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源泉,又是黑洞
——评旅美作家李凤群“大河小说”

2022-03-22 20:31戴瑶琴等中国辽宁
台港文学选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江心洲保国大江

■ 戴瑶琴等(中国辽宁)

戴瑶琴 主持人

《大江》《大风》《大野》是体现内聚逻辑的三部作品,撕开人与土地结构成的紧密统一体,袒露出粗粝且积极的生命力。从一片地域,聚焦于其间的一个家族,再收缩为家族内的个人,我们看到了时代与选择的关系、选择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大江》(三卷本)全面调动了李凤群的记忆和感情,她记述熟悉的人,拥有何种形态的生存小世界和内心大世界。三卷里一代代“江心洲”人离去归来,我们竟然会对人物的每一次远行或出走都充满期待,因为生命热力都在对“江心洲”各个时期既定秩序的背叛中,瞬时燃烧。博尔赫斯的《雨》里写道: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一朵叫玫瑰的花,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大江》虽然刻画雨幕中一场场决裂和诀别,逃遁与消逝,但是哀而不伤,依然对未来保持希望。很多时候,打破比重建简单,或许不打扰“江心洲”,就令其自负地存在,是对于它更好的选择?

“和光读书”“90后”与“00后”的朋友,重新阐释《大江》里包裹的乡土、家园、家族和人,解析被大雨、愤怒、痛苦反复冲刷的“江心洲”,是怎样“活着”的。

王玥枭 退场的乡土,依然有存在的尊严

《大江》是一部当下“乡土题材”中少见的“大河小说”,李凤群的笔触兼具苍茫的诗意与温柔的悲悯。七十余年的宏大历史与个体在其间的忽微记忆彼此激荡,三卷结构如三个乐章,演绎人、土地、大江的多重变奏。

第一卷《悲江》,主题乐章是“命运”。“命硬”、“无子送终”、秋水、洪灾将人物浸没于“生铁”般凝重氛围,先验般的“原乡”幻想被严酷现实打碎。约翰·伯格曾谈到,“风景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对于那些居于巨幕背后的人们来说,它同时有着传记性质和个人色彩。”与冷硬的乡土环境并存的正是动荡和饥馑的年代;“宿命”严苛判词的背后正是“江心洲”封闭、前现代(农业化)的社会历史空间。小说结尾,“命运”诅咒在吴四章凄凉而倔强的等候中被打破,他死在儿子的怀抱。但真正的“命运”早在此前就已转变了航道:“改革”意识已经渗入“江心洲”,它也不再仅是与“自然”艰难抗争。吴家富“空手套白狼”的致富传奇让“宿命”失效,江心洲人觉察到新生存方式的成功。

第二卷《骚江》明亮了起来,主题乐章是“世道”。叙述空间仍是江心洲,但人物的心灵发生了迁徙。“江心洲”从“故土”转变为“故乡”,城市观念对乡土世界发起冲击。我觉得,李凤群并非“乡土本位”作家,她很善于展现乡村和城市的复杂对话。她没有以乡土视角批判“城市文明”,而是思索改革的观念对“江心洲”顽固结构一点点撕开的现状。后两卷的灵魂人物是吴革美,她的“成长叙事”呈现乡土“转型”,出走喻示真正的生路只能随着江流,永远“向前”。

李凤群也从未将“城市”作为唯一出路,第三卷《离江》又回归黯然,主题乐章是“世界”。革美对残疾小姑的拯救失败非常耐人寻味:城市或许对所有“乡下人”敞开,但并不意味着“乡土”是任何人都能轻易离开的世界,小姑真实的痛苦源于她与乡土之间根本无法剥离。这次失败令革美感知到江心洲就是一个世界。此在之存在、此在之为此在的基本特征就是对世界有所领会。它组织和连贯起作为“此在”之人的日常生活,并为它赋予意义,使之在其中行动、思考和体验。这种领会是能够“适合”地在“世界”中生活。“远方”再好,“江心洲”也是自然自洽的世界。此卷从吴家义愤世嫉俗的牢骚中起笔,又在他缺乏光彩的死亡里终篇,仿若一段乡土哀歌,谁也无法抽离生命深扎进土地与流水中的根系:它或来自亲情的羁绊、或来自背负的恩怨,但更根本的是相系相连的血脉。作者表达着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期待。

从“命运”到“世道”,李凤群书写“乡土”在当代乡土的现代裂变;而从“世道”入“世界”,她描绘出“乡土”带着尊严的退场。如果说只有通过与前一滴水珠的对话,我们才能找到汇入自己血液的根脉,那么《大江》将我们自己与土地、时间、生命融合在一起。

