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管理在心内直视术成人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研究*

2022-03-22 09:17:34林叶赖杏朱燕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成人心脏情况

林叶 赖杏 朱燕梅

心内直视术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脏外科手术,是在心脏停跳或者不停跳的情况下打开心脏,在直接观察下将心脏病变的血管向旁路移植;将损坏的瓣膜进行置换或成形,对患者心脏缺损的组织进行修补等手术操作,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心脏的生理功能能够得到有效恢复,修复患者心脏的解剖形态。这项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之后均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心内直视术的成人患者能否顺利快速康复,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其中术后便秘容易引起心肌耗氧增加,心率快、血压高、肠梗阻等并发症,反复灌肠也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护理工作量。针对上述情况,做好对患者的排便管理工作就十分有必要,通过实施排便管理能够使上述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文章就对此进行具体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心内直视术治疗的78例成人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有接受心内直视术的临床指征。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高血压、肛肠类疾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5~55岁,平均(44.3±2.1)岁;心脏二尖瓣病变21例,主动脉瓣病变1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4~55岁,平均(44.2±2.3)岁;心脏二尖瓣病变19例,主动脉瓣病变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护理人员通过每天记录大便情况,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便秘,若发现患者长期未排便,可指导患者适当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还可进行腹部按摩,并遵医嘱使用通便口服药物或开塞露塞肛、灌肠等方式促进患者排便[1]。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排便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针对成人择期手术的患者,从患者入院后开始,通过整体评估了解患者的日常排便情况和习惯,并在充分考虑患者个体情况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排便干预,如进行术前排便训练: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每天进行提肛训练,同时采取半卧位的床上排便姿势训练、引导患者增强腹肌运动及盆底肌运动,使患者提前熟悉并充分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提高依从性,为术后便秘的发生提前做好干预[2-3]。在患者术后早期,运用制定的早期心脏康复活动指引,通过宣教和播放相关床上肢体活动的视频及心脏康复视频来有效指导患者术后活动,促进肠蠕动。提供饮食种类的画册指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结合心理疏导、腹部环形按摩,当患者超过2~3 d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排便无规律,粪便干硬,伴有排便困难感的情况下则进行指力扩肛,以定时刺激直肠神经丛,增加排便反射的敏感性,使患者更好、更彻底地排出宿便,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舒适度,促进康复。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肠梗阻、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三个方面[4]。(2)比较两组术后排便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总住院时间及术后排便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住院时间及术后排便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总住院时间及术后排便时间比较(±s)

组别 术后排便时间(h) 总住院时间(d)观察组(n=39) 60.37±1.26 7.35±1.41对照组(n=39) 75.93±2.45 12.58±2.15 t值 35.271 12.703 P值 0.000 0.000

2.2 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从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情况来看,心血管疾病都是致人死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而从最近十几年的情况来进行分析,伴随着麻醉技术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及心脏外科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对患者实施心脏手术的过程中,患者围手术期的总死亡率也呈现出了逐渐下降的趋势。为了使得患者在结束手术之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能够得以有效控制,促进患者的康复,使得患者的预后效果能够真正得到有效改善,高质量地落实针对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及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进行及时及有效的监测十分有必要。

从以往研究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患者在接受心内直视术之后,受到多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患者所出现的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手术之后排便困难,而在患者手术后排便困难的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前提之下,则会导致患者手术后心脏的负担进一步加重,使得患者在结束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而患者如果出现了心脏方面的并发症,则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结束手术后的风险,不仅会导致患者手术后疾病复发的概率进一步增加,严重者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非常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及治疗效果的保证。因此,在针对接受心内直视术的成人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主动加强对于这一方面问题的关注,注意监测患者的排便时间及排便量,有效检查患者的粪便状态并且对患者的排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手术结束之后可能潜在的一系列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预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干预,通过调节饮食等相关的手段对患者手术后的排便进行促进,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排便正常,减少患者由于排便因素而出现的一系列负面反应。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心内直视术的成人患者由于病情、药物、环境、体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活动量减少,进食量也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胃肠的蠕动,在此过程中很多患者都会由于自觉便意不明显,导致长时间未排便而引起便秘问题[5]。以至排便时需要很长时间,容易导致腹压升高,心肌的耗氧量增加造成腹痛、腹胀及呕吐等症状,甚至高血压、心率加快等方面的并发症,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肠梗阻[6]。因此,为更好地解决心内直视术的成人患者因便秘问题而引发的并发症,做好针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排便管理工作就十分有必要。

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已经注意到了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便秘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治疗及预防此类患者的便秘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7]。有研究人员曾经明确提出,要想使此类患者便秘的治疗效果及预防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高质量的护理十分有必要,护理人员在实际落实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慎重地制定护理方案,保证护理操作的准确性[8]。尤其是针对心脏病的患者来说,若同时存在便秘的问题,患者疾病的风险因素也会大幅度增加,因此在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便秘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为了使护理质量及治疗的有效性得到切实提升,对患者的便秘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是前提条件,通过高质量的干预,使便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能够得到有效减轻,为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9]。但从以往的情况来分析,在针对接受过心内直视术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更倾向于从常规的角度出发对患者实施护理,在采用此种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虽然护理人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到患者的排便问题,但是也只能对患者实施基础的排便干预,干预的效果十分有限,而对于患者较为严重的排便问题往往很难做到有效的解决,进而导致患者心内直视术结束之后长久的受到排便问题的困扰,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正常恢复,增加患者手术后身体方面的痛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疾病恢复期间的风险,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影响。因此,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排便管理的相关工作则十分有必要。

为了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的便秘问题,有效降低患者在围手术期因便秘而导致并发症的概率,本科护理人员对于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了创新,建立了一套对患者进行排便管理的系统方案[10]。对于成人择期手术的患者,在入院后开始训练患者的排便功能,使患者能够掌握正确的排便方式和排便体位,同时引导患者合理选择排便的时间,促使患者能够形成规律的排便反射,进而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而在术后,患者由于病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在手术前还需要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床上排便方法,增强患者的盆底肌及腹肌运动能力[11]。在手术结束之后,引导患者通过术前护理人员讲解的方法进行排便,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排便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减少患者因便秘而导致的并发症。这也是在对心内直视术成人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中,排便管理护理方式应用的最为重要的意义及价值[12]。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排便管理之后,手术后的第一次排便时间相对提前,总住院时间相对缩短。而随着患者便秘情况的改善,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整体低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心内直视术成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实施排便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排便的难度,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排便困难问题给患者正常回复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在针对心内直视术术后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有效观察患者排便状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排便指导及排便干预是护理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及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后续针对接受过心内直视术术后患者护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课题,患者术后排便困难的相关问题不仅具有发生概率高的情况,同时其所带来的危害同样不可忽视,而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也需要主动转化自身的护理理念,一方面要强调结合患者的个体实际进行护理干预,也需要能够结合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的一系列共性问题进行干预,如此,才能使得护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及开展质量也能真正得到有效保证。而为了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护理人员在对于患者的排便情况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取得患者的配合,要求患者在出现排便困难的时候要积极寻求护理人员的帮助,为患者讲解日常饮食需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从饮食的角度出发达到促进患者排便的目的,借助运动促进患者排便,有效优化患者的排便质量。

综上所述,在心内直视术成人患者的围手术期,通过对患者进行排便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排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后的排便时间及总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猜你喜欢
成人心脏情况
心脏
青年歌声(2019年5期)2019-12-10 20:29:32
关于心脏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成人不自在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21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9
Un rite de passage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特殊情况
小说月刊(2015年6期)2015-04-23 08:48:48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