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窕华
一、充分诵读,感受詩歌语言的精练、含蓄,学会用审美与欣赏的眼光学习古诗词
诗歌是最精美的语言艺术,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是讲究精练、含蓄和富于音乐的美感。一般来说,一首诗的声情(由音乐传达出来的感情)和文情(由文词的意义所传达出来的感情)总是具有和谐之美的,所以古人很讲究吟诵,就是从语言的和音乐的角度去体会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古典诗歌就要格外注重揣摩、品味语言,从语言的各个方面发掘其美的内涵。一首好诗就像一颗有生命力的树,情是根,言是苗,声是花,义是实。感情是根本,语言像枝叶一样,表现出根(感情)所蕴藏的生命力,而声律则像是开出的花朵,深刻的思想内容则是必然结出的果实。诗歌教学抓住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创造情感气氛,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唤起情感的共鸣。由于古诗词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声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学生在诵读时较之其他文学样式更能激起审美欲望。引导学生诵读就要把古诗词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给学生,使学生充分享受听觉美感,自觉地进入诗文的情境中去。而这个过程,教师的范读很重要,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美读古诗词。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努力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能使朗读具有艺术穿透力,使得具有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变得鲜活起来。范读是先导,需要学生诵读,才能体会出诗歌的情感,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诗歌的朗诵,包括语调变化,语气轻重,节奏快慢以及艺术处理,使学生真正能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二、利用群文阅读比较策略,凸显群文阅读中的亮点,在比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比较”应该是群文阅读用得比较多的阅读策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大略地比较,细致地比较,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内容方面的,比较表达形式方面等。“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有发现探索并领悟。我们要解决的是帮学生选出合适的一群古诗词,指导学生准确找到该群的比较切入点,然后有效阅读。如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慷慨之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胸襟。
三、利用古诗词相互渗透,逐步上升学生思想认识,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哲学是智慧之学,真正的哲学交给人智慧,使人变得更聪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对于表现人生哲理的古诗词,也不缺乏。比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陆游的《游山西村》等。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启迪我们要站得高望得远。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启迪我们要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敢于开拓,奋发前进,那么前方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告诉我们:困难是一张网,禁锢着我们的活力;困难是一堵墙,构成了我们的自我限制和发展。如果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成吉思汗怎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统一蒙古?如果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一统天下?困难是一块石头,对于强者,他是辅路石,困难是一块磨石,把强者磨得更加坚强。教师在教学中,教育学生要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四、利用古诗词,逐步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便是最好不过的经典例子。“千古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的开头作者先回顾自己的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练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紧接着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再接下去就是展示自己因国家覆灭和已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最后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可谓是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诗篇。唐.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本是圣人李白的一句随心而出的事,却看出了诗人他多么的豁达。面对挫折,不要伤心,勇敢坚持,终会登上胜利的巅峰。面对坎坷,不要哭泣,顽强拼搏,我们终将能够抵达胜利的彼岸。面对讥讽,不要悲观,心存理想,勇敢向前,未来会是属于自己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听起来或许自负了一点,但是仔细想想,每个人都应该有起码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相信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未来肯定能为国 家做出贡献,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人有十指,各有所短,也各有所长,天生我材必有用,发挥自身的长处必会彰显各自的成绩与价值。茫茫苍穹,每个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水滴虽小,却可以组成大海;沙粒虽小,却可以组成宇宙;绿叶虽小,却可以组成森林……不管你是什么,上天创造了你,总有你的用处,不成“方”,还可以成“圆”,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用更多的例子,使学生心灵震撼,最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还有很多,他们所表现的内容也是不胜枚举,许多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学生。优秀的中华古诗词作为不同时空的精神成果,看似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离得很远,却可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