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目标认知分析
——基于某高校的横断面调查

2022-03-22 07:48方九亿吴述银苌凤水
关键词:认真思考入学公共卫生

方九亿,魏 燕,吴述银,苌凤水

(1.蚌埠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医院管理处,安徽 蚌埠 233030;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上海 200032)

个人目标(理想)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可以起到重要激励作用,一旦目标不清,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1]。大学学习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2],大学是国家重要人才资源储备库,分析大学生人生目标认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始于2019年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更加说明加强公共卫生人力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3]。我们课题组2017年开展过对某重点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的新生目标认知情况的调查[4],现拟对疫情背景下某普通高校(选择普通高校是因为重点高校公共卫生教育重点已放在研究生教育层面)的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大学生的目标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加强学生目标和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参考,也为了解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目标认知特征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公共卫生人力的培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样本调查采用便利和整群抽样,2021-04月选择某普通医学院校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公共卫生专业本科在校学生(1~5年级),由班级辅导员发放调查问卷给学生。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保护隐私考虑,采用自愿匿名填报。共回收有效问卷1 029份,其中预防医学专业508份,其他公共卫生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应用统计)165份,卫生管理相关专业144份,医学信息工程专业212份。

1.2 研究工具和方法

数据收集工具为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自拟调查表。调查表形成草稿后,首先在课题组内部研讨后进行第一轮修改,然后组织相关专业学生研讨完善,进而小范围试用,再经修改后定稿。调查实施首先进行预调查,然后进行正式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对大学的认识和对大学目标的认识。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出生年份、家庭所在地(具体到县级),居住地类型(城市或农村,城市包括县城,农村指乡镇及以下)、是否独生子女等。分析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Logistic回归的因变量是入学时目标是否明确、如今是否明确(针对入学时目标不明学生),自变量为性别、年龄(在分析入学时目标明确影响因素时,选用入学时年龄)、家庭所在地(学校所在地及邻近地区与否,所谓邻近地区即与学校所在市接壤的地级市)、所在专业、所在年级(2~5年级和1年级)、独生子女情况、中学阶段是否思考过目标等变量。在如今是否明确的多元回归分析中,除了如今是否思考目标变量以外,将中学时思考目标情况也纳入方程,以分析近期和早期思考目标的影响差异。相关自变量均运用哑变量进行分析,采用一次性全部纳入法。统计检验方法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学生基本信息

1029名学生中女生占57.3%,1年级学生占29.9%,28.4%的学生是独生子女,64.9%的学生来自农村。四类专业大学生在性别、年龄、年级和生源地方面存在差异,卫生管理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男生比例较大,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来自本市及周边地区较多(表1)。

2.2 对大学的基本认知

从表2中可见,对于“上大学就是最大目标,如今考上了,可以放松一段时间”的观点,学生入学时大部分(64.2%,包括没想过)都有此观点,而这部分学生目前则大多数(79.9%)都不再有此观点,使得现在呈现大部分学生(87.1%)都没有此观点现象。从表3中可见,有13.0%的学生一直有此观点或者以前“没想过”现在有此观点,43.0%的学生曾经有(或没想过)现在无此观点,一直都没有此观点的比例是35.8%。比较不同专业来看,入学时不同专业学生对该观点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39),但有或没想过此观点的学生现在认知存在差异,卫生管理和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仍旧有此观点的学生比例高于预防医学等专业学生(P<0.05)。

而对于“如何看待学科成绩”的问题,不论是入学时还是现在多数学生(74.9%和62.8%)均认可“学科成绩非常重要”的观点(表2)。进一步分析可见,入学时没有此观点的学生中目前仍旧有73.6%的学生没有此观点,导致学生目前的认可比例有所下降。根据表3来看,一直有此观点的学生是56.2%,以前无现在有的学生比例是6.6%,以前有现在无和一直都没有此观点的学生比例合计37.2%。不同专业比较发现,各个阶段认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观点“大学和高中一样,我只要用功读书,继续沿用中学的方法(如题海战术等)就一定能获得好成绩”,入学时34.5%的学生认可(表2),学生现在认可比例下降到27.0%。说明总体上大学生认为,高校学习方法与中学有较大改变,而且40.0%学生正积极调整学习策略。总体来看,59.2%学生一直都没有此观点,20.7%学生一直有此观点,以前有现在没有此观点的学生比例是13.8%,以前没有现在有的学生比例最低(6.3%)(表3)。可见,前后观点保持一致的比例占多数,说明总体上学习习惯具有较大稳定性。少部分学生以前没有现在有此观点,可能与医学院校课程中有较多内容需要“记忆”有关。不同专业比较发现,各个阶段针对本观点的认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大学生入学时和现在对大学的基本认知情况 (%)

