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现状与培养模式研究

2022-03-22 22:23耿娇娇金衍詹亚力李一鸣祝宁
大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耿娇娇 金衍 詹亚力 李一鸣 祝宁

[摘 要]文章对我国40所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高校的招生、培养情况进行了调研统计,分析了目前我国工程博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包括以系统工程与实践为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以“招生双审核、过程双指导、论文双评价”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培养运行保障机制。

[关键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2-0026-04

工程博士教育是为了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需求。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正式开始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8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试点高校由原来的25所增至40所。目前,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整体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各工程博士培养单位都在积极探索符合工程博士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以期培养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本文以试点高校工程博士招生简章、部分培养方案等材料为样本,分析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一、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现状

为详细了解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的招生与培养现状,文章对目前获得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的40所高校进行了调研统计。

(一)招生情况

自2018年以来,随着工程博士培养规模的扩大,工程博士教育的培养对象也由原来的以企业在职人员为主,逐渐转为面向应届硕士毕业生和企业在职人员。根据各试点高校2019年、2020年工程博士招生简章发布的统计信息来看,目前除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只面向企业在职人员招生外,其余试点高校均招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工程博士,占比约为85%。各高校对于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遵循《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文件的规定:“具有较好工程技术基础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其中,郑州大学进一步明确限定为“应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

(二)培养情况

1.课程设置

从部分试点高校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来看(见表1),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0~16学分,包括公共课模块、专业学位课模块、非学位课模块等。就具体内容而言,不同高校各有侧重:公共课模块通常包括政治、外语类课程,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还设有数学类课程,燕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设有管理类相关课程;专业学位课模块包括领域前沿类课程;非学位课模块则以专业技术类课程为主,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明确有跨领域课程修读要求,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明确有管理类课程修读要求。

2.其他培养环节

从上述部分试点高校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其他培养环节看,学术交流、实践和学位论文为其中三种主要方式。在学术交流环节,多数高校均对工程博士生参加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的次数、考核形式等做了详细具体的要求。

在实践环节,在所调研的12所试点高校中,有8所高校做了相关要求,但形式、内容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1)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工程技术研讨等相关的学术实践活动,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2)为学校相关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课程教学或做重要学术(工程)前沿讲座,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大赛并获相应奖项,如北京理工大学;(4)作为主要人员参加除学位论文依托项目之外的其他工程项目,如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在企业开展工程实践,如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其中北京理工大学要求工程实践时长达3个月及以上,西安交通大学还要求工程博士生须到国外相关的研究机构或者知名国际公司进行累计不少于3个月的研修或者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

在学位论文环节,因《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中关于论文选题、研究内容、成果形式、水平评价等方面有明确的培养要求,各试点高校大体相同。

二、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与工学博士趋同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它侧重培养具有工程管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工程管理能力须具有扎实的系统工程与管理知识储备,实践创新能力则来源于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从上述工程博士教育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主要培养环节方面,工程博士培养与现有工学博士培养方式趋同:一方面,部分高校的工程博士课程体系仍然按照与工学博士相同的课程模块内容来设置,没有体现出专业学位的特色与不同。另一方面,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仍然是“重研究而轻实践”,其中对于实践的相关要求与工学博士区别不大:有的要求参与工程技术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学术实践活动,有的要求参与其他工程项目研究,明确要求参与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实践”的高校不多。尤其是那些应届硕士毕业生,其工程实践的训练严重弱化,远远达不到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要求。

(二)工程博士校企合作培养深度不够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是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征。目前,各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均明确了工程博士的培養方式为校企合作,采用校企导师组合指导的方式,但大多都没有明确具体要求与形式。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各培养环节,均未体现出校企合作培养的深度。自2009年教育部全面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在工程教育领域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总体而言,校企联合培养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受体制、机制的限制,企业很难充分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普遍缺少参与制订招生计划、选拔优秀生源、制订培养方案和学位标准的动力和途径。不少联合培养基地的企业导师仅仅是“挂名”,对培养过程漠不关心,“校企分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1]。“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调查”结果显示[2]:“学生对‘校外企事业单位或人员参与专业博士生培养’及‘行业提供支持’的满意度较低。其中,49%左右的学生认为校外企事业单位很少或没有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参与度很低。”目前,部分试点高校依托校企合作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工程博士生专项培养,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企合作培养的深度。但总体来说,校企合作还缺乏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

三、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研究

根据上述工程博士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试点办学实际经验,文章从培养体系和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两个方面入手,对工程博士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一)构建以系统工程与实践为特征的培养体系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自提出以来,经受了来自教育实践方面的检验,目前已成为国外工程博士培养的重要发展理念。“大工程观”教育理念认为,工程教育是“在重视工程实践基础上对工程学科进行创造性的整合与集成”,它强调“工程教育必须面向工程生产实际,不断创新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同时强调“解决现代工程问题要求工程技术人才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工程教育不仅应让学生学习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更应让学生接触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3]。可见,“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符合工程博士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发展需求,可作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的培养理念。

