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生虎 高泽伦
(中国传媒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24)
新文科理念最早于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新技术的引入与实践活动的增加,培养出跨文化的综合性人才。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就有对基础人文学科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要求[1]。2018年12月,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中,提出加快理论体系创新、深化专业改革、进行课堂革命三方面的新文科建设要求[2]。2019年4月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会议要求“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3],标志着新文科建设的正式开启,全国各大高校随即响应,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工作。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会议发表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4]。可见,新文科建设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并会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新文科理念提出至今,学界对其关注讨论颇多,虽然对于新文科内涵与外延的认知不完全一致,但至少在两个层面上已达成共识:一是新文科具有融合与创新特质,强调借助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实现人文学科的创新发展;二是新文科肩负着人才培养任务,目标是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1.2.1 融合创新特质
新文科之“新”的重要一点就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特别是通过科技与文科的交互沟通实现文科的创新发展。当今世界面临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一个又一个新技术诞生并推广使用,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与方式。同时,这些新技术也逐渐融入了各个学科的发展建设之中,为学科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与范式。人文学科也同样受其影响,新技术的使用在数据整理、文献检索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相关学科的知识与理论也为文科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与手段,文科的教学也有了更多的设备与平台。同时,人文学科在发展中不断被加以细化,虽然这为学科的深入研究带来便利,但也阻断了与其他学科交流的途径,文理学科间的隔阂越发明显,对学科本身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一定影响,文科亟需进行自我的革新。新文科就在这场科技发展的大潮与文科面临生存困境的背景下诞生,以创新融合为特质,在传统文科基础上广泛吸取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并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积极推动不同学科间的交互,“新文科背景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5],推动人文学科在研究、教学等多个领域得到创新发展。
1.2.2 综合型人才培养任务
当今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更新了对人才的要求,数字网络技术取得的突破使得现有的产业结构也相应更新迭代。在可预见的未来,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是一大趋势,更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的人才投入生产,对人才的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要求更高。同时,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了进一步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有着显著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作为国家建设的支撑,同时完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转化。而传统文科教育由于更重视知识的吸收与传承以及学科内部理论的深入研究,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相对缺乏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不符合当今时代的人才要求。而新文科的任务就是在提升学科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培养出更加全面且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型人才,为应对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局面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建议,“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建立新型智库,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也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6],我国的新文科既是新技术浪潮对传统文科教育产生冲击之应对,也是对国家新时代发展战略的呼应。
新文科理念的推广与实施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调整发展思路,结合新文科融合创新特质与综合型人才培养任务的内涵性质,立足于学科本身特点,重新确立教学改革的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构做好方位指引,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进行。
1.3.1 创新综合新导向
“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治理实践等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文科的使命。”[7]我国新文科针对时代发展新形势、国家战略新方向,提出了人才发展的全面性、综合性要求,这对发展人文学科乃至提升社会人才储备、助力国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中国古代文学,也要在教学中聚焦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构建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产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灵活敏锐的思维能力、学科交叉的思考方式、多元层次的知识结构,将综合与创新等培养目标贯彻到教学的方式、内容、手段等多个层次当中。
1.3.2 交叉融合新机制
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科间的交互变得更加广泛且必要,多学科之间的交融可以说是当代文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仅在单一学科内部进行探索研究,对于学科本身的发展及优秀人才的培养都会产生局限。建立交叉融合的教学机制,既符合新文科学科交叉特质,也契合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具有的包容性特点。在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更应贯彻交叉融合理念,“要着力建设交叉融合新专业(新方向)。要以新的思路和跨界模式,探索建设适应引领时代发展的新专业(新方向),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8]。要对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在关注本专业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交叉的内容,实现人才知识的多学科、多层级结构,培养符合当今时代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1.3.3 灵活系统新架构
