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林 单盈
[摘 要]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选拔和任用理念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与培养标准不断地向“双带头人”靠拢。在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培育过程中要求党务强、业务精的双向能力提高,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整体发展要求,从而更好地把握基层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高校党组织要从强化党性教育、提高素质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增强激励保障、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使“双带头人”的人才培育工程取得理想的效果,进而推动高校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整体工作。
[关键词]高校;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2-0153-04
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是当前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党支部书记在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关系到整个基层组织的发展状态和执行能力。教育部提出的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1]。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组通常〔2018〕10号)、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6号)等文件对“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高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选拔方式全覆盖。
在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作用方面,“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体现了制度设计的优越性,对培育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任务:要注重双向培育,推进双向交流,选拔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把优秀的支部书记培养成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双带头人”的理论源流、现实困境和培育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看,在取得初步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需要在日常组织建设和政策落实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通过组织的积极培养选拔可用人才,带领广大的基层党员完善组织建构,使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党务能力强、业务能力精,真正起到引领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涉及培育平台和培育对象的多方面因素[2],我们必须找出现实中的不足,积极探索和规划“双带头人”的培育工程实现路径。
一、“双带头人”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深刻
目前,参照“双带头人”标准选拔和培养党支部书记的机制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离具体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中,有一部分来自学术水平高的专业教师,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长期从事行政管理的干部人才,由于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也不尽相同。这些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对比“双带头人”的标准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思想意识上,有些支部书记党性不强,还没有实现行政与学术之间的角色平衡或思想融合,单纯的学术型人才或行政管理干部思想认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党支部书记的职责要求是要两方面思想兼具,党务意识和业务意识都要同时强化和提高,这样才能满足“双带头人”的条件和标准,才能具备贯彻落实党的政策的基本素质。
(二)组织设置不合理
高校教工党支部是由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一般来说,学院教工党支部在人员配置上相对比较完善,知识结构比较均衡,彼此间可以相互支撑,而在一些单纯的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专业系、部的党员结构设置上却还不够合理。专业系、部的党组织全部由专业教师组成,他们对行政机构和行政组织的认识不足,在党员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短板,而且往往学科之间也没有足够的交流机会,知识体系很难交叉和融合;一些职能部门的党支部多是由行政管理人员组成,在执行党的任务和学习中有很好的执行效果,但支部内缺少专業的学术氛围,其党支部书记也达不到“双带头人”的要求和标准。以上情况的党支部队伍建设显得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员设置不合理,往往会造成岗位齐全的空架子,支部委员等不能充分发挥岗位应有的作用。
(三)制度建设不完善
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是带领广大党员做好党员学习和教育工作,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党组织相关制度的制定要完善合理,要既能激励党员个体的积极意识,又能增强整个支部的集体力量。而在现实的教工党支部中,往往会出现组织工作制度不明确、考核制度不健全、激励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缺乏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作用难以发挥,无论是党支部书记本身还是支部成员都缺少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党组织的发展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样,党员也就起不到正向激励作用。而如果制度建设落后,党组织工作没有明确的准则,队伍思想意识涣散,各种消极的风气就会得以滋生,各种负面影响就会不断地扩散,发展方向就会发生偏离,如不及时纠正就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四)党务业务融合不够
有些专业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对党的思想理论认知深度不够,在带领支部党员学习过程中就往往不能起到引领作用,不能有效激发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平时的集体学习或活动中很难达到所要求的理想效果;而从事多年行政管理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往往缺乏深厚的学术积淀,很难让专业教师的党员队伍信服,自然也起不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党支部书记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足、对专业学术知识的掌握不够,那么对于组织活动的开展就会有一定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履行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完成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任务。所以,在党支部工作的建设中,“双带头人”的选拔标准对党支部书记的定位是极其准确的,是实现组织建设的保障,也是贯彻执行党的领导政策的重要因素。只有将党务和业务相融合,才能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理念,才能培养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五)履职能力不足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要求教工党支部书记不仅要政治强,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又要业务精,在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力业绩突出[3]。有些党支部书记因自身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或执行能力的不足,缺乏有效的贯彻办法和措施,导致支部建设力度不足,效果不好,影响到整个基层组织的发展和学习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从学术带头人中选任的教工党支部书记普遍存在党建理论水平不高、党务工作经验不足等情况;从专职党务工作干部中选任的教工党支部书记虽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但缺乏学术根基,在学科建设发展、科学研究方面话语权不够。所以,要健全高校选拔培育机制,选拔政治强、业务精、师生认可的优秀党员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拓宽人才选拔的途径,注重把年轻的学术骨干、党建专家纳入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并提高个人的履职能力。