表3 大学生从入学到现在对大学的基本认知特征情况 n(%)

2.3 对大学目标的基本认知情况

关于大学生活目标,51.5%的学生表示中学阶段时即认真思考过(表4)。在入学时目标不明(没想过)的学生中,表示目前已思考的学生比例为80.5%,19.5%的学生仍旧没有认真思考过。目前学生进行目标思考的比例已达84.3%。不同专业比较发现,中学阶段和目前在认真思考方面的认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大学生目标有关项目认知情况(%)

在入学时学生目标/人生规划目标已经明确的比例是27.7%,大部分学生不明确或没想过,前期目标不明确的学生目前目标明确的比例是50.7%。如果假设入学时目标明确的学生目前仍旧明确,则学生目前目标明确的比例是64.3%,而实际上存在10.2%的学生入学时目标明确而现在不明的情况,由此导致目前实际目标明确率是61.5%(预防医学:65.4%;其他公共卫生:57.6%;卫生管理:55.6%,卫生信息工程:59.4%),但不同专业的差异不论是入学时还是现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由于样本所限,单独计算1~5年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目标明确率发现,随着年级升高,预防医学学生目标明确率有上升趋势(56.8%、50.8%、63.3%、77.5%和70.8%,趋势卡方检验P<0.01)。

从表4中可见,学生中学阶段参加过相关培训或课程的比例及进行过有关阅读的比例分别是23.1%和46.9%,而父母长辈指导的比例和同学(同辈)之间讨论的比例非常接近,分别是53.3%和56.9%。在前期目标不明的学生中,如今高校生参加培训、专题阅读、同辈或同学之间讨论的比例分别达到46.8%、54.2%、60.6%和68.4%。不同专业比较这4个指标发现,中学阶段的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现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目标明确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学生入学时目标明确情况的影响因素发现(表5):第一位影响因素是“中学阶段是否认真想过大学目标”,OR值4.7,表明如果中学时认真思考过目标则能将大学入学时目标明确的比例提高3.7倍。“中学参加过讲座、培训或课程”和性别也是影响因素,男生比女生入学时目标明确的比例高。另外,生源地因素、中学时父母长辈指导和同辈或同学之间的讨论也是影响因素,本市及邻近地区生源入学时目标明确率比其他地区高50%。分专业来看,总体上各个专业学生入学时目标明确情况影响因素与总体情况基本相同,认真思考和参加一些讲座培训都是首要影响因素,卫生管理和其他公共卫生专业男性学生入学时目标明确率显著高于女学生。但发现年龄因素是其他公共卫生专业学生的影响因素,入学时年龄更大学生目标明确率显著更高。父母长辈指导均不是影响因素,卫生管理和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中学阶段同辈或同学之间讨论是非常显著影响因素,而且来自本市及邻近地区的卫生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目标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学生(OR=4.6,实际22.6%和9.0%)。

表5 大学生入学时目标明确情况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进一步针对前期目标不明确的学生分析如今目标明确的影响因素发现(表6):第一位影响因素仍旧是目前是否认真思考(OR=7.1),其次是年龄和同辈或同学之间的讨论,年龄较大学生目标明确比例较大,同学或同辈之间的讨论有助于明确目标。分专业来看,思考目标因素时全部专业学生的影响因素,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影响因素表现与总体规律一致,前期目标不明的其他公共卫生专业的男性学生目前明确比例比女生更高(OR=4.0),性别也是卫生管理学生的影响因素,此外非独生子女卫生管理学生目标明确比例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学生(OR=4),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城市学生和大学进行过专题阅读学生的目标明确比例更高。另外,中学时认真思考过目标情况对如今的目标明确情况均不构成影响,说明目标明确与否主要受近期思考情况影响。