首先,工程博士培养体系中课程设置应突出工程系统性特征。这个系统既是工程技术本身所形成的系统,又是工程与其相关的非技术因素所形成的系统[4]。课程设置中应重点包括两个模块:一是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要具有宽广性、前沿性和交叉性,能够反映相关工程领域最新的工程技术与发展动态;二是工程管理类课程模块,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程、工程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是工程博士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可从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工程博士培养体系中得到印证,作为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其工程博士培养中工程管理类课程占比达50%以上。研究表明,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工程博士知识体系更为科学和合理,适应性更强,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可能性更大。

其次,工程博士培养体系中培养环节应突出工程实践。工程实践是把工程知识转化为工程博士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工程博士教育的灵魂[5],对没有太多工程实践经验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尤为重要。因此,培养环节应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实践,对于企业在职人员来说,他们往往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可以采用工程技术研讨与交流等形式,以提升工程实践认知为目的;对于应届硕士毕业生来说,工程实践时间应不少于一年,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杜绝采用校园“圈养”的培养方式,即只在学校跟着导师做项目,远离企业工程实践,以论文为本,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工学博士无本质区别。

此外,工程博士的两类生源处于不同的人生与职业阶段,其就读需求和所具备的能力素质差异极大。特别是企业在职人员,他们在就读过程中需要兼顾工作和学业,工学矛盾突出,期望灵活的学习方式。因此,工程博士培养体系的设计应注意体现灵活性,包括课程选修要求、教学方式、考核标准等,要因需施教。

(二)构建切实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

合作目标和运行机制是影响校企合作育人质量的两大主要因素[6]。合作目标是首要影响因素。如果不是基于共同的校企合作目标,则高校对企业实际需求了解不足,培养的人才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也不能有效转化为企业追求的经济利益,无法从根本上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运行机制是影响校企合作育人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效的运行机制可保证双方在合作目标有共识的基础上,主动协调整合双方利益和资源,共同解决合作难题,促使合作良性运行。

基于重大、重点工程项目联合攻关的校企合作专项育人,构建了校企 “利益共同体”,保证了校企双方共同的合作目标,是校企合作优质育人的前提与基础。校企双方基于共同的合作目标,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整合双方资源,借助校、企导师的合作与共同指导,达成培养标准共识,構建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优质育人的有效途径,具体思路做法如下。

1.招生双审核

工程博士招生选拔环节,以重大、重点工程项目校企合作单位推荐生源为主要方式。生源包括两类群体,一类是合作单位的在职人员,主要为参与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的技术骨干;另一类为在读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为在工程项目合作单位开展专业实践且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程序上,首先由企业科技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联动选拔并推荐承担校企合作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的技术骨干和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攻读工程博士;接着,学校对推荐候选人进行工程创新潜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最终确定工程博士攻读人选。“双审核”的招生选拔制度从源头上对生源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

2.过程双指导

培养过程环节包括培养计划制订、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关键节点,实行全过程校内外导师“双指导”的培养制度。形式上,通过由工程博士生、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三方参加的定期交流研讨会来实现;手段上,采用智能化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来辅助实现:在各个培养节点,工程博士生提前在系统上传相关材料,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收到提醒信息后,分别进行线上审阅,并确定研讨交流时间。非涉密研讨会主题与时间等信息同步公开发布,接受研究生督导组专家的监督以及同专业领域专家的参与观摩。“双指导”的培养制度,搭建了三方交流的载体与平台,真正实现了校企融合,共谋创新。

3.论文双评价

在学位论文评审环节,区别于工学博士,实行企业、学校“双评价”制度。流程上,首先由企业科技部门出具论文的工程应用证明,或者由其组织相关专家对论文的工程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并形成评价意见;接着,学校根据企业的评价结果,组织开展相关工程博士生的论文评审与答辩工作,对达到工程博士培养要求的学生授予工程博士学位。“双评审”制度从出口端对人才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工程博士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总结

工程博士教育成功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形成突出系统工程与实践特征的培养体系;二是构建切实有效的校企合作培养运行保障机制。而这两点也是工程博士区别于工学博士的最主要特征。各工程博士试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应时刻把握工程博士培养是面向企业(行业)工程的实际,重点在于培养工程博士的工程技术创新能力;避免与工学博士趋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国家对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迫切需求,实现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立的初衷。

[ 参 考 文 献 ]

[1] 钟尚科.完善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与措施之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60-165.

[2] 罗英姿,李雪辉. 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基于“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高等教育研究,2019(11):67-78.

[3] 居里锴, 徐建成.“大工程观”下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3(10):68-70.

[4] 李培根. 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3,59.

[5] 吴卓平,孟秀丽,杨连生.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工程博士教育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8):46-50.

[6] 何菊莲,杨拔翠,曾婷婷,等. 校企合作育人质量测评及优质合作育人模式构建:基于1538份校企合作人员调查的实证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4):101-106.

[收稿时间]2020-08-14

[基金项目]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全日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油气科学与工程学科新工科高端工程人才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耿娇娇(1984—),女,河北人,工学博士,副处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工程教育。金衍(1972—),男,浙江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詹亚力(1970—),男,江西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sdjzdx202203231031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985”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对比分析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