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娜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患者发生腹泻。近年来,抗生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甚至乱用,致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例逐年增多。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多发生于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的5~10 d,少数患者也可在用药1天后或停药6周后发病,发病时症状轻重程度不等,多表现为粪便稀薄或呈水样便、糊状便[1]。而婴幼儿发生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多见,次为消化道感染。儿童感染后病情发展迅速,加上儿童呼吸道的特殊性,更加容易出现口唇发紫、喘憋、气促、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病情发展迅速,因此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时,为有效控制病情变化,多使用抗生素肌肉注射治疗或静脉点滴治疗,但是用药以后极易导致患儿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紊乱诱发腹泻。为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应用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胶囊进行预防性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0年6—9月我院收治的84例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和性别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中,男女之比为1.3∶1,平均年龄(8.1±4.2)月。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1.4∶1,平均年龄(7.6±3.8)月。年龄段在6个月~24个月,其中支气管炎患儿29例,肺炎患儿55例,均符合儿科学诊断标准[2]。入院前,所有患儿均无胃肠道疾病和腹泻等症状,本次患病后均没有使用过任何抗生素。
治疗组使用头孢3代抗生素(头孢三嗪、头孢他啶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并加服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胶囊,餐后服用,早、晚各一次。对照组使用头孢3代抗生素(头孢三嗪、头孢他啶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时间均为5 d,期间记录两组患儿每日排便次数,观察粪便性状。腹泻的定义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腹泻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腹泻情况比较 例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它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防治腹泻,改善消化,调节人体免疫力。大多数益生菌制剂均为口服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益生菌的种类繁多,常见的菌种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1)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2)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等。(3)革兰氏阳性球菌,如乳球菌等。除此之外,一些酵母菌也可归纳到益生菌的范畴之中。儿童服用时应将胶囊内容物混以温水或温奶中冲服(<45°),以免破坏益生菌的生物活性。使用时应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间隔开,以免导致益生菌失活[3]。
临床上在为患儿治疗疾病时,多使用广谱抗生素。为了尽快控制患儿的病情发展,多采取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方式。与成年人相比较,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健全,肠道屏障功能亦不成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极易导致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紊乱。要尽量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的使用有效的抑制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其生理功能为:(1)增强消化。益生菌发酵乳糖后生成了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的乳糖[4],水解人体消化不完全的蛋白质,促进微量元素及部分维生素的吸收。(2)调节胃肠菌群平衡,保持肠道菌群稳定,抑制致病菌。机制如下:一方面,竞争性排斥致病菌,通过增强黏膜IgA的应答,减轻致病菌的定植能力并杀灭病原微生物;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和生理活性物质可形成化学保护屏障,改善肠道通透性,提高黏膜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生物学屏障,阻止病原菌在肠道上皮的吸附和繁殖。(3)重建肠道平衡,抑制致病菌生长,调节机体免疫,诱导宿主自身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双歧杆菌胶囊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通过口服到达肠道,定植形成稳定的菌群。其作用如下:(1)双歧杆菌能以磷壁酸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结合,与其他厌氧菌共同占据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有效的阻止病菌入侵;(2)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为厌氧菌,而大多数肠道致病菌为需氧菌,益生菌能够产生乳酸与醋酸,降低肠道内pH值,通过生物夺氧的方式阻止病原菌繁殖,从而抑制致病菌生长。(3)双歧杆菌能够促进营养消化、吸收,促进消化液分泌,加速排空时间,从而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起到防治腹泻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发生腹泻6例,对照组发生腹泻19例。腹泻病例的发生可能与用药时间不足,患儿使用双歧杆菌胶囊5 d,并在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药效可能未达到有效剂量;另外,患儿尚在婴儿期,母乳喂养与否可能影响益生菌的作用效果以及与患儿生长发育等情况有关。以上内容并未列入本次研究中。本次试验研究显示,两组患儿经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胶囊能够治疗婴幼儿肺炎、支气管炎和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所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