二、如何做好“双带头人”的路径分析
(一)权利与义务的主体把握
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养要遵循“双带头人”标准,意味着党支部书记有着双重身份的权利和义务,不但要履行和完成作为一名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同时还要完成党支部书记的使命。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一方面既享有学科和专业建设、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权利,也要履行相应的树德立人、培养学生的义务;另一方面,要依据党组织相关建设和活动规划开展工作,完成党员教育学习的组织任务。权利和义务是双重的也是同步的,以党支部书记的党务身份带动业务水平的提高,以教师的业务身份来促进党务能力的进步,二者之间是平衡对等的关系,不能偏向一方或弱化一方。
(二)利益与奉献的内在平衡
党支部书记的双重身份赋予其相关的工作职责,需要耗费双倍的精力去完成不同的岗位使命,其中必会涉及个人的利益与奉献之间关系的权衡。作为共产党员,首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为组织牺牲个人利益的意愿,否则就会造成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局面。如果党支部书记对个人利益计较太多就会影响党組织的工作效果,而一味地奉献又会使自身的权利和个人发展失去保障,长此以往必会影响工作的动力。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处理好利益和奉献之间的关系。上级党组织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和保障制度,做好“双带头人”的利益保障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双带头人”的奉献精神,才会在尊重个人利益的同时又不失奉献意识,才能发挥理想的组织功能和效果[4]。
(三)党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双带头人”的标准和要求,就是要党支部书记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有机衔接、相得益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要并驾齐驱、互相扶持、互融互通。党务工作的开展需要业务工作的指导,业务工作的提高需要党务工作的引领,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独立开展。如果党务工作没有业务工作的支持,就会缺少科学性和技术性,如果业务工作没有党务工作的指引,就会失去方向性和纲领性。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是不可分割的。“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宗旨即是把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进行深度的融合,做到党务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务,这样才能保证在党的领导下,高校的育人和科研事业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后备人才。党务强、业务精是党和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同时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目标。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就是要把党务和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
(四)学习与指导的同步规划
党支部书记的“双带头人”要求和标准是个长期的发展与建设目标,也是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各高校党支部书记是从教师队伍中选拔的人才,或是科研水平高或是管理能力强、党务意识好,但二者兼具的人才仍然偏少,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同时学校也要对普通党员进行相应的指导。成为优秀的党支部书记或者很好地履行党支部书记的职责,需要极强的学习本领和组织领导才能。高校应组织和领导广大党员进行学习,开展组织工作,通过组织的集体努力来提高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更好地开展党员活动,执行党的任务,有效发挥对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组织工作的过程就是党支部书记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是党支部书记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过程。
(五)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选拔和任用标准是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更是党的建设的发展需要,针对以往党支部工作中的优点我们要加以传承,对未来的发展规划要进行不断的创新。现任党支部书记要积极发掘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各自所长,把才能应用到党的学习过程中、党组织的活动开展中、学校的教书育人事业中、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中。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学习和宣传,在思想上创新、知识上创新、能力上创新,甚至进行整体发展规划和体制的创新。特别是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领域人才辈出,我们要用党传统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培养人才,用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武装人才,把人才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党组织拥有更优秀的综合性人才,为党的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培养和激励“双带头人”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党性教育
党性教育是对一个党员的基本教育,只有党支部书记自身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才能在工作中把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5]。党的思想是创新发展的,党的事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双带头人”在思想和工作上的要求都是高标准的。无论是专职教师队伍还是行政管理队伍,党性教育是关键,这样方能跟上社会的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每位党员都需要在思想意识上强化提高,在坚定信念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从而更坚定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党培养人才、管理人才,人才的培养和作用的发挥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完成的,这样才能确保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所以,社会培养人才机制要充分体现党性教育,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对广大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注重思想意识的提高,深化教育理念,为党的事业发展培养后备可用人才,这样才能贯彻“双带头人”机制的宗旨,完成组织建设的发展目标。
(二)提高素质教育