根据新文科交叉融合及综合型人才培养任务等特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将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灵活架构,根据社会发展新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及学生评价机制等内容,将原先相对固化的教学体系重新设计,以更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才需求,并根据教学改革的推进情况进行新的部署。同时,新文科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学科研究到人才培养等多个层次,而教学属于新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要注重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统筹,以更好地推进新文科整体建设及学科教学自身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方向确立的基础上,教学重构也应由此着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机制、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上进行调整与更新,实现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创新发展。
交叉与融合是新文科理念的核心内容,但当前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于学科交叉的内容关注不多,基本为单一的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知识的讲述,内容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内部,讲授作品时一般只从文学角度进行分析,较少涉及其他相关内容,如讲到王维山水诗作时主要关注王维诗的特色与成就等内容,对他出色的山水画作所提不多;讲到《红楼梦》时多分析人物性格、思想内涵等方面,对其中涉及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就不太关注。当然,教师在授课中主要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内容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易使学生的思想存在局限,忽视学科之间的互通性,甚至对其他学科产生偏见,这对学生未来从事学术研究或其他工作都有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人文学科本身的创新发展。
教学内容的固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课程内容是讲授文学发展的历程,时间跨度大、知识体系庞杂,教师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为学生梳理清楚,但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明显存在知识性内容过多而思维锻炼较少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内容多停留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本身,较少引导学生立足于当今时代进行分析与思考。如讲授《庄子》时一般涉及人物生平、作品风格、文学意义、思想特点等方面,内容较为古板固化,较少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相沟通。其实《庄子》文本中可挖掘出不少在当今社会也有价值的思想,像实现人对生命困境的超越、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但若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仅凭自身的知识与思想水平很难理解至这一层面。可见教学内容中对知识的过分偏重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符合新文科理念中对人才培养全面性的倡导,需要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调整。
其实,中国古代文学看似与其他学科并无过多关联,但文学史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演变历程,而文学除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外,还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同时,文学作品由人所创作,内容则主要是对人的生活与情感进行描写,并反映着作品所处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与艺术风貌等方面。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学科交叉的条件,目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文学地理学、文学文化学等研究方向的兴盛也说明了这点。而新文科理念重要的内涵就是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在保证常规授课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与课程相关的学科交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程所涉及的其他学科内容,并有意识地加以说明。如讲授先秦《诗经》时,就可以对《诗经》中提到的多种乐器进行简单介绍,而讲到魏晋时期文学时可对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想等哲学内容加以讲解。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引入其他学科的内容,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减少授课时的枯燥与单调,增强学生的听课兴趣,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使学生不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内部,培养学生学科融合的思想,这也有利于学生多元知识结构的生成。
同时,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讲授知识性内容的基础上,也要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对中国古代文学中体现的中国古人的精神、思想、道德等方面进行现代视角的分析,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批判思维。如教师在讲授《孟子·公孙丑上》时,孟子提出了人所具有的基本道德,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并认为由于人有如此的本性,那么施行仁政也是容易做到的。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在距离孟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两千多年,社会形态也变化巨大,孟子的道德观念是否还成立,他所提出的基本道德还能不能作为现在的道德底线。通过增加教学中类似的思维训练环节,促使学生增加对社会的关注,并锻炼学生的思考与批判能力。
当前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普遍采用分朝代阶段授课的模式,即按文学史演进轨迹,对不同的年代与阶段文学发展的情况进行介绍,在具体授课时一般从形成背景、发展特点、后世影响等几方面作简要概述,再补充几个名家及其作品的分析。这样的授课模式已应用多年,也确实取得了不少成效,便于学生迅速熟悉文学发展的概况,教师备课也较为容易。但分朝代阶段的授课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除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到的内容多为结论或框架性质,听起来干枯平淡,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外,更重要的是,此种授课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多为被动接受的地位,如此一来教师虽然完成了课堂知识传递的任务,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则无法保证。同时单一的知识灌输不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对学生的探索欲与求知欲也是一种压制,甚至使学生产生对课堂教学的反感。