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军
摘要:在世界美术史上,中国文人画是特殊的一章,它的特色体现在画家的文艺修养高,特别是诗文、书法都具有很高的造詣,讲究人品的格调,画意脱俗,是一种高品位的艺术。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文人画是一种趣味和思想的结晶,它汇老、庄、儒的思想为一体,在南宋阶段,又增加禅宗思想,文人画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理论支持,为此它内容的厚度也为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及。文人画以它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对现代中国和世界绘画都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画;文人画;油画;意象
文人画所讲究的其实不是反对形似,而是追求一种超越形似且能够直接进入物象的精神状态。这种认知,其实已经把中国绘画美学拉拔到一个空前的历史高度。画的意义在于画外。
一、文人画的兴起
文人画产生于盛唐时期,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其鼎盛而趋没落的转折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到宋、元之际,出现了较为唐代以来流行的精谨风格的绘画不求形似的新画风,并且很快在士大夫文人中流行开来。这种画风出现以前,绘画一技主要由专业画工掌握,因此较有社会地位的文人大夫都对之看不起;而这种新兴画风出现以后,最初掌握这种新画风的人则大都是一些著名文士,后来的文人们也就竞起仿效,反而无不以能绘画为文人的风雅。因此,后人称这种由文人鼓吹、提倡并身体力行的画风为文人画,文人画出现以后,对它有不同的称呼。从明、清两代到今天的绘画创作来看,文人画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其对宋、元以后直到今天的中国画理论与实际的影响都非常巨大。
清代到了文人画鼎盛的时期,涌现了诸多顶极文人画家,最突出的是“四僧”,“四僧”中又以八大、石涛最为突出。身为明末遗民,他们在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八大笔法恣肆、放纵、简括、凝练,造形夸张,意境冷寂。石涛努力体察自然,鄙视陈陈相因,亦步亦趋的画家,主张“笔墨当随是代”,“法自我立”,面向生活“搜奇峰打草稿。”他的主张对后世的“扬州面派”、“扬州八怪”、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都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二、文人画对现代绘画影响
新的世纪中,人们依然会抱掌声于那些追求和谐、自然美的艺术,而赵无极在中西融的道路上对和谐、自然、浪漫的追求深深地印在人们脑海中。赵无极绘画的巨大成就在于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绘画扬溢着对东方精神的理解,并将自己和作品融入到东方的艺术哲学之中。在西方人看来,赵无极的绘画迎合了他们普遍意义上对“东方”遐想的心理期待;而在中国,人们所赞赏的是他将“抽象”绘画的理解东方化,使在精神上得以融通。于是赵无极的绘画便成为东、西方人们眼中的成功的视觉经验。
谈到赵无极,我们不会忘记对他影响至深的林风眠先生,是这位大师为包括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董希文等人维护了杭州艺专的优良环境,而且他的艺术和艺术主张也为前三者所继承,并发扬广大,成为具有世界影响、震动画坛的艺术巨匠。诚如艺术史家所称赞的:林风眠先生从人类文化与艺术史的高度观看传统,把自然和心灵视为创造艺术生命的源泉。“中西融合”的大师们,正是遵循了这条道路而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探索值得我们深思。
在现在中国的油画中,注重“写意”或“意象”的因素的表达和传递始终隐隐约约地贯穿于许多画家的追求中。二三十年代的林风眠、陈抱一、徐悲鸿等画家在接受西方绘画技法之后,无不或多或少地将中国传统绘画中“写意”或“意象”的因素融汇在自己的绘画语言中,即使是在50年代接受过苏联美术教育的画家那里,“写意”也始终是一个被讨论和被不断实践的课题,诸如“中国学派”、“民族化”问题的讨论,以及类似吴作人、罗工柳、詹建俊等人的创作,都于主题创作中融有中国“写意”的探索。当时对艺术的认识仍是外在的功能多于艺术本体,对“写意”上,即使是像吴作人创作的《齐白石像》、罗柳创作的《在井冈山上》,都曾有运用平光统一色调、大笔融,简约直率等中国式绘画语言的实践,但未能继续进行下去。
中国艺术中重主观、重表现,意与象是随意对应的,以混沌、神秘的生命意义为内核的意象审美意识,使中国艺术的发展成为有别于西方具象艺术的东方式的审美体系。或许是从中国画讲究笔墨修养、重情致的艺术特征中感觉到了写实油画的弱处,画家鸥洋希望拓出一种自由随意的画风。她首先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中汲取与自己性格较为契合的抒情的意象绘画语言,借以表达内心情感。她选取了那些最能触动人心的内心的自然物象,把西方印象派的油画色彩与东方水墨画的笔情意趣、抽象意象和造型手段结合起来,用高度凝炼的东方精神,去表达自己对生生不息的宇宙、自然和生命的体悟。
三、结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胸怀博大,能吐纳百川的民族,对外来文化从古至今就有一种虚怀若谷、包容并兼的豁达精神,许多现代绘画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同时将西方的优点结合,创造出那些既有东方文化神韵,又有西方文化精神,具有世界化艺术语境的作品。文人画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至今仍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他不仅对现代中国有着强大的魅力,而且它以其独特的中国风格在世界上也有着不小的影响。而完全走传统的老路同样也是行不通的,每种艺术的发展都是离不开它特定的社会环境,现代文人画应有其自己的语言方式,如果无视于现代各式观念的存在,无视于西方美学观的存在,那就无疑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了。传统绘画之所以在当代文化中失去活力,就在于传统语言体系与当代社会的脱节。所以文人画的转型首先取决于承载它的传统精神与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转型不会带来文人画语言的自行转换,但它证明了文人主义在当今生效的可能和潜力,这种转换既要冲破传统保守势力的封锁,又要维系它与传统文化的血缘关系。
所以鉴于对现代文人画的共通性研究,我认为现代文人画的发展不能完全走传统的老路,但又是离不开传统的,它终归还是要以水墨为主的承载方式,立足于传统,根据当代文化提出的问题去探寻文人画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这个民族的文化艺术。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民美术出版社,2000:20-36.
[2]钟家骥.水墨画新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5-60.
3000500589279