表6 入学时目标不明744名大学生如今目标明确情况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公共卫生专业属于医学领域中的相对冷门学科[5],学生易产生懈怠和迷茫心理[6]。在我国把“健康中国建设”列为优先发展战略并再次确认“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背景下[7],关注常态化疫情控制期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的目标认知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被调查大部分学生对大学有正确的认知,但仍有提升空间。大多数学生都认可:上大学不是最大目标,学科成绩重要,需要采用适合大学的学习方法。研究发现,仍有12.9%的学生把上大学本身当目标,特别是进入大学以来,入学时即不认为学科成绩重要的学生目前仍旧大部分不认可,还有较大比例学生入学时认可目前不再认可,造成认为学科成绩重要的比例目前所下降,该现象可能与学生把考大学当做最大目标,以及被调查院校是普通院校,大部分学生未来不会进一步升学深造有关,部分学生觉得能毕业就可,没有必要像高中考大学阶段那样努力学习。

其次,近四成学生的大学目标仍尚待明确[8-9]。认真思考大学目标的比例已经从高中阶段的51.5%增加到如今的84.3%,但表示目前已经明确目标的比例只有61.5%,即约四成学生尚仍没有明确自己的大学目标和规划。前期研究发现,2017年某学院公共卫生新生高中阶段78.7%的学生认真思考过目标,目标明确率是40.4%[4],而本研究发现学生在入学时的目标明确率只有27.7%,其原因可能与学校生源差异有关。

再次,个人因素是学生明确目标的第一因素。研究发现,中学阶段学生是否认真思考过目标对于大学入学时目标明确状况有非常显著影响,大学阶段也表现出同样规律。表明提升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重要性,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定是内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外研究也发现高中阶段认知因素与自我效能感直接相关,而自我效能感可提升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10]。特别是男生比女生在入学时明确目标的比例更高,这可能与社会角色与期待不同有关。

第四,同学或同辈之间交流讨论的效果优于父母或长辈的指导。研究发现,大学入学时学生的目标明确因素包括父母或长辈的指导、生源地因素和同学或同辈之间交流,但分专业来看,父母或长辈的指导作用却不显著,而对前期目标不明的学生来说,目前父母或长辈指导作用也不显著,同学或同辈交流可以起到更好效果[11]。前期研究发现父母长辈指导不是新生入学时目标明确情况的影响因素[4],提示不同高校的学生在父母或长辈指导作用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来自本市及邻近地区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其大学入学时目标明确率更高,其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个人背景因素对入学时目标不明大学生如今的目标明确情况构成影响,且不同专业学生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城市地区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如今目标明确率更高,非独生子女的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目标明确率更高,这可能与非独生子女家庭与兄弟姐妹交流更多有关。

第五,疫情尚不构成对学生目标认知状况的影响。多因素分析发现,2~5年级(2019年9月之前入学)和1年级(常态化疫情控制期2020年9月及以后入学)学生大学入学时的目标明确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据此可推论,常态化疫情控制期入学学生的目标认知与前期学生没有差异,不过有关影响还需持续跟踪研究。

综上,建议如下,首先,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目标教育和培养,着重于增强大学生的目标意识[12],特别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目标认知水平和定位,重视学业成绩,通过打好基本功为未来更大的发展提供基础。其次,研究提示,认真思考是学生明确目标的最重要因素,但研究发现近期思考效果大于远期效果,存在学生前期明确而现在不明确的可能,因此确立个人目标/人生规划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有必要持续关注。最后,父母长辈指导会产生一定作用,但需要结合其他因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同学或同辈之间应多交流与讨论,对促进明确目标有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由于样本量有限,导致统计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未必就不是影响因素;第二,和实际在校生相比,尽管总体实际填报率在70%左右,且部分年级接近普查,但仍属于便利抽样,建议谨慎外推有关结论;第三,本研究关于中学阶段的一些问题调查,由于采用的是回忆方式,可能会存在回忆偏倚;第四,本研究只是横断面研究,而且分析的是目标的基本认知,不涉及具体目标和优先次序的选择,历史和校际比较研究及具体目标选择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认真思考入学公共卫生
认真思考 化难为易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积累经验,认真思考,提升能力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切蛋糕
入学面试
重启人生,你已经有时间表了吗?
入学第一天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