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教学方式上实现由教师单一讲授到师生共同探究的转变,将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提升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这首先需要重新调整当前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台下听讲这一教学上的师生不平衡关系,而以学生的学习成长为中心,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教师在授课时要自觉走下讲台进入学生之中,将自己的位置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将老师作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只将知识要点梳理出来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框架,引导学生课下搜索资料、小组讨论,进行自主学习”[9]。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将正常的课堂授课完全抛开,而是在平时的授课中增加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内容的比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如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布置好需要探讨的问题,让学生自结研究小组提前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并进行组内的讨论研究,上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之后再让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学生的交流甚至争执而达到观点的交互与碰撞,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逻辑思考能力。以将课堂主动权交与学生的方式,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在学生展示交流的环节结束后,教师再引入课程要讲授的内容,并对学生之前在交流中发现的问题作进一步解释,同时给出相关的学术著作或论文供学生课下深入研究,这样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印象更为深刻,也有了课下继续学习的方向。通过教学方式上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调整,既保证了教师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又能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逻辑思维等方面也得到了综合锻炼,无论是以后继续深造从事学术研究,还是走入社会接触各项工作,也都有了相应的能力积累。
在学生的考核机制上,目前大多高校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即教师在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试卷,学生闭卷作答,以试卷的得分作为课程的期末成绩。题型多为填空、简答、论述等固定形式,考查内容也多来自教师上课使用的课件,部分教师还会在临近考试时划定若干答题范围。这种单一笔试的考核方式针对性强,操作上简单易行,但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笔试考核方式下教师只需出一套试卷,考后通过判卷就能得到学生的课程成绩,学生在考试前则只需对教学课件上的内容或教师划定的出题范围进行大量针对性的背诵,无需进行其他的准备,教师出题与学生备考都较为容易。但考试范围与内容的固定,导致这种考核方式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更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思考能力则考查较少。同时,学生为了成绩合格,易将考试的内容作为学习的主干,而把考试成绩视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机械背诵中忽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考试完成就意味着此门课程学习的结束,这些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学习的主动性都会造成一定的打击。另外,笔试考核方式由于直接导向记忆与背诵,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动力,并造成课堂授课效果的下降,学生易将精力放在最后考试的复习上而忽略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习。中国古代文学内容的丰富性与知识的系统性需要学生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于课后投入时间精力进行阅读和思考,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则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化,本应督促学生学习进步的考核反而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
为了改变以往考核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师应在考核的分数比重和形式上进行调整,“将考核和评价方式倾向于平时,贯穿于课程学习始终”[10],构建更为合理与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客观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思考创新等能力的水平,实现知识与能力考查的并重。具体来说,在考核的分数比重上要改变以往一次考试决定最后成绩的情况,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教师可使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学生总成绩的50%,并将回答问题以及小组讨论等算入学生平时成绩中,鼓励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加入讨论,也促使学生远离平时不学、期末突击复习的不良习惯。在考核的形式上,除了常规的试题测试外,教师可加入课程论文与情景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个人能力进行选择。考核机制进行调整后,在效果上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能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思考的能力,使最终成绩更准确地将学生的综合水平全面体现出来。在作用上也实现了“以考促学”,通过考核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在扎实课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并以创新的方式将探究成果展现出来,学会如何在实践中应用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与方法,从而达到知识学习与融合创新二者的兼顾,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高校教学中,各个课程的课时都有具体要求,教师则需根据课时来安排教学进度,而在当前各个高校开展教学改革、压缩理论课程课时的大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的课时经常是一减再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先秦两汉至明清数千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中间又涵盖历史、哲学等诸多内容,可以说知识体量相当庞大。而要把教学内容如此丰富的课程塞进一百甚至几十课时之中,课堂讲授时知识的精简与形式的单调可想而知。教师为了在课时内将课程讲完,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的标准,在授课中也只能讲授文学史的主干内容,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底蕴深厚与内容丰富的特点根本无从展现,教师讲起来甚为枯燥,学生听着也无趣,大大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效果,不利于学生对于学科基础内容的掌握。
同时,当前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也局限于学科内部,基本为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讲授,没有给学科交叉内容的引入留下空间,教师如果想在授课中增加跨学科内容,也只能在课程中间进行简要的介绍,无法真正深入讲授跨学科的相关知识与理论等方面内容,从而在教学中实现真正的学科融通,这一问题则需通过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来解决。
