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
一、研究缘起
多数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受挫感较强,“慢生”更是没有学习数学的动力,表现如下:
(一)薄弱基础削弱了学习能力
“慢生”在学习数学时成功体验少,失败体验多,表现在
1.数学课堂不听讲;
2.数学学习不自信;
3.数学概念记不住;
4.数学结论想不出。
(二)传统流程影响了课堂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概念→推导→应用,即What→Why→How。“慢生”通常会卡在第二步的推导过程,即听不懂Why,就容易放弃步骤How。
(三)严肃语言凝滞了理解效力
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照本宣科的话,“慢生”根本听不懂。需要改变教学语言,让中职学生悦纳数学课堂,跃动数学思维。
二、教学理念
(一)“生本化”課堂教学理念探析
生本化课堂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最广大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
(二)学习计算机技术思维三部曲:What→How→Why(通过现象看本质)
★认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指出我们对某个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到深”。提问三部曲:What→How→Why,可以帮助我们一步步地从事物的表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改变中职数学教学流程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所有学生,尤其是“慢生”能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知道What并会用How做简单题目。Why环节由优等生带领中等生通过教师精心构思的一系列探究性问题自主探究知识点的推导过程。对于所有参与探究学习的同学来说,数学思维有了质的提升。
三、实践思路
优化教学流程What→How→Why,帮助数学“慢生”融入课堂。通过“捆绑利益”法,对小组合作和竞争进行激励。将“生本化”教学语言应用于教学实践,帮助学生记住数学概念。将多元教学评价与小组探究合作的进程融合,实现教学效果的及时监测。
四、实践过程
中职数学“生本化”课堂是以数学“慢生”为主体,提升他们参与数学课堂的热情。“慢生”听不懂Why就暂时先不讲,先讲他们听得懂的What→How。Why通过完成老师设置的一系列探究性问题,优等生帮助中等生解决知识点推导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达成人人参与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生本化”课堂主要体现在授课“流程、激励、语言、顺序”这四个方面。
(一)授课流程生本化
举例《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新课中How人人可做,每位同学都能依据“三部曲”,利用已求出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直接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新课探究Why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逐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二)授课激励生本化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渴望得到肯定。“捆绑”法激励“慢生”的学习欲望:我不比别人差,我不给伙伴丢分,我能为伙伴争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授课语言生本化
为了讲授学生易于听懂、便于记住的数学知识,采用贴合学生实际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小比喻帮助同学们记忆知识点,形象有趣,印象深刻。
(四)授课顺序生本化
《立体几何》的核心问题是研究位置关系,首先借助正方体研究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学生是容易接受的。其次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所成角)。最后研究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二面角)。这样仅用三周时间就可以上完证明部分,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错。
五、实践价值与创新
(一)三突出
1.突出“慢生”
调整教学流程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尤其是没有基础、没有态度、没有思维的“慢生”。
2.突出合作
采用“利益捆绑”法,团队共荣辱,建立小组互助学习内驱力。
3.突出探究
优等生带领中等生抓住关键节点、关键步骤,关键思维,探究知识点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成长性思维能力。
(二)三转变
1.转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所有同学通过阅读大标题加黑字体都能找到What,通过课本例题就能学到How,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Why。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学会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运用“生本化”语言帮助学生记住知识点。借助解题成就感,积累“慢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后探究为什么可以这么做,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3.变“他律”为“自律”,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
解题成功的体验逐步建立起“慢生”的学习积极性。破疑成功激发“快生”的思考力。所有学生在互助友爱的氛围中学习数学,锻炼了数学思维,习得了核心素养。
六、实践成效
(一)参与课堂学生人数明显增加
(二)学生成绩逐步提升
(三)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实施“生本化”数学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在发言、倾听、笔记、整理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习惯有了显著提升。
六、实践反思
流程的调整会让人误认为是“应试”,其实不然,改变流程能让班里的“数学小末蛋”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课堂前半段,高效落实教学任务。采用优等生带领中等生探究核心问题的方式,突破推导难题,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成就感和被认同感。学生有很厚重的获得感和自豪感,我也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