张林 “家园”的两种失落

故事以空间建构,不同于现实中的地理学,文学内部的地理性遵循另外的时空。迈克·克朗提出“文学地理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学提供观照世界的方式,超越单纯的客观地理知识与简单的情感呼应,而显示出综合趣味、经验和知识的文学景观。同时他突出了文学景观中“家园”尤其是“家园的失落”这一维度,其作为文化原型,在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

“江心洲”是《大江》中的“家园”,在文学中浩荡伸展,却并非空中楼阁,它的投影在现实中对应着安徽省无为市的江心洲岛,安徽无为亦是作者的故乡。李凤群称这部“庞大的诚实的作品”是给亲人和故乡的挽歌。江心洲勾连了作者对故土的记忆,地理性的空间在文学空间内部完成了象征性重构。同时“江心洲”也是地理名词,即江河中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沙洲,它成于江水亦可毁于江水,地理性质决定了它是一个随时可能“失落”的家园,时刻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文学空间铺展了戏剧性与无常感。吴家经历过一次家园的失落,太阳洲的沉没让他们流离失所,被发配至缺水干旱的十里墩,而全家却在半路冒险回返,投奔同在江边的江心洲,尽管他们深知其同样有沉没的危险。这种行为并非源自人物的一时冲动,而是取决于文学地理学意义上的深层逻辑:水的儿女是不能离开水的。

江水时而温柔宽容,时而暴戾阴郁,江水无常与江心洲儿女的命运同构,也纵容其看似矛盾的性情,马兰英式保守,史桂花式短视,吴保国式英雄主义,吴革美式反叛精神,表象迥异,却有潜在共性,即它们都独属于江心洲,与外部存在显见边界。作为“家园”,江心洲是《大江》的主体,作者通过“江心洲”看世界,一切都带有独特的“江心洲式”滤镜。比如在书写桐城时,通过吴胜水的书信和吴家人对其书信的反应,勾勒出一个让江心洲人自卑且虚弱的城市图景。对于外来客和归来者,“江心洲”也会主动凝视,从其行事、言语等特质判断其“是不是江心洲人”。落笔在江心洲之外时,灵魂依旧盘桓于其间。

江心洲并没有像太阳洲那般沉沦于江中,但在时代潮涌之下,它无法逃脱文化意义的失落。地理上的“孤岛”性质使这弹丸之地的一切被无限放大,江心洲即是宇宙。一旦朝外敞开,这宇宙即坍缩。当现代化潮流不可避免地席卷了江心洲时,纵使艄公阿三死后渡船不便,吴保国修建的桥未能完工,江心洲也已朝外打开了。布罗茨基说:“如果空间有其无穷尽的一面,那也不是其扩张而是其缩减……扩张则徒有一个宽阔的姿势。”李凤群也感受到了这一点,在第三卷结尾处,以吴革美的内心活动传达了这种情绪:“过去的某种气息,因为速度的加快和空间的扩展而稀薄了。”

终于,故乡像疲惫的母亲,把儿女们“打发走了”,也或许是儿女们自己选择离开,再回头,却已看不到身后的故园。“江心洲”没有沉没于长江,却淹没于时代,成为了另一种“失落的家园”。

张晖敏 愤怒:家族史的特殊注脚

故事开始于一场死亡。马兰英的怨毒和吴四章的躁狂,随时引发无休止的愤怒和谩骂,三卷本里,吴家人一路摇摇欲坠,死伤惨重,丢盔弃甲。“老子不服”并未随吴四章一起被埋进土里,相反,在他喊出“我赢了”的那一刻,“不服”的怒气彻底被激活,一跃成了抽象“生命力”的代言者。死守粮仓的马兰英,辱骂丈夫的史桂花,不愿换亲的保霞,窃窃咒骂乡人的小翠,还有反抗“江心洲”的保国和革美,都乜斜着命运。

这一未经修饰的原始情绪反而撑起了濒临坍塌的生命框架,进而确证生命的强度。“生气比伤心好,生气比恐慌好,生气比死好”,在粗鲁的怒火里,人的“变”和命运的“变”发生呼应。同时,一旦情绪毫无波澜,则恰恰成了生命力消耗殆尽的先兆。家财吊死在房梁上,大凤平静地喝下农药,即使“通达”如方达林,也会在午夜梦醒时突然意识到生命的疲乏。他们或是自行走向毁灭,或是停留在原地,成为标本、符号、随时可能沉没的孤岛。