针对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课时有限的大背景,教师要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更为全面深刻的把握,并为新文科内容在教学中的引入留下足够的空间。除了传统的按阶段讲授的文学史课程外,可开设专业选修课作为补充,选修课可以专题的方式弥补文学史按年代阶段教学产生的支离破碎感。具体来说,选修课可按文学体裁进行分类设置,如中国古代小说史、中国古代戏曲史等,使学生对文学史中出现的各类文学体裁形成更加整体的认识。也可以对具体的文学主题进行讲授,如南朝山水诗、唐代边塞诗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在课程的设置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二六三”式系列课程可借鉴处颇多,其课程分为基础层次、延伸层次、拓展层次三类,基础层次课程为作品选和文学史,延伸课程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等六个专题课程,拓展层次为“中国古代作品研究”等三门选修课程[11],这一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在整体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全貌进行把握,增强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结构性,夯实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基础,也为跨学科内容的引入做好知识储备。同时,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外,还要加入文史哲融合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如魏晋玄学与文学、南北朝易代之际文学等,展示人文学科内部交融的成果。文理结合的课程也要适当增加,如文学地理学概述、数字与文献整理等,使学生对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等较为陌生的学科知识与其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此类学科交叉课程,使学生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视野和理念,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与视角,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通过“专业主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交叉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在打牢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为跨学科内容的引入保留充足的教学空间,促进学科融通在教学中的充分实现。接下来各个高校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构建出更为契合新文科理念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长久以来使用口授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向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传递,所用到的教学设备一般仅为黑板和粉笔。这种教学手段虽然简易实用但局限性也较为明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展示的信息有限,边讲授边写板书会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对教师的体力消耗也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进步,多媒体技术逐渐被运用到教学之中,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室,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方便地放映幻灯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视频等,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不少便利。但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将多媒体设备的潜力完全挖掘出来,不少教师仅仅将其当作了板书的替代品,把原本写在黑板上的框架与结论等文字内容放在了课件中而已。虽然这样使得课堂教学时知识内容较为清晰,教师也省去了写板书的时间,但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媒体聚合功能使用有限,对新授课内容的引入与教学创新的开展造成了一定限制。同时,当前的教学手段也不利于新教学方式的开展,比如教师要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或开展小组教学,就需要更多新教学手段的引入,如慕课、微信群组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师生微信群这些手段保障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师生的沟通交流。可见当前的教学手段存在着不少局限,不利于新文科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贯彻实施。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并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更多便利,教学手段的改变与创新势在必行。而教学手段的改变创新首先要从现有多媒体设备的充分利用开始,这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在授课时恰当使用,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与生动,便于学生对所授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具体来说,教师要改进单一使用文字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的方式,综合利用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资源,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照片、歌曲、纪录片等根据教学情况添加到授课过程中。在用文字课件将授课内容清楚展示的基础上,以多媒体综合运用的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此调动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与积极性。同时多种形式的资料展示能将知识立体化、综合化,增加学生学习的沉浸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与文学相关的学科如地理学、医学、建筑学等知识内容也能更方便地添加进教学之中。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更多的新技术手段可以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如钉钉一类的打卡软件可以提升课堂签到的效率,而雨课堂这样的教学辅助软件能为教师分享课件和布置作业等提供更多便利,快速发展的AR(增强现实)与VR(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增强教学的沉浸感与直观性则有着其他教学手段难以企及的效果,同时也利于学科交叉内容的展示,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课堂上使用。目前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也较为成熟,学生在课下可通过网络接触到各大高校开展的相关在线课程,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上的有限性,教师可以以此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SPOC+MOOC”模式[12],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群和小程序等手段搭建学习平台,以快速收取学生反馈和了解学生研究情况,便于学生分组研究等教学方式的开展,这不仅能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沟通,而且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较大帮助。通过新技术手段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既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使得学生对当前的科技发展有直观的体会,并对新技术在学习研究中的应用有了初步了解,对提升学生的数字化素养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