要注重党支部书记作用的发挥,将政策理论宣传阐释、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等广泛融入组织生活、课堂教学和团队建设。党支部书记是领导党支部全面、正确、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中心人物,“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一职(或被列为“双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对象)更是党和国家赋予的一项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6]。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是引领和带动整个组织的发展,把党务和业务相融合,用党务引领业务,用业务促进党务。党支部书记在工作过程中首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为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品格。在工作中,无论是个人精力的投入,还是个人利益得失方面,时常都会出现个人与集体之间相冲突的情况:投入精力开展组织工作,必会影响到个人的教学和科研精力。在面对公与私的利益冲突时,党支部书记必须有甘于奉献、乐于为公的精神,有经得起实践考验的过硬素质,不但要求工作能力要全面,思想意识更要全面。所以,在打造合格干部的过程中,提高素质教育是基本前提。
(三)加强能力培养
“双带头人”的要求是对一个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考核标准,是综合能力的衡量尺度。带队伍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但包括组织领导能力,还包括教学科研能力、个人学习能力、意识领会能力、为人处世能力、实践沟通能力,等等。党支部书记要做好稳定且长期的工作挑战的准备,并要适应各种情况的变化,学会把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掌握国内外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正确地辨别各种社会思想,传承正义,抵制不良,牢固树立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共产党的伟大事业,把基层党组织建成优秀的社会领导力量,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重要人才基地,为党的事业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培养是优化组织结构,处理好党群关系的重要保障,而牢固群众基礎,发动群众力量,是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阵地。
(四)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党员要具备奉献精神。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职责不但要其具备党员的基本条件,而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有牺牲精神,所以要激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热情,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书记的个人发展就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基本的保障包括职责和权利,如参加学院、系、部的重要决策的制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划,即有一定的话语权;还要保障自身的发展,如在评优晋升、职称评定、组织考核等方面享有同等优先权。只有有相关激励措施的保障,才能使党支部书记在岗位上尽职尽责,没有后顾之忧。要鼓励支持教工党支部书记加强党建工作研究与创新,保障其对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奉献和付出与其抓教学、科研工作的投入和付出同样获得肯定。要将党务和业务的考核机制融会贯通,充分考虑党支部书记为党组织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为其争取更多的晋升渠道、学习途径、发展机会。要建立并完善教工党支部书记和后备人才信息库,学校层面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科学认定教工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的工作实绩,并将其作为学校选拔提升干部的重要依据。教工党支部书记职业生涯发展享受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政策,既可以走职级晋升的管理路线,又可以走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技术路线[7]。
(五)完善考核机制
学校的考核制度因实际情况不同,具体考核细则也不尽相同。“双带头人”计划的实施,让党支部书记的考核标准和责任清单日渐清晰和明确,针对工作的计划要求和完成目标都有规范的部署与指导,具体的岗位考核指标也有相应的规定。但目前,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岗位特殊考核机制还不完善,还没有充分与学院的整体考核及个人发展相联系,考核机制比较单一,只是针对党支部书记本身的岗位职责进行考核,与其他工作的考核联系不紧密。所以,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要对党支部书记的考核机制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如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业绩可以与教师的年度绩效挂钩,与个人评优晋升关联,提高对组织建设成效的考核比例,使党支部书记工作更有动力,更加努力为党的事业发展服务,从而带动整个组织的进步和提高,更好地完成双向工作职责和使命。
四、结语
在当前高校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科学选配优秀的“双带头人”来担任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以达到提高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效果,提升高校党建水平,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8]。
“双带头人”的培育是长期的发展过程,要充分理解和领会党的宗旨与建设意义,发现实际中的问题和困难,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不断的学习,用党的理论指导基层组织建设。“双带头人”的工作机制尚在探索中,效果还不够明显,在各方面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与党组织的发展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但组织的建设发展目标是坚定的。“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高校的党组织建设更要重视基层的发展,以“双带头人”的标准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认识到“建设好党的组织体系这座大厦,要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让党支部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这是国家对党员培养的目标,更是高校党组织发展教育的根基。我们要把高度的育人理念和意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引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001).
[2] 吉冠秋,杨子生.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机制发展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20(5):65-69.
[3] 李晓跃,禤宝宝. 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分层培养、分类施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10):200-201.
[4] 曾永安. “双带头人”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与推进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48-49,52.
[5] 李洪亮.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2017(27):148-150.
[6] 余洁芳,彭海英,杨子生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4):1-4.
[7] 朱清. 对建设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探索[J].文教资料,2020(11):115-116.
[8] 王漫君,等梁舒妍,张瑾.“双带头人”制度助推高校党建活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113-114.
[收稿时间]2020-08-07
[基金项目]南京审计大学校级高教研究课题:教育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以江苏省高校为例(2020JG027)。
[作者简介]周喜林(1977—),男,吉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单盈(1984—),女,江苏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等。
sdjzdx20220323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