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如何布置更有效

2022-03-22 01:39刘方宏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布置双减作业

刘方宏

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数学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要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使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

下面就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谈一下自己粗浅的几点看法。

一、作业要溶于具体情境中,使数学学习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学生的作业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把作业的内容放到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到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技能。例如:教学有关利息的知识时,当学生学习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后,布置什么作业呢?照传统做法,让学生背公式,然后按照公式机械的计算几道利息的题目。结果是算得学生头昏脑涨,也不一定能算出正确的结果,而且还会产生厌烦心理。我们不妨这样去试一试,组织学生到周围的银行去调查,了解有关利率知识,在班内进行汇报交流;或者让学生回家为爸爸、妈妈的存款算一算利息;或者为自己的存款设计一个最佳的储蓄方案。我想,教师如果经常布置这样的作业,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新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应用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作业设计要创新,要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的是思维活跃、善于创造的人才。所以我们广大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从小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意识,精心设计作业,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教学中,我就是这样做的。例如:学习分数与比的知识后,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利用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类型题:“五年级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不改变这句话的意思,你还能怎样表述?看谁想得多。结果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了很多不同的说法。如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三分之四。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4:7。等近十种说法。通过类似这样的训练,既起到了梳理知识,巩固知识的作用,又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作业形式要开放,要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泰戈尔曾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沙道里。”同样,我们也不能把学生完全禁锢在课桌上。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改革,作业的设计应不拘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形式的,还可以是展示创作成果的形式等等,因为这样的作业往往能让学生主动的去尝试、去完成。例如:学习《圆的认识》后,为了让学生巩固画圆的方法,我没有布置那些按老師的规定,学生画圆的作业,而是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以圆形为主旋律,设计一幅图案,并涂上颜色,看谁设计的最漂亮,然后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览。结果学生设计的图案真是五彩纷呈,有五环旗、大风车、大熊猫、荷花瓣等等,这些作业不仅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圆的方法,而且显示了学生极强的想象力。实践证明,我们应该把数学作业与语文、美术、科技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力求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展示的空间,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展现学生的个性,同时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四、作业内容要有层次性,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性

学生的智力、兴趣、技能是有差异的。作业的统一性、必修性、规定性,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去那种完全由教师做主,教师布置什么,学生就必须完成什么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学生信心的丧失,尤其是学困生。为了照顾学生的差异,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在布置作业任务的时候,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选择的权利与机会。也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法》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三类作业:一类基本计算题,如5+4=(),一类看情境图列式并计算,如河岸上有8只鸭子,又游上来2只,河岸上共有几只?一类动脑筋题,如画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每条边的中间各画一个圆圈,将1、2、3、4、5、6这六个数填在圆圈里,使每边三个数相加的和等于9。学生自由选择并完成。这种有层次的作业,使所有的学生不会感到作业的压力,反而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尝试到成功的快乐。

五、作业评价要多元化,不要只局限于教师评价布置

传统的作业评价,完全由教师一个人操作。大量的作业批改,使教师不堪负重,况且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学生是作业的主人,如果教师教会他们操作的技术后,那么,作业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互批互评;也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完成组员的作业批改和作业的评价;有时也可以让家长来参与评价。评价时既要关注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例如:二年级上册学习了“测量”,教学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

回家和父母合作,测量家中的实物,测量后向家长汇报你是怎样测量的。然后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家长反馈单,要求家长从学生的测量兴趣,测量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作综合评价。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家长的反馈来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做到及时调控。这种由教师、学生、家长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一些负担,也可以使学生在互评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还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当然,评价的多员参与,不能是随意的操作,教师始终是策划的主体。教师要分清哪些是可以放开的,哪些必须由自己操作的,这样才有利于教学反馈,有利于教学策略的调整。

总之,作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伴随着“双减”的不断深入,需要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让作业真正起到巩固新知、实践运用、综合发展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真正感受到作业的快乐,不断地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2751501705349

猜你喜欢
布置双减作业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特别号都有了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