愤怒不够体面,却保留了生活原貌。沿着这条路径,紧接着被彻底拆解的便是命运。“江心洲”是一个逻辑自洽的泥潭,这个让外乡人无所适从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存逻辑。以怒气为媒介,生命力的呈现时常是粗暴和不够光荣的。绵延的恨比偶发的爱更持久和深刻。摆在个体生命面前的是关乎生死的选择,在此般境遇面前,隔岸观火地谈论善恶是轻浮的事。因而在道德的审判来临之前,作者直接对命运本身下了手。战胜命运诱人且宏大,许多人并不清楚命运莫测感的由来。他们在逃过一劫时载歌载舞,在悲剧来临时对着空气或身边随便什么抓得住的人挥出拳头。保国和革美也逃不过“没有敌人”的尴尬处境。革美走出了江心洲,却并不能带走已然耗尽了生命力的姑姑家秀。保国功成名就,却在疏于管教的儿子身上栽了跟头。这是没有敌人,更没有胜利者的悲壮战争。与此同时,命运也遭遇最大的挫败。它不再具有厚此薄彼的能力。作者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道德判断的干扰,借由愤怒,全部正面的或负面的,丑陋的和美丽的都以生命的名义被记录并拥抱了。

《大江》的最后一场死亡属于吴家义。前一刻,整个江心洲似乎还沉浸在对吴文和烂尾大桥的仇恨里,后一刻的葬礼便迅速而温和地将其覆盖。不完全是一场离别,或许称之为召唤更加合适。被命运推动着散落在五湖四海的吴家人像江水的支流,这场宁静的死亡让不相干的支流重新交汇。生的怒火短暂地平息了。

横流的江水回归河道,力量却并不因此而止息。破败土地扶植的野蛮生命力,在吴家人身上只留下了一层隐喻的色彩。保国的怒火也终将苍老,唯一生动的只有“大凤”,一个遥远的、温存的、模糊的影子,一个需要被纪念的印象。她从“江心洲”被剥离,内化为他的心灵专属。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全部汹涌情绪的终点,所纪念的、逃离的、回归的,始终都是自己。

如果说深刻的悲悯与诚挚的抒情让李凤群拥有接近“个人的具体生活”的基本前提,那么燃烧在无数怒火里的生命共鸣,则跨越了历史与地域,真正为这片土地上的苦难赋予了意义。

熊雯萱 江心洲如何“活着”

《大江》记录从1945年至2010年的中国农村,以家族四代人的生存与死亡为叙事线,以一个姓氏的命运为叙事重心。从水患到旱灾,从农耕到经商,从骂江怨江到爱江惜江,从摆渡人阿三到建桥人吴保国,“江”的意象陡然挑起吴家乃至整个江心洲的命运。它固然压抑住悲剧命运无法逃脱之感怀,但也不吝惜地持续给予吴家人各种转机和生机。我们先罗列三卷本中一系列的死亡:救子跳江的吴事成、子归即猝死的吴四章、重病而死的马兰英、自缢而死的吴家财、为爱而死的田大凤、被肥皂水活活灌死的吴保霞、沉船而死的田二龙、一跃而下的吴双全。无论是主动死亡还是被动死亡,作者都耐心地解释每一场死亡的原因。吴家人的生命既冲撞着大家族的内耗,又压不住向岛外探寻出路的心火:债务缠身的吴家义,贩卖木材发家的吴家富,独自闯荡的吴保国,自力更生的吴革美,或各自打拼或抱团取暖,他们皆未放弃与既定现实和既成事实的大小抗争。每当江心洲沉入黑暗之际,总会有漂泊在外的子辈回乡拯救。第三卷吴家义体面的葬礼令“江心洲”暗藏的生机全然曝光,吴氏血脉从大江南北赶回奔丧:“我们不能让这个家族最年长的老人走得这么寒酸,这么悲凉。”

《大江》确立时间顺序线索,先以两次算命结果均为“吴四章命里没有儿子送终”开头,埋设暗线——吴家人能否抗争命运、打破“后继无人”的预言。小说进一步采用喜悲结合的叙述设计,即一件喜事后面一定跟着一件坏事。小说中,吴革美直接揭破这一构思:父亲倒卖木材的成功之后是爷爷的去世、保国和大凤的甜蜜爱情之后是大凤的死亡……承受太多苦难,幸福尤为易碎,她于是说服自己:“说不定正是我的倒霉才使我家逃过更大的不幸,一种冥冥之中的承担使她突然超脱了。”频发的悲剧已然使他们丧失了批判霸凌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小说总体趋向希望,但细节上失望、绝望和希望发生了某些含混,应该说,对于是否会有希望一时迟疑不决。

