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奇观”,激活文本“习作效能”

2022-03-22 22:45刘文秀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巴金要素习作

刘文秀

随着统编教材“单元读写一体化”课改理念不断深化,三年级开始,每册都有独立单元体系的“习作单元”,这是教改历程中的一大创举。纵观习作单元的编排设置,它们独立并不孤立,而是一种“螺旋递进式”的内在联结。习作单元的经典课文,我们究竟该如何进行教学,才能引领学生通过探索经典课文的典型言语表达,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将原本单一“阅读型课堂”跨向“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双重维度课堂,从而最大程度激发习作单元的“习作效能”,助力学生实现“读进去”到“写出来”的蜕变呢?我将以执教统编版四下习作单元中的《海上日出》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立足习作单元编排特点,依托语文要素抓准写作目标

基于“习作单元”,教者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明确表述,对执教者,它提出要摘下“填鸭式写作教学”的冰冷面孔,高度重视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各模块教学的关联性,把读与写、说与写在课堂实践中进行深度联结,为“习作单元”经典课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學生,它明确了学生要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体验、想法和见闻的习作能力的达成。以上两个维度的推进和实现需要教者和学生共同且持久的努力。我们都知道,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是朝夕之间速成的,它是一个连点成线,螺旋上升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者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引领学生经过相对完整且持久的实践和熏陶,才能促成其写作能力的持续发展。正是基于对这一规律的深刻认识,编者独具匠心地进行了螺旋上升式的习作单元编排设计,以更好承载用经典引领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使命。

《海上日出》是巴金的散文名篇,也是小语教材中不可略过的经典。巴金着重描绘了海上日出在不同天气下的壮观景象,行文中洋溢着巴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光明的执着追求。我在解读《海上日出》时,首先下意识着重将关注点从“阅读性视角”转向作者如何写的“写作性视角”,紧扣本习作单元语文要素及习作目标,确立出课堂教学重难点:一是了解作者按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重点)。二是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融入到自我写作中去(难点)。我深知只有依托语文要素教,引领学生瞄准语文要素实践,才能真正激活习作单元文本的习作效能,助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根据文本内容巧设情境,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课堂伊始,短短几分钟的导入,决定不了一堂课的好坏成败,但一堂好课绝对始于一个精彩的导入。我素来认为语文课堂当区别于其他课堂,语文课堂更应该是诗意而灵动的,是富有哲思的,更是师生和文本间的一场直抵心灵的对话。在教学实践中,我切身体会到一个精彩的导入所营造的氛围是能够最为迅速地在师生间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文本之间产生共同繁的联结点,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始内驱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值。俗话说“先入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首次认知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课堂导入虽短,却不可忽视。

三、体悟文本遣词造句的精妙,探寻经典写作表达方法

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创造是执教者解读文本能力、自身阅读积累、对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及反思的综合呈现。而其中“解读文本”更是教师基本功和综合素养的体现。在深入研读文本这一环节,我牢牢抓住本单元语文要素,深钻教材内容,先鼓励学生紧扣“巴金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海上日出质疑奇观的”这一问题展开自主阅读,圈出“转眼间”“过了一会儿”“到了最后”“一刹那间”等体现时间变化的词语,初步理清写作顺序。我再顺势小结,引导学生发现巴金正是通过这些连接词把海上日出的动态过程呈现得更清晰、更有条理,进而领悟到在介绍景物的习作中可以如法炮制,活学活用。

接着,我让学生在理清写作顺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太阳变化的语句,结合“问题式”阅读策略,直奔课文核心,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我还紧紧抓住课文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境去感悟作者表达上的精妙。

四、以情化人,发现作者“文生于情”的写作奥秘

正所谓“文以载道,以文传情”。了解写作背景就知道,青年时代的巴金一直秉承着“新社会要到来,光明要把黑暗驱逐干净”的信念。所以,我以“奇”统领教学,除了引领学生通过文本的写作表达体悟景象之奇,还试图激起学生与文本和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体悟文本承载的思想感情以及巴金的精神内核。

在最后,嫁接文本进行创写这一环节,基于学生生活体验较单薄及课堂时间因素,我选择了具体写作对象“荷花”来开展学生的自我写作。为了能与学生产生更深度的联结,我不仅让学生观看了荷花开放视频,还在课堂上呈现了新鲜的荷花进行实物教学,让学生“可看、可触、可感”,唤醒学生内心想表达的自身与美景之间的独家记忆,让学生以体验方式来推进写作构思和表达,能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在创写教学环节中,我指定写作对象虽然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写作方向,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创作思维,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意愿。这节课,整体上基本达成了本单元习作语文要素的呈现及习作要求的表达,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持续摸索和改进。当然,也不是一节课就能帮助学生克服和解决写作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好的写作表达的形成,必将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方能达成。教无定法,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读写并行的有效教学,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纵观习作单元的编排设计,编者可谓是独具匠心,用心良苦。习作单元入选文本无一不印刻着单元语文要素的影子。作为教者,我们需以此为教学契机,在文本解读和文本教学中以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为依托,以经典文本为写作表达范本,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以及如何传情达意等问题。我们只有把这些要素抓实抓细,才能真正解构经典文本的丰富内核,充分发挥出习作单元的“习作效能”,为学生习作表达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助力学生完成“读进去”到“写出来”的蜕变,实现“我手乐写我心”的终极写作表达目标。

猜你喜欢
巴金要素习作
一生
巴金的“不在意”
巴金人物轶事——因书得爱
小巴金“认错”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