及发挥人才集聚优势提供艺术文化服务等。当前比较通行的社会服务途径主要有建立智库、建设研究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平台、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构筑平台型社会服务载体,是加强高校和地方合作的有效途径。依托这些平台,高校可以更好对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为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成果转化效率,充分发挥社会、政府、企业、高校政策、物质、技术、人力资源高效运转的合力。艺术院校的社会服务可以实施项目化运作,主动承接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艺术创作展演项目,承担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内涵的项目,有效实现社会服务与专业培养的对接。

(四)坚持合作性,推动社会服务共赢高质量发展

高校社会服务应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合作共赢”发展理念,坚持共同发展的伦理目的、以人为本的伦理原则、公平正义的伦理品质,以及互帮互助的伦理情操,在社会深刻变革中实现各类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与地方是密切相关、互为促进、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地方支持高校发展,能获得知识、人才、科技的支撑,这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根本所在。高校在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中解决政府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在支撑地方发展的同时,拓展自身办学空间,增强办学活力和办学资源。“社会要尊重高校社会服务活动的超越性存在,不斤斤计较当前具体利益得失,不囿于某一个体和机构的眼前利益,明晰高校社会服务活动存在的终极价值,关注人类存在的未来状态和终极关怀。”[9]国家要加强高校社会服务理念的引导和宣传,政府要出台高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和具体实施办法,制定政策鼓励各个主体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如政府要实现文化传承发展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高校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服务不可或缺。对于艺术高校来说,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地方的人文素质,同样有助于彰显办学特色,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如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进校园、进基层、进社区系列活动已举办多年,学校美术馆、音乐厅每年对外开放展演数百场,疫情期间仍利用腾讯会议、OBS等直播软件和视频网站开展线上教育展演活动,以艺术浸润人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社会服务是知识创新的推动力和催化剂,高校要面向社会、关注市场,在知识生产、应用和再生产价值链的完全闭合中,实现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赢。创业型高校以提供高品质社会服务为导向,为高校优化社会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提供良好范式。高校首先要建立以智力服务能力及实际效能为核心的评价新模式,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调整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以社会发展引领人才培养,不断优化服务的创造力。表演专业要将创作展演作为自身生存和创新发展的基础,遵照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艺术知识生产模式和专业展演机制,实现多面向、多维度立体服务。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不仅能为培养人才提供更多社会实践,争取更多就业机会,而且能够激发单位创新活力,推动组织深层次变革和发展。双方通过订单化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共建、文化共建、技术支持、智力咨询、校企共训等形式开展合作,在互相渗透中相互支持,在双向介入中优势互补,在资源互用中利益共享。与企业的合作,高校要兼顾多元主体与多元利益,要及时看到服务对象和服务主体间的差异,更不能忽视广大教师,特别是大学生等弱势群体利益,最大程度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和各种条件,维护每一主体的合法利益。高校要进一步改进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师、科研工作者和专业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积极性。特别是不能将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社会服务对立起来,师生公益性活动都应纳入社会服务范畴,列入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服务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