《大江》呈现出偶发的喜与频繁的悲的交错,丰富的悲喜才能见证乡土的活着和人的活着。

孙艳群 永不离洲

江水是土地的另一种形态。江水既是“江心洲”万物生长的根基又是其终结者。物质匮乏的年代,“人的主体性就是利用土地去获得生命的延续”,一旦剥离土地,家园逝去的危机感便会作祟,于是土地给予的福祸被迫照单全收。伴随着江水的每一步推进,“江心洲”人的生存之网就会被收束得更紧,求生空间也就愈发拥挤。《大江》将“生存、欲望、迷惘等情绪所笼罩的渐变过程呈现出来”,从马兰英的算命屯粮到吴四章的永不离洲,吴家第一代求存活的方式,都悉数转化为对血缘的执着和对大江的坚守,依附于大江的执念源发于江心洲根深蒂固的文化承袭,对大江的选择,亦是他们对生存之路的选择。

“江心洲”代际更迭中的生存抉择经历了“坚守—突围”的变化。摆渡人阿三的突然死亡预示着乡土原有秩序也出现了裂口。对于“江心洲”外的世界,吴家人屡次主动靠近却不能贴近。小说揭示了新的情态,在城乡两维空间格外清晰的对立之下,明确的城乡优劣两重性反而令吴家叛逆者无法抉择。

可以说,“江心洲”是吴家的原点,也是结局。四代人接力“故乡——城市——故乡”的循环。吴保国试图以造桥实现城乡空间的快速对接,将两种生存之路进行融合,但还未合口的半座桥却时刻宣告着结局的失败,断裂披露“出走者”对故土“坚守——失却——寻找——悼亡”的精神迁徙。同时,它还提醒造桥者吴保国,江心洲人,包括他,共同夹在生存罅隙中,进退维谷。

依附于大江的生存之路太过于被动,游走于城市的生存之路又太过于迷茫。去之愈远,返之愈难。站在大桥的断裂处,无法到达彼岸,只可先原路折返。寻找家园是否永远都只能在路上?“悼亡怀念”不仅仅是过去经验的浮现与记忆的持存,也是一种具有情感心理趋向的选择行为,悼亡最深处的根脉依然通达过去。

刘艳 “桥”:制衡与断裂

水于江心洲人而言,是生活支柱,也是情感归宿。江心洲等诸多岛屿的农作物种植极度依赖江水的灌溉和雨水的滋润。水坝溃决引发太阳洲的沉没,但缺水的“十里墩”也并不是宜居之地。“生于斯,死于斯,铭于斯”,田会计放弃升职机会留下,二凤央求革美莫离,江心洲对于他们而言,近似于废名的《桥》所营建的中国诗性文化传统的美学乌托邦。江水武断地切割着洲与洲,然而,江心洲人却心甘情愿被无情江水驯化,他们会将爱情失意作比雨落长江,将渡水乘舟作为返乡之路,而“投江”“跳江”则标示生命归宿。

人一旦受制于江水,不惧于对阴晴不定的它施以最恶毒诅咒。在漫天咄咄逼人的泄愤言语中,“太阳洲”是鸭蛋,“江心洲”是大号胶鞋,江水是“死狗”“洗脚盆”“阴魂不散欺软怕硬”的“大黑鬼”和“怪兽”,受难者咒骂它冲毁堤坝、淹没庄稼、损坏住宅、夺人性命,甚至马兰英偏执于将“克子”的吴四章扔进江里淹死,才能平复其丧子之恨。“江水”引爆怨怼,却也坦然收纳江心洲人的悲情,吴四章哭后代、田大凤哭情人、吴双全哭父母,兄妹则面江谈心。

大江也是连接洲内洲外空间的“桥”,目睹着马兰英渡江求菩萨算命、强盗渡江巧取豪夺、商人驻留交换货物。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船曾是江心洲人唯一的“桥”,吴保国归来后立即积极造桥。然而桥的未完成,浮现出“断”的意象,但远非“断桥”这单一表象。吴家富外出经商,父母吴四章、马兰英魂断江心洲;吴保国离家杳无音信,大凤喝农药抑郁而终;吴革美着力帮衬,家秀早已被农村拗断定型;马小翠务工不归,儿子双全成为留守儿童……劳动力流失、人口蒸发、情感缺位,都以不可遏制之势阻断了江心洲与外界接洽,而更悲情的事实是留守的人已然失去与世界交流的信心。“断”在江心洲呈现的复杂情状,描摹出江心洲人对“坚守、离去、归来”的矛盾心理。

“江水”与“桥”在《大江》里表现出“绵”与“断”的对立、建构与解构的对立。大江“养活、支撑、掠夺、摧残”江心洲人,李凤群以不圆满结局对家族四代的故事完成收束,留下失望与希望并存的悬念。

于明玉 “雨”:《大江》的断章

暴雨同洪水侵袭、粮食断绝有生态层面的因果关系,遭遇“大江”环境,便昭示着自然权威之下无可避免的灾难与危机。“太阳洲”的沉没,脱胎于雨幕的饥荒恶相,《大江》以水灾为原点还原中国乡村的生存境遇。人的亡故也常以大雨作为序幕。田会计的“两场死去”与一场异常且漫长的苦雨形成闭环,船夫阿三的逝去与两个月干旱的终结都毫无征兆地来临。刻意的环境隐喻将渺小个体的诸多细节无限放大,一切于生前来不及增添的真实感知,被刻板秩序湮灭的肆意发声,都在由雨制造的“加时赛”中显现。

生者的哭嚎是杂调之外的刺激性重奏,一切絮语与哀叹因雨期的频繁出现而绵绵不绝。另一方面,雨也承担着情感言说的功能,它在隐晦的象征与比拟中化身为摇摆不定的见证者。小说中,与“雨”毗邻的往往是“泪”,“大雨倾盆,悲水成河”的描摹又将二者刻意引向“大江”这一归宿。在代替不善言辞的“江心洲人”吐露心情的过程中,“雨”与“泪”真正成为同质同构的一体,它们一个从灰蒙的穹顶跃下,一个流转于个体内心。与此同时,由于“哭泣”这一行为的自发性与可控性,当环境被迫与人物表演而非真实意志同步时,其必然趋向复杂化而映现出浑浊。雨水模糊了哀恸的实情、真意与纯粹性,换言之,文中吴四章哭坟的初衷是为了平息女婿田会计的“怨气”,吴家珍与范文梅嚎啕女儿的横死,又夹带了对自己苦难待遇的唾骂,他们都在雨幕中变得面目不清。

作者为超现实意象与虚构情节划定了一片固定的运作范围,即在每一场暴雨降至之时,死生对话,天人同构,都以恰适世俗的姿态合情合理地上演。当泪痕爬满吴家珍的面庞,逝去的大凤终于从潮湿的渡口缓缓走来。母女于雨后黄昏的重逢,剥离了“死后还魂”的阴森,反而转化为一场温情的对视。读者也在幻觉中陷入谜团,继而无法辨别鬼魂的实存,悲喜不明的情绪同潮湿的水汽一起萦绕在“江心洲”。“雨后新生”的时空破“水”而出,在模糊死亡边界的同时,也消解了阴阳相隔的极端哀恸。至此,江心洲得以从亲人横死的悲剧中挣脱出来,重新获得了长生不息的力量。

仅在雷声轰鸣、大雨骤降的那一刻,埋头耕耘的江心洲众人才得以睁开双眼,发觉乡外有十里墩、有县镇、有桐城、有北京以及不见尽头的世界的事实。小说曾以雨另设了一对首尾:因水位泛涨、浩劫瞬至而发起第一次集体逃离,为潜伏在未来的无数突围作出预告;“阿三”于大雨中的退场揭露了内外交通长期封闭的事实,埋设新的“隔绝”。“雨”意象将历史记录连根拔起,转而投向无法标明的时代。家族的变革精神与身份省思,在一场场大雨中不断探进。

雨作为“无根之水”的漂泊感与失重感在人物身上渐次浮现。保国革美一代的灵魂先于肉体开始“流浪”,而其子辈即文武兄弟却从未迎来精神的返乡。

猜你喜欢
江心洲保国大江
京剧《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流变考
三峡库区不同蓄水阶段下江心洲的时空演变分析*
长江干流江心洲过去35年面积变化及其特征
嘉陵江中游水电梯级开发对小龙门江心洲的形态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
百万雄师过大江
从江心洲到江“新”洲——“红领巾研学院”课题研究活动
心中的大江
搞笑秀
大江和堤岸
邱保国研究员辨证论治不同时期高血压病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