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慧
一、案例背景
幼儿园里有被称为“百变木梯”的材料区,孩子们从木梯上“飞”下来、用木梯搭建不同的组合做各种穿过木梯的尝试。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多,孩子们的玩法也变得丰富、有趣、刺激——由单一的玩木梯到设计玩球,再到定点计分,借助木梯玩出了变化多端的游戏内容。在一次次尝试中,游戏也变得乐趣无穷。
二、案例描述
(一)规划布置场地
糖糖率领小伙伴又来到了木梯区做游戏计划,他们画下了垫子、梯子、球,以及使用数量、组合方式等。计划做好,行动马上开始。取垫子时,放的有些高,个头不够,浩浩灵机一动:“我去搬个梯子吧”,不一会儿两个孩子踩着梯子把高处的垫子弄了下来。孩子们很轻松的摞起了四个垫子的高度,到最后一个垫子的时候,太高了,梯子也够不到,康康想到一个好主意,用滚的方法吧,说着便试了起来,没想到果然灵验,垫子摞好了,孩子们搬来木梯和木板架在垫子周围,这样投球点就布置好了。
(二)制定得分规则
孩子们放了几个远近不等的轮胎,小涵说:“我们把球投到轮胎里才能得分”“投进之后得多少分呢?”硕硕发出疑问,“不如,我们按照颜色来定分数吧”“不好不好,我觉得按轮胎的大小来得分比较合理”糖糖继续解释得分规则,“大轮胎比较好进,得分就少,小轮胎不好进,得分可以高一些”大家听后感觉很有道理,一致认同,最终定下来投进小圈得100分,中等的圈得5分,最大的圈得1分。
(三)增加投中次数
一切准备就绪,投球即将开始。但几次下来命中的次数寥寥无几。“为什么总是投不中呢?”在孩子们即将失去兴趣的时候我的疑问引起了孩子新一轮的思考。“是轮胎离投球点太远了吗?”“是不是我们投出去的力量不够大呀?”“我知道了,力气太大球就弹出来,那就试试小一点力气能不能行呢?”“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刚才是手指朝上抱球然后投出去的,感觉“砰”一下,球就落下去又弹起来了,能不能试一试手指朝下抱球往外投呢?”随着讨论孩子们的思路也打开了,他们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记录下来,于是我趁机鼓励他们:“到底这些办法会不会有效,我们还要试一试”。
孩子们又一次投入到游戏中,按照刚才的新方法果真进球次数比之前多了,随着投中次数的增加,孩子们提出了用数字记录得分的方法。
(四)记录得分
第二天,小苗主動提出当记分员,当糖糖投中大圈,他在白纸上写了一个数字“1”;小臻投到5分的圈里,小苗又在旁边写了数字“5”……我问:“小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呀?”“这个就是他们的得分呀!”“哦,那这个‘5是谁的分数呀?这个‘100呢?”小苗朝我笑了一下:“嗯,我忘记了!”
浩浩听到了我们的对话,说:“现在让我来当计分员吧!”他重新拿了一张纸,画了好多线条,变成一行一行的。浩然投中的时候他在第一行最左端写了29,接着画了一条竖线,写上5;小苗投中的时候又在第二行最左端写上23,接着画竖线,写上1。“你这个是什么意思呀?”我问道。“每一行最左边的数字是小朋友的学号,后面是他的得分,用小竖线隔开。“嗯,你的记录能够更清晰的记下每个小朋友的得分”,我表示了赞扬。孩子们还商议着按照计分表上的顺序,轮流投球,每一轮只有一次投球机会。
三、案例分析
(一)规划场地布置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前制定计划,表现出了很好的规划意识。教师耐心观察给予幼儿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时间。幼儿能够将一种经验迁移到看似相同的问题上,但却缺乏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好在当幼儿发现行不通时,又换了一个角度去思考,从而解决力量的问题。因此给幼儿一定的时间他们是会创造惊喜的。
(二)制定得分规则环节
得分规则的制定很顺利的达成一致。值得钦佩的是糖糖小朋友在得分规则的制定上,她能够知道投进越小的轮胎里得分越高的隐藏规则,很有说服力的把这种规则介绍给同伴并获得认同。这种幼幼之间的经验传递是更有效的经验积累方式,更有利于推进幼儿游戏的积累。
(三)增加投中次数环节
教师及时关注到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评估幼儿原有经验和挑战间的距离,发出疑问,引发了幼儿的进一步思考,他们开始调动已有的游戏经验,分析了投不进球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尝试调整“战术”来解决问题。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办法能否成功,但却挽救了即将“夭折”的游戏,从而促进幼儿持续思考、不断尝试。教师始终认为思考的过程比直接告知答案更加珍贵,因此应该鼓励幼儿进一步思考、大胆尝试并验证自己的想法。
(四)记录得分环节
两张记录表,代表了两个孩子对记录得分的不同思考。小苗的记录尽管欠妥,但第一个开始尝试记录,显然他已经隐约意识到只有记下来才能知道谁的分数高、谁的分数低,但他没有想到如果光记分数不记名字,很快就会搞不清楚这些分数的得主了。浩浩能巧妙地运用玩伴的学号来辅助各自分数的记录,显然更高一筹,这是孩子们在以自己的方式初步尝试统计。
四、案例措施
学会观察,提供恰当好处的支持——何时教师可以等待?何时教师必须出手?在这个案例中当幼儿多次投球都没投中的时候,总是挫败的体验让幼儿濒临放弃,这并不是因为幼儿不够专注、投入,而是因为受经验限制,无法跨过这道坎。这时教师不能再一味地等待,也不能只是简单地给幼儿加油鼓劲。教师需要找到幼儿的问题症结,并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助他们跨过那道坎。教师的支持应当赶在幼儿放弃之前。游戏中的专注力与抗挫力,需要教师用实际行动去引导、支持。这种支持可以是教师作为同伴加入,以自身的榜样影响幼儿、启发幼儿;也可以是通过谈话、分享,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并通过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引领他们有序地应对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五、感悟与体会
(一)尊重幼儿,建立正确的儿童观
教师要相信幼儿的自我发展潜力,让幼儿自“游”。当幼儿获得一定的游戏经验时会表现出不满足的态度,会继续挑战略高于已有经验的游戏——因此我们会看到幼儿从单一玩木梯到设计玩球再到记录得分,从嬉戏性游戏到自创规则游戏,游戏内容不断复杂化,体现了幼儿游戏中的发展轨迹。
(二)正确解读,捕捉游戏中的学习生长点
随着幼儿游戏的持续进行,教师扑捉到以下学习生长点:力量与落点(涉及身体控制与判断)、投球的方式(涉及动作技能的掌握)、规则的产生(涉及胜负与比较)、计分方法(涉及数概念与统计)等等。教师捕捉的这些关键环节都是幼儿对游戏中发生的一个个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教师要具备边观